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兩江機場到陽朔
上“廣西機場管理集團”官網,在上方的導航條“下屬公司”中點擊“桂林兩江國際機場”,進入后,點擊上方“客運服務”導航條,里面就有“桂林兩江國際機場乘機流程”,進入流程頁面,點擊左邊的導航條“交通”進去看。陽朔汽車站═桂林兩江機場的大巴,全程95公里,票價50元/人,沿途不設停靠站。陽朔汽車站→桂林兩江機場:07:00、09:00、11:30、13:00、14:30、16:00、17:30、19:00 桂林兩江機場→陽朔汽車站:09:30、11:00、12:30、14:00、15:30、16:30、18:00、20:00建議你打電話去機場問下,7點整從陽朔汽車站發車,95公里,要近2小時才到機場,可能趕不上你的飛機哦。
駕車路線:全程約83.5公里起點:桂林兩江國際機場1.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行駛350米,左前方轉彎2.行駛30米,左轉3.行駛1.9公里,直行4.行駛20米,直行進入機場高速5.沿機場高速行駛7.4公里,朝柳州/梧州/G65/G72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僚田互通立交6.沿僚田互通立交行駛43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桂林繞城高速7.沿桂林繞城高速行駛5.1公里,朝陽朔/梧州/茂名/雁山區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8.沿匝道行駛1.1公里,直行進入桂林繞城高速9.沿桂林繞城高速行駛15.6公里,朝陽朔/梧州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包茂高速10.沿包茂高速行駛35.2公里,過遇龍河大橋,在白沙/金寶出口,稍向右轉上匝道
公交線路:空港巴士萬福專線 → 11路 → 桂陽觀光專線 → 陽朔801路,全程約97.8公里1、從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步行約20米,到達桂林兩江國際機場站2、乘坐空港巴士萬福專線,經過2站, 到達萬福廣場(維也納酒店)站3、步行約40米,到達萬福廣場站4、乘坐11路,經過3站, 到達平山站5、步行約290米,到達平山站6、乘坐桂陽觀光專線,經過2站, 到達陽朔十里畫廊鳳鳴停車場站7、步行約110米,到達鳳鳴游客咨詢中心站8、乘坐陽朔801路,經過4站, 到達西街站9、步行約760米,到達陽朔縣
2,新加坡有本地產的便宜的水果嗎
1.榴蓮 Durian有著“水果之王”之稱的榴蓮,是種原產自東南亞的熱帶水果,因其獨特而濃烈的氣味和霸氣多刺的外殼讓許多人望而生畏;而其酸軟多汁的果實有著類似冰淇林的口感,讓很多人一吃就上癮,對其親睞有加;愛它的人愛得要死,恨它的人連它的氣味都難以忍受,如此兩極化的評價更是值得一試的好借口。榴蓮雖然好吃,因為超高的膽固醇和糖份,并不適宜多吃。2. 山竹 Mangosteen榴蓮最好的搭檔就是山竹果了,兩者一起食用可以避免上火的煩勞。這種“果中皇后”原產東南亞,這種類似柿子的水果卻有著較為堅硬的外殼,而最有趣的是果殼底部的小瓣和肚中的果實就有著相同的瓣數;撥開外皮就可以看到幾顆潔白晶瑩的果實,類似剝了皮的大蒜瓣一樣圍在一起。而這種雪白嫩滑的果肉,清香甘甜,解乏止渴,而因為本性帶涼,因此有著“降火”的功效;因為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對身體有很好的滋養作用。3. 菠蘿蜜 Jack Fruit相信很多人都會被菠蘿蜜的體型所折服,這種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水果被譽為“熱帶水果皇后”。與榴蓮十分相似的外表和超大的size是菠蘿蜜的特征之一,小編在這里提醒位,一定要帶著手套撥開菠蘿蜜,不然它自身所帶的蜜汁可能會讓你的肌膚癢上好一陣子呢!不過好在許多超市都會把其分成好幾份來販賣。這種原產自印度的水果,目前在臺灣,兩廣等地盛產;而美國市面上的菠蘿蜜多產自墨西哥境內。其肥厚柔軟,清甜可口,香味濃郁的果實不僅美味而且有著相當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生津止渴,補中益氣,還能清理腸胃,更有美容保健等功效;甚至還有緩解感冒所導致的嗓子疼痛等癥狀。4. 釋迦/番荔枝 Cherimoya釋迦又名番荔枝,因其酷似佛像頭部而得名,而臺東主產的釋迦更是聞名遐邇,這種獨特的外型的水果原產自熱帶美洲。這種風味佳,甜度高的水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及纖維素,不僅可以輔助食療,還可以用來治療糖尿病,更有排宿便,美膚抗衰老等作用。5. 百香果/西番蓮 Passion Fruit很多人都很愛喝百香果茶飲料,但是卻一直無緣見到百香果果實的本尊,而西番蓮的花朵形態也相當美觀。百香果有著酸甜可口的口感和芳香宜人的香氣,這款有著“果汁之王”稱號的水果,因為果實本身含有超過132種以上的芳香物質因此非常適合被加工成果汁和雪糕等產品,并且非常適合其他水果一起混合享用。而其食用價值同樣讓人稱贊,不但可以深度清理機理,其富含的活性基因可以幫助身體將有害物質徹底排除進而改善皮膚和美容的作用;而且實用百香果可以增加胃部飽腹感,促進新城代謝和抑制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對塑造健康體態有著一定的作用。6. 紅毛丹 Rambutan這種原產自東南亞的熱帶水果紅毛丹有著奇特的外型—渾身是刺的它卻有著類似荔枝混合葡萄的香味,酸甜的口感,果肉細膩多汁,無論是新鮮或是加工之后食用都可口怡人。而因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元素,長期食用可以潤膚美顏,清熱減毒和增加人體免疫力等功效。7. 人參果(刺角瓜) Horned Melon小編第一次見到這款水果的時候,有一種見到外來生物的感覺,其實這款水果名叫“刺角瓜”,又名“非洲角瓜”或“霸王果”。這款原產非洲沙漠的水果,現在也在加州和新西蘭出現。此款水果有著堅硬的表皮,和凹凸不平的小短刺,而打開之后,內部的肉質細膩且多籽,有著美麗的青綠色色澤,并向黃瓜一樣呈凝膠狀,有著清甜的口感,吃完之后還會口有余香。對切之后可以挖出果肉享用,也十分適合榨汁飲用。小編覺得就算只是用來裝飾也非常的美觀有沒有?!8. 楊桃 Carambola /Star Fruit這種盛產于亞洲的水果,因為其剖面會形成一個五角星的形狀而又名“Star Fruit”。這款水分超足的水果,果汁清涼爽口,外皮脆爽,酸甜可口,解暑消夏,用來釀酒有著獨特的風味。有利小便,解酒毒,消食,清熱利咽等功效。不過楊桃存在一種神經毒素,腎病患者要忌口哦,而因為本身性寒,最好不要與冰塊一起實用。9. 蓮霧 Wax Apple/ Wax Jumbo/ Bell fruit這款原產于東南亞的熱帶水果,因為有著類似鈴鐺的外表和頗似蘋果的外型而得名。清甜帶酸的口感,還帶有蘋果的清香,最贊的是食用之后齒頰留香。這種性味甘平的水果很適應長期食用,不僅潤肺,止咳,除痰還可以用來解酒,甚至還有安神的作用。10. 海底椰/復椰子 Double Coconut第一眼看到這形狀驚呆有木有?小孩子看到了根本把持啊。這種產自非洲塞舌島的特有棕櫚就是傳說中的海底椰,這種富有神秘色彩的樹種居然有雌雄之分,雄的果實呈微彎曲的長棒狀,而比較常見的雌性果實有著類似女性臀部的外表。海底椰堅實外殼內的果汁非常的濃稠,甚至類似膠狀的效果,而其香醇地道的香味,即可用來釀酒,又可以熬湯;而果肉細白美味可口,有著滋陰潤肺,清熱止咳等功效。
恭城柿子 柿子呈橙黃色,通常無子或有少數種子。主產于桂林恭城、陽朔、臨桂、荔浦、平樂等縣。其主要優點是:果型中等,外形美觀,光滑、多粉; 果肉橙紅,質脆味甜,肉厚汁多,含糖量達18%。適于生食,也適于制柿餅。柿餅有潤肺止咳、生津、潤腸之效,蒸食可治咽喉痛、咳嗽咽干。 桂林金桔 金桔外皮金黃色,果肉淡黃色。可鮮食,又可制成蜜桔、罐頭、桔餅和提取果汁。桂林陽朔、荔浦、恭城縣有出產;尤以陽朔白沙鄉所產金桔色美、個大、肉厚、質脆、氣香、酸甜可口最為突出,含糖(18~20%),維生素c1、b2、b1、p及鈣、鐵、磷等營養物質,深受消費者歡迎。有的地方將金桔矮化作盆景樹,金黃色的瑞果掛滿枝頭,象征碩果累累的豐年景象。 五通甘蔗 因主產臨桂縣五通鄉而名。高150厘米~180厘米,粗2.5厘米~3.5厘米。1月~12月采收。稈皮薄而青,肉色白,質松脆,多汁,味清甜。蔗汁含糖量約5%~8%,是桂林秋冬主要“水果”之一。因有解酒和解油膩作用,過春節時家家必備。 桂林馬蹄 馬蹄是莎草根植物荸薺的球莖,含有多種維生素a、b1、b2、c和礦物質鈣、磷、鐵等。桂林馬蹄主要產于桂林市臨桂、陽朔、靈川、興安等縣,市區以衛家渡、王家村、東山和窯頭出產的最為著名,種植年代至少有170年。桂林馬蹄以顆粒大、皮薄、肉厚、色鮮、味甜、清脆、渣少馳名中外,是桂林傳統出口產品,遠銷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各國。通常當水果生食或煮食,也可制成馬蹄粉、糖水馬蹄、馬蹄糖、馬蹄酒、馬蹄粉絲、馬蹄飴糖等。桂林出產的馬蹄糖清香、松脆、透明、味甜,并有生馬蹄原味馬蹄粉潔白細滑,具有消食、清熱、健胃、化痰、解渴、消黃疸之效。 桂林馬蹄 桂林沙田柚 沙田柚因原產地在廣西容縣沙田鄉而名,早在2000多年前就享有很高聲譽。后來漸漸引種至桂林、柳州等地。沙田柚果體大小適中,單果重750-2500克,底部中間微凹,有一圈圓形凸起的印環。果肉味甜如蜜,果汁充足,營養豐富, 有“天然罐頭”的美稱。有潤肺、清腸、利便、補血之功效,對人體骨骼、血液、肌肉的發育及預防壞血病等均有好處。果皮可制蜜餞,也可加工風味獨特的菜肴。在全國水果質量評比中,桂林沙田柚獲第一名。已成為桂林傳統大宗出口商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迎。
木瓜很便宜啊,1新幣就有1個了。還有另外一種長得象桂圓,里面是一瓣瓣象橘子的水果也很好吃,不知道叫什么名字……2新幣1公斤
那里基本沒有本地產的水果,都是進口的。南方水果比較便宜,如榴蓮、木瓜、龍眼、火龍果、山竹等,比國內北方城市要便宜很多,但都是從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進口的。最便宜的水果屬木瓜了,1新元一個,相當于5元人民幣
3,徐霞客游記關于芙蓉山的記載
西南十里古鼎山,有龍巖高懸,
鐵旗新辟,且可從真仙后溯靈壽上流〕欲以下午探古鼎鐵旗巖,
新開者。而拓者既去,參慧未歸,姑守囊巖中,遂不得行。
初五日吳道與境禪之徒始至,為拓韓碑。其碑甚大,而石
斜列,余先列木橫架,然猶分三層拓,以橫架中礙,必拓一層
解架,而后可再拓也。然所拓甚草率,而字大鐫淺,半為漫漶
模糊不清,余為之剜污補空,竟日潤色之,而終有數字不全。
會拓者以余紙拓《元佑黨籍》、此碑為崖而大 ,此攜碑而整。
《老君洞圖》與像。下午,僧道乃去,余潤色韓碑抵暮。
初六日洞中事完,余欲一探鐵旗巖,遂為行計。而是日雨
復沛然,余不顧,晨餐即行。一里,過來時橫列之北洞,又半
里,抵橫列之南洞,雨勢彌大。余猶欲一登南洞,乃攀叢披茅,
冒雨而上,連抵二崖下,竟不得洞。雨傾盆下注,乃倚崖避之。
益不止,頂踵淋漓,崖不能久倚,遂去蓋拄傘為杖,攀茅為絙,
復冒雨下。蓋其洞尚東,余所躋者在西,下望則了然,而近覓
則茫不得見耳。又冒雨一里,南過安靈潭。又半里,西渡溪,
乃從岐西向山坳。半里,逾坳而西,路漸大,雨漸殺。透山峽
徐霞客游記 ·333·
而出,共一里,南逾小橋,〔即來時橫涉小溪上源也,〕則仰望
橋南山半,有洞北向,有路可登,亟從之。洞入頗深,而無他
岐,土人制紙于中,紙質甚粗,而池灶烘具皆依巖而備。中雖
無人,知去古鼎不遠。乃就其中絞衣去水,下山,循麓再西,
則村店鱗次,稱山中聚落之盛焉。問所謂鐵旗巖者,居人指在
西北峰半。又半里,抵其峰之東南,見峰腰巖罅層出,余以為
是矣。左右覓路不得,為往返者數四。既乃又西,始見山半洞
懸于上,閣倚于前,而左右終不得路。復往返久之,得垂釣童
子為之前導。蓋其徑即在山下,入處為水淹草覆,故茫無可辨。
稍上即得層級,有大木橫偃級旁,上叢木耳,下結靈芝,時急
于入巖,不及細簡。及抵巖,則巖門雙掩,以繩綰扣,知僧人
不在,而雨猶沛,為之推扉以入。其巖南向,正與百步塘南之
陸垅山相對。蓋巖前古鼎之推扉以入。其巖南向,正與百步塘
南之陸垅山相對。蓋巖前古鼎村之山峙于左,沸水巖之山峙于
右,巖懸山半,洞口圓通,而閣衙于內。其內不甚寬廣,叢列
神像,右轉宏擴而暗然,數丈之內,亦回環無他岐入矣。洞內
之觀雖乏奇瑰,而洞之勝,頗饒罨映。鐵旗之名,其以峰著,
非以洞著耶!環視僧之爂具,在右轉洞中,而臥帳設于前閣。
因登其上,脫衣絞水而懸之窗間,取僧所留衣掩體以俟之。過
午,望見山下一僧,戴笠撥茅而登,既久不至,則采耳盈筐,
故遲遲耳。初至,以余擅啟其閉,辭色甚倨傲慢。余告以遠來
遇雨,不得不入以待哺。初辭以無米且無薪,余先窺其盎有夙
儲指存余的柴米等,不直折之而穿,強其必炊。既炊,余就與
語,語遂合,不特炊米供飯,且瀹耳為蔬,更覓薪炙衣焉。其
僧好作禪語。楚人。既飯,酬以錢,復不納。時雨漸止,余因
問龍巖所在。僧初住山,誤以沸水巖為龍巖,指余西南入。余
初不知,從之。半里至其下,山下有水穴東北向,潴水甚滿,
徐霞客游記 ·334·
而內聲崆峒,其東復然,蓋其下皆中空,而水滿潴之。然余所
聞龍巖在山半,因望高而躋。其山上岐兩峰,中削千仞,西有
淺穴在削崖之下,東有夾罅在側峰之側,踐棘披搜,終無危巖
貯水。乃下,然猶不知其巖之為沸水不為龍巖也。東半里,趨
古鼎村。望村后山南向洞開,一高峽上穹,一圓竅并峙。私念
此奇不可失,即從岐東上。上穹者,如樓梯內升,而前有一垂
石當門,東透為臺,下從臺前南入并峙之竅;圓竅者,如圜室
內剜,而內有一突石中踞。此時亦猶以沸水為龍巖,不復知此
地可別覓龍巖也。既下,仍由村北舊路過小橋,則溪水暴漲,
橋沒水底者二尺余,以傘拄測以渡。念此小溪如此,若靈壽石
堰,漲高勢涌,必難東渡。適有土人取筍歸古鼎,問之,日:
“大溪誠難涉,然亦不必涉。逾嶺抵溪,即隨溪北下,所涉者
止一小溪,即可繞出老君洞左 。”余聞之喜甚。蓋不特可以避
涉,而且可以得安靈以北入洞源流,正余意中事,遂從之。逾
坳,抵來所涉安靈西堰,則水勢洶涌,洵非揭厲所及。乃即隨
溪左北行,里半,近隔溪橫列之南洞,溪遂西轉。又環西面一
獨峰,從其西麓轉北,東向以趨老君后洞焉。路至是俱覆深茅
間,莫測影響,惟望峰按向而趨。共二里,見靈壽大溪已東去,
不能為余阻;而西山夾中,又有一小溪西來注之,其上有堰可
涉。然挾漲勢驕,以投鞭可渡之區,不免有望洋濡足之嘆。躊
躇半晌,既濟而日已西沉,遂循溪而東。蓋此處有徑,乃北經
劉公巖出下廓大道者,按方計里,迂曲甚多;時暮色已上,謂
已在洞后,從其左越坳而下,即可達洞前,即無路,攀茅踐棘,
不過里許,乃竭蹶趨之,其坳皆懸石層嵌,藤刺交絡,陷身沒
頂,手足莫施,如傾蕩洪濤中,汩汩終無出理。計欲反輒劉公
巖,已暝莫能及,此時無論虎狼蛇虺,凡飛走之簇,一能勝予。
幸棘刺中翳,反似鴻蒙泥沌未鑿,或伏穿其跨下,或蹂踔其翳
徐霞客游記 ·335·
端,久之竟出坳脊。俯而攀棘滾崖,益覺昏暗中下墜無恐。既
乃出洞左蔬蛙中,始得達洞,則參慧已下楗支扉矣。呼而啟扉,
再以入洞,反若更生焉。
初七日參慧早赴齋壇,余以衣濡未干,自炊自炙于巖中。
而是日雨淋漓不止,將午稍間,乃趨城南訊舟,更入城補衣焉。
是早有三舟已發,計須就其處俟等待之意之,蓋舟從懷遠來,
非可預擬,而本地之舟則不時發也。薄暮乃返洞取囊,以就城
南逆旅,而參慧猶未返巖,不及與別,為留錢畀其徒而去。是
日七夕,此方人即以當中元七月十五日,民間傳統節日,當晚
追祀祖先,益不知乞巧,只知報先,亦一方之厚道也。其時雨
陣時作,江水暴漲,余為沽酒浸酌,迨夜擁芻草而臥,雨透茅
滴瀝,臥具俱濕。
初八日雨勢愈急,江漲彌甚。早得一舟,亟攜囊下待;久
之,其主者至,舟甚隘,勢難并處,余乃復負囊還旅肆。是午
水勢垂垂,逾涯拍岸,市人見其略長刻增可能繼續上漲,多移
棲高原以避之。余坐對江流滔滔,大木連株蔽江而下,分陳漩
渦,若戰艦之爭先。土人多以小舟截其零枝,頃刻滿載;又以
長索系其巨干,隨其勢下至漩灣處,始掣入洄溜,泄之涯間。
涯人謂 :“廬且不保,何有于薪?”舟人謂 :“余因水為利,
不若汝之胥溺等待淹沒。”交相笑也。
初九日夜雨復間作,達旦少止,而水彌漲。余仍得一小舟,
坐其間,泊城南吊橋下。其橋高二丈,橋下水西北自演武場來,
初涸不成流,至是倏而凌岸,倏而逾梁,人人有產蛙沉灶之慮。
過午,主舟者至,則都司促表差也。又有本邑差以獨木舟四,
綴其兩旁,以赴郡焉,乃郡徼取以載鹵者攔截載鹽的舟。其舟
雖小,得此四舟,若添兩翼。下午發舟,東南行,已轉西南,
二十里,有山突立江石,乃西自古東山逾雞籠坳而東抵于此者,
徐霞客游記 ·336·
又二十里為高街,有百家之聚在江右。又五里,為芙蓉山亙其
東南,有百家之聚在江左。又西南五里為和睦墟。又西十里過
舞陽江口。晚泊于沙弓,水且及街衢,盡失來時之砂磧懸崖矣。
初十日昧爽放舟。一十五里,馬頭。五里,楊城,舟泊而
待承差官署中的一般官吏取供給于驛。其江之西北有崖瀕江,
蓋東與馬頭對者也。抵午始放舟。五里,草墟,十五里,羅巖。
村在江左,巖在江右。其巖層突沓斑駁,五色燦然。南崖稍低,
有石芝偃峰頂,有洞匏剜崖半,當亦有勝可尋,而來時以暑雨
掩篷,去復僅隔江遙睇,崖間猿鶴,能不笑人耶!又五里楊柳,
又五里大堡,又十五里舊縣,又五里古城,又五里白沙灣。江
北有尖峰,兩角分東西起,峭拔特甚,其南叢山即縣治所倚也。
江至白沙又曲而南,又十里,下午抵柳城縣西門。龍江西至慶
遠來會。按《志》縣治西有穿山,而治西平臨江渚,地且無山,
安得有“穿”?又按,城北有筆架、文筆峰,而不得其據。遍
詢土人,有識者指城西南隔江峭峰叢立者為筆架、文筆,又言
其巔有洞中透,穿山當亦即此。然方隅與《志》不合,而《志》
既各標,茲何以并萃耶?承差復往驛中,余坐待甚久,泊多行
少,不意順流之疾,淹留乃爾!既暮,差至,促舟人夜行,遂
得補日之不足焉。南二里,江之左為巒攔山,削崖截江,為縣
城南障;江之右即峭峰叢立,土人所指為筆架、穿山者,而透
明之穴終無從矚。棹月順流,瞬息十五里,轉而東北行。又五
里,有山兀聳江東岸,排列而南,江亦隨之南折,灘聲轟轟,
如殷雷不絕,是為倒催灘。豈山反插而水逆流 ,故謂之“倒”,
而交并逼促,故謂之“催”耶?其時波光山影,月色灘聲,為
之掩映,所云挾飛仙者非歟!又南十五里為古陵,又二十里為
皇澤墟,西與鵝山隔山相向矣。又東南三里抵柳州府,泊其南
門,城鼓猶初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