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行業貿易公司的內帳怎么做
在帳本上面做就可以了
2,賣酒經銷商的品嘗酒的會計處理
借:銷售費用貸:庫存商品貸: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貸:應交稅費一應交消費稅增值稅和消費稅視同銷售,企業所得稅不視同銷售!
我是來看評論的
3,請教貿易公司的會計賬務處理該貿易公司主要經營青島啤酒
貿易賬務相比是簡單的,主要是進銷存賬務,做好進銷存明細。
我們所說的貿易公司主要為商品經銷企業 不知道你的是否涉及外貿,如果涉及外貿是否是代理出口? 其實如果最基本的貿易公司就是進銷存 進貨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可抵扣 出貨開具增值稅銷項發票,繳納增值稅 銷項-進項為應納稅額 收入就是當月銷售貨物收入-貨物成本-期間費用-人員工資-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比較少) 報表如果有財務軟件,在做完憑證的基礎上可以自動生成。不用煩惱 你提的問題比較廣泛,比較難細致回答,如果你在今后工作過程中有啥具體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就是
4,貿易公司會計分錄怎么做
不結算是指你沒開發票還是指你開了發票對方沒付錢?你沒開發票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你開了發票對方沒付錢借: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 主營業務收入
A: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稅額填列)貸:銀行存款 B:借: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C:借:銀行存款貸:應收賬款
1、結轉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結轉當期應退稅額 借:其他應收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5,賣酒商業小規模企業進酒會計分錄怎么做
賣酒商業小規模企業進酒會計分錄:借:庫存商品—XX酒貸:銀行存款(或者應付賬款、庫存現金等相應科目)
借:庫存商品——某某酒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注意:這里的記賬金額是購買價格加運費,即使有增值稅發票也是如此!
小規模企業,進項稅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計入采購成本。借:庫存商品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賣酒商業小規模企業進酒,應該記入庫存商品小規模納稅人不能抵扣購進酒:借:庫存商品貸:銀行存款
購進酒的成本,及相關的運輸費,稅費等全部要計進存貨的入賬成本。會計分錄為:借:存貨 貸:銀行存款/現金因為是小規模企業,就不單獨做進項稅了,相應的稅額計入存貨成本。
6,貿易公司會計分錄怎做
出口:借: 應收賬款--國外--XX公司貸:主營業務收入同時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結匯:借:銀行存款貸:應收賬款--國外--XX公司借(或貸):匯兌損益現在人民幣升值很快,應該是借方的;如果人民幣貶值,那就是貸方。給個例題:例:某外貿公司購進出口商品二批,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商品價款300萬元,增值稅額51萬元;另一批為從小規模納稅人(生產企業)購進特準退稅的工藝品,普通發票上注明金額10.6萬元。二批商品已經全部辦理了出口報關手續,并已收到銷貨款45萬美元,當天市場匯價1:8.30。出口商品的退稅率為13%。試作會計分錄:⑴購進出口商品時,進項稅額=510000+106000÷1.06×6%=516000(元)借:商品采購-出口商品采購 3100000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6000貸:銀行存款 3616000商品驗收入庫時,借: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3100000貸:商品采購-出口商品采購 3100000收到出口貨款時,借:銀行存款 (450000×8.30)3735000貸:商品銷售收入-出口商品銷售收入 3735000結轉出口商品成本時,借:商品銷售成本-出口商品銷售成本 3100000貸: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3100000調整出口商品成本時,調整金額=3000000×(17%-13%)=120000(元)借:商品銷售成本-出口商品銷售成本 120000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20000計算應收的出口退稅時,出口退稅額=3000000×13%+100000×6%=396000借:應收出口退稅 396000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96000收到出口退稅款時,借:銀行存款 396000貸:應收出口退稅 396000擴展資料:根據會計分錄涉及賬戶的多少,可以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簡單分錄是指只涉及兩個賬戶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是指涉及兩個(不包括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格式第一:應是先借后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并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會計分錄
一,一般外貿企業出口賬務處理: 收到水單:借:銀行存款 貸:應(預)收貨款 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如果退稅率與進項稅率不同,將進項稅與退稅率的差異部分計入成本. 發生的費用:分別計入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出口退稅賬務處理: 借:營業外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二,出口外貿會計流程 1.外幣進賬保留核銷那聯銀行水單 2.催要核銷單和報關單,這時如果工廠發票如果沒有來也需要催了 3.帶核銷單、報關單的核銷聯、銀行水單核銷聯去銀行蓋章 4.再電子口岸網上辦理核銷單交單 5.帶核銷單、報關單的核銷聯到外管局填表辦理核銷 6.將核銷單退稅聯、報關單退稅聯、形式發票、工廠增值稅發票、發票認證清單、做收入明細賬裝訂并上擎天科技軟件申報退稅,把相應資料打印 7.以上資料送到稅務局 三,外貿企業出口退稅賬務處理: 根據進項增值稅,認證后,再根據增值稅與退稅金額差額部分. 分錄: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進項稅額轉出 借:應收賬款 貸:營業收入 收到這部分補貼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補貼款 根據增值稅發票的稅率計入出口退稅 但是出口退稅應該是國家獎勵的,因該計入應收出口退稅 稅務局會定期的把退稅款返回到你的帳戶里 收到退稅款時計入: 借方:銀行存款 貸方:應收出口退稅 如有差額,差額計入成本。
購進商品時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 貸:應付賬款 確認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出口銷售 結轉征退稅率差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轉出)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1.購進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帳款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月底不需要結轉,繼續留抵下月接著抵扣
你目前不需要做支付稅金的分錄啊,貨款未付與分錄一點關系都沒有,支付稅金是在你開過發票的情況下才會有做的,只要你拿到進料的增稅發票,首先要去稅務局認證,然后在未來的三個月,等有銷項發票了就可以用你所拿到的進料發票抵扣稅額!開票的分錄: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然后到了月底 應交稅金科目肯定有余額,需轉出未交的增值稅,銷項大于進項,則需要交稅,反之則不用,繼續留待下月抵扣
借: 應付帳款貸:銀行存款
7,貿易公司會計處理
貿易公司當然屬于商業,商業會計與普通的財會最大的不同就是商品的記價不同,分按照進價記賬和售價記賬,按照售價記賬必須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調整項目。企業采用售價進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商品類別或實物管理負責人進行明細核算。商品進銷差價的主要賬務處理:(1)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資”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2)期(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按以下公式計算:商品進銷差價率=期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額+“委托代銷商品”科目期末余額+“發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額+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商品進銷差價率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期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期的商品進銷差價。年度終了,應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商品進銷差價”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商品的商品進銷差價。擴展資料:1、報關進口。出口企業應根據進口合約規定,憑全套進口單證,作如下會計分錄:借:材料采購—進料加工—××材料名稱貸:應付外匯帳款(或銀行存款)支付上述進口原輔料件的各項國內直接費用,作如下會計分錄:借:材料采購—進料加工—××材料名稱貸:銀行存款貨到岸時,計算應納進口關稅或消費稅,作如下會計分錄:借:材料采購—進料加工—××材料名稱貸:應交稅金—應交進口關稅—應交進口消費稅2、交納進口料件的稅金。出口企業應根據海關出具的完稅憑證,作如下會計分錄:借:應交稅金—應交進口關稅—應交進口增值稅—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對按稅法規定,不需交納進口關稅、增值稅的企業,不作應交稅金的上述會計分錄。3、進口料件入庫。進口料件入庫后,財務部門應憑儲運或業務部門開具的入庫單,作如下會計分錄:借:原材料—進料加工—××商品名稱貸:材料采購—進料加工—××商品名稱外購出口配套的擴散 協作產品和委托加工產品的核算現行政策規定,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包括外購的與本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名稱 性能相同,且使用本企業注冊商標的產品;外購的與本企業所生產的產品配套出口的產品;收購經主管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認可的集團公司(或總廠)成員企業(或分廠)的產品;委托加工收回的產品。一 購入。購入擴散 協作產品后,憑有關合同及有關憑證,作如下會計分錄:借:材料采購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驗收入庫后,憑入庫單作如下會計分錄:借:產成品貸:材料采購二、委托加工產品會計處理委托加工材料發出,憑加工合同和發料單作如下會計分錄:借:委托加工材料貸:原材料根據委托加工合同支付加工費,憑加工企業的加工發票和有關結算憑證,作如下會計分錄:借:委托加工材料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三、委托加工產品收回。可直接對外銷售的,憑入庫單作如下會計分錄:借:產成品貸:委托加工材料還需要繼續生產或加工的,憑入庫單作如下會計分錄:借:原材料貸:委托加工材料銷售業務的核算一、內銷貨物處理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貸:產品銷售收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二、自營出口銷售銷售收入以及不得抵扣稅額均以外銷發票為依據。當期支付的國外費用在沖減收入后,在當期可暫不計算不得抵扣稅額沖減數,而在年末進行統一結算補稅;也可在當期同步計算不得抵扣稅額沖減數。三、一般貿易的核算1、銷售收入。財會部門收到儲運或業務部門交來已出運全套出口單證,依開具的外銷出口發票上注明的出口額折換成人民幣后作如下會計分錄:借:應收外匯賬款貸:產品銷售收入—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收到外匯時,財會部門根據結匯水單等,作如下會計分錄:借:匯兌損益銀行存款貸:應收外匯賬款—客戶名稱(美元,人民幣)2 .不得抵扣稅額計算。按出口銷售額乘以征退稅率之差作如下會計分錄:借:產品銷售成本—一般貿易出口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 .運保傭沖減。運保傭的沖減有兩種處理方法,下面兩種方法分別進行核算。A.暫不計算不得抵扣稅額的,根據運保傭金額作如下會計分錄:借:產品銷售收入——一般貿易出口(紅字)貸:銀行存款B.在沖減的同時,按沖減金額同步計算不得抵扣稅額的,作如下會計分錄:借:產品銷售收入——一般貿易出口(紅字)貸:銀行存款同時:借;產品銷售成本——一般貿易出口(紅字)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紅字)
原發布者:蔡晨林1129借庫存商品——商品名稱貸應付賬款——暫估次月取得采購發票后沖出借庫存商品——商品名稱(紅字)貸應付賬款——暫估(紅字)同時借庫存商品——商品名稱待攤費用——待抵扣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現金、應付賬款等對于客戶沒有提供采購發票的要及時催繳,待取得發票后再按上述步驟處理。二、銷售商品需要求客戶提供自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普通發票,現金付款的需提供對方收款收據;會計分錄:借應收賬款、預收賬款、現金、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三、庫存成本核算需要客戶提供品出商庫單,注意商品出庫單的數量必須與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普通發票上的數量相符;商品單價必須與采購發票的進價相符。會計分錄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四、往來賬款的核對沒什么區別注意商貿企業往來戶比較多最多的一戶達到160左右,即時與客戶核對往來賬款五、存貨的控制注意定期與客戶核對庫存,避免庫存不實,需開發票抵頂增值稅,庫存余額最好不超過注冊資金的一半。年底最好提供庫存商品盤點表六、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延期及轉正的程序:從取得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書開始,第一個輔導期為7個月,完成銷售額80萬即可轉為正式一般納稅人,辦理轉正,納稅人都應于輔導期的最后一個月申報期內向辦稅服務廳(綜合窗口)提出書面申請一式二份,填寫《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審批表》一式三份。如達不到80萬,納稅人應
貿易公司當然屬于商業,商業會計與普通的財會最大的不同就是商品的記價不同,分按照進價記賬和售價記賬,按照售價記賬必須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調整項目。 企業采用售價進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商品類別或實物管理負責人進行明細核算。 商品進銷差價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資”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例」2007年8月4日,企業購入商品一批,進價為70 000元(不含增值稅),銷售價為100 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貨款已支付,商品已驗收入庫,該企業采用售價核算庫存商品,則賬務處理為: 借:庫存商品 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1 900 貸:銀行存款 81 900 商品進銷差價 30 000 「例」A公司采用售價進行日常核算。2007年5月3日,公司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銷售商品一批給乙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貨款為1 200 000元,稅額204 000元,貨已發出,該批貨物成本為1 000 000元。假設當月該批貨物因質量不符合要求,被全部退回。則應作會計處理如下: ①產品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 1 404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 2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04 000 ②發生退回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1 20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04 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 1 404 000 假設該批貨物發生退回的時間是6月份,則該公司應沖減當期(6月份)的主營業務收入,分錄同“②”,同時沖減成本: 借:庫存商品 1 200 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 000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00 000 (2)期(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按以下公式計算: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額+“委托代銷商品”科目期末余額+“發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額+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商品進銷差價率 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期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期的商品進銷差價。年度終了,應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商品進銷差價”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商品的商品進銷差價。 「例」某企業采用售價法進行庫存商品的日常核算。2007年3月末的庫存商品余額為10 000元,委托代銷商品的余額為5 000元,發出商品的余額為8 000元,主營業務收入的貸方余額為50 000元,分攤前的商品進銷差價的余額為10 950元。計算3月份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并作相應的賬務處理: 計算商品進銷差價: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末分攤前“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額+“委托代銷商品”科目期末余額+“發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額+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 =10 950÷(10 000+5 000+8 000+50 000)×100% =15% 3月份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商品進銷差價率 =50 000×15% =7 500(元) 做賬務處理: 借:商品進銷差價 7 5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7 500 補充!商業會計就是商品流通會計。
屬于商業會計,商業會計比工業會計簡單多了不用擔心哈~
是商業會計,商業供會計和我們學的會計核算是一樣的,都是國家統一用的會計科目,就是有一點不同的是每個公司的核算都有有點不一樣的,這個是要注意的,都有不會離開我們學的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