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集團酒,廣泛的來說應是包括茅臺酒和茅臺系列酒等所有集團各子公司生產的酒的統稱,因太多我就不一一介紹說明了。即便是每家的質量都可以保證,但茅臺酒是大家的形象代表產品,其他產品只要有比它定位價格低的,我認為也是拉低了茅臺酒的品牌形象,茅臺酒和茅臺系列酒(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漢醬、仁酒等)都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出品的,這個公司也是茅臺集團最重要和核心的公司。
1、茅臺酒、茅臺系列酒、茅臺集團酒有什么區別?
區別很大。但在這里,首先我想談的不是區別,而是當一個產品做成品牌后,品牌持有人對該品牌的管理和理解,毋庸置疑,讓茅臺集團獲得巨大聲譽和好處的是茅臺酒,之所以茅臺酒從僅僅只是一家酒廠發展成為現在擁有數家子公司的集團公司,主要也是茅臺酒的功勞。但是不是所有后面公司開發的產品都要打上茅臺酒的標簽營銷,以及怎么管理這種品牌授權,我就認為既未必也特別考量品牌管理者的水平,
像有網友提出這種問題,在我看來就已經是沒有管理好的表現。消費者分不清有什么區別,只要其中有哪一家的產品質量出了問題,就會連帶大家受累,即便是每家的質量都可以保證,但茅臺酒是大家的形象代表產品,其他產品只要有比它定位價格低的,我認為也是拉低了茅臺酒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打造,拔高是非常難的,降低就很簡單,
眾所周知,派克是鋼筆里面的高端品牌,但我記得在派克的發展歷史上,老板也曾經犯過一些低級錯誤。當時,好像是公司為了擴大經營規模,就推出了低端產品,結果,當平時需要花費不菲才能買到的派克筆大街小巷都有賣時,原先公司鎖定的目標消費群體,也是為公司帶來最多利潤的高凈值人群,就覺得還使用派克筆掉價降低了購買欲望,銷售急速下降。
而低端產品的銷售,也因缺乏高凈值人群等意見領袖的消費帶動,遲遲打不開市場,最后,如果不是公司及時調整戰略,重新聚焦拳頭形象產品,可能今天我們就看不到派克筆的存在了。茅臺酒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雖然茅臺酒對此也做出了諸如集團其他公司不能和生產茅臺酒的公司使用同一個logo,每家公司買斷總經銷產品只保留十個產品等管理措施規定,但我還是覺得產品太多太雜,分散了公眾的注意力和透支了茅臺的品牌使用價值。
至于問題本身,回答并不困難,茅臺酒和茅臺系列酒(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漢醬、仁酒等)都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出品的,這個公司也是茅臺集團最重要和核心的公司。茅臺集團酒,廣泛的來說應是包括茅臺酒和茅臺系列酒等所有集團各子公司生產的酒的統稱,因太多我就不一一介紹說明了,總之,消費者購買的時候,注意查看產品包裝上的廠家介紹就能搞明白。
2、頭條上的茅臺鎮各家酒廠的酒,從性價比來看,最靠譜的是哪家酒廠的哪款產品呢?
茅臺鎮依托赤水酒,創造了中國醬香型白酒,鎮上大大小小酒廠、作坊千余家,大致可分為:第一陣營:1、茅臺嫡系,即股份公司包括年份酒、生肖、飛天、五星、漢醬、王茅、華茅、貴州大曲、仁酒、賴茅、習酒、王子、迎賓等;2、茅臺定制酒,包括機關、企業、個人、經銷定制的。第二陣營:1、茅臺鎮除茅臺、習酒外其它比較大的酒廠,包括貴州中低端銷量占比90%的金沙、致力打造高端品牌的國臺、釣魚臺、異地茅臺珍酒、多元化發展的五星酒等;2、茅臺旁系:即集團公司,天朝上品、白金、茅韻等,
第三陣營:茅臺鎮小酒莊、作坊生產的酒。也不乏有好酒,但也有魚龍混珠,不是資深酒友,不伸招也好,若說哪個靠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認為酒畢竟是入囗的東西,應該選大廠的酒,因為大廠從工藝、質量把控、衛生管控等方面有保障,那怕只是大廠的中低端產品,消費者喝著放心不是。
但是,飛天以上的酒價格不是一般百姓能日常享用起的,我們平時看到很多人每天喝著十幾元的二鍋頭,也津津有味;而有人喝著千元的酒,也如喝藥一般。正所謂茶無上品,適者為上,酒亦如此,所以若說哪個靠譜,還得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個人口味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口糧酒,我是醬酒愛好者,歡迎酒友們一起討論,一起發掘適合自己的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