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酒會在葡萄酒行業乃至食品行業的地位可謂“行業盛會”。每個行業都有業內最大的組織和令人信服的盛會。影響大:一年兩次的糖酒會是中國“食品與酒行業”的“物化”,可以說是白酒行業的風向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受當時交易方式和交易環境的影響,行業廠商習慣在秋季糖酒會上發布新品,而春季糖酒會則被行業廠商用來補貨。
為什么那么多人參加糖酒會,參會糖酒會的客戶主要是什么群體?
糖酒會被譽為“天下第一大會”,每年的春糖、秋糖都是人山人海的一幅景象。至于為什么那么多人參加糖酒會?本文歸納了規模大、范圍廣、功能多、影響大、行業傳統五個方面。規模大:以上一屆成都糖酒會為例,參展企業有2965家,入場觀眾,約27萬人,總成交額,226.67億元,其中,酒類成交總額為 117.4 億元,食品飲料類成交總額為 85.6 億元,調味品成交總額為 13.5 億元,食品機械包裝類成交總額 10.17 億元。
可見,糖酒會的體量巨大。范圍廣:凡從事各種酒類、食品、飲料、調味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食品機械的生產或銷售單位均可報名參展。糖酒會涵蓋食品領域范圍很廣,參展商眾多,隨之對應的與會者也就更多了。功能多:引用官方說法,糖酒會承擔五項功能。產銷對接平臺、營銷體系構建平臺、品牌宣傳與傳播平臺、信息擴散與發布平臺、投資貿易與合作平產銷對接平臺,參展商將糖酒會作為招商的平臺,經銷商將糖酒會作為代理商品的重要渠道。
影響大:一年兩度的糖酒會就是中國“食品和酒類行業”的“具現化”,可以說是白酒行業的風向標。有人說看糖酒會的成交額便可以清楚的了解行業景氣與否。行業傳統:每年的全國糖酒會春季固定在成都舉行,秋季在其他城市流動。糖酒會始于1955年,迄今為止一直在不間斷舉辦。從1984年起,糖酒會由一年一屆變為一年兩屆。
在八九十年代,受當時交易方式和交易環境的影響,行業廠商習慣在秋季糖酒會上發布新品,而春季糖酒會是行業廠商用來補貨。這么多年過去,糖酒會成為酒水行業的必備盛會。雖然近年來,糖酒會的“力量”變弱,但是仍然是年年火爆。首先,每年參與人數最多的是觀眾,去年成都糖酒會參展企業不到三千家,觀眾就有27萬人。可以說相當一部分人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來的。
再者,以往最重要的招商環節,在糖酒會之前就已經差不多搞好了,糖酒會越來越像“吉祥物”。不過除了打醬油的觀眾,參加糖酒會的還有一部分有實力的廠商。這些廠商參加糖酒會最大的目的就是顯示一下自己的力量,同時全國各地的經銷商都會來,再趁此機會開一個經銷商大會。還有一些投機的廠商,靠現場的一些噱頭營銷賺快錢。除了游客,有實力的廠商、沒實力的廠商、經銷商,還有相關領域的專家、超市電商采購人員、上游原料供應商等也會參加糖酒會。
很多企業明知參加糖酒會沒什么實質的招商價值,他們為什么還要大投入地參展招商?
糖酒會的全稱是“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始創于1955年,素有中國食品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之稱,因其規模大、影響大而被業界譽為“天下第一會”。糖酒會就像一座橋梁,將兩端的參展商和采購商連接起來,為其提供一個展示、溝通的平臺。對于參展商而言,參展是為了戰略指引下的“渠道規模擴大 渠道質量提升 渠道結構優化”。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開放和飛速發展,糖酒會已然失去了最初舉辦時的招商價值,演變成了一場行業的聯誼活動。然而,仍有很多企業趨之若鶩,究其緣由,或許在以下幾點。參展企業招商是糖酒會的重要目的,但并不是企業參加糖酒會的唯一目的。糖酒會在酒水行業甚至食品界的地位完全可以用“行業盛會”來形容,每個行業都有行業最大的組織以及為人信服的一個盛會。
如果沒有糖酒會,整個食品行業就是自顧自發展,一團散沙。糖酒會的價值或許不如計劃經濟時期的,但目前并沒有更好的方式來替代。說到糖酒會的參展企業,國內知名白酒肯定是要去的,咖位在那兒擺著,甚至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往年都有參展,如果今年不參展,老客戶會怎么想?行業地位怎么辦?其他知名酒企都參展我不參展不太好吧?對于這些企業來說,糖酒會就是一場變相的經銷商大會,借由糖酒會之名之機會,將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組織在一起開一場經銷商大會,向經銷商們展示企業實力的同時,也是會會新老客商,與各級經銷商聯誼的溝通大會。
有的企業去糖酒會亮相,是為了確認自己還“活著”,刷存在感,讓行業、經銷商、消費者知道有這么一個企業。順便聯系一下下面的老商家,看看能不能讓他們懷舊,讓消費者憑感覺下單購買。而中小企業參加糖酒會大多是為了給企業溢價,借機宣傳,意圖讓自己的經銷商和消費者對自己有信心,尋求認識更多經銷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