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8月,貴州茅臺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茅臺雖然酒廠在遵義、在仁懷,但是如果就這么說茅臺是遵義的,其實并不準確,我們可以說它是貴州的,是中國的,都更明智一些,多方共贏,貴州茅臺酒廠是在1951年11月8日,通過贖買私人作坊的方式,成立的地方國營茅臺酒廠。
1、貴州茅臺酒是怎么來的?
在下芙蘭一醉,非常榮幸,我來回答:貴州茅臺酒是怎么來的?我想您一定是想了解一下茅臺酒的歷史沿革。那么,我來給您具體的說一說,供您參考,供各位酒友消遣:貴州茅臺酒廠是在1951年11月8日,通過贖買私人作坊的方式,成立的地方國營茅臺酒廠,當時先后購買、合并、整合了三家酒坊:他們分別是成義燒房、榮和燒房、恒興燒房。
那么,這三家燒房又是怎么個情況呢?我簡單的跟大家說一說:成義燒房“成義燒房”的前身是“成裕燒房”,于同治一年(1862年)開設,創始人是華聯輝,華氏兄弟先后經辦鹽務,控制川鹽運銷,在茅臺鎮開設“永隆裕”鹽號,因其祖母彭氏曾在茅臺鎮喝過一種好酒,于是華聯輝為表孝心到茅臺鎮買酒,但是原來的酒坊已經不在了,作坊主人也不知下落,于是華聯輝決定在茅臺設坊烤酒,
后來華聯輝決定將燒房擴大,定名為“成裕燒房”,附屬于“永隆裕”鹽號,不久更名為“成義燒房”。成義燒房所出產的酒叫“華茅”,榮和燒房“榮和燒房”的前身叫“榮太和燒房”,于光緒五年1879年設立的。原是仁懷縣大地主石榮霄、孫全太和“王天和”鹽號老板王立夫合股開設的,但是后來由于各自家族利益和各自目的不同,經過一系列的內部博弈斗爭之后,導致分道揚鑣,最后榮太和燒房歸石容霄的后人王澤生所有。
于是,“榮太和燒房”也就更名為“榮和燒房”,1949年,王澤生死,“榮和燒房”由他的兒子王秉乾繼續經營。成義燒房所出產的酒叫“王茅”,恒興燒房“恒興燒房”的前身“衡昌燒房”,由貴陽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臺開辦。但是由于經營不善,“衡昌燒房”在經濟窘迫中拖了8年之久,到1938年,周秉衡與名族資本家賴永初合伙組成“大興實業公司”,“衡昌燒房”也被賴永初接手后,于1941年把“衡昌燒房”更名為“恒興燒房”,并擴大經營,最高時達到60多人。
到1947年,年產酒量提高到32500公斤左右,成義燒房所出產的酒叫“賴茅”。茅臺酒廠成立是哪一年?1953年,在收購合并了三家燒房之后,國營貴州茅臺酒廠初具雛形,標志著在國營體制的推動下,茅臺酒生產從私人作坊到工業化時代的邁進,1997年茅臺酒廠成功改制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食品發酵研究所等八家單位發起成立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8月,貴州茅臺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2011年12月,公司更名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至今,茅臺國營已經60余年。以上內容僅為鄙人拙見,淺陋之處、敬請海涵,如意見相左,承蒙不棄、期待互動,留言必回!文/芙蘭一醉,翹首以盼與您結緣,在此鞠躬謝啦!(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去貴州茅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友友貴州茅臺鎮好玩的多著了,這里不光有聞名天下的茅臺酒,還有很多自然風光,整個茅臺鎮猶如人間天堂,朋友你到了茅臺鎮筆者建議第一景點必須去茅臺酒廠參觀,茅臺酒廠是我國著名造酒廠,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酒之一,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它完美的醬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
希望朋友能在這里品嘗到中國十大名酒之首的茅臺酒。品嘗過茅臺酒后就是旅游參觀茅臺鎮自然風光和人文景點,茅臺鎮位于赤水河畔,群山環峙,形勢險要,景點眾多我們首選第一人造景點天下第一瓶,國酒門東側的小山上,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7層樓高的茅臺酒瓶,這個酒瓶被譽為“天下第一瓶”,國酒文化城,位于茅臺酒廠內,濃縮了中國五千年酒文化的輝煌及精髓,并反映了醬香白酒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