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太貴 汾酒怎么樣,茅臺老家是汾酒

汾酒針對中低端市場,茅臺針對高端,只能說營銷方式不一樣,汾酒也有幾款貴的,至于下頭一堆吹噓茅臺貶低汾酒的我就笑笑不說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年紀大點的都知道,之前白酒行業從民國到90年代,汾酒一直是行業老大,地位可能比現在茅臺還要高,因為90年代,附近文水縣有汾酒造假窩點,當時毒死不少人,驚動了中央,所以才一落千丈,每次評酒沒有一次不是名酒,而且茅臺很會營銷,什么巴拿馬摔破一瓶酒吸引了無數人得了甲等大獎章,看季克良自己說的,根本沒這回事,都是炒作,我不否認茅臺好喝,只是營銷方式不同,你可以拿汾酒跟茅臺價位差不多的比比看,除了香型不一樣,入口味道不一樣,后口回香是一樣的,也可以看貴州縣志,天下白酒都姓汾,基本能數來的名酒當地縣志都能找找看,基本都是從汾酒傳承的技藝,這不需要吹牛逼,縣志總不會瞎編,明清到民國,當時的全國性好酒就是南紹北汾。

1、山西汾酒和茅臺,五糧液相比怎么樣?

1、山西汾酒和茅臺,五糧液相比怎么樣?

汾酒建國前后,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老大。汾酒釀造按照傳統清蒸二次清工藝,地缸發酵,低溫大曲,酒的特點是清香純正,一清到底,清爽干凈,具有出酒率高,釀造周期短,酒體結構形態優美的特點。也是建國大典真正的國宴用酒,還是1915巴拿馬真正甲等大金獎得主,可以說享譽國內外。可是自從出了山西朔州假酒案,造假者把無辜的汾酒拉下了龍頭老大的地位,

這與汾酒公關失敗,媒體無節制傳播,僵化的體制,呆板的反應有重要關系。但是,汾酒是當之無愧的好酒,這一點毋庸置疑,假酒案是直接導火索,消費者怕喝到假汾酒,其后伴隨歷屆國家評酒會,開始分香型以后,濃香型白酒因其窖香濃郁,香氣撲鼻,綿甜凈爽的風格,一下子打開了人們的胃口。由此瀘州老窖一舉成為老大,其后,五糧液超越了瀘州老窖做了老大,

2003年到2005年茅臺從利潤最后到銷售額超過了五糧液做了老大,一直到現在。正如問題所列,汾酒是不是與茅臺,五糧液等一樣是不是非常好,值得品鑒和收藏呢?酒蟲鑒藏以為,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在不同的地區,大家所偏好的口味不同,可能品鑒觀和收藏價值觀也是不同的,就全國來說,北方對汾酒的認可度還是比較好一些,南方稍弱。

就酒蟲鑒藏觀點認為,現在汾酒屬于相對較低的價值洼地,酒友們完全可以品鑒收藏。建議適量品鑒收藏高度出口玻汾或高度內銷玻汾,青花二十年,三十年因為價格較高,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適當收藏。相比較,五糧液普五,茅臺當然都比較適合收藏,當然咱們酒蟲鑒藏專門推出中國白酒推出的大師級作品酒,也正是收藏的洼地。其性價比以及品飲收藏價值也是非常高的,

2、茅臺和汾酒有什么區別?

2、茅臺和汾酒有什么區別?

茅臺酒是醬香型白酒,汾酒是清香型白酒,這是兩種香型截然不同的白酒。茅臺酒石頭窖池發酵,采用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流酒、長期貯存的白酒,主體香現在還沒有研究清楚,很多專家認為是吡嗪類、呋喃類形成的復合香氣,汾酒清香型白酒釀造采用地缸發酵,發酵周期28天,二次清工藝的低溫發酵。主體香是乙酸乙酯為主的復合香氣,

3、茅臺老家是汾酒,大家知道嗎?

3、茅臺老家是汾酒,大家知道嗎?

“國酒”之爭先放一邊不論,但山西汾酒的“中國白酒祖庭”的這個稱號,在中國白酒行業卻是共識!原來不少白酒歷史上源起汾酒,連貴州茅臺酒其起源都和汾酒有關。中國白酒技術緣起中國最早的酒,屬于發酵酒,度數相對較低,宋朝黃酒(發酵酒)釀造技術已趨成熟。元代時期,蒸餾酒技術傳入中國,明清時期,燒酒(蒸餾酒,即現在稱的白酒)行業迅速崛起,并形成兩派:南酒(以黃酒為代表)、北酒(以燒酒為代表),清代中后期,燒酒始超過黃酒成為消費主流。

燒酒(白酒)技術國內傳播是從北向南,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北方燒酒技術的核心就在山西杏花村一帶,山西汾酒技術(白酒)傳播汾酒(杏花村酒)有幾千年的歷史,完整經歷了從早期發酵酒、黃酒和白酒的演變。做為北酒的代表,擁有悠久釀酒歷史的山西汾陽杏花村,其優質優質白酒的釀造技術,自然成為全國酒商競相爭奪的焦點,事實上,我國的許多名酒其白酒技術都源于這一時期的山西杏花村。

元末明初中原地區大鬧災荒戰亂,而山西地區由于地理環境因素,且正好風調雨順,中原一帶人煙稀少相比,山西則人滿為患了,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國總人口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卻達4,103,450人。由此發生了明朝大移民,即“大槐樹移民”,大槐樹移民,帶來了汾酒技術的傳播。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