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鎮酒是怎么做出來的,茅臺鎮的醬香酒是怎樣釀成的

茅臺鎮有大量的糧食酒,也是固態發酵法做的。正宗的醬香酒是怎么釀造出來的呢,當然也正是茅臺酒在各個方面的優秀,乃至于楷模,所以茅臺鎮的醬香型白酒無一例外都是在宣傳自己的酒無論是工藝和原料都和茅臺酒一模一樣的,但大家又會發現在茅臺鎮大規模使用外地梗高粱,甚至是澳大利亞高粱美國專門拿來做酒精的高粱都拉過來了,做碎沙做串酒也比比皆是。

1、茅臺鎮的醬香酒是怎樣釀成的?

1、茅臺鎮的醬香酒是怎樣釀成的?

醬香型白酒又稱為茅香型白酒,以其香氣幽雅、細膩、酒體醇厚豐滿、空杯留香持久著稱,深受消費者喜愛。國家標準對醬香型白酒的定義為:以高粱、小麥、水等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醬香風格的白酒,按照糖化發酵劑的不同,醬香型白酒分為大曲醬香和麩曲醬香兩種。

大曲醬香白酒典型代表是貴州茅臺酒和四川郎酒,其釀造工藝非常有特色,以高粱為釀酒原料,小麥制取的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采取2次投料、8輪次發酵和7次取酒,再按照醬香、醇甜及窖底香3種典型的基酒和不同輪次酒分別長期貯存后,勾兌而成。“2次投料”指的是原料高粱先投一半左右,經過“蒸糧”、下曲(加大曲)發酵后,再將剩下一半加入到第一次發酵后的酒醅中,再經過蒸餾、下曲后繼續進行發酵的過程,

8輪次發酵”是指從第1次投料開始,物料要經過8次的反復發酵和餾酒后,再丟糟的過程。除了第1輪次和第2輪次添加原料外,從第3輪次開始只加大曲,不加原料進行發酵,“7次取酒”指的是除了第1輪次發酵后蒸餾的酒不保留,又加到酒醅中繼續發酵外,摘取后面7輪次發酵后蒸餾出來的酒,并按照香味特征和輪次分別貯存。大曲醬香型白酒的工藝特點可總結為“四高兩長、一大一多“,

國酒“四高”的含義如下:①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其制曲溫度高達60℃以上;②高溫堆積,即入窖池發酵之前,先把酒醅放在空氣中堆積發酵,當堆積溫度達到45~50℃后入窖池繼續發酵;③高溫發酵,即酒醅在窖池中的發酵溫度可達到42-45℃;④高溫餾酒,即發酵后的酒醅在蒸餾時的出酒溫度與其他香型白酒餾酒溫度相比較高。

“兩長”中的一長指的是生產周期長,從投料開始到產酒結束,一批酒的生產周期是一年;另一長是指貯存時間長,一般都在三年以上,長時間貯存是保證醬香型白酒風味質量穩定的重要措施。“一大”指的是醬香型白酒釀造過程中用曲量大,是所有香型白酒中用曲量最大的,與投料原料比為1:(0.85-095),“一多”指的是酒醅要經過多輪次的發酵和餾酒,一般要經過8次發酵和7次取酒。

2、網上賣的茅臺鎮酒是純糧食釀造的嗎?

2、網上賣的茅臺鎮酒是純糧食釀造的嗎?

總有人既想便宜又想好貨,天下哪有那么多好事呢?茅臺鎮有大量的糧食酒,也是固態發酵法做的,但價格也不是很低。這要看投入,茅臺之所以那么貴,拋開品牌價值、商價炒貨。但它真的是工藝復雜,成本高,如果網上那些“對天發誓“的十幾,幾十元一瓶的就別信了。茅臺鎮有大量的蒸餾過的酒糟,只要買回來,把加入食用酒精蒸餾,我的酒精也變成了醬香酒了,

3、茅臺鎮原漿酒是茅臺嗎?

答案是肯定的,茅臺鎮原漿酒不是茅臺酒,同在茅臺鎮,茅臺酒廠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工藝更是核心優勢,故而不可復制。茅臺酒的生產工藝復雜,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一年生產周期,三年以上貯存,五年出廠,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當下好多不良商家以茅臺原漿酒為鰲頭吸引不明就里的消費者,誤導消費者認為喝的就是茅臺酒,一定要提高警惕。

4、我是茅臺鎮做酒世家,也是品酒師,如何把家里的好酒賣更好?

實話實說,在茅臺鎮缺的不是好酒,而是那份持續做好酒,只做好酒的心,因為要堅持真的是太難了。其實我曾經也想過隨大流,反正3元錢一斤串酒經過深度處理增加到4元5左右以后,中國百分之八十的人是識別不出來的,而且這百分之八十的市場基數是最大的,但是啊,可能也是性格問題吧!我有一個習慣,我購買了不地道的東西我要罵人,反過來一想我以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做酒,別人是不是會罵我呢?問候我們家祖宗十八代呢?我也是茅臺鎮的人,祝君好運,我想說的意思,其中意思你一看就應該明白。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