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臺和茅臺液一樣嗎
口感和釀造時間不同
但是都是同一個廠家生產的
不一樣
不一樣的!
不一樣。
貴州茅臺酒獨產于中國的貴州省遵義縣仁懷市茅臺鎮,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酒之一,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
茅臺有著神秘悠遠的歷史 茅臺酒也是中國國酒。建國以來,無數次重大活動,茅臺酒都被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自古而今,向往茅臺、贊美茅臺的文人墨客不計其數。毫不夸張地說,茅臺酒的每一個細小的“側面”都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故事,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與人文價值。猶如中國發給世界的一張飄香的名片,具象的茅臺酒和抽象的“人文”,在以醉人的芳香讓世界了解自己的同時,也將中華酒文化的魅力和韻味淋漓盡致地展示給了世界,讓其了解了中國、中國文化。
茅臺所產的酒質量特別好,從古至今早有定論。
漢高祖劉邦飲過枸醬酒后贊不絕口。漢武帝劉徹飲之盛贊“甘美之”。曾寫下“楊柳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佳詞名句的北宋大詩人黃庭堅,飲之則嘆曰“殊可飲”。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七經仁懷,暢飲茅臺酒之后更是寫下“萬頃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赤虺托起擎天柱,飲盡長江水倒流”的千古名句。翼王雖然兵敗大渡河,但他詩中隱喻赤虺托起的“擎天柱”,是否使人隱隱感悟到赤水河畔的茅臺百年之后將會成為中國的“國酒”?
茅臺液
“茅臺液”——茅臺濃香第一液,在新世紀中繼承和發揚“茅臺”國酒文化的同時,肩負著“人文茅臺、科技茅臺、綠色茅臺”光榮歷史使命。它是茅臺集團在保持“歷史酒、文化酒、政治酒、外交酒、友誼酒、禮品酒”的國酒文化前提下,著眼于現在市場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要而開發的“濃香型”酒,目前投放市場的產品有“年份酒”(50年、30年、15年、10年、5年茅臺液酒)、“星級酒”(三星、四星茅臺液酒)、“品質酒”(精品、極品、珍品、貢品茅臺液酒)以及根據經銷商的需求量身定做的“專供酒”和系列中高檔禮盒,每款有38度、52度兩種產品。
茅臺是總稱,茅臺液是一種具體的產品名稱。
茅臺分很多種 茅臺液是其中的一種
不一樣。茅臺是總稱,茅臺液是一種具體的產品名稱。
2,我想收藏茅臺酒哪種類型如何收藏
我現在是酒廠里面的,你要收藏的話少數你可以去專賣店買,如果不是專賣店里面買的,一般都是假的,飛天牌和五星的都不錯,價格就相差幾十元,收藏起來是穩賺的。
至于怎么樣收藏,那也很好收藏,只要放在家里面比較涼爽的地方和陰暗的地方就可以~
上世紀60年代初期,當時茅臺酒廠工人出身的李興發副廠長和其他工人及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反復品嘗、研究,歸納和統計提出了茅臺酒有3種典型香氣(香味),即醬香型、窖底香型、醇甜型,后來又提出了混合香,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兼香型。后經試點專家研究,肯定了分型的正確。這種分型成為香型典型區分的雛形,后經周恒剛等專家的悉心研究、總結,1979年全國白酒評比就分出了5種香型(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其他香),按5種香型的標準進行評比,評出了各香型酒的優秀品牌,使優秀品牌不因方法不科學而受到傷害。
茅臺人發明的“分型”對中國白酒的劃分和提高釀制工藝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都做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而茅臺酒則因成分太復雜、內容太高深而神妙,它自身的主體香到底是什么卻至今仍是個未能解開的謎。如何穩定產品質量呢?只好通過大師們的神來之筆使用出神入化的傳統勾兌之法來達到品質的上乘了。茅臺酒的很多指標至今儀器仍測不出來,全憑勾兌大師妙不可言的心酒感應。這或許是茅臺酒的悲哀,實則又為茅臺酒之幸,因為對于差不多一半是文化或者更多文化成分的國酒茅臺來說,傳統的人工勾兌工藝更為其品牌平添了豐富的人性化的親切與藝術的感悟與直覺的神秘色彩。因此,如果說整個茅臺酒的生產既是一門深奧的科學,又是一門韻味十足的藝術,那么大師曲終收煞的精心勾兌,則是這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精彩、最美妙的樂章。
據估計,茅臺酒逾15年以上者,只要步入市場,至少有三分之二最后的歸宿不是擺到盛宴桌上,而是進到收藏柜中。 有人算過一筆賬:50年前,尚處于作坊生產的茅臺酒每瓶售價僅一元,而今天,新釀成的5年普通茅臺酒,市場售價每瓶也在300元左右,而50年茅臺酒的售價,每瓶則為數千元,80年茅臺酒更是天價,較原價翻了二至三萬倍,遠遠超過同期物價及社會平均收入上升水平,堪稱“液體黃金”。即使不考慮精神文化層面的因素,單就經濟層面而言,茅臺酒保值、升值潛力之火,也為收藏品中罕見。 從2001年1月1日零時之后,出廠的所有茅臺酒都在突出位置前所未有地標上了出廠年份,從此,其市價將實行浮動,在出廠的第二年,上調5%到10%,以后逐年類推。這就是建立于“年份制”基礎上的“茅臺年份酒”,有關人士將其內涵形象地比喻為“流走的是時間,積累的是財富”。 盡管概念是首次提出,但“年份酒”在茅臺酒股份公司早已有之。此前,公司相繼開發的15年、30年、50年、80年系列珍品茅臺酒即是發軔,近年其銷售收入在茅臺酒銷售收入中已占到相當大的比重。現在,遠比同期銀行利率高出許多倍的回報概念又直接引入每瓶茅臺酒的銷售中,對消費者而言,購買茅臺酒已不僅是一種消費行為,同時也是一種投資行為。
3,參觀紡織廠的心得體會的作文
在晟佳制衣廠參觀學習的兩天時間里,讓我對制衣行業有了大概的了解。制衣業作為制造業的其中一員,濃縮了制造業的普遍特點:以產品為中心來組織運作,而且更兼具了勞動密集型工業的生產運作方式:工人的勞動是價值的來源。而且晟佳的生產是貼牌(OEM)生產,外商來樣,企業按樣版生產,所以,在這里還學到了一些國際貿易的知識。
晟佳的生產車間給人舒適的感覺:寬敞明亮,每個生產區之間、每臺設備之間都隔開一定間隔,并裝有“簡易空調”(一種降溫設備,即使是盛夏,室溫也保持在二十幾度)。這都是為了符合外商的要求——保障工人的基本權益。
作為制衣企業,縫紉機是最必要也是最主要的設備。經了解,才知道縫紉機可分為三大類,有平縫機、包縫機、特種機,而這三大類里面,每類又包括150種機。縫紉機主要根據不同的衣服式樣和客戶要求來配置,現在生產車間有300臺左右不同種類的縫紉機。在另一邊的輔助車間,主要進行驗布、剪裁、剪線、整燙、包裝(貼牌,掛商標卡)這些輔助工序,這里用到的設備分別有預縮機(預先對布匹進行縮水,以防止日后使用時縮水,主要用于高級衣服)、驗布機、電動剪刀、整燙設備、驗針機(檢驗出留在衣服上的針,防止扎傷衣服使用者)。
該廠的生產運作流程,成一個環形狀(見下圖),首先從廠房東邊的輔助車間開始,然后轉到西邊生
產車間進行生產,最后回到東邊的輔助車間進行最后工序。當然,這只是正常情況下,大致而言的。由于時裝制作的特殊性,其品種多、變化大、不固定、結構復雜,導致這個環形的內部經常出現工序間的交叉。而且有時會需要配合工廠外面的資源、工序來完成生產,例如:客人要求衣服上要刺繡上圖案,那么生產到某部分必須停下來,運到外面加工,然后再運回來再生產。可見,該廠以混合組織方式進行生產。
具體地介紹一下生產流程,首先是接訂單。然后制衣廠的設計人員會根據客戶帶來的衣服樣版,用電腦排版(考慮該如何制衣樣,用料才最少),試制一件,根據試制過程中得出的方法結論,制出工藝技術圖,以該圖與客人商量、協商修改,當客人滿意后,這份工藝技術圖就定下來,不許再變動,成為該廠的“天書”、“圣旨”。接著就根據要求采購材料,材料五花八門,大至布匹,小至小配飾(如釘狀的紐扣)。布匹運來后就要驗布,這叫做“先前Q”。然后合格布匹送到裁剪間用電動剪刀根據衣樣剪裁成衣服不同部分,再對這些“細塊”進行“查片”,即是“前Q”。“查片”合格的“細塊”送到生產車間開始主要的生產,期間要經過幾次“中Q”。生產完成后就到后整部門,即進行剪線、整燙、包裝工序,期間要經過后Q,合格的就進倉庫,等待客戶派人到廠進行最后驗貨。驗貨合格的,就可以簽放行條,運輸、交貨。
根據調查,晟佳的生產作業屬于小流水作業。生產工人分為八個小組,每個組有一個師傅監督,全組人分工完成。衣服需要平縫的部分,統一由平縫工人完成, 要包縫的部分由包縫工人完成,要縫特種線的就交由特種工完成。由于每件衣服要求不同,可以先做平縫部分,也可以先做其他部分,三大工種的編排有很大靈活性,每批貨都不同,所以三大類縫紉機的擺放可以經常根據需要變動。通常一個縫紉工序完成后,就會有一次QC,檢驗合格后,直接進入下一個工序。各個工序所需的時間主要根據該衣服的式樣變動,就單單以生產步驟來說,最簡單的只要一分鐘,最復雜的一個小時也不一定可以完成。通常一批貨從客人下單到完成,要半年。采取小流水作業的原因主要是由時裝的式樣加上該廠客觀情況決定的:時裝工序短,交貨期短,品種多,結構復雜,不固定,而且廠小人少,不可能大批量、用大流水方式去完成,所以小流水比較適合。
該廠的問題:(1)人手不足。晟佳的最理想狀態(要達到最大生產力)應該要配置500臺縫紉機,但因為現在工人不足,所以現在不足300。該廠的生產量為每月8萬件,但據了解,同規模的成熟的廠的總產量最少應為12萬件,可見工人的不足對本廠影響有多大。我認為,除了繼續招聘員工,還應該對在廠的縫紉工人培訓,提高技能。從專業技校招聘一定量有專業技術的學生,讓工人互相學習,使專業技能得到最大范圍的利用。(2)排班問題,即是書本所說的MRP問題。該廠有時會出現閑忙不平衡的現象:有的工種要加班,有的工種卻沒事干。參觀那天,燙整工人就沒有上班,原來是昨晚剛剛趕工交貨,所以今天沒有工作。該廠的排班有問題,工序與工序之間銜接得不通暢,以致浪費了資源,造成空閑。(3)QC導致鑒定成本提高。解決方法:培養員工的“質量為本”的思想,使員工在生產過程中自覺發現和防止質量問題的出現,不放過任何一個已發現的質量問題,不讓有問題的衣服進入下一個生產工序,及時對問題進行補救。迅速發現質量問題的根源,有效減低因出錯而造成的沉沒成本,降低反復QC帶來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