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曲白酒?小曲酒是什么?有五種曲:小麥曲、小曲、紅曲、大曲和現代發展起來的麩曲。首先,二鍋頭是清香型白酒,和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完全不同。曲酒是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的白酒的總稱,即曲酒;大曲指的是超級大曲酒,也就是非常好的大曲酒。
酒中的特曲,頭曲,大曲是什么意思,哪一種比較好?
簡單地說,題主所說的“特曲、頭曲”是酒質的好壞的標識,而“大曲、小曲”則是酒釀風味的標識。我們平時買酒,經常會被看到酒的商品名之后會帶有各種的“曲”。比如瀘州老窖的后面就有特曲、頭曲、二曲的區分,又有什么全興大曲、洋河大曲、貴州大曲等等琳瑯滿目的各種“曲”,讓人暈頭轉向。為了詳細地解答各位酒友對“曲”的困惑。
下面,土鱉君就從釀酒的工藝入手,為看官們盤一盤各種“曲”的區別。壹丨什么是“曲”其實說白了,釀酒就是一種派遣各種微生物將糧食中的糖轉化為酒精的化學反應。西方人釀酒的原料大都是自帶酵母菌的葡萄、蜂蜜等富含單糖的材料,他們可以通過時間的沉淀自身發酵,并不需要過多的人工干預。而我國古代并不出產葡萄等富含單糖的釀酒原料。
但我們的黃河流域富產粟、稻、豆 、谷這些包含淀粉的谷物。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我們的祖先發現了一種神奇的轉化,谷物被雨水淋濕之后,會散發出一種誘人的芳香,為了保留住這種迷人的氣息,祖先們嘗試人工釀造酒液。這是一個復雜的生化過程,谷物經過雨水的沖淋之后會滋生大量的霉菌,一部分谷物會發霉,霉菌會將淀粉轉化成酒精。
而另一部分沒有發霉的谷物則會發芽,發芽時產生的淀粉酶會把谷物的淀粉轉化為葡萄糖,天然酵母菌再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這就是天然的“粬和蘗”,粬即是發霉的谷物,而蘗則是發芽的谷物,粬和蘗代表著兩種不同的釀酒工藝。(《尚書·說命下》載“若作酒醴,爾惟曲蘗”)但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祖先們發現粬和蘗的發酵能力相去甚遠。
粬的微生物含量更多,發酵能力更強,釀造出的酒濃度更高,口感更加醇厚;而蘗的微生物含量低,糖化程度高而酒化能力弱,釀出的酒濃度低,口感淡薄。于是祖先們就完全舍棄了“蘗制法”。但西方人將“蘗制法”保留了下來,用以釀造啤酒和威士忌。貳丨酒粬的分類酒液的風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酒粬的原料,各種酒的酒粬配方是企業的核心機密。
我們在選購酒時也要看清楚酒粬的類型,避免喝不習慣。我國的酒粬主要分為以下五類:麥粬,最早的酒粬。公元前2000年左右,小麥自兩河流域傳入我國,以其優良的抗旱、抗病和豐產性,迅速成為了黃河流域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由于材料的易得性,我們的祖先就選用搗碎的小麥發酵制粬。但麥曲的微生物只能附著于糧食的表面,微生物含量低,糖化和酒化率都不高,只能用以釀造度數偏低的黃酒。
紅粬,秈米制作的酒粬。在我國的釀酒工藝中紅粬是一種極為特殊的酒粬,它是一種利用紅曲霉制備的大米曲,紅粬的制作工藝起源于宋朝,目前主要流行于浙、閩、粵地區。由于利用紅曲釀造的酒液色澤鮮紅,形似鮮血。中醫們認為“青紅酒”可以補血,所以古人經常用它給婦女當保健品飲用。隨著醫學的發展,以紅曲補血逐漸成了無稽之談,紅曲酒逐漸在市場上消失了身影。
紅粬便走向了偏門,逐漸成為餐飲行業的一大配角。我們最熟悉的紅方豆腐乳就是用紅粬發酵的,福州的紅糟肉、紅糟雞、紅糟魚、紅糟蛋等均離不開紅粬。麩粬,最晚出現的酒粬。這家伙是一種利用工業手段人工提純的酒粬,其發明于建國以后,主要原料是谷物的麩皮。與經過長時間自然發酵的酒粬相比,這種純度非常高的酒粬發酵時間短,出酒率高。
但由于缺少了時間的味道,麩粬酒的酒體比較淡薄,入口更加的燥烈。現在麩粬工藝仍然在低價位的糧食酒上使用,比如平價的衡水老白干、北京二鍋頭都是麩粬酒的代表。小粬,江南經常使用的酒粬。小曲是江南的酒廠經常使用的酒粬。它主要以糯米粉、辣蓼等原料制成,相對動輒3-4斤的大粬而言,小粬就是個袖珍選手,他的身型如蠶繭般大小,重量也只有。
小曲釀成的酒口味比較獨特,土鱉君這種北方漢子不是很習慣那種甜淳的口感。小曲酒的代表有米香型的桂林三花、廣東的長樂燒、玉冰燒等,有興趣的看官可以買來嘗一下。大粬,使用率最高的酒粬。我國絕大部分名優白酒都是使用形狀跟磚頭差不多的大曲釀造。大曲的主要原料是小麥和小麥,根據品牌和香型的不同還會添加青稞、豌豆、大米、高粱等輔料。
五糧液和茅臺使用的就是純小麥大曲,而汾酒使用的是大麥、豌豆。大粬酒口感醇厚,芳香四溢,入口綿柔,回甘悠長,但與速成的麩粬酒相比,它們的發酵周期更長,出酒率更低,因此價格更加昂貴。另外,董香型的董酒和馥郁香型的酒鬼酒是大粬、小粬混合使用,因此風味也比較特別。叁丨香型的不同,因制粬的溫度不同除了上面所說的米香、董香、馥郁香三個比較特殊的香型之外,我國市面上大部分的酒基本跑不出“醬香、濃香、清香”三個范圍。
另外什么兼香、陶香、芝麻香也是上述三杰的衍生產品。之所以出現醬、濃、清三種香型是因為制作大粬時的工藝和溫度之間的差別。醬香型,高溫大粬。在制作醬香大粬時著重于粬料堆積覆蓋得十分嚴密。當粬料的溫度達到60~65℃時,才開始翻曲,制坯。因此,醬香粬又被稱為高溫大粬。因為這種高溫大粬的糖化、液化和發酵力度都非常的弱,導致釀造酒液時,用粬量十分的大,茅臺酒的曲糧比高達1∶0.9,因此,醬香型白酒的成本比其他香型高很多。
以高溫大粬釀造的酒中高級醇和酚類芳香物質含量非常的高,所以醬香酒的酒氣更加的厚重幽雅。濃香型,中溫大粬。在制作濃香大粬時,粬料的溫度一般在50~60℃左右(五糧液的包包粬能達到60℃)才開始翻粬,制坯。因此濃香粬又被稱為中溫大粬。中溫大曲的糖化、液化和發酵力度介于高溫曲和低溫曲之間,其中微生物生產己酸和己酸乙酯的能力最強,也因此造就了濃香型白酒芳香濃郁的特點。
清香型,低溫大粬。清香粬的制粬溫度低于50℃,糖化力、液化力和發酵力最強。因此發酵時間更短,用粬量最少。以低溫大粬釀造的酒中乙酸、乳酸、乳酸乙酯含量高,也因此造就了清香型白酒清雅純凈的特點。肆丨“特、頭、二、三”,濃香型白酒等級的區分在白酒的釀造過程中,釀酒師傅會多次取酒,一般來說第一段酒品質比較好,貯藏三年時間的就是“特曲酒”,而貯藏一年時間的就是“頭曲酒”;接下來的一段繼續蒸餾,然后貯藏半年的時間,這就是“二曲酒”;最后的一段經過蒸餾后,不貯藏直接上市就是“三曲酒”。
因此,從酒質上說,特曲>頭曲>二曲>三曲。在白酒沒有那么多商品名之前,濃香型白酒的等級一般按照酒粬的等級劃分的,讓消費者一目了然。這里要說明的是,二鍋頭酒并不是質量不好的“二曲酒”。首先,二鍋頭是清香型白酒,與釀造濃香型白酒工藝流程完全不同。雖然都是二鍋頭和二曲都是取第二鍋蒸出的酒液,但二鍋頭酒第一段蒸餾的時間非常地短,蒸餾出去的是少量的雜酒,而二曲酒的前一段蒸餾時間長,取走的是質量比較好的酒液。
酒:特曲、大曲、二曲、原漿有什么講究和區分?哪種爽口?
中國白酒是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與世界上其他蒸餾酒比如威士忌、白蘭地的釀造工藝不同,它在釀酒的過程中使用酒曲。根據使用的酒曲不同,大致分為大曲酒和小曲酒。什么是“曲”?這里的曲,是指酒曲,又寫作酒粬,酒曲中所生長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原始的酒曲是發霉或發芽的谷物,人們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適宜釀酒的酒曲。酒曲上生長有大量的微生物,及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這些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將糧食中的淀粉、蛋白質等轉變成糖分、氨基酸。
糖分再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酒曲類別對于常喝白酒的人都知道,白酒中有一種曲,他的分類有:特曲、大曲(頭曲)、二曲酒,那么對于這幾個曲的區別您清楚嗎?按發酵、貯存時間長短命名,也叫做量質定級。其中規定特曲貯存三年,頭曲貯存二年,大曲貯存一年,二曲貯存半年。曲酒是用大曲作糖化發酵劑的白酒的統稱,即曲酒;特曲是指特級的大曲酒,也就是特別好的大曲酒。
曲酒有三個不同的發酵階段,主發酵期是糧食邊糖化邊發酵,產生酒精;接著是生酸期,產生乳酸、乙酸、醋酸;最后是產香味期,生成酯類及芳香族化合物等。頭曲,二曲,三曲等是蒸餾時接酒時間不同而對不同餾分的酒的稱謂,也是發酵、貯存時間長短的命名,如:特曲、陳曲、頭曲、二曲等。酒粬一般寫作酒曲,在經過強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溫,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曲。
通俗解釋,實際上就是糧食發霉之后演變而成。什么是大曲酒?什么是小曲酒?酒曲分為五大類:麥曲、小曲、紅曲、大曲,以及現代才發展起來的麩曲。小曲主要用于黃酒和小曲白酒的釀造,大曲用于蒸餾酒的釀造。從字面意義上來理解,大曲酒就是用大曲釀造的酒,小曲酒就是用小曲釀造的酒,它們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使用的曲料不同。這就需要對曲料進行說明。
大曲和小曲有什么區別?原料方面,大曲以小麥、大麥、豌豆為主要原料。小曲以米粉、麩皮為原料,添加中草藥或辣蓼粉為輔料。辣蓼粉常見于家用米酒的生產中,是制曲的原料,加入少量粘土作為填充料。從實際形態來看,大曲一般做成磚的形狀,所以叫磚曲。小曲比較小,球形,面團類似雞蛋大小的面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