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出口的癥結在哪里呢。中國白酒產量雖然占全球烈性酒產量的比例近40%,但受國外市場酒水的消費場景與中國市場區別很大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貿易中占有率僅為0.76%,且主要消費群體仍集中在海外的華人華僑,遠未進入世界主流消費圈和文化圈。
1、為什么汾酒在國內白酒市場上銷量和占有率都很低?
汾酒的銷量和占有率低到什么程度,坊間沒有詳實數據,但從“只知茅臺,不知汾酒”的市場現象看,汾酒的表現實在愧對“國酒”名頭。梳理下原因,從宏觀布局、商業模式和經營理念三個層面,簡要做以分析:⒈宏觀布局,這個宏觀,夠不著國家層面的經濟計劃,屬于企業的戰略規劃。汾酒是山西汾酒集團的產品,按道理,一個做酒的企業,只要專心致志做你的酒,就像茅臺集團,沒有做不好的事。
可是汾酒集團的戰略布局卻不是這樣,不務正業,這個集團拿著酒掙來的家業做資本,投資內外貿易和鋼材、焦炭和化工。連同白酒,三大板塊齊頭并重,根本不可能專心做酒,⒉商業模式。都知道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山西文水假酒大案,喝死了二十幾人,盡管法律公正,殺了幾個做假酒的,但是結果卻是倒下了山西白酒生產的半壁江山,徹底敗壞了汾酒的名聲。
汾酒生產者并沒有從中正確吸取教訓,做出相應的市場拓展和產品提升的戰略改變,還是老套路,脫不開計劃經濟的經營理念,譬如主打產品依然的定位在中低端消費群,結果有錢人喝茅臺,沒錢人喝老村長二鍋頭,沒誰喝幾十塊的汾酒。得不到市場的認可,把一個名震江湖的國酒整得灰頭土臉,⒊經營理念。當下白酒的經營理念有了根本的變化,互聯網思維做白酒,很難喝的白酒印上扎心語句,就登大雅之堂,得以大賣特賣,
真正的美酒卻躺在百年酒窖里待價而沽。構成當下白酒市場最奇特的現象:沒人喝的孬酒賴酒大賣特賣;真正傳統的美酒無人問津,汾酒就是“無人問津”的一頭。汾酒人的觀念落后到什么程度?我有個做酒的朋友,自家經營著祖傳汾酒最老字號,生產的酒美得不像話,就是不好賣,急得自己每日的在微信圈刷屏,我曾寫過一篇議論汾酒的文章,想幫幫他,用了兩張他公司產品圖片。
2、中國白酒除了在國內,在國際上有影響力嗎?
近年來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國白酒如何走向國際舞臺已成為行業重要課題,隨著中國經濟體量和影響力的提升,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大戰略下,白酒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白酒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就在今年9月,江記酒莊與澳大利亞知名酒業公司ESONLYLIQUORWAREHOUSEPTY.LTD.簽訂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江小白將出現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當地人的餐桌。
這也是江小白繼出口德、法、意、荷歐洲四國以及韓國之后,再次瞄準海外市場,澳大利亞ESONLY拿下了江記酒莊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范圍內的代理權。其主要代理的是江小白的“經典款”——S100(表達瓶),澳大利亞ESONLY負責人Sophie對江小白情有獨鐘。Sophie表示,江小白屬于輕口味高粱酒,和出口到澳洲的茅臺等醬香型白酒口味有所不同,加上江小白倡導的新青年和簡單純粹的酒業文化,將觸動到澳洲的華人,因此她更有信心,
3、中國白酒在國際上有影響力嗎?
中國白酒產量雖然占全球烈性酒產量的比例近40%,但受國外市場酒水的消費場景與中國市場區別很大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貿易中占有率僅為0.76%,且主要消費群體仍集中在海外的華人華僑,遠未進入世界主流消費圈和文化圈。就目前全球范圍的影響力來看,中國白酒的市場占有率與中國白酒自身的深厚文化底蘊相比,存在著明顯落差,
4、中國白酒,為什么不能走向全世界,而俄羅斯伏特加能銷向全球?
同樣是烈酒,俄羅斯【伏特加】與中國【白酒】相比,確實出口量要好不少。但是,中國白酒的出口也并不差,比很多國人的預想要好,2020年數據顯示,中國白酒出口量是1424.6萬升,金額為45991.2萬美元;從海外進口的白酒量為277.8萬升,價值為1142.7萬美元,俄羅斯伏特加,2019年創匯1.61億美元,2020年受產量下降以及新冠疫情影響,稍微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