大理人喝什么白酒,昆明當地人都愛喝什么酒

昆明人喝白酒沒有什么酒文化,就是拿起來干干干,而且很雜,什么都喝,什么酒都知道,但主要集中在以下的四種白酒。昆明喝酒比較雜,什么酒都知道,什么酒基本上也都喝,我就說一下我知道的情況,總結,這瓶普郎雖然日期燙嘴,但喝起來卻沒絲毫新酒的沖感,比半年前喝的那批普郎感覺要好。

1、在山東,每天,是每天哦,每天晚上一斤白酒是什么標準?

1、在山東,每天,是每天哦,每天晚上一斤白酒是什么標準?

一九六九年十五六歲,開始做手藝掙錢,同時開始喝酒,一日三餐頓頓喝,每天一斤多五十度以上的高度酒。說出來你別不相信,喝的都是瓶裝酒,如洋河雙溝大曲西鳳汾酒董酒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桂林米三花,林林總總數十種,每天一瓶,每月喝酒的錢,需百多塊錢,進入九十年代,瓶裝酒價格瘋漲,且假酒多,改為喝本地小酒坊釀造的純糧酒。

2、昆明當地人都愛喝什么酒?

2、昆明當地人都愛喝什么酒?

感謝邀請,剛好我對喝酒這個東西還是有一點的研究,就來回答一下:昆明喝酒比較雜,什么酒都知道,什么酒基本上也都喝,我就說一下我知道的情況:一、啤酒:尿酸高,喝啤酒需要友情贈送一副拐杖或者一個輪椅,我不喝,略過不講;二、洋酒:我有些紅、黑、金、綠方,還有些單糧的威士忌,但實在是太難喝了,所以不喝,不了解,只是用來擺柜,略過不講;三、葡萄酒:我也儲存了很多的葡萄酒,但是對于我這種窮鬼來說,質次價高的國產葡萄酒我是高攀不起的,只能喝得起一點新世界或是舊世界的進口葡萄酒,這里也不表了,

四、少數民族的米酒,這個酒我很喜歡,有點像甜白酒(就是醪糟)的汁,酒精度低,可能7度左右,冷藏以后風味更佳,以云南德宏景頗族(緬甸叫克欽)的水酒為代表,注意,這個酒是景頗族的,不是傣族的。就像昆明的綠葉宴,也是景頗族的,而不是傣族的,景頗水酒的口味在國內我也喝過類似的,比如貴州凱里城里的館子也有類似的米酒,酒精度7度左右,凱里西江苗寨的“高山流水”也是用這個酒,但那是個旅游景點,相當的崴,相當的黑心,他們朝酒里摻了太多的水,相當難喝,與凱里城中心那個“苗嶺高山”火鍋店相比,差太遠了。

這段是題外話,水酒除了這種7度的以外,還有一種15度的,我在貴州鎮遠喝的,但卻是湖南人經營的苗族小鍋酒商店賣的,有機會你們也可以嘗嘗,確實不錯,各有風味,五、白酒:我很熟,就講這個。1、先說云南省內自有酒的情況,這些酒昆明人也都喝,云南這個地方,有好煙無數,但是卻沒有好酒,曾有過一個有一絲絲名氣的好酒:“醉明月”,也是從宜賓劃過來水富的,這酒的窖泥和工藝是從五糧液買過來的。

還有一個葡泉二曲也還不錯,但后來葡泉二曲主要因為水質污染,還有國有轉型的原因就廢掉了,醉明月更夸張,曾經的長江第一港也許是因為某工程的建設影響,酒廠的水源都臭了,然后到處找好水源建廠都沒成功,這兩年好像又重新出了,但從沒見人喝過。二、本省內的各種小地方名酒:一般都是小曲清香,極為難喝,比如:鶴慶大麥酒、茅糧、大山包燕麥酒、地道云南、褚酒、景百春、耇酒、膩腳酒、大龍口、玉林泉、銅鍋酒等等等等瓶裝酒,小曲清香真是難喝,聞著都打頭;三、以怪取勝的各種露酒,比如:大理雕梅酒、瀘西蘭益松子酒(松子酒是否是露酒存疑)、玫瑰老鹵、楊林肥酒、瑪咖酒、80度蒸餾葡萄酒,一品斛等等等等;四、各地村寨自己土造的包谷酒、蕎酒,比如什么宣威發作酒之類的,很多人喝慣了之后,對此類小酒廠出的土酒也非常喜歡,經常喝,但此類土酒最大的問題在于甲醇超標,小酒廠的除雜方式就是掐頭去尾,相對于大酒廠一套就價值幾千萬的除雜設備來說,安全性極為堪憂。

下面說昆明人喝白酒的事:1、昆明人喝白酒沒有什么酒文化,就是拿起來干干干,而且很雜,什么都喝,什么酒都知道,但主要集中在以下的四種白酒:A、四川的濃香型白酒(含各種貼牌崴貨):五糧液、瀘州老窖、1573、郎酒、劉南窖,哈哈哈哈,就是劍南春了,川醬里面的郎酒也都知道、都喝,但是五糧液出的永福老醬、永福醬酒15醬好像就沒見人喝過了;B、貴州的醬香酒:茅臺習酒賴茅(昆明人都知道賴茅是二茅臺、假茅臺,但賴茅現在已經收歸茅臺嫡系,不假了,傳承藍、傳承棕都不錯),漢醬估計知道的人少,也是茅的。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