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跨兩級城市,舉個例子,省級事業單位縣級公務員則選事業單位市級事業單位與鄉鎮公務員則選事業單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區別。事業單位正處于改革前期,有些公益類事業單位今后將直接轉為政府公共單位,而一些競爭類事業單位,則可能走上被央企國企收購兼并然后成為國企的路子,所以,如果你此時進去事業單位并且有編制,今后的出路大概率就是這兩條。
1、事業單位和國企的哪個好?事業單位和國企的區別在哪里?
感謝邀請!一: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來源多為財政撥款,正式工作人員由編制部門登記在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有嚴格限制,基本是逢進可能會考,待遇也嚴格按國家規定執行,地方勞動保障部門,工作及待遇本身也很有保障。
二:國企企業單位就是以贏利為目的的機構,一般是自負盈虧,意味著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后果,企業人員均為合同制,待遇由企業自定。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電信也是效益好的企業之一。事業單位編制都采取考試的形式公開選拔,一般都由各級政府下屬的人社局組織,國企的基層招聘一般不政府,而由企業自行組織。當然國有企業可以委托人社部門來組織招考,這個一般體現在一些國企高管的公開招聘上,
從薪水角度考慮,事業單位收入可能沒有國企高(具體情況為準),但是事業單位經過分類改革后,明確了公益屬性,有財政負擔開資,所以相對穩定。國企員工的收入從根本上說是企業利潤的一部分,所以收入看企業效益,企業效益不好,也就是拿和事業單位普通的員工差不多的工資,企業效益好的話收入就多一些,從穩定性考慮,國企正式編制和事業單位正式編制原則上,只要不犯大錯還是屬于鐵飯碗的,這點可以放心。
2、國企和事業單位哪個待遇更好一點?
對河南洛陽而言,國企的待遇相對高些,一個朋友在洛陽中硅高科,干了將近10年,扣除五險一金,月入4000多,正常節假日均有,下午基本5點左右就下班了。還有一個朋友在洛陽水務公司,工齡3年,扣除五險一金,月入4500左右,正常節假日休息,偶爾加班,但是,據了解事業單位任職的朋友,工齡3年的,月薪3000出頭,工齡10年左右的,月薪將近4000。
3、我有點糾結事業單位和公務員考哪個好,它們有什么區別?
不要糾結,結合城市選擇,首先,如果是同級城市,想都甭想,選公務員。其次,如果是跨兩級城市,舉個例子,省級事業單位縣級公務員則選事業單位市級事業單位與鄉鎮公務員則選事業單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區別:待遇、前途、工作強度待遇:所以公務員都是全額財政保障,換言之,除非天塌了你都能按月領工資,事業單位分全額財政、差額財政、自負盈虧三種。
總的來說,同一個城市在工資待遇方面公務員對事業單位有著碾壓的優勢,關鍵,公務員有車補,事業單位沒有。并且,很多地方年終有績效獎2-15萬不等,事業單位始終比公務員低1-2萬,前途:領導基本是公務員。是有事業單位轉公務員,但這種機會真是鳳毛麟角,想要在政治事業有所建樹,身份必須是公務員。否則,當不了局長也當不了科長,
而且,事業單位基本是行政部門的下屬,換言之是公務員領導著這些部門。工作強度:整體來說公務員的工作強度大于事業單位,但也分具體部門,行政機關主要負責行政事務如:環保、稅收、市場監督等,這得分部門的職能。而事業單位則是實施這些職能的具體細化,相對輕松得多。最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平臺越大占據的優勢則更多。
4、事業編和央企哪個好?
事業編和央企都不錯,總體來說各有千秋吧,首先來看事業編,一般指的是事業單位有事業編制身份的人員,這類人員其實現在越來越少了,比如很多事業單位里面,真正有事業編制的,可能僅僅只是幾個單位領導而已,其他人大多數都是全日制合同工。另外,目前事業單位正處于改革前期,有些公益類事業單位今后將直接轉為政府公共單位,而一些競爭類事業單位,則可能走上被央企國企收購兼并然后成為國企的路子,所以,如果你此時進去事業單位并且有編制,今后的出路大概率就是這兩條:要么直接轉崗到行政單位,要么成為國企或者央企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