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鍋頭和茅臺哪個歷史時間長,茅臺和汾酒哪個歷史更悠久

從以上是五糧液茅臺的簡單的歷史可以看出,五糧液的歷史要遠,可以追溯到明初,茅臺歷史近一些,從清代同治元年開始。茅臺的歷史如果按最早的“成義燒房”成立時間算,1862年是清朝同治元年,本篇只說作為蒸餾酒的五糧液與茅臺,誰的歷史更長的問題,當然是汾酒1、說歷史,首先想想地域。

1、茅臺和汾酒哪個歷史更悠久?

1、茅臺和汾酒哪個歷史更悠久?

當然是汾酒1、說歷史,首先想想地域。汾陽早在秦漢時就是歷史名城,而茅臺鎮,僅僅在四渡赤水時,才算在歷史上留下一筆,2、說酒,也要說交通。汾陽是太原經濟圈的交通節點,茅臺鎮,唉,以前交通基本靠走,沒有可比性。你交通不行,釀出來的酒自己喝啊?3、說歷史,要看文獻,“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你可曾聽說“牧童遙指茅臺鎮”?,

2、五糧液和茅臺酒哪個的歷史久遠?

2、五糧液和茅臺酒哪個的歷史久遠?

因為中國歷史很長,史籍中各類記載比較多,以至于很多酒廠只要稍微沾點邊就會往上靠。實際很多名字特別有歷史的酒,歷史都沒那么長——文君酒并非漢代的血脈、劉伶醉酒也不是魏晉的配方、古井貢酒也不是曹操“對酒當歌”的酒,古代的酒屬于發酵酒(米酒、黃酒等),當代的白酒是蒸餾酒,發酵酒度數一般在5-15度之間,而蒸餾酒原酒度數在60度以上。

目前學界比較公認的白酒起源在明代,所以明代是中國白酒的起點,明代以前的酒要么是米酒、要么是工藝水平更高的黃酒,跟現在白酒沒有特別直接的聯系,先有了這個前提,才能回答您提到的這個問題。本篇只說作為蒸餾酒的五糧液與茅臺,誰的歷史更長的問題,先說五糧液。宋代宜賓紳士姚氏家族私坊釀制,采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成“姚子雪曲”,是五糧液工藝的雛形,不過當時酒屬于谷物釀造酒,

明朝初年,宜賓陳氏建立了窖池(如今五糧液酒廠仍在使用),借鑒了“姚子雪曲”的配方,完善了釀酒工藝,采用蒸餾技術生產出“雜糧酒”。清代中葉,鄧子均頂下當時陳氏窖池擁有者,更名“利川永”作坊,依靠“陜幫”主烤酒師開始生產雜糧酒,開始用九種糧食試釀,后來調整配方改成五種糧食,釀造出了優質的雜糧酒,晚清舉人楊慧泉品嘗了該酒后,建議改名為“五糧液”,五糧液的名字由此而來。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利川永作坊全部產業轉給鐘三和作坊,五糧液生產中斷,隨后很多其他作坊,將自家生產的雜糧酒勾兌為“五糧液”出售。1949年,宜賓谷物減產,已經沒有作坊可以生產五糧液,1952年,“國營24酒廠”成立,購買與整合了宜賓眾多作坊窖池和廠房,并開始試產五糧液。“國營24酒廠”就是五糧液的前身,

再說茅臺酒清代光緒年間,因赤水河道再次疏通,茅臺鎮商業開始繁榮,帶動了酒業的發展和繁榮,茅臺酒的工藝大致在這個時期形成。清《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

這三家燒房成立時間分別為:“成義燒房”,1862年建;“榮和燒房”,1879年建;“恒興燒房”,1929年建,茅臺的歷史如果按最早的“成義燒房”成立時間算,1862年是清朝同治元年。從以上是五糧液與茅臺的簡單的歷史可以看出,五糧液的歷史要遠,可以追溯到明初,茅臺歷史近一些,從清代同治元年開始,希望對你有幫助!。

3、茅臺,五糧液,洋河三大品牌,哪個歷史更悠久一些?

3、茅臺,五糧液,洋河三大品牌,哪個歷史更悠久一些?

茅臺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以五糧液為代表的中國白酒,有著3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堪稱世界最古老、最具神秘特色的食品制造產業之一,五糧液運用600多年的古法技藝,集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等之精華,在獨特的自然環境下釀造而成。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