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著名白酒漲價了,連一些中檔白酒也跟著來了一波。按疫情流行,商務應酬和聚集性活動基本消失,影響了白酒銷售量,白酒價格應該調低才合理,在當前全球經濟因受疫情影響普遍低迷時期,中國白酒的市場零售價格卻能逆勢上揚,這一是說明中國經濟整體是向好發展的,其次說明中國消費者是真的喜歡我們自己國家產的白酒。
1、茅臺,五糧液,習酒生肖酒高端白酒都在提價,你怎么看?
飽暖思淫欲。像白酒這種在中國社交屬性比功能效用大的商品,不要說是今年市場整體趨好反彈,就是在往年間市場低迷時,每逢節慶佳日年終抵近,價格都會有所上揚,對此,我的看法是市場有需要,消費者兜里有錢。廠家漲價,除了說明其對產品有信心外,還有一種可能也是因為原材料、生產成本等增加不得以而為之,我今年初有朋友想貼牌生產一款酒,和酒廠談好價格后,因雙方都只是口頭表述,都是我的朋友,我是中間人,賣家雖然沒催我要買家簽訂合同交保證金,但我其實還是擔心買家拖的時間長的話,屆時價格有變動,我兩頭都對不起。
當然,產品提價,也不排除是商家見產品暢銷有利可圖的跟風投機行為,以茅臺酒為例,酒廠現在其實是發了文件限價要求經銷商賣1599元/瓶,但就很少有消費者能夠按照這個價買得到酒。經銷商都認為可以比這個價高很多的價格賣出去,自然就囤貨不賣待價而沽,市場上沒有酒,又有消費者需要,價格自然就上來了。茅臺酒是資源性的產品,市場又有這個需求,漲價也說得過去,
2、怎么看待白酒漲價?
不少著名白酒漲價了,連一些中檔白酒也跟著來了一波。按說,疫情流行,商務應酬和聚集性活動基本消失,影響了白酒銷售量,白酒價格應該調低才合理,其實,這種想法可能是想當然的。仔細分析,白酒漲價有其合理一面,原料和助劑等釀酒材料漲價,物流成本的大幅增加,人工成本的不斷提升,疫情期間防控費用的增加與銷售量減少等,增加了每瓶白酒的均攤費用,這些成本迫切需要通過漲價來消化,
另外,名貴白酒比較稀缺,已經具備了金融屬性,也是其中漲價的原因之一。據某機構對1263份有效問卷的調查結果,疫情期間有79.85%的人在家自飲,其中84.41%的人飲用的是白酒,在飲用的白酒價位段酒品中,200-500元價位段酒品的消費者占比34%,500元以上酒品的消費者占比22%,這意味著被調查者中有超過5成的飲酒者依然保持著對白酒品位的追求,
另外,高端白酒主要用于商務消費或有實力人士的喜宴用酒,最主要的是看重品牌、面子和口感,對價格并不敏感。然而,對在200元甚至在100元以下的飲酒者來說,本身沒有高消費能力,就不怎么關注中高端白酒的漲價現象,綜上所述,每瓶白酒漲價十幾元、幾十元,超一線品牌漲個一二百元,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不會打擊消費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積極性,更不會導致行業崩潰。
3、茅臺、劍南春、玻汾上調了終端供貨價,白酒行業卻迎來了首輪漲價。你怎么看?
謝邀,商品進入市場流通后,價格漲跌是供需關系決定的。在當前全球經濟因受疫情影響普遍低迷時期,中國白酒的市場零售價格卻能逆勢上揚,這一是說明中國經濟整體是向好發展的,其次說明中國消費者是真的喜歡我們自己國家產的白酒,當然,也不排除特殊歷史時期,某種商品的價格走高,有人為炒作的可能。就我而言,具體到問題中茅臺酒,因為就是我們貴州當地產的,再加上三天兩頭就會有人找我買酒打聽價格,對其價格體系的變化就比較關注和熟知,
年前,疫情沒發生時,茅臺酒的價格在2300左右一瓶。疫情發生后,短暫跌落到2000以下,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轉好以后,現在又回升到2300以上了,照此發展情形,市場已經有聲音認為,茅臺酒今年的價格有可能越過3000,對此現象,我是認為不管是人為炒作還是市場自發反應,以茅臺酒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名優白酒,是屬于資源型的一種傳統特色民族食品,不僅歷史悠久,消費基礎也深厚,短期看有時是有可能受到非市場行為的一些因素干擾,但長期看是呈良性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