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工業術語》GBT15109-20083.4.56勾調與勾兌。勾兌是白酒從釀造到銷售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大部分白酒都要經過勾兌。就醬香型白酒而言,勾兌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為什么要勾兌?白酒是一種生物工程,也是中國古代的遺產?,F在液態白酒必將成為中國白酒發展史上的緊急過客,遲早會被淘汰。
白酒是不是都要經過勾兌?
白酒是不是都要勾兌?謝邀!勾兌是白酒從釀造到銷售要經過的一道工序,大部分白酒都要勾兌。就說純糧釀造法釀制的酒吧,大部分都要經過多次取酒,不同批次取的酒的酒精度數,口感,風味都是有區別的,分別窖藏,沒有經過勾兌的酒叫原漿酒,也叫基酒,一般都是度數較高,要經過降度處理。原漿酒一般都是不能直接銷售的。不過市面上有某某廠生產的原漿賣,那絕對不是原漿酒,它打這個招牌只想證明它是純糧酒而已。
以醬香酒為例,醬香酒有七次取酒的過程,一二次的酒口味辛辣酸澀,它不可能作原漿酒賣出去,因為它不好喝。三至五次取的酒稱大回酒口味純正,可作原漿酒賣出去,但賣出去了就得不償失,除非你其他酒不賣了。第六次取的酒稱小回酒,口感差,第七取的酒,叫追糟酒,口感又更差,這兩次的酒也不好作原漿酒賣。這七次取的酒要經過調酒師的勾調,調出不同口味,不同價位的酒,適應不同的消費者的需求。
單一的原漿酒沒有那種豐富的層次感和口感。有的酒叫什么十年陳釀二十年陳釀難道是真的陳放了十年二十年的酒拿出來賣嗎?不!不過就是勾兌的功勞,用陳放了相對較多年份的酒和新酒勾兌,這一勾兌口感就大不一樣了,酒的香醇醇厚回味棉柔,那種豐富的層次,口味的柔和純正就出來了,這就是勾兌的效果。就像我們炒菜,幾乎沒有單一的菜炒的,至少要放油鹽,要讓菜更有味,就要添加醬油味精姜蒜辣椒等,這樣炒出來的菜口味才更豐富。
純糧白酒還有嗎?勾兌白酒對身體有害嗎?
題主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專注于美食領域的白酒行業資深從業者馬大善良,提主提出的問題是純糧白酒還有嗎?勾兌白酒對身體有害嗎?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卮饐栴}之前,我聲明一下,以下回答是我一字一碼的打出來,絕非網上的復制粘貼的搬運工,我的回答絕對干貨,如果你覺得有用,請給我點個贊我就是從事白酒釀造與銷售的,從業二十年,什么花樣的酒都見過,題主問到純糧白酒還有嗎這個問題,我所在的瀘州地區光是有酒類生產許可許的企業都有600多家,還不包托私家的作坊,每家都在用糧食釀造,所以這個問題我回答你,大把的是,多的很那么有一個穩性的問題出來了,為什么大家平時在市場上買到的都是液態法的酒精酒或固液的混合酒,而買不到純糧酒呢?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純糧酒的產能低,一口標準窖投糧2噸,發酵期3個月,也只產出1200斤原酒,全中國喝酒的人那么多,這點產能是遠遠不夠的第二,各大名酒廠自己釀造的原酒不能滿足自己的銷量,大量的從地方酒廠收購原酒作為基礎酒,所以平時釀的原酒大部份都被大廠收走了所以,綜上所述,純糧酒現在有,而且很多,但是普通人是買不到的,或者說普通消費者沒有渠道根本無法買到正宗的純糧酒。
不過有一點例外,就是作坊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土酒,家里收點糧食,拿去加工出來的酒,這種酒建議別喝了,甲醇絕對超標,沒有測試設備和過濾設備,對眼睛有傷害。第二個問題,勾兌白酒對身體有害嗎?首先我說明一點,勾兌這個詞本來不是貶義詞,行業內來講的話是用酒調酒以達到全面平衡的一種方法,但是被坊間傳成了貶義詞了,聞勾兌色變。
其次,要明白酒精的消耗其實是由谷物和植物構成的?,F在一些小廠用的都是玉米,多是白干玉米和木薯,成分是乙醇,比較干凈,對人體無害。那么問題又來了,就是酒精對人體無害,那為什么不直接喝酒呢?酒精是什么?乙醇是你在醫院消毒的味道。沒有濃郁的香氣,沒有醬香,沒有香味。也就是說沒有各種口味能喝嗎?然后,為了滿足各種香型的標準,我們不得不添加一些自然發酵產生的微量元素,如酸、酯、酮等。一旦添加了這些微量元素,口感和香型都會差不多,但是這些工業添加的香料對人體并不是那么友好,所以題主所指的勾兌酒就是這種酒,對人體有害,不建議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