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濃香型白酒標準是什么
濃香型白酒的執行標準是GB/T 10781.1-2006。濃香型白酒的特點是窖香濃郁,香味協調。其主要成分以己酸乙酯為主體。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粱為主,發酵采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濃香型白酒以“無色透明、窖香優雅、綿甜爽凈、柔和協調、尾凈香長、風格典型”名揚海內外。白酒保存注意事項酒精度:需要注意保存的白酒酒精度至少在50度以上,因為50度以上的高度酒一般都是純糧釀造,酒質好,不易壞,適合長期保存 香型:市場的白酒香型一濃香型和醬香型為主,其中濃香型又以四川五糧液為杰出代表,尤其是,醬香型以貴州茅臺為代表。有著特殊意義的酒保存下來,特定的時候拿出來喝,有一種不一樣的情感在其中。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濃香型白酒
2,白酒一般多少度
常見的白酒都是52度、53度。每種香型都有最適合它的度數上下限,比如濃香型白酒跨度最大,度數可以從30度到70度,除了個別地方的超低度白酒;清香型白酒等一般在50-70度之間徘徊;醬香等西南白酒,不管什么香型基本都是50度左右。白酒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稱,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作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3,白酒是度數越高酒越好么
白酒是度數越高酒越好么? 白酒度數的高低取決于酒精(乙醇)含量的多少,乙醇的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烈。白酒的酒度因各地的飲用習慣和制造習慣的不同而不同,北方以 60度以上的為多,南方多為 46~ 50度。有些人認為酒度越高,質量就越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從酒的質量來說,在 53~ 54度之間,酒類分子與水分子的親和力最強,酒的醇和度好,酒味最協調 (茅臺酒就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 )。酒精度高的烈性酒,對人體的損害也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常年飲用,容易引起慢性酒精中毒,對神經系統、胃、十二指腸、肝臟、心臟、血管,都能引起疾病。從人體健康著眼,降低酒度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因此,白酒發展的方向之一,就是降低酒度。當然,這還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降低酒度不僅要克服酒度低出現的混濁現象,而且為了不致影響白酒固有的風味,也還有一系列難題,有待于研究解決。此外,人們對此也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目前,清香型白酒的酒度一般為 60~ 65度,濃香型白酒大多為 38~ 52度,茅香型白酒一般為 52~ 55度。 白酒是度數越高的越好嗎 當然不是了,度數高了成酒精了,所有的酒都是以口感區分好壞的。 白酒酒度越高越好,我沒聽說過。 我是搞白酒技術的,從技術講:53度白酒是最適合收藏、貯存的酒度。 從平時喝酒習慣講:30~40度之間的酒度口感、聞香都不錯。 白酒是酒精度數越高越好嗎? 不一定,酒的好壞與多方面有關。白酒度數的高低取決于酒精(乙醇)含量的多少,乙醇的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烈。白酒的酒度因各地的飲用習慣和制造習慣的不同而不同,北方以 60度以上的為多,南方多為 46~ 50度。有些人認為酒度越高,質量就越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目前,清香型白酒的酒度一般為 60~ 65度,濃香型白酒大多為 38~ 52度,茅香型白酒一般為 52~ 55度。白酒度數低些對身體好,目前白酒的發展就是朝著低度酒的方向,但是都很難得到突破,因為降低度數會導致香味物質的減少,影響酒的味道,目前茅臺這邊的白酒基本都是保持53°。 白酒是不是度數越高越貴,越好喝? 白酒是度數高、質量好、入口醇綿不易上頭的才好喝,貴。 白酒是度數越高越淳嗎 不是。有人認為白酒的度數越高代表酒越好,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 白酒度數的高低取決于食用酒精(乙醇)含量的多少,乙醇的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烈。40度以上是高度白酒,40度以下是低度白酒。 白酒的度數因各地的飲用習慣和制造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有些地區的消費者喜歡高純度白酒,有的地區喜歡低度白酒。有些人認為酒度越高質量越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但白酒的度數越高越傷胃,傷肝。 請記住,酒的度數越高,火性就越大,對胃的傷害也就越大。 酒的好壞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衡量: 一般酒體干凈,口感醇厚、飽滿,滿杯不溢,酒花經久不散,空杯留香持久,喝了以后不上頭,不口乾,醒酒快的為上品;口感膩,芳香不舒適,喝了以后上頭的為下品。 決定酒的好壞有以下幾個成分: 1、酯類物質 酯類物質是白酒中的香味物質,優質的白酒酯類物質含量比較高,平均為0.2%-0.6%。固態白酒是純糧食釀造的,酯類物質的含量比液態白酒高一倍,所以純糧食酒的香味更加濃郁。 2、酸類物質 酸類物質是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質,與其他香類物質共同構成白酒特有的香味。酸類物質比較少的白酒,酒味寡淡,后味短;酸類物質含量比較高的白酒,酒味粗糙。適量的酸類物質在酒中能起到緩沖作用,可以消除飲白酒后上頭和口味不協調的感覺。 優質的純糧食酒酸類物質的含量比較高,是普通液態白酒的兩倍。乙酸和乳酸是白酒中含量最大的兩種酸,大多數白酒的乙酸都超過了乳酸,純糧食酒中的乳酸含量都比較高。 3、多元醇物質 多元醇物質在白酒中呈甜味,多元醇可以使白酒更加豐滿醇厚。多元醇是酒醅內酵母酒精發酵的副產品,酒醅的低溫發酵有利于醇類物質生成,發酵緩慢,發酵時間長,多元醇的含量也更高。 4、高階醇物質 白酒中的高階醇是指碳鏈乙醇長的醇類,主要是異丁醇和異戊醇。高階醇都有各自的香味和口味,是構成白酒香氣的主要物質。白酒中的醇、酯、酸的比例也有講究,比較優質的白酒高階醇:酯:酸=1.5:2:1。 白酒是度數越高就越辣嗎 首先明確一點,白酒的“度數”是指酒精在白酒中的體積占比,52°的白酒是指這瓶白酒中的酒精含量是這瓶酒體積的52%。然而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純酒精在味覺上是“微甜”而不是“辣”,因此,酒的辣味跟酒的度數沒關系! 那么,白酒會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酒的成分非常復雜,除了水之外,還有醇類、醛類、酯類、酚類、酸類、糖類、微量元素、金屬離子……每種都還包含復雜的子類,這些物質共同構成了白酒的口感、風味,有的聞起來香,有的有酸味、甜味、苦味,有的使酒體變色,正因如此,中國白酒才分成了這么多香型和流派,白酒也因此而變得富有生命力和迷人。 評價一瓶好酒,主要是看諸味是否協調,各種感官是否平衡,是否具有變化和層次感。一般認為,辛辣的酒不如醇厚、綿甜的酒,而造成“辛辣”這一感覺的,主要是醛類物質,其中最多的成分是乙醛。醛類物質才是造成白酒辛辣感的“真兇”!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香型的酒,如濃香和醬香,因為香味物質的不同,對口腔 *** 程度不一樣,也會感覺辣味不同。還有同樣香型的酒,因為工藝不一樣,如同是濃香,江蘇洋河是綿柔濃香,酒香淡好入口,不太辣,安徽古井是淡雅濃香,酒香馥郁入口卻有點辣。 白酒度數越高,酒越純,品質越好嗎? 不是這樣的,白酒的品質與度數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一般的名酒 度數都是52度左右,因為這個度數的時候,酒精和水的締合程度最高, 酒喝起來更醇。 但白酒的品質與什么因素有關?感興趣的話可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