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休寧迎客松啤酒廠,黃山有火車可以到么

1,黃山有火車可以到么

有的,黃山市 屯溪 歙縣 休寧 都有火車站

黃山有火車可以到么

2,2枚章是什么時候的

見笑了,還是應該知識不夠,回答時不夠嚴謹
民國時候還不叫休寧中學。應該是50年代的,再晚就是簡體字了。
應該是民國時候的,不過品相并不太好!

2枚章是什么時候的

3,中國清代出狀元的縣是哪里

據清道光《休寧縣志》記載,自康熙三十年(1691年)至道光二年(1822年)的131年間,安徽休寧人狀元及第者13人。這13名狀元是: 戴有祺,字丙章,號瓏巖,瑤溪人,寄籍金山衛,康熙三十年狀元; 汪繹,字玉輪,號東山,縣城西門人,寄籍常熟,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狀元; 汪應銓,字度齡(一作杜林),梅林(今屬黃山市屯溪區)人,寄籍常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狀元; 金德瑛,字汝白,號慕齋、檜門,甌山人,寄籍仁和,乾隆元年(1736年)狀元; 畢源,字湘蘅,號秋帆、靈巖山人,閔口(今屬黃山市屯溪區)人,寄籍鎮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狀元; 黃軒,字日駕、小華,號蔚塍,古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狀元; 吳錫齡,字純甫、莼淵,大斐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狀元; 戴衢亨,字荷之,號蓮士,隆阜(今屑黃山市屯溪區)人,寄籍江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狀元; 汪如洋,字潤民,號云壑,縣城西門人,寄籍秀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狀元; 王以銜,字署冰、鳳丹,號勿庵,洽陽(今屬黃山市屯溪區)人,寄籍歸安,乾隆六十年(1795年)狀元; 吳信中,字閱甫,號藹人,長豐人,寄籍關縣,嘉慶二十二年 (1817年)狀元; 戴蘭芬,字畹香,號湘圃,寄籍天長,道光二年狀元。 黃思永,寧慎之,休寧五城人,授翰林院修撰。寄籍江寧(今南京),光緒六年(1880年)狀元。清代休寧一縣出狀元13名,為全國之冠。
安徽休寧縣是“中國清代第一狀元縣”,統計休寧在清代一共出了13位狀元,為全國之最。
安徽狀元縣: 休寧縣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與浙、贛兩省交界,全縣總面積2151平方公里,轄9鎮12鄉、259個行政村,總人口27.4萬,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山區縣。 休寧縣區位優勢突出,交通十分便捷。縣城距黃山市中心城區18公里,皖贛鐵路、屯黃公路、205國道和慈張公路穿境而過,徽杭高速公路、建設中的合銅黃高速公路及擬建的屯開、屯景、屯婺高速公路均從我縣經過,是往黃山、皖南古村落宏村與西遞、婺源江灣等著名景區的重要通道。 休寧自東漢建安十三年建縣,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縣名為隋文帝欽定,取休陽、海寧各一字,含“吉慶平寧”之意。作為古徽州的“一府六縣”之一,自古以來,休寧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賈之多、文風之盛而名聞遐邇,被譽為“東南鄒魯”。邑產“徽墨”、“日規”等手工藝品馳名中外,萬安羅盤曾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休寧縣是“中國第一狀元縣”, 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緒六年(1880),休寧出了19名文武狀元,居全國各縣之首。千百年來,鐘靈毓秀的休寧山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風流人物,名儒朱升、戴震、珠算宗師程大位、戲曲家汪延訥和汪士慎、丁云鵬、胡正言、海陽四家等書畫藝人,以及眾多的當代名人,如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孫起孟、原國務院農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顧問吳象等,都曾生長在這塊土地上。 休寧縣是“鄉村旅游福地” ,旅游、生態資源豐富。境內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文人墨客中廣有“休寧山色橫江水,回首依依勒馬看”的贊譽。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的“中國道教第一村”齊云山。齊云山距縣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云霄”而得名,被乾隆皇帝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站在山上,眺望遠方,那一望無垠的山川秀色盡收眼底,俯視山下,是一幅天然的“八卦圖”,還不時被飛云流煙淹沒,如幕如障,峰巒朦朧,若浮若沉,美不勝收。齊云山共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巖。珠泉碧潭,天橋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之美景將她編織成一幅天開神秀、獨具一格的山水畫卷。歷代文人墨客、顯官巨賈紛至沓來,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達夫等都曾為齊云山留下許多佳句墨寶,尚存眾多的摩崖碑刻。1993年齊云山登山索道開通后,至今已有上百萬國內外游客登山攬勝。休寧縣還有被譽為“活動著的《清明上河圖》”的萬安古鎮、“三江源頭”六股尖、被徐霞客稱為比浙江天臺更具神韻的云巖湖、溪口陽干村、五龍山、源芳大峽谷等一批絕佳的生態旅游資源。 休寧縣是“中國有機茶之鄉” ,擁有豐富的物產資源。其地處中亞熱帶北部、氣候濕潤,四季分明等自然條件,非常有利于林、茶、桑、果和農作物生長。早在南宋時,休寧就有“徽杉倉庫”之稱。目前,全縣有林地面積約1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約 4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0%。作為馳名中外的“屯綠”主產地和國家綠茶產品出口基地縣之一,近年來堅持“打生態牌,走綠色路”,取得顯著成效,分別被列為“全國無公害茶葉生產示范縣”、“國家級有機茶標準化示范區”和“全國生態示范建設試點縣”。有機茶園頒證面積和綠茶、眉茶的出口量均居全國縣級城市第一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綠茶出口縣”。1200多年的制茶歷史,制就了名揚古今的“瑯源松蘿”、“白岳黃芽”、“金龍雀舌”等傳統名茶和“新安源銀毫”、“松蘿山”等新開發的名優茶。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農業生產上著重打生態牌,發揮資源優勢,抓好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實施工業化帶動戰略,黃汽電公司、迎客松啤酒公司等一批支柱企業發展勢頭迅猛。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浙江匯鑫集團、馬來西亞泰柯集團、上海堯舜科技城、圣星竹業等企業紛紛來我縣落戶。按照生態、文化、工貿特色的整體定位,修編了縣城總體規劃,初步實現了“讓縣城大起來、道路暢起來、城市亮起來、環境美起來”的目標,新城建設展現新姿。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數字休寧”,實施信息化強縣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休寧縣政府網站已躋身全國縣級政府網站前十名,還榮獲“2004全國電子政務應用綜合獎” 、“全省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等殊榮。 今后幾年,休寧縣繼續堅持“依山靠市,強工重農,繁貿促旅,科教興縣”的發展思路,以“加快發展、富民強縣”為主題,著力實施工業富縣戰略、外向帶動戰略、科教興縣戰略、城鎮化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現代化、信息化、城鎮化步伐,推進山區資源大縣向綠色產業強縣、山區經濟弱縣向工貿旅游富縣跨躍,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努力把休寧建成皖南環境優美、市場繁榮、產業優化、特色鮮明、百姓安康的地方之一!

中國清代出狀元的縣是哪里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