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茅臺為什么漲價,位居茅臺之上

有趣的是,在茅臺頻繁漲價時,五糧液一定也考慮過是否跟漲。09到2010茅臺三次漲價,零售價從500元拉升到680元,2010到2011茅臺三次調價,53度飛天茅臺終端零售價飆升到1680元,超越五糧液達500元/瓶,當年中國白酒老大哥位子上坐的可是五糧液,在2001年茅臺收入規模16.18億,五糧液則是47.42億,五糧液收入規模大約是茅臺的3倍,收入規模的差距一直到2013年才被茅臺打破。

1、股市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白酒五糧液茅臺一直在漲?

1、股市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白酒五糧液茅臺一直在漲?

您提的問題我也困擾很久。我也確實研究過茅臺為什么一直在漲,看它的股價與分紅換算成年利率其實并不算優秀。目前,市盈率37,那茅臺為什么一直在漲呢?我分析有一下原因:1,品牌效應茅臺是知名品牌。在國外也很認可,是酒中的“大熊貓”。國寶啊!機構認同股價高溢價,所以一路走高。2,行業屬性白酒行業和有些行業不一樣,

沒有周期性。如,水泥行業周期性就強,加大基礎建設,水泥就用量多。水泥股的業績就好,雖然茅臺酒價格高。但它本身就供不應求,個人有了大事,如孩子結婚等也會來幾瓶。茅臺的業績一直在增長,3,籌碼非常集中我們從公開資料看到。茅臺股份流通股12.56億股,十大股東持股就占了75%。有1237家基金持股,還有105家券商類投資持股。

這樣算下來個人持股基本就很少了,十大股東持股基本很平穩。波動不大,張三走了,李四又進來了。對于基金來說它要做市值,保凈值。一般不急錢用是不會大幅賣掉的,從茅臺每天的交易量就看出來了12.56億的盤子。一天成交量在35000手左右,沒有人舍得大量賣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抱團取暖”,茅臺還有上漲的空間。只是我們小散沒錢買,封閉了想象空間,

2、2019年春節還沒來,茅臺、五糧液就紛紛漲價,對此你怎么看?

2、2019年春節還沒來,茅臺、五糧液就紛紛漲價,對此你怎么看?

首先,春節是白酒的消費旺季,大多數商品都會在自己的銷售旺季漲價,這個在市場經濟中其實是一種常態。其次,高端酒,比如茅臺因為帶有奢侈品的屬性,和普通白酒不大一樣的,它的消費人群的相對購買力高,本身對漲價不敏感,所以,白酒廠家不漲白不漲,不過呢,龍頭企業漲價,對這個行業肯定是由傳導的,這樣的話,慢慢會帶動二線企業跟隨。

當然,這與整體消費環境還是有一定關系的,再次,自從塑化劑事件之后,相繼還有國際上的一些組織宣布白酒對身體的危害之后,我基本不怎么喝白酒,一年也喝不了幾次,即使買的話,也買的很少,所以也算是對白酒價格不敏感的人群吧。第四,白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和水,大概占到98%左右,其他約2%是酸和酯等物質,即便是最貴的茅臺和最便宜的二鍋頭,2者成份上相差很小,所以,用營養角度來說,可以或沒什么差別的,因此只要是正規的企業,純糧食釀造的話,應該都是可以放心喝的,

3、五糧液曾是酒界老大,位居茅臺之上,為何如今只能屈居千年老二?

3、五糧液曾是酒界老大,位居茅臺之上,為何如今只能屈居千年老二?

既生瑜,何生亮。中國白酒市場上的兩大龍頭五糧液與茅臺相愛相殺這么多年,可以說是既是朋友,又是對手,目前來看,茅臺反超五糧液所取得的大好江山雖不能說是“固若金湯”,但也是戰壕深挖,那么五糧液還可不可以逆襲,且看本文一一揭曉。當年中國白酒老大哥位子上坐的可是五糧液,在2001年茅臺收入規模16.18億,五糧液則是47.42億,五糧液收入規模大約是茅臺的3倍,收入規模的差距一直到2013年才被茅臺打破,

盡管如此,茅臺從沒放下過“取而代之”的小心思,早在2005年,茅臺就實現了對五糧液凈利潤的反超,所以,2005年被認為是“茅五”之爭的轉折之年。那么2005年茅臺做對了什么呢?在2005年茅臺經銷商大會上,茅臺集團總經理宣布,茅臺新增生產量將從2005年前每年新增1000噸,變為2005年后每年新增2000噸,

如果說當年增加的36家特約經銷商、新建96個專賣店、48個銷售專柜是其擴大產量的支柱,那么停止與麥德龍的合作,便是在告訴市場:低價格的走量,茅臺不需要。很巧的是,同樣為穩固品牌價值,五糧液同年做了一件類似的事情——取消“拖帶酒”獎勵,所謂“拖帶酒”就是指當運營商在主品牌銷售不暢,OEM品牌銷售達到獎勵政策后,可獲得一定量低價五糧液作為獎勵。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