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肥到南京動車67元,南京有很多景點,要看你選擇去哪些景點,整體下來花費不算貴。介紹一條經典3日線路,第一天,打卡經典景點,品嘗南京小吃;第二天,感受南京的民國風貌;第三天,深度體會南京的古金陵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對比。熊貓一間老店開在小粉橋3號,現在也有分店了,有的甚至可以點外賣,人均14元。
南京有哪些網紅店?
熊貓一間老店開在小粉橋3號,現在也有分店了,有的甚至可以點外賣,人均14元。這是家奶茶店,品種很有限,去的晚還沒得選,老板說賣啥你就喝啥,不過好在他家的口味都不錯,強推烤杏仁奶茶,味道調的剛剛好,不愛杏仁的也無妨。另外這家店的老板很另類,奶茶不加珍珠,你和他講要少糖也是不行的,口味獨一份配方不能改。但是架不住好喝啊,有品質所以任性。
老胡烤鴨舌雨花西路雨花臺小學旁,人均226元。鴨舌這種東西吧,肉沒多少,還死貴,但是就是好吃啊。這個老胡不是明星老胡,但是他家的鴨舌是實打實的明星小吃,節假日和夏天是吃不到的,老板過得比較養生,只收現金,一定一定備好錢,只帶手機是不行的。金味栗子大香爐23號,人均32元??吹竭@個名字,腦海里浮現的永遠是長隊,沒有最長只有更長,誰讓南京人愛吃栗子呢,到了時間不吃愧對自己的胃,要吃就吃最好的。
從合肥到南京大概需要多少錢,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從合肥到南京動車67元,南京有很多景點,要看你選擇去哪些景點,整體下來花費不算貴。我去南京轉了6天花了1200元。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有頗為大氣的歷史遺跡,作為“江南水鄉”的南京,也擁有溫柔嫵媚的小橋流水,這里曾經是朱元璋的天下,也是秦淮八艷的故鄉,既古樸又繁華。介紹一條經典3日線路,第一天,打卡經典景點,品嘗南京小吃;第二天,感受南京的民國風貌;第三天,深度體會南京的古金陵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對比。
第一天 打卡經典景點今天游覽南京最著名的鐘山風景區,這里聚集幾大人氣景點,推薦按照中山陵 → 美齡宮 → 靈谷寺 → 明孝陵線路游覽,傍晚去夫子廟秦淮河景區感受江南水鄉韻味。09:00 鐘山風景區亮點:人氣景點聚集鐘山風景區 鐘山風景區又名東郊風景區,離市中心很近,是南京人最值得驕傲的地方,400多米高的紫金山凝聚了幾乎所有帶有南京名片的人文景點,常年游人如織,此外,這里植被豐富,風景宜人,更是南京本地人周末休閑踏青的好地方。
到達方式:乘坐地鐵2號線至中山陵下馬坊站下車,出站可換乘景區觀光車門票:全景區套票100元開放時間:全天,部分景點08:30-17:00,周一祭堂和墓室不開放。中山陵亮點: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典型的對稱中軸線建筑,從牌坊、墓道、陵門、碑亭到祭堂共有392級石階和平臺10個,白墻藍瓦,十分大氣。
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警示鐘”,銅像與半圓廣場組成尖頂,墓室為擺錘,象征著孫中山先生對革命的付出,設計獨具匠心。提前預約陵寢免費參觀,但需要預約入園時間,建議提前一天關注公眾號 :南京鐘山風景區,預約門票,其他景點會有門票,也可以買套票觀光,景區內山路較多,建議乘觀光車。中山陵美齡宮亮點:內部完美復刻當年的陳設1/3:南京鐘山風景區建于1931年,最開始是國民政府主席的寓所,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宋美齡常在此居住,因為房檐的琉璃瓦上雕有1000多只鳳凰的圖案,被民間老百姓認為是蔣介石專為宋美齡而造的,所以稱為“美齡宮”。
從航拍的角度看,紫荊山上的梧桐樹像是一串項鏈,而中間的綠寶石便是美齡宮的屋頂。整座宮殿外觀雕梁畫棟,黃墻綠瓦,內部卻是奢華的西洋裝修風格,室內陳設全按照原樣布置,讓游客能夠身臨其境的了解歷史。靈谷寺亮點:供奉著玄奘頂骨舍利靈谷塔 靈谷寺最早建于南朝時期,幾經興衰,到了民國時期,被改建成為陣亡將士公墓。
殿內最珍貴的,便是的迷你金塔,塔內供奉著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如果有幸碰上舉辦展覽,還能一睹真容。值得一提的是,寺內的九層靈谷塔是玄奘紀念堂的迷你金塔,塔內供奉著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如果有幸碰上舉辦展覽,還能一睹真容。值得一提的是,寺內的九層靈谷塔是俯瞰紫金山的絕佳觀景地。靈谷寺推薦午餐 靈谷寺素面亮點:有禪意的面館午餐推薦在靈谷寺附近的素面館享用,雖為素面,但湯汁鮮甜,面條勁道,玻璃禪房的餐廳設計更是增添了一份用餐的意境,成為了年輕人都愛去的網紅餐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素面只在14點前供應,14點后改為茶點。人均消費:40元營業時間:09:00-18:00ice: 面館只買一種素面,卻因為不加雞精味精只靠蔬菜山珍引出的鮮甜滋味而被內行的食客傳為佳話。親自來此品嘗,果然沒有辜負我們的期待。靈谷素面館明孝陵亮點:朱元璋的陵寢明孝陵 明孝陵景區占地面積非常大,主要景點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為:梅花山,孫權紀念館,石象神道,望柱、六朝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后半部分為陵寢主體,全部游覽大概用時3-4小時,如果體力有限,或時間不充裕的旅行者,建議直接走中軸線,參觀陵寢部分。
鐘山風景區-明孝陵景區16:00 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亮點:眾多歷史人物的居住地秦淮河 夫子廟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由孔廟、文廟、文宣王廟組成,同江南貢院、烏衣巷等景點融為一體,與秦淮河畔共同成為南京金陵文化的名片,是眾多旅行者一定會打卡的重要景區之一。到達方式:乘坐地鐵一號線三山街站下 即可到達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貢院外觀 江南貢院是夫子廟地區主要建筑群之一,是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
現如今成為了中國科舉博物館,博物館的4層展廳都位于地下,以科舉的歷史變遷分層,從隋朝開始一直介紹至如今仍在使用的高考制度,有趣的是,有些展廳還別具用心的設立了沉浸式體驗,是一座老少皆宜的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門票:50元,學生及60-70歲老人半票開放時間:09:00-22:00烏衣巷烏衣巷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烏衣巷》,使得這里名聲大噪。
其實,烏衣巷憑借著背靠秦淮河的絕佳地理優勢,如同現代的城市CBD一般,寸土寸金,自古便是達官顯貴鐘愛的居住地,這條歷史悠久的古街巷走出了王羲之、王獻之,及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等文化巨匠,現如今是一條小街,兩側的鋪面是民間工藝品店瞻園黃昏的瞻園 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一座園林,原為明朝開國大臣的私家花園,后來成為了太平天國的東王府,而現在的瞻園,大多是20世紀80年代重修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開放夜間游覽,到了黃昏時刻,園林里的宮燈便會全部點亮,游人也相較白天會稀少一些,在感受過夫子廟的喧鬧后,來這里享受片刻寧靜,也是不錯的體驗。門票:白天30元,夜游70元開放時間:08:00-17:30(白天),17:30-20:30(夜18:00 推薦晚餐 花千醉小酒館亮點:南京小吃網紅店桃花酒 花千醉是一家年輕的南京特色美食餐廳,開在夫子廟地鐵站旁邊,室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簇,每桌卡座都有紗幔隔開,仙氣十足。
菜品也很具有吸引力,是新式的南京小吃風格,在保留了古金陵傳統口味的基礎上,增加了創新,是好吃又好拍的創意餐廳。到達方式:從李香君故居步行800米,約5分鐘。人均消費:100元營業時間:11:00-21:00夫子廟、秦淮河20:00 秦淮河游船亮點:置身古金陵時代夜晚的秦淮河 秦淮風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燈船。
河上的船,不論大小,都一律懸掛著彩燈,現如今,這種游覽方式仍然受旅行者的寵愛,是感受秦淮河風韻的最佳交通工具。這是古時南京兩岸遺留下來的建筑,依稀保留了一些當年的風韻,尤其在夜幕降臨時,兩岸的微微燈火,映襯的秦淮河面波光粼粼,時而有畫舫劃過,更是還原了古金陵時代的市井百態。費用:白天60元/人,晚間80元/人游覽時間:50分鐘營運時間:09:00-22:00秦淮河畫舫鼓樓、玄武湖第二天 半部民國史今天主要感受南京民國時期的風貌,上去參觀因紀錄片《國家寶藏》而聞名的大報恩寺,中午去老門東美食街品嘗南京地道小吃,下午先打卡總統府,感受近代史的興衰,然后去頤和路走走逛逛,感受民國建筑風情。
09:00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亮點:因《國家寶藏》而紅1/3網紅菩提樹 大報恩寺始建于明朝1412年,整體建筑分為大殿和琉璃塔兩部分,如今的這里成為了遺址公園,原來的大殿舊址變身為佛教博物館,重新開放。除了有出土的文物展示外,更運用現代科技(光電效果、全息投影等),使旅行者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佛教文化。其中,“感恩眾生”區的裝置藝術(粉色菩提樹、燈光樹等),完美了融合了現代美學與佛教文化,成為了旅行者爭先打卡拍照的熱門背景。
抄經體驗對禪文化感興趣的旅行者,還可以參加博物館內的付費的抄經體驗,15元/位,官方人員會為你準備專門的筆墨和心經紙,完成后的心經可以帶回家珍藏。到達方式:乘坐d18路公交到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建初寺)站下車門票:80元/人開放時間:9:00-17:30大報恩寺遺址公園12:00 推薦午餐 老門東美食街亮點:值得打卡的網紅美食街老門東美食街 因地處南京中華門以東,故稱“門東”,是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片區域曾經是南京最發達的商業區,如今的建筑風格,復刻了當年市集風貌,各種街頭雕塑(黃包車夫、糖芋苗、老郵筒、上私塾等))再現了老門東明清時的民居生活。
此外, 這里匯聚了蔣有記、雞鳴湯包等老字號,還有藍老大糖藕粥、徐家鴨子、司記豆腐腦等南京美食,是好吃、好玩、好拍的人氣打卡地。到達方式:從大報恩寺步行700米,約1小時14:00 總統府亮點:不只是民國政府總統府 南京總統府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這里不僅是國民政府中央所在地,也見證了太平天國與兩江總督衙門的興衰。
特殊的歷史地位,使得這里既有西洋風的辦公樓,又有江南韻味的亭臺樓閣,建筑風格豐富多元。總統府分三個區域,中區(中軸線)主要是國民政府總統府及所屬機構。西區是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秘書處和西花園,以及參謀本部等。東區主要是行政院舊址、馬廄和東花園。到達方式:乘坐地鐵2號線、3號線至大行宮站下車步行可達門票:普通票40人民幣,60歲以上老人、學生20元開放時間:3月1日-10月31日 周二-周日08:30-18:00停止入場時間:17:1011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二-周日08:30-17:00停止入場時間:16:10新街口16:00 頤和路民國時期公館風貌區亮點:穿越回民國時期頤和路公館 頤和路和寧海路上有近百棟風格迥異的西式洋樓,被稱之為“公館區”,這些建筑是20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機關要員、名門顯貴和外交人員居住的花園別墅,有的豪華,有的簡樸,每棟建筑都刻錄下了歷史的變遷。
整個建筑群成菱形分布,除了有舊時公館遺址外,有些建筑已經改為酒店、書店和咖啡館,不必刻意規劃路線,隨意走走逛逛,看到感興趣的建筑還可以來一組民國風的旅拍照,是游覽頤和路的推薦方式。到達方式:從總統府乘坐65路公交8站,約35分鐘頤和路民國時期公館風貌鼓樓、玄武湖17:30 推薦晚餐 雞鳴湯包 太平門店亮點:南京特色小點雞鳴湯包湯包是愛美食的旅行者,到南京旅游一定會嘗試的小點,皮薄肉厚,甜里帶鮮,是典型的蘇式口味,而雞鳴湯包更是承載著老南京人對于兒時小吃的回憶,現如今雞鳴湯包已經遍布全城,但想要吃到正宗南京老師傅制作的湯包,一定是太平門這家店。
解鎖地道吃法用筷子把湯包戳個小窟窿勺子接住湯汁,品嘗一口再勺子舀一勺醋灌進湯包,一口吞掉到達方式:乘坐11路公交,約35分鐘人均消費:20元營業時間:06:30-19:30老鼓樓雞鳴湯包(太平門店)第三天 古金陵文化與現代文化有六朝古都之稱的南京,是中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今日的游覽主題為“文化巡禮”,上午去南京博物館體會南京的古文化,下午先游覽明城墻古跡,感受古代人們的建造智慧,然后逛一逛具有南京現代文化名片之稱的先鋒書店。
09:00 南京博物院亮點:與故宮博物院齊名1/3南京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與故宮博物院齊名,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由歷史館、藝術館、特展館、數字館、民國館和非遺館組成。展品的歷史跨度從遠古到民國,十分豐富,時間充裕的旅行者,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時間細細品味。若是體力有限,或趕時間的旅行者,推薦游覽路線歷史館→民國館→數字館→特展館。
其中,歷史館作為南京博物院最有份量的展館,擁有多件鎮館之寶;而民國館則是博物院最有特色的展館,設立了舊時的街道、有軌電車、商鋪洋行等,完美還原了民國時期的南京風貌。午餐怎么解決?由于南京博物館展館眾多,游覽時間較長,建議直接在博物院負一層享用午餐,也可以在民國館體驗一次穿越回30年代的咖啡簡餐。到達方式:乘地鐵2號線明故宮站門票:免費,需憑身份證官網預約開放時間:周一09:00-12:00,周二-周日09:00-17:00最新線報:①2018年3月19日起,由于博物館官網預約系統升級,游客可直接前往展廳入口憑證件取票進入,升級結束日期請關注南京博物院官網。
②藝術館目前閉館,開館時間請關注南京博物院官網。15:00 中華門甕城亮點:世界保存完好最大的甕城中華門 中華門是明代都城的南門,也是南京現在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門,建有27個藏兵洞,能藏兵3000,整座建筑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粘合,經過了600多年的風雨滄桑,除了木結構的部分有損毀外,城墻依然堅固完好,是古代軍事防御體系的智慧結晶。
在城墻上騎行中華門與明城墻相連,推薦租一輛自行車,在城墻上騎行游覽,一邊感嘆古都金陵的歷史遺跡,一邊俯瞰新潮南京的城市繁華。到達方式:公交游2路中華門站門票:普通票:50人民幣,憑學生證半票南京的公共交通很發達,基本覆蓋所有熱門景點,但早晚高峰會出現擁堵現象,建議優先選擇地鐵出行,且住宿最好選擇在公共交通方便的新街口附近。
哪里的桂花酒,米酒好喝?你們那里還有什么特產酒,有地方口味的?
廣西,重慶,浙江,江蘇,這幾個地方都盛產桂花酒,也是比較知名品牌的聚集地,釀造歷史悠久,現有桂林牌和吳剛牌和匯桂液三種。桂花米酒的功效與作用 桂花米酒具有甜香醇厚,開胃提神,健脾補虛的功效,特別適合女性朋友飲用,也被稱之為一款長壽飲品,因為桂花常被入藥,桂花本身也具有養顏美容,舒緩喉嚨,改善多痰的功效。
據釀酒的人說桂花米酒是當地一大特色,而且炎熱的夏天,還可以用桂花米酒調制出一種口感獨特的飲料!!桂花酒是選用秋季盛開之金桂為原料,配以優質米酒陳釀而成.具有色澤金黃、芬芳馥郁、甜酸適口的特點,它是宴會及制作雞尾酒的上乘美酒,也是您自享或饋贈親友的佳品。中醫認為,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腸風血痢、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
南京有個糟坊巷,傳說是朱元璋釀酒的地方,白酒是明朝朱元璋發明創造的嗎?
歷史上沒有關于朱元璋釀酒的記載,不過朱元璋的確是促進了中國釀酒業的繁榮。大家都知道釀酒的利潤高,在明朝以前,釀酒和鹽業一樣都是官府專賣的生意。朱元璋騎兵的時候就曾經攻擊元朝政府酒水專賣吸取民脂民膏。所以登基之后朱元璋為了不留下話柄,也取消了酒水專賣,客觀上就刺激了各地釀酒事業的發展。 至于白酒是誰發明的,這件事情眾說紛紜,但是說朱元璋發明的純屬臆斷。
因為早在元朝的時候就有了白酒生產,到了明代,釀造白酒的技術已經很成熟很普遍了。趁著這個機會,簡單說一說古代中國酒的分類。中國人釀酒的歷史悠久,早期都是發酵酒。分成清酒和濁酒兩種。濁酒使用的酒曲比較少,發酵時間短,酒味偏甜,酒精度數低,當時稱這個為“白酒”,說白了和今天南方走街串巷叫賣的甜酒釀或者米酒差不多。
范仲淹在?《漁家傲》里面說: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喝得就是這種低度酒,如果是高度白酒,絕對不敢在軍中飲酒。濁酒因為過濾不干凈,上面經常會漂浮著一些米粒,文人就把它稱為“浮蟻”。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詩歌里面,就有這樣的句子,看樣子香山居士的酒量也一般般,只能喝一點甜米酒。
至于清酒呢,和濁酒恰恰相反,酒曲放的比較多,發酵的時間比較長,酒體清澈,所以叫清酒。好一點的清酒顏色就開始發黃,又因為時間比較久,所以就被稱為“老酒”。現在在江南上海,浙江,蘇州,無錫等地區,還是把喝黃酒就做吃老酒。這個淵源還是很長的。那么明代也有一種酒叫做白酒,但是和今天的白酒不是一個意思,它是一種比較低級的濁酒的名字,一些生產濁酒的作坊,就給自己的濁酒起名字叫什么什么白,比如秋露白之類。
白酒便宜,黃酒貴。所以《清詩鐸》里面說“黃酒價貴買論升,白酒價賤買論斗”那時候不但有黃酒,白酒,還有紅酒。當然也不是今天的紅葡萄酒,而是用紅曲釀造的酒。“紅酒桃花色,東風吹更鮮。將情來舊宅,送喜入新年?!边@是明朝詩人邵寶,在年三十晚上收到侄子送來的紅酒之后,高興的寫出的詩歌。紅曲南方人見得比較多,北方人不多見,只有吃紅腐乳的時候能夠見識到一點紅曲的滋味。
紅曲長得是這樣。至于今天占據主流市場的高度白酒,蒸餾酒,在明代也已經發達,可能是因為需要用火蒸煮糧食釀造的原因,那個時候蒸餾酒稱為燒酒或者火酒,蒸餾酒有個好處就是耐儲存,存放的時間越長味道越好,所以慢慢的就成為和黃酒并駕齊驅的主流酒類。由于南北方糧食種植的差異,北方一般都是用高粱釀酒,看過電影《紅高娘》的人相比還能記得里面的《酒神曲》吧: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剎口。
那時候京城一代出產的燒酒最辛辣,文化人說它就像沒有開刃的刀子一樣,所以俗稱燒刀子。京城一代把制作白酒的酒坊叫做燒鍋,那就是如今北方二鍋頭的始祖。南方人釀酒,就地取材,使用糯米,大麥之類的更加多一點,口感也比較柔和,當然還有使用紅薯之類釀酒,民間稱為山芋干酒,非常的便宜。至于喝酒的方式,一般喝酒都是常溫飲酒,西方人喝酒喜歡往烈酒里面加冰塊,而我們東方人有時候恰恰相反,會給酒加溫,喝溫酒。
關云長溫酒斬華雄,可見那個時候就喜歡喝這一種。直到魯迅先生寫作《孔乙己》的時候,還是這個習慣,小說開頭第一句就是: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但是說實話,熱酒喝起來醉的更快。鐵錘喝酒第一次醉倒,就是在冬天的時候,被別人用加熱的黃酒放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