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為什么抱團買茅臺,現在基金抱團

每次茅臺股價大幅上漲都會引來一系列的酸段子,散戶們可不是擔心醬香型科技公司對于資本市場會帶來什么傷害,而是恨自己的當初為什么沒有買貴州茅臺、為什么買了以后沒有拿住就跑了。21年1月各股票賬戶平均虧損為2萬元,但買貴州茅臺或是買了重倉茅臺的股票基金者成為了少數賺錢的投資者,這引發了很多人妒忌。

1、茅臺五天跌掉2500億市值,基金抱團拉升后為什么不在高位出貨?

1、茅臺五天跌掉2500億市值,基金抱團拉升后為什么不在高位出貨?

人性總是貪婪的,作為基金管理人也不例外,年前機構對抱團股很樂觀,市場一致觀點是機構抱團股有泡沫,但不會破裂,結果春節以后,泡沫馬上破裂,茅臺為代表的機構抱團股開始下跌。茅臺股價最高達到2627.88元,此后就是連續下跌,說明有資金已經完成出貨了,但是作為抱團股,機構持股度高度集中,出現交易擁堵是難以避免的,股價下跌到1900元以后,抄底資金與自救資金出現共振,茅臺股價反彈,但是反彈也是很有限度的,機構大資金也不敢造次,股價選擇橫盤震蕩,希望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以成長來緩解高估值。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貴州茅臺給出了一份不如市場預期的一季報,市場資金大失所望,2021年4月27日,公司發布2021年一季報,2021Q1實現營收272.71億元,同比 11.74%,實現歸母凈利潤139.54億元,同比 6.57%,北上資金和機構資金紛紛出貨,貴州茅臺股價已經連續四條陰線,成交量也是逐級放大,說明有部分資金不敢堅持,選擇離場,5月7日貴州茅臺遭滬股通凈賣出5.35億元,為連續3日凈賣出,合計凈賣出16.62億元。

機構和北上資金一直堅持認為貴州茅臺會有高增長,因此給予貴州茅臺較高的估值,可是一旦業績不如市場預期,機構資金也會面臨尷尬,機構也想在高位出貨,可是又怕賣在低位,賣了以后股價繼續上漲,從而失去盈利最大化的機會,這種糾結心態是與散戶一樣的,沒有不同,跌下來以后,股價在2000元一線震蕩,有的機構已經出現了虧損,自然不愿意割肉離場,但是面對一季報和周期股的崛起,機構資金也不淡定,選擇離場增多,這是很無奈的舉措,其中也不排除部分資金追漲殺跌,拋售茅臺追逐周期股。

2、基金明顯抱團最后一漲,為何還有人買基金和基金重倉股?

2、基金明顯抱團最后一漲,為何還有人買基金和基金重倉股?

這兩年的A股特別是近半年來,所有不是基金機構作為標的的股票幾乎都是跌,炒股就一個邏輯,錢往哪個方向走那個風口就漲,說到這里這不得不提一下支付寶了,中國基金這幾年之所以這么紅火支付寶功不可沒,讓散戶真真切切嘗到了股市的甜頭,市場上基金幾乎都是年收益60%,比高利貸還猛,為啥?因為基金是基金經理操作他不會頻繁操作,市場上如此多的基金理念都差不多,好的標的也不多300多支股票被爆炒,只要不是系統性風險,不會有兌付風險就不會崩,這就造成今天局面,A股外有基金外資不斷的往里面打雞血,里面錢源源不斷留入那300多標的股票,而且還不流出,基金經理那里銀行備著錢預備著散戶贖回根本不會體現到二級市場上來,在這種行情下,拿著一直橫盤或者陰跌的票還是買一只45度單邊往上漲的票?你會怎么選?大廈傾倒沒有一個人能幸免,你拿著的不漲或者陰跌的同樣如此。

3、現在基金抱團,最后的結局可能是什么?

討論抱團都討論成這樣了,肯定起碼是接近行情后期了,這還有什么可以討論的?那么多經典投資教科書上都寫了,在沉寂時進場,在狂歡時撤退,但是人的本性是有弱點的,一定會自己給自己不斷找出新的理由,來解釋這是合理的,這一次不一樣,所以今天如此一震蕩,可以確認春季行情正式進入后半場了。歷史一直都在重復,“可笑的事情本身可能不合理的,但是出現這些不合理的事情,這種現象本身反而是合理的。

背后原因就是隨著中國內地市場不斷做大,相應股票的話語權也在加大,國外投行不得不向國內市場低頭屈躬,”“非惡意操縱的機構資金“抱團”有著相當的合理性,可以理解為市場對優質資產的必然追逐。”上文是2007年對于神華上市的社評,下文是2021年對于抱團股的社評,時代在變遷,但是味道卻從來沒有變過,這里再給大家講一個老故事吧:2007年10月10日,國際知名投資銀行瑞銀出具的一份研究報告將中國神華(1088.HK)目標價由35.15港元大幅調高187%至101港元。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