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看貴州茅臺股價的邏輯,貴州茅臺股價的邏輯非常簡單。這是貴州茅臺股價高漲的根本原因,貴州茅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脫離了酒行業的限制,它代表的是一種酒文化,即便是在白酒行業中,也分為貴州茅臺和其他白酒兩類,沒有人可以動搖貴州茅臺的地位,而且由于稀缺性和文化的不可代替性,考慮到A股市場的牛短熊長,只要不迎來牛市行情,貴州茅臺的股價會一路走高。
1、茅臺公司的“護城河”都有哪些,可以持續10年嗎?
感謝邀請。在中國凡是提到有價值投資的公司,首先都會說到茅臺公司,那茅臺公司到底有多神秘,讓價值投資者都向往呢?價值投資最高權威的巴菲特說:“只有那些擁有很深很闊的護城河保護,不會受到惡性競爭侵擾的企業,才是價值投資者的最佳投資目標”。我們就來看看,茅臺公司的“護城河”有多深,有多闊,什么企業可以防止惡性競爭,構筑堅固的“護城河”呢?貴州茅臺公司的“護城河”1、資源稀缺茅臺酒曾經在遵義試過復制茅臺酒,但經過了長時間實驗之后失敗了,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離開了茅臺鎮,就生產不出正宗的茅臺酒。
而周總理早在1972年就下令,在茅臺鎮上游一百公司的地方,不得建工廠,尤其不得建化工廠,使茅臺的取水點-赤水河,一直保留著原生態的本質,茅臺鎮所擁有的獨特地理環境,就是茅臺的第一條“護城河”。2、品牌地位茅臺自建國以來,就一直擔當了外交酒的角色,茅臺所承載的,不是本企業的面子,而是國家面子,不是本企業的文化,而是本民族的文化。
建國之時,茅臺作為開國大典用酒,一舉奠定了國酒的地位,此后,在日內瓦談判、尼克松訪華等數不清的重大事件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茅臺的第二條“護城河”,3、人才培養貴州茅臺不但生產好喝的茅臺酒,同時也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釀酒大師,當中有茅臺的靈魂人物,比如前任董事長季克良與袁仁國。這種傳統和文化,已經深深扎根在茅臺之中,
茅臺一代又一代地培養出釀酒大師的傳統文化,就是茅臺的第三條“護城河”。4、質量要求貴州茅臺酒為了質量,茅臺酒還保留了古老的酒師制,貴州茅臺酒為了質量,茅臺酒推行了一套陳儲制度。新酒要陳儲五年,才能賣出,而且,每年只賣不到70%的新酒。剩余的酒都留下來,作為勾兌用途,這就是茅臺人常說的:“不賣新酒,不挖老窖!”。
茅臺每年產量的30%基酒留下作為陳年酒,供未來勾兌之用,這些陳年的茅臺基酒,年復一年的不斷增殖,使茅臺能開發出一系列的陳年茅臺酒,這是任何競爭對手都不具備的,也是都無法超越的。茅臺精心儲備的不同年份的陳年基酒,就構成了茅臺的第四條“護城河”,任何一家企業,只要擁有一條又深又闊的的“護城河”,就有足夠的資本抵御惡性競爭。
2、李保芳離任,由高衛東擔任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對酒界有影響嗎?
鐵打的茅臺流水的掌柜!茅臺在白酒屆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很多持有茅臺的股友都戲言,“茅臺的董事長讓一個傻子來當,業績都不會差,只要他不折騰,”晚間,上市公司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根據貴州省人民政府相關文件,推薦高衛東同志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人選,建議李保芳同志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
見過李保芳李總兩次,他今年62了,退休也算是正常的人事變動,話說去年那個侵害上市公司小股東利益的行為,其實也是背了鍋,2015年8月,李保芳調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2018年5月,任茅臺集團董事長,李總在茅臺集團的近5年時間里,公司銷售收入由2015年的419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003億元,增長了約139%,貴州茅臺也成為行業內兩家過千億收入企業之一,也是白酒行業唯一一家市值過萬億元的企業,而在A股,市值過萬億的企業僅僅6家而已,所以李總對茅臺的發展貢獻還是非常大的,此外在李保芳任期內,茅臺的國際化方面也有一些動作和成績,
不過呢?接任的高衛東,查了一下,才48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所以,這個年齡如果不想有一番作為那是不可能的,之前還是干交通廳長的,這其實對如日中天的茅臺來說,不能算是利好。不過,茅臺今天的股價還是大漲,看來市場還是認為這是一個好消息的,但對五糧液來說,也許重返第一寶座的機會正在來臨!歡迎關注和點贊,一起交流投資和理財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