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中國好多互聯網企業都在美國和香港美國上市,比如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在美國和香港上市,而不就地選擇在中國的上海和深圳上市,具體原因是什么,難道在美國和香港上市對于這類公司幫助更大呢,上市無非是選擇融資在哪上市不是一樣嗎,下面我就來給大家為什么這些企業選擇在香港和美國上市。
1、阿里巴巴為什么要在香港上市而不在內地上市?
阿里巴巴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并非阿里巴巴不愿意回歸A股上市,而是現階段內阿里回歸A股難度不少,按照阿里的規模體量,實際上會極大考驗A股市場的真實承受能力。不過,對于螞蟻金服回歸A股的概率較高,而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及同股不同權改革會加快螞蟻金服等獨角獸企業回歸A股進程,至于港股市場,其在全球市場的國際地位較高,占據一定的影響力與話語權,且此前阿里在港股市場上市有所經驗,也為此次回歸港股創造出有利的條件。
2、京東物流獲批香港IPO,為什么不在A股上市?
這個有兩個原因,首先,京東物流自從融資開始拿的就是美元的資本,上市是一個前期投資人獲利退出的過程,它必然要到一個流動性更強,資本更容易轉移的資本市場去發行股票。查看IPO申請書,以往投資人所持有的優先股,無一例外都在上市之前兌換成了公司的股票,而所有的優先股計價也全部都以美元進行,其次,京東物流未來的發展也依然是一個國際化的選擇,它需要更大規模的國際資本的介入,以推動自己管理體系和技術、運輸體系的增長。
它在國內A股上市的話許多它在之前所做的跨境相關公司架構都沒有用了,它需要花費1~2年的時間在拆除這些紅籌股的架構才能完成國內上市的準備,這對于當下必須尋求資本市場支持的京東物流來說,有些太麻煩了,如果像科創板設計的那樣發行股權憑證的話,京東物流又擔心在國內科創板容不到它所需要的那么大量的資金。幾個意見結合下來,他去海外上市是一個優先的選擇,但美國目前為止對于中概股的政策越來越收緊,而且也越來越不友好,相關投行對于中概股高科技企業認定的標準越來越嚴苛,這些加上加起來的話,京東物流回歸到香港IPO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3、為什么中國的一些優秀的公司選擇到美國或香港上市,而不在A股上市?
我國的一些優秀企業選擇到美國或香港上市不是因為不在A股上市,而是我國的股票市場審查更為嚴格。從三六零來看,在美股時只有500億的估值,可是回歸A股市場以后最高達到了4000余億的估值,就算現在依然是2000多億的估值,企業能夠獲得更高的估值與融資,更多的企業是希望能夠回歸A股市場。美股、港股市場的上市規則較為簡易,符合相關的要求即可安排上市,
二板市場納斯達克的上市條件并不苛刻,當然也有諸多退市的條款,上市容易、退市也容易。諸多我國的上市公司企業瞄準的并不是道瓊斯股票市場,而是納斯達克創新類的二板市場,這類市場對于上市公司企業的條件較為寬松,并且上市需要的時間較短,金融國際化程度高,能夠更好的擁有來源于世界各地的資金,向世界展示企業面貌。美國最為金融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來源于世界的資金再此匯集投資,在這里的上市公司能夠更好的享受來源于世界的資金投資,并且能夠有一個向世界展示的企業的推廣機會,
同股同權的規定限制,我國已經就此展開改革將逐步推出“CDR”上市公司。“CDR”很多投資者在2018年聽過多次,也就是說將在美股、港股上市的優秀企業以股托的方式進行A股市場的上市,其實改變的就是我國同股同權的規定限制,諸多創新、互聯網企業在創業初期沒有更多的資金來源便融資出售手中的股份,多輪融資以后初創人員手中的股份已不多,但是同股同權并不能控制公司發展,所以才去美股、港股上市。
4、為什么一些大陸的企業要跑到香港美國去上市而不在大陸內上市呢?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據了解,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已達數千家,其中有我們所知道的如小米科技、陸金所、螞蟻金服、快手、騰訊音樂等等獨角獸企業。可以看出在香港上市背后有著巨大的優勢,具體如下:1,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又與大陸一衣帶水,即能保證輿論有序可控,又能吸引全球投資資金,而香港自由且寬松的市場環境,也更利于上市公司的資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