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榻榻米和飄窗有啥區別
首先一個優勢就是它的選擇非常多,不同的飄窗能夠搭配不同的榻榻米風格,大家在選擇裝修風格的時候可以特別注意,當然消費者也可以選擇一些款式較為新穎的榻榻米風格,這種裝修模式看起來比較的新潮,能夠給人們帶來非常不錯的視覺享受,在這樣的房子里居住也會讓人覺得很滿意的,如果消費者對小戶型的房子不太滿意的話也沒關系,只需要改變一些地方就可以了,在設計上改動是最好的,因為這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很多的心意,也會讓消費者覺得非常不一樣的,從視覺效果上來說的改動是比較大的,它會給人帶來很多的新鮮感,也會讓人覺得非常舒服,如果消費者喜歡在榻榻米房間里裝上飄窗的話那么就在房間里面安裝一個飄窗,這兩者搭配起來肯定會讓消費者滿意的,慢慢的消費者也會發現更多的優點。
榻榻米,是一地臺的一種,在設計上可以做個區域的劃分,分割;在上面可以做的休閑的活動。飄窗是窗戶的一種,2者完全不同。 非常矮非常大的飄窗也有點踏踏米的感覺。
1、多功能的使用,可以作為一時的休息用地,或者作為家庭團圓的起居室。放個茶桌就可以成為客廳或者是接待客人的待客室,同時還可以充當客人寢室,可以當作書房或小孩學習玩耍的地方,如果在天冷的時候放個暖爐大家就可以圍著聊天娛樂,榻榻米還可充當習字畫畫泡茶插花的地方。2、凈化作用,榻榻米有吸收對人體有害的二氣化氮的作用。他在不知不覺中凈化室內空氣為我們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3、保溫效果,冬天不讓室內溫暖氣溫往外跑,夏天防止室外高溫氣體進入室內。4、吸溫放溫作用,等到濕氣較重的梅雨季節時,榻榻米就可以吸收多余水份;相反的,如果室內空氣變得干燥時,又能自動將儲蓄的適量水份排放出來,進行調濕。榻榻米還具有自動調節器的作用。5、吸音效果,從鄰居樓上等隔音效果差的地板墻壁傳來的聲響,榻榻米能有效地吸收,還能柔化電視、錄音機等音響制品的聲音。6、有彈性安全,老人、小孩萬一不小心滑倒也因為榻榻米有彈性,不用擔心碰傷。7、鎮靜效果,榻榻米房間散發出來的藺草自然香味,可以治愈疲憊的身心,讓我們的心靈寧靜下來,賜給我們一個自然的世界,讓我們隨時享受到森林浴那種美好的感覺。8、有利于脊椎骨的健康保養,克服了彈簧床墊受力不均衡的缺點,不會給腰脊椎骨旋。加壓力造成彎曲,長期使用不僅對小孩、青少年脊椎骨的健康發育有益,還可以防止骨刺生長,對中老年人腰、脊椎骨起到健康保養作用。
目前在臥室用的不太多,如果習慣直接在地上睡那當然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榻榻米適合那種喜好干凈的人用作小酒吧,客廳,書房倒是特別常見。如果再在榻榻米上做比通用床矮點的床也可以還比較方便,常見的就放一個床墊。沒有適合人群的說法。若說適合孩子吧,那木地板不也一樣。作小酒吧,客廳,書房最好,時尚、豪華。
2,要去日本留學了應帶些什么禮物去送日本人禮物要注意什么越詳
禮物的話,帶點本地特產去就行了,其他的什么東西,超市都能夠買到。另外中秋快到了,不要送月餅,日本人不吃月餅。注意: 日本人送禮時,送成雙成對的禮物,如一對筆、兩瓶酒很受歡迎,但送新婚夫婦紅包時,忌諱送2萬日元和2的倍數,日本民間認為“2”這個數字容易導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萬、5萬或7萬日元。禮品包裝紙的顏色也有講究,黑白色代表喪事,綠色為不祥,也不宜用紅色包裝紙,最好用花色紙包裝禮品。 另外介紹下日本習俗: 日本人之間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來表示的。站著的時候,雙腳合攏、直立,彎腰低頭。從一般性行禮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據禮節輕重程度的不同,低頭的角度是各種各樣的。在鋪著“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間里,必須要坐著行禮。以“正座”的姿勢上身彎下,兩手放在前面著地然后低頭。 一般日本人行禮致意是互不接觸身體的,傳統上也沒有握手的習慣。日本人有時候也握手,但大多在和外國人、競選人和選民或明星和影迷等特殊場合。 坐的姿勢:在學校、公司一般都坐椅子的。但在家庭里,日本人仍然保持著傳統的坐在“たたみ”(榻榻米)上的生活。最近,在普通家庭里,西洋式的居室和餐室多起來了,所以不坐“たたみ”(榻榻米)的年輕一代在逐漸增多。 招手:把手掌朝下輕輕地放開,手腕從前方朝自己一邊來回擺動幾次。這種方式沒有性別、年齡的限制,都能使用。但對地位、輩份高的人這樣招手是失禮的,要盡量避免。 自己:表示“那是我”、“是我嗎?”等意思時,用食指指著自己的鼻子。 萬歲:這是在比賽中獲勝或碰上好運時,舉手表示高興的動作。多數情況是,大家一起同時歡呼“萬歲”,以表示慶賀幸運和祝愿幸福的心情。 洗澡:日本人洗澡不僅是為了洗凈身體,而且是將身體浸在浴池里,慢慢地暖和身體的一種習慣。所以洗身體和去除污垢都在浴池外面進行。浴池里的熱水可以加溫,當熱水減少時,可以再添水加溫。幾個人進同一個浴池,意味著大家是非常親近、互相信任的朋友,最后一個人洗完澡后,放掉浴池里的水。 不吉利的數字:日本人忌諱“4”和“9”。因為“4”的讀音和“死”相同;“9”和“苦”的讀音相同,“9”意味著苦。 原本日本人年并不忌諱“13”的,但因歐美忌諱“13”這個數字,而受到歐美文化影響日本有許多人也開始覺得“13”也是不吉利的數字。現在日本許多旅館房間號和停車位沒有4、9、13這幾個數字。 不收小費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部分旅館和交通機構有收小費的習慣,近年來基本上沒有了。 在日本不宜有的習慣: 在人前接吻:日本人認為在人前接吻是難為情的事。 擁抱:接觸他人的身體,在日本被認為是失禮的行為。男女之間除戀愛關系的雙方外,一般不握手。 在人前嚼口香糖:允許抽煙,但嚼口香糖不行。別人沒吃,自己獨自吃東西,也被視為失禮。 穿著鞋子進屋:進入日本住宅,必須脫鞋。 窺視別人家的廚房:在日本,訪問別人家庭時,窺視廚房是不禮貌的行為。 民事糾紛輕易訴諸法院:日本人在個人生活中比契約關系更重視信賴關系。因此,遇事大多數通過當事人之間的協商解決或通過中間人解決。唯有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明顯惡化時才上法院。律師的人數僅是美國的1/30。 日本人不邀請工作上的客人進家門: 日本人不習慣在自己家里接待業務上的客人或全家出來交際。除個體經營外,妻子都不參與丈夫的工作。 在有必要和業務方面的客戶聯誼時,就到專門提供酒宴的地方舉行。 干部有時也在家里招待部下、與自己地位相同的人或上司,一般只限于建造新房的時候。
日本不太講究送禮,太重的禮物日本人反而有逆反心里。帶點中國特色小禮物就可以,十元左右價位,會很高興的。
中國結或者土特產小吃就好了。留學的話根本就不用送,要是全送禮的話,那么多留學生呢,收禮物都收不完了。關鍵是你要送給誰,個人認為還是送中國結之類的小藝術品比較好。
3,日本平戶的習俗
日本人之間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來表示的。站著的時候,雙腳合攏、直立,彎腰低頭。從一般性行禮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據禮節輕重程度的不同,低頭的角度是各種各樣的。在鋪著“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間里,必須要坐著行禮。以“正座”的姿勢上身彎下,兩手放在前面著地然后低頭。 一般日本人行禮致意是互不接觸身體的,傳統上也沒有握手的習慣。日本人有時候也握手,但大多在和外國人、競選人和選民或明星和影迷等特殊場合。 坐的姿勢:在學校、公司一般都坐椅子的。但在家庭里,日本人仍然保持著傳統的坐在“たたみ”(榻榻米)上的生活。最近,在普通家庭里,西洋式的居室和餐室多起來了,所以不坐“たたみ”(榻榻米)的年輕一代在逐漸增多。 招手:把手掌朝下輕輕地放開,手腕從前方朝自己一邊來回擺動幾次。這種方式沒有性別、年齡的限制,都能使用。但對地位、輩份高的人這樣招手是失禮的,要盡量避免。 自己:表示“那是我”、“是我嗎?”等意思時,用食指指著自己的鼻子。 萬歲:這是在比賽中獲勝或碰上好運時,舉手表示高興的動作。多數情況是,大家一起同時歡呼“萬歲”,以表示慶賀幸運和祝愿幸福的心情。 洗澡:日本人洗澡不僅是為了洗凈身體,而且是將身體浸在浴池里,慢慢地暖和身體的一種習慣。所以洗身體和去除污垢都在浴池外面進行。浴池里的熱水可以加溫,當熱水減少時,可以再添水加溫。幾個人進同一個浴池,意味著大家是非常親近、互相信任的朋友,最后一個人洗完澡后,放掉浴池里的水。 不吉利的數字:日本人忌諱“4”和“9”。因為“4”的讀音和“死”相同;“9”和“苦”的讀音相同,“9”意味著苦。 原本日本人年并不忌諱“13”的,但因歐美忌諱“13”這個數字,而受到歐美文化影響日本有許多人也開始覺得“13”也是不吉利的數字。現在日本許多旅館房間號和停車位沒有4、9、13這幾個數字。 不收小費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部分旅館和交通機構有收小費的習慣,近年來基本上沒有了。 在日本不宜有的習慣: 在人前接吻:日本人認為在人前接吻是難為情的事。 擁抱:接觸他人的身體,在日本被認為是失禮的行為。男女之間除戀愛關系的雙方外,一般不握手。 在人前嚼口香糖:允許抽煙,但嚼口香糖不行。別人沒吃,自己獨自吃東西,也被視為失禮。 穿著鞋子進屋:進入日本住宅,必須脫鞋。 窺視別人家的廚房:在日本,訪問別人家庭時,窺視廚房是不禮貌的行為。 民事糾紛輕易訴諸法院:日本人在個人生活中比契約關系更重視信賴關系。因此,遇事大多數通過當事人之間的協商解決或通過中間人解決。唯有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明顯惡化時才上法院。律師的人數僅是美國的1/30。 日本人不邀請工作上的客人進家門: 日本人不習慣在自己家里接待業務上的客人或全家出來交際。除個體經營外,妻子都不參與丈夫的工作。 在有必要和業務方面的客戶聯誼時,就到專門提供酒宴的地方舉行。 干部有時也在家里招待部下、與自己地位相同的人或上司,一般只限于建造新房的時候。
日本以“禮儀之邦”著稱,講究禮節是日本人的習俗。平時人們見面總要互施鞠躬禮,并說“您好”,“再見”,“請多關照”等。 日本人初次見面對互換名片極為重視。初次相會不帶名片,不僅失禮而且對方會認為你不好交往。互贈名片時,要先行鞠躬禮,并雙手遞接名片。接到對方名片后,要認真看閱,看清對方身份、職務、公司,用點頭動作表示已清楚對方的身份。日本人認為名片是一個人的代表,對待名片就像對待他們本人一樣。如果接過名片后,不加看閱就隨手放入口袋,便被視為失禮。如果你是去參加一個商業談判,你就必須向房間里的每一個人遞送名片,并接受他們的名片,不能遺漏任何一個人,盡管這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但這是表示相互友好和尊敬的一種方式。 東京湯島神社里掛滿了學生升學祈愿牌。 湯島神社類似中國的孔廟,祭奉著在日本素有“學問之神”之稱的菅原道真。圖為一考生在掛祈愿牌。新華社記者馮武勇攝 到日本人家里去作客,要預先和主人約定時間,進門前先按門鈴通報姓名。如果這家住宅未安裝門鈴,絕不要敲門,而是打開門上的拉門,問一聲:“借光,里面有人嗎?”,進門后要主動脫衣脫帽,解去圍巾(但要注意即使是天氣炎熱,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腳,否則是失禮的行為),穿上備用的拖鞋,并把帶來的禮品送給主人。當你在屋內就坐時,背對著門坐是有禮貌的表現,只有在主人的勸說下,才可以移向尊貴位置(指擺著各種藝術品和裝飾品的壁龕前的座位,是專為貴賓準備的)。日本人不習慣讓客人參觀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處看看的請求。日本特別忌諱男子闖入廚房。上廁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進餐時,如果不清楚某種飯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請教,夾菜時要把自己的筷子掉過頭來使用。告別時,要客人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謝。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電話告訴對方,表示已安全返回,并再次感謝。過一段時間后再遇到主人時,仍不要忘記表達感激之情。日本人設宴時,傳統的敬酒方式是在桌子中間放一只裝滿清水的碗,并在每人面前放一塊干凈的白紗布,斟酒前,主人先將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紗布上按一按,使水珠被紗布吸干,再斟滿酒雙手遞給客人。客人飲完后,也同樣做,以示主賓之間的友誼和親密。 東京街頭,兩名身著傳統服裝的日本兒童正在感受 乘坐黃魚車的樂趣。 日本人無論是訪親問友或是出席宴會都要帶去禮品,一個家庭每月要花費7. 5%的收入用于送禮。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須帶上禮品。日本人認為送一件禮物,要比說一聲“謝謝”的意義大得多,因為它把感激之情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了。給日本人送禮要掌握好“價值分寸”,禮品既不能過重,也不能過輕。若過重,他會認為你有求于他,從而推斷你的商品或服務不好;若過輕,則會認為你輕視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訪,帶上些包裝食品是比較合適的,但不要贈花,因為有些花是人們求愛時或辦喪事時使用的。日本人對禮品講究包裝,禮品要包上好幾層,再系上一條漂亮的緞帶或紙繩。日本人認為,繩結之處有人的靈魂,標志著送札人的誠意。接受禮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贈禮品。日本人不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品,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因禮品的不適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禮品可以轉贈給別人,日本人對此并不介意。日本人送禮一般不用偶數,這是因為偶數中的“四”在日語中與“死”同音,為了避開晦氣,諸多場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干脆不送二、四、六等偶數了。他們愛送單數,尤其是三、五、七這三個單數。但“九”也要避免,因為“九”與“苦”在日語中發音相同。
4,日本禮儀文化
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謙虛禮讓、彬彬有禮,同事、行人間極少發生口角。在與日本人交談時,不要邊說邊指手劃腳,別人講話時切忌插話打斷。多人交談時,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談中,不要打聽日本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等私事。對年事高的男子和婦女不要用"年邁"、"老人"等字樣,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諱。在公共場合以少說話為好。乘坐日本的地鐵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無人而大聲交談的現象。除非事先約好,否則不要貿然拜訪日本人的家庭。 按照日本人的風俗,飲酒是重要的禮儀,客人在主人為其斟酒后,要馬上接過酒瓶給主人斟酒,相互斟酒才能表示主客之間的平等與友誼。斟茶時,日本人的禮貌習慣是以斟至八成滿為最恭敬客人。 工作中的基本禮儀 一天中第一次見面時的問候 習慣上一天中第一次見面時對同事上司要講,“早晨好(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這不論在早晨、中午、下午都要這樣講,這樣顯得非常有禮貌。 外出時 外出辦事時要對周圍的人講,“我外出一下(行ってきます)。”這樣做即是通知同事如果有客戶來電話等事宜時,可以告知客戶同事外出,這樣做也是使公司里的人互相了解周圍的去向。 外出歸來時 外出歸來時要講,“我回來了(ただいまもどりました)。” . 工作結束回家時 上司對部下講,“辛苦了(ご苦労さま/お疲れ様)。”部下對上司,或同事之間也要講“辛苦了。(お疲れ様でした)。” 客人離開時 在客戶離開時,對客人講,“謝謝您了(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對重要的客戶要站起來,輕鞠一躬表示謝意。 訪問接待的基本禮儀 訪問 接待客人 客人來之前要將房間稍稍清掃擦拭一遍,打開窗戶換換室內的空氣。另外要預備茶水點心。用餐時的注意點 旅行時住在旅館里,在和式房間用餐時一般女性要正座,如果感到累了,可以將腿放到側面,但不可將雙腿盤在前面。男性比較自由,可以正座,可以將雙腿盤在前面。 工作中的服裝 服裝也屬于禮儀中的一個方面,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著裝。在公司里工作,穿著不單單是個人的事情,個人的穿著代表了公司的精神面貌。接待客戶時,也代表了對待客戶的態度。這就是為什么說服裝是禮儀的一個方面了。 當然穿著與個人的外觀要一致,外觀指發型,女性還包括化妝。原則上外觀要給人整潔的感覺。 下面是男性的注意點。. 是否用了過多的整發劑,以致看上去非常光亮。 . 頭發是否留有睡后的痕跡。 . 沒有頭屑留在頭上嗎? . 胡子刮得干凈嗎? . 領帶系緊了嗎? . 襯衣是否熨過。 . 襯衣的袖口領口是否干凈。 . 指甲是否剪過。 . 是否穿著非常昂貴的皮鞋。 如果穿著非常昂貴的服裝,包括皮鞋,或者戴著非常昂貴的手表,這些都會引起周圍的反感,也會對客戶產生壓力,引起客戶的反感。 下面是女性的注意點。. 化妝是否自然。 . 香水是否過于濃厚。 . 指甲是否剪過。 . 指甲是否涂抹的過于艷麗。 . 各種裝飾品是否太多。 . 長統絲襪是否與衣服的顏色相配。 . 鞋跟是否過高。 . 外衣是否熨過。 . 外衣的袖口領口是否干凈。 . 是否帶著干凈的手絹。 訪問時的注意事項 正式訪問時有一些注意事項,這些事項可以說是訪問的禮儀。 訪問前 要準備當地的土特產作為禮品,如果不知選擇哪種土特產好的話,可以買些點心或者水果,這樣的禮品任何人都可以接受。如果訪問的人家是特要表達謝意的話,可以去有名的商店購買禮品,商家會將其包裝成禮品的樣子。禮品的包裝上附有商家的名稱,從而受禮的人知道禮品是從什么商店購買的。日本人注重禮品的商家,有名的商家增加了禮品禮儀的含量。 去訪問的途中 將要到達訪問地點時,需要的時候,打一次電話告知對方還有5、10分鐘就到。盡管訪問前已約定好訪問的時間,但臨時再通知一下對方也是禮儀周全的表示。 遞送禮品 禮品裝在紙袋中,從紙袋里取出禮品,雙手遞送給訪問的人家,離開時將紙帶帶走。 訪問時的服裝 場合比較正式的話,男性最好穿西服,女性要穿連衣裙。另外發型也要注意,女性要注意化妝。 致禮 和式房間要在入口處正坐等待主人,如果讓布墊的話,可以座在布墊上。向主人致禮時要退到布墊的側面。洋式房間要在入口處站著等待主人。如果讓座的話,座在椅子上等待。向主人致禮時要站起,站到椅子的側面 其他 和式房間在進入時,要臉朝向室內脫鞋,脫后整理鞋,將鞋朝外放,放到角落里。其他注意點有,不論什么情況不要抽煙和到處亂走
日本人一男一女上街時,女子在右邊走;如果挽手行走,是女子挽著男子。三個人上街,中間的位置讓給受尊敬的人。日本有送禮的癖好,在送禮時往往采取這樣的作法:即送些對主人毫無用途的禮品,因為收禮的人可轉送給別人,那個人還可以再轉送給第三者。日本人對裝飾著狐圖案的東西則甚為反感。狡猾狐貍是貪婪的象征。到日本人家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日本人忌諱荷花。 日本人忌諱“四”。因為日語中“四”和死同音。所以日本人醫院里沒有“四”號病房和病床。日本從四月一日到七日叫綠化周,包括街道綠化日、宅旁綠化日、學校綠化日、荒山綠化日、交通綠化日、綠化樹木保護日。日本人抽煙意是自己抽,很少主動敬你一支,因為日本人認為香煙是有害身體的。日本人一有傷風咳嗽,外出時就戴上白色的口罩。日本人用大拇指表示“老爺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龍蝦 日本人認為龍蝦長須,彎腰象個老人,因此喜歡在元旦這天用龍蝦作為裝飾品,象征延年益壽,長命百歲。與商務有關的文化習俗·鞠躬 在日本人之間,鞠躬仍是見面和分手時的必行之禮;在與外國人接觸時,日本人已逐漸習慣用握手代替鞠躬了。不過,你仍可能會受到90度彎腰之禮。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一般說來,點一下頭或稍微彎一彎腰并同時將手伸向對方,就可以了。日本貿易界對外國人能否規范地鞠躬似乎并不在意。·恭維話 日本人說恭維話的方式也與西方人不一樣。西方人會對你個人在貿易上的成就或公司的成就直接表示贊賞,而日本人卻常常兜著圈子說。比如,如果日本人想稱贊你的修養,他不會直截了當地表示,而是對你辦公室的裝飾發表些議論,即所謂“借題發揮”。·社交活動即便在商務活動中,歐美人也常常邀請談判對手到家里做客或參加雞尾酒會。但在日本,這樣的社交活動是不常見的。日本人喜歡邀請客人到飯店或餐館吃飯,然后再到酒吧喝酒。日本商人把招待客戶作為影響客戶的一個手段。日語中出現了“NOMINICATION”這一日英復合詞。“NOMI—”是日文中喝酒的意思,而“—NICATION”則來源于英文的“COMMUNICATIOU”(交際)。由此可見,日本人是很重視吃喝這類交際活動的。
稱呼:稱呼日本人時,可稱之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后加上一個“君”字,將其尊稱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況下,稱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打招呼:日本人的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來表示的,其來自于唐朝文化。站著的時候,雙腳合攏、直立,彎腰低頭。從一般性行禮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據禮節輕重程度的不同,低頭的角度是各種各樣的。在鋪著“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間里,必須要坐著行禮。
5,為什么總是會失眠呢
其實失眠主要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保持樂觀、知足長樂的良好心態。對社會競爭、個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認識,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這才是最重要的!藥和食物只能輔助!治標不治本!這是我多年醫學上面的總結!下面是我對失眠的治療提供的一些方法!您不防看看,希望能有效的幫助您克服失眠...
克服失眠的心理調適方法:
一、保持樂觀、知足長樂的良好心態。對社會競爭、個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認識,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規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節律。
三、創造有利于入睡的條件反射機制。如睡前半小時洗熱水澡、泡腳、喝杯牛奶等,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建立起“入睡條件反射”。
四、白天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五、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如保持臥室清潔、安靜、遠離噪音、避開光線刺激等;避免睡覺前喝茶、飲酒等。
六、自我調節、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動,也可反復計數等,有時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七、限制白天睡眠時間,除老年人白天可適當午睡或打盹片刻外,應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則會減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時間。
另外,對于部分較重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短期、適量地配用安眠藥或小劑量抗焦慮、抑郁劑。這樣可能會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療效果。
失眠偏方
黨參、白術、當歸、茯神、遠志、龍眼肉、陳皮各10克,炙黃芪12克,炒棗仁15克,首烏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適應證] 失眠心脾兩虛證。
一.經驗方
1.按摩穴位治失眠
按摩一組穴位:百會、太陽、風池、翳風、合谷、神門、內外關、足三里、三陰交、涌泉。按摩次數以大眠程度為準,失眠輕少按摩幾次,失眠重多按摩幾次。按摩后立即選一種舒適的睡姿, 10分鐘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繼續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2.每天早上請喝一杯水
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溫開水,對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類疾病同樣有效。
3.上軟下硬兩個枕頭睡眠好
枕頭適于用兩個,每對高度不超過8厘米,且以上軟下硬為宜。上邊的軟枕便于調整位置,以達睡眠舒適。下邊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撐高度。使用這樣的枕頭,睡眠舒適,解除疲勞快.
4.白酒泡靈芝可治失眠
原料白酒一斤,靈芝半兩;靈芝用水洗凈,放進白酒瓶內,蓋封嚴;酒逐漸變成紅顏色,一周就可飲用,每晚吃飯時或睡覺前根據自己的酒量,多則喝5錢左右,如果平時不喝酒的可少喝。
5.摩擦涌泉穴治失眠
當你躺在被窩里難以入睡時,將一只腳的腳心放在另一只腳的大拇趾上,做來問摩擦的動作,直到腳心發熱,再換另一只腳。這樣交替進行,你的大腦注意力就集中在腳部,時間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長期堅持,還能起到保健作用。
6.柏樹葉裝枕頭可安眠
揀一些柏樹葉,洗凈曬干,裝一個枕頭。柏葉枕在頭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適,收到了鎮靜安眠效果。
7.鮮果皮能使你安眠
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上床睡覺時,便聞到一股果皮散發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
8..紅果核大棗治失眠
紅果核洗凈晾干,搗成碎未(可求助中藥店)。每劑40克,加撕碎的大棗7個,放少許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鍋溫火煎20分鐘,倒出的湯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覺前半小時溫服,效果好,無副作用。
9.吃大蒜可治失眠
每天晚飯后或臨睡前,吃兩瓣大蒜,我歷來不習慣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塊用水沖服的。
10.鮮果皮能使你安眠
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助睡眠。
二.食療方
酸棗仁粥
【原料】酸棗仁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作】先以粳米煮粥,臨熟,下酸棗仁末再煮。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多夢、心煩。
秫 米 粥
【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
【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和胃安眠。適用于食滯不化、胃中不適而引起失眠者。
遠志蓮粉粥
【原料】遠志30克 蓮子15克 粳米50克
【制作】先將遠志泡去心皮與蓮子均研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遠志和蓮子粉,再
煮一二沸。
【用法】隨意食用。
【功效】補中,益心志,聰耳明目。適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癥。
小 米 粥
【原料】小米50克 雞蛋1個
【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雞蛋,稍煮。
【用法】臨睡前以熱水泡腳,并飲此粥,然后入睡。
【功效】養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煩躁失眠。
小米棗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 棗仁末15克 蜂蜜30克
【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末,攪勻。
【用法】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補脾潤燥,寧心安神。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干燥。
柏子仁粥
【原料】柏子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蜂蜜適量
【制作】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對入蜂
蜜,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服2次,2~3天為一療程。
【功效】潤腸通便,養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長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夜交藤粥
【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棗2枚 白糖適量
【制作】取夜交藤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藥汁約300克,加粳米、白
糖、大棗,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蓋緊燜5分鐘即可。
【用法】每晚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
【功效】養血安神,祛風通絡。適用于虛煩不寐、頑固性失眠、多夢癥以及風濕痹
痛。
八 寶 粥
【原料】芡實 薏仁米 白扁豆 蓮肉 山藥 紅棗桂圓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
【制作】先將各藥煎煮40分鐘,再加入大米繼續煮爛成粥。
【用法】分頓調糖食用,連吃數日。
【功效】健脾胃,補氣益腎,養血安神。適用于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
渴、咳嗽少痰等。
玫瑰花烤羊心
【原料】鮮玫瑰花 羊心各50克 食鹽適量
【制作】
1. 將鮮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鋁鍋,加食鹽、水煎煮10分鐘,待冷備用。
2. 將羊心洗凈,切成塊狀,穿在烤簽上邊烤邊蘸玫瑰鹽水,反復在在明火上灸烤,
烤熟即成。
【用法】宜熱食,可邊烤邊食。
【功效】補心安神。適用于心血虧虛所致驚悸失眠以及郁悶不樂等癥。
烏靈參燉雞
【原料】雞1只 烏靈參100克 酒 姜 蔥 鹽各適量
【制作】
1. 烏靈參用溫水浸泡4~8小時,洗凈切片,放入雞腹內。
2. 將雞放入砂鍋內,清水淹過雞體,放入酒、姜、蔥適量,旺火燒開后,改文火
清燉,待雞熟后,加鹽少許即成。
【用法】每日2次,食雞肉,飲湯。
【功效】補氣健脾,養心安神。適用于神經衰弱。
茯 苓 餅
【原料】茯苓細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適量,調成糊,以微火在平鍋里攤烙成極薄的煎餅。
【用法】可經常隨量吃。
【功效】健脾補中,寧心安神。適用于氣虛體弱所致的心悸、氣短、神衰、失眠以及
浮腫、大便溏軟等。
治療失眠偏方:
芹菜根90克,酸棗仁9克,水煎服,可治療失眠。
以下幾個方法可有效改善睡眠:
睡前飲一杯熱牛奶。或者蜂蜜水。<<中老年人如何自我保養?
冬天睡覺前一定用熱水好好泡泡腳。
另外,吃些香蕉和魚蝦也可以幫助調整生物鐘,對調整時差有幫助。
一般的銀耳蓮子湯也有安神的效果。
在枕頭旁邊,放10克左右切成絲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1、豬心1個,三七、蜂蜜各30克。將豬心洗凈,與三七共煮,待豬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飲湯。
2、麥仁30克,大棗15枚,甘草15克。小麥去皮,與后2味入鍋,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頓服。
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搗碎,水煎后加適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劑。主治心悸、失眠。(胃酸過多者忌用)
4、雞蛋2個,枸杞15克,紅棗10枚。先將枸杞、紅棗用水煮30分鐘,再將雞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5、酸棗仁粉10克,綠茶15克。清晨8時前沖泡綠茶15克飲服,8時后忌飲茶水。晚上睡前沖服酸棗仁粉10克。凡高血壓、心動過速、習慣性便秘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6、龍眼肉15克,枸杞10克,紅棗4枚,粳米100克、洗凈,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7、干龍眼肉、芡實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蓮子6克,白糖適量。將芡實煮熟去殼,搗碎成米粒狀;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蓮子、龍眼肉、芡實及清水,煮成粥后調入白糖,每日1劑。
8、將花生葉(鮮葉最好)用白開水沖水入壺內或杯內,等花生葉的色澤泡下后飲下,約10分鐘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達95%以上。
9、茯神15克,生雞蛋黃1個。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涼加入雞蛋,攪勻。睡前先以溫水洗腳,然后乘熱服下藥液,時間不長即可安眠。
10、丹參、遠志、石菖蒲、硫黃各20克。共研細末,加白酒適量,調成膏狀,貼于臍中,再以棉花墊于臍上,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一次。
11、黨參15克,麥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龍齒各30克。晚飯前水溫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時再服,每日1劑。
12、黨參60克,玄參30克,琥珀18克,朱砂、麥冬各12克。共研細末,過篩。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時白開水送服。
13、枸杞30克,炒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勻,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開水沖泡,代茶頻飲。或日飲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14、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15、鮮丹參16克,鮮酸棗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夢。
........................
因為人是高級動物,其實我們可以不用承擔那么多的壓力與煩惱,但是生活不允許我們這么做,就算可以,你會放棄嗎、生活是逼出來的煩惱、壓力,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所謂的生活,生活就是這樣,很現實,很真實! 只是要每件事情的時候,你怎樣去選擇,那就是你的問題的,就像你說的 “人為什么要考慮那么多的問題 ”,因為是人想出來的,人是個復雜的動物,如果不是的話,那就很容易的看出一個人的內心想什么了。所以,每個人的想法不同, 只要不去想的大多,踏踏實實的做事的話,就不會有這些問題的存在了~
6,晚上睡不著咋辦
平時睡早點,建議十點睡覺 , 早上建議六點直七點起床 ,擁有好的早睡早起習慣是必須的。
晚上別吃太多 ,建議七分飽 ,別喝咖啡和茶 ,晚上最好喝小米粥,
我主要就是要跟你講小米粥 ,只要每天堅持喝上一晚小米粥《晚上》,短時間內可能沒什么效果 ,但是堅持一段時間后, 效果就會很明顯了 ,
記住: 早睡早起 ,晚上七分飽,喝小米粥 ,不吃提神物品 。
還有 ,別吃安眠之類的藥物,是藥都有毒 。
對人體健康的不是藥,而是食物 。
堅持喝小米粥,比吃任何藥都要好的多,
.睡前喝1杯熱糖水,使大腦皮層受到抑制,會很快入睡。 2.睡前喝1杯熱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催人入睡作用。 3.睡前,將1匙食醋對入冷開水中飲用能助睡。 4.百合15克,與粳米、糯米各50克,共煮成粥,加適量冰糖食用。 5.鮮百合50克,用清水浸一晝夜,與冰糖合炒食用。 6.取生熟棗各15克,水煎去渣,用其汁將百合煮熟,連湯吃下。 7.可用鮮百合60-90克與蜂蜜適量拌和,蒸熟,睡前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8.取洋蔥100g切片,浸泡在600mL燒酒中,1星期后取出。以洋蔥酒10ml,牛奶90ml,雞蛋1個,蘋果半個榨汁。調和后,于睡前30分鐘飲用。 9.萵筍中有一種乳白色漿液,具有安神作用。使用時,把萵筍帶皮切片煮熟,睡前喝湯,有助眠功效。 有節奏的緩慢呼吸可以使人在一天的疲勞后獲得輕松。 這種練習在睡前進行。 仰臥平躺,雙手放兩邊;閉眼,開始吸氣,慢舉雙手到頭上方(要設想指尖仿佛有線牽引;繼續進行非常緩慢的吸氣,同時數十下;數到十下時,雙肩應伸展到頭上方,雙肘靠雙耳,雙手落地,屏氣數十下,呼氣數十下,慢慢回轉雙臂成弧形放在身邊。反復十次,每做一次吸氣你會感到昏昏迷迷尤如入夢鄉,最后進入深沉的睡眠中。 .......
抱著別人睡 哈哈
數綿羊
克服失眠的心理調適方法: 一、保持樂觀、知足長樂的良好心態。對社會競爭、個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認識,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規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節律。 三、創造有利于入睡的條件反射機制。如睡前半小時洗熱水澡、泡腳、喝杯牛奶等,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建立起“入睡條件反射”。 四、白天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五、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如保持臥室清潔、安靜、遠離噪音、避開光線刺激等;避免睡覺前喝茶、飲酒等。 六、自我調節、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動,也可反復計數等,有時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七、限制白天睡眠時間,除老年人白天可適當午睡或打盹片刻外,應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則會減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時間。 另外,對于部分較重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短期、適量地配用安眠藥或小劑量抗焦慮、抑郁劑。這樣可能會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療效果。 失眠偏方 黨參、白術、當歸、茯神、遠志、龍眼肉、陳皮各10克,炙黃芪12克,炒棗仁15克,首烏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適應證] 失眠心脾兩虛證。 一.經驗方 1.按摩穴位治失眠 按摩一組穴位:百會、太陽、風池、翳風、合谷、神門、內外關、足三里、三陰交、涌泉。按摩次數以大眠程度為準,失眠輕少按摩幾次,失眠重多按摩幾次。按摩后立即選一種舒適的睡姿, 10分鐘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繼續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2.每天早上請喝一杯水 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溫開水,對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類疾病同樣有效。 3.上軟下硬兩個枕頭睡眠好 枕頭適于用兩個,每對高度不超過8厘米,且以上軟下硬為宜。上邊的軟枕便于調整位置,以達睡眠舒適。下邊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撐高度。使用這樣的枕頭,睡眠舒適,解除疲勞快. 4.白酒泡靈芝可治失眠 原料白酒一斤,靈芝半兩;靈芝用水洗凈,放進白酒瓶內,蓋封嚴;酒逐漸變成紅顏色,一周就可飲用,每晚吃飯時或睡覺前根據自己的酒量,多則喝5錢左右,如果平時不喝酒的可少喝。 5.摩擦涌泉穴治失眠 當你躺在被窩里難以入睡時,將一只腳的腳心放在另一只腳的大拇趾上,做來問摩擦的動作,直到腳心發熱,再換另一只腳。這樣交替進行,你的大腦注意力就集中在腳部,時間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長期堅持,還能起到保健作用。 6.柏樹葉裝枕頭可安眠 揀一些柏樹葉,洗凈曬干,裝一個枕頭。柏葉枕在頭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適,收到了鎮靜安眠效果。 7.鮮果皮能使你安眠 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上床睡覺時,便聞到一股果皮散發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 8..紅果核大棗治失眠 紅果核洗凈晾干,搗成碎未(可求助中藥店)。每劑40克,加撕碎的大棗7個,放少許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鍋溫火煎20分鐘,倒出的湯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覺前半小時溫服,效果好,無副作用。 9.吃大蒜可治失眠 每天晚飯后或臨睡前,吃兩瓣大蒜,我歷來不習慣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塊用水沖服的。 10.鮮果皮能使你安眠 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助睡眠。 二.食療方 酸棗仁粥 【原料】酸棗仁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作】先以粳米煮粥,臨熟,下酸棗仁末再煮。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多夢、心煩。 秫 米 粥 【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 【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和胃安眠。適用于食滯不化、胃中不適而引起失眠者。 遠志蓮粉粥 【原料】遠志30克 蓮子15克 粳米50克 【制作】先將遠志泡去心皮與蓮子均研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遠志和蓮子粉,再 煮一二沸。 【用法】隨意食用。 【功效】補中,益心志,聰耳明目。適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癥。 小 米 粥 【原料】小米50克 雞蛋1個 【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雞蛋,稍煮。 【用法】臨睡前以熱水泡腳,并飲此粥,然后入睡。 【功效】養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煩躁失眠。 小米棗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 棗仁末15克 蜂蜜30克 【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末,攪勻。 【用法】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補脾潤燥,寧心安神。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干燥。 柏子仁粥 【原料】柏子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蜂蜜適量 【制作】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對入蜂 蜜,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服2次,2~3天為一療程。 【功效】潤腸通便,養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長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夜交藤粥 【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棗2枚 白糖適量 【制作】取夜交藤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藥汁約300克,加粳米、白 糖、大棗,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蓋緊燜5分鐘即可。 【用法】每晚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 【功效】養血安神,祛風通絡。適用于虛煩不寐、頑固性失眠、多夢癥以及風濕痹 痛。 八 寶 粥 【原料】芡實 薏仁米 白扁豆 蓮肉 山藥 紅棗桂圓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 【制作】先將各藥煎煮40分鐘,再加入大米繼續煮爛成粥。 【用法】分頓調糖食用,連吃數日。 【功效】健脾胃,補氣益腎,養血安神。適用于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 渴、咳嗽少痰等。 玫瑰花烤羊心 【原料】鮮玫瑰花 羊心各50克 食鹽適量 【制作】 1. 將鮮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鋁鍋,加食鹽、水煎煮10分鐘,待冷備用。 2. 將羊心洗凈,切成塊狀,穿在烤簽上邊烤邊蘸玫瑰鹽水,反復在在明火上灸烤, 烤熟即成。 【用法】宜熱食,可邊烤邊食。 【功效】補心安神。適用于心血虧虛所致驚悸失眠以及郁悶不樂等癥。 烏靈參燉雞 【原料】雞1只 烏靈參100克 酒 姜 蔥 鹽各適量 【制作】 1. 烏靈參用溫水浸泡4~8小時,洗凈切片,放入雞腹內。 2. 將雞放入砂鍋內,清水淹過雞體,放入酒、姜、蔥適量,旺火燒開后,改文火 清燉,待雞熟后,加鹽少許即成。 【用法】每日2次,食雞肉,飲湯。 【功效】補氣健脾,養心安神。適用于神經衰弱。 茯 苓 餅 【原料】茯苓細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適量,調成糊,以微火在平鍋里攤烙成極薄的煎餅。 【用法】可經常隨量吃。 【功效】健脾補中,寧心安神。適用于氣虛體弱所致的心悸、氣短、神衰、失眠以及 浮腫、大便溏軟等。 治療失眠偏方: 芹菜根90克,酸棗仁9克,水煎服,可治療失眠。 以下幾個方法可有效改善睡眠: 睡前飲一杯熱牛奶。或者蜂蜜水。<<中老年人如何自我保養? 冬天睡覺前一定用熱水好好泡泡腳。 另外,吃些香蕉和魚蝦也可以幫助調整生物鐘,對調整時差有幫助。 一般的銀耳蓮子湯也有安神的效果。 在枕頭旁邊,放10克左右切成絲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1、豬心1個,三七、蜂蜜各30克。將豬心洗凈,與三七共煮,待豬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飲湯。 2、麥仁30克,大棗15枚,甘草15克。小麥去皮,與后2味入鍋,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頓服。 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搗碎,水煎后加適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劑。主治心悸、失眠。(胃酸過多者忌用) 4、雞蛋2個,枸杞15克,紅棗10枚。先將枸杞、紅棗用水煮30分鐘,再將雞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5、酸棗仁粉10克,綠茶15克。清晨8時前沖泡綠茶15克飲服,8時后忌飲茶水。晚上睡前沖服酸棗仁粉10克。凡高血壓、心動過速、習慣性便秘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6、龍眼肉15克,枸杞10克,紅棗4枚,粳米100克、洗凈,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7、干龍眼肉、芡實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蓮子6克,白糖適量。將芡實煮熟去殼,搗碎成米粒狀;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蓮子、龍眼肉、芡實及清水,煮成粥后調入白糖,每日1劑。 8、將花生葉(鮮葉最好)用白開水沖水入壺內或杯內,等花生葉的色澤泡下后飲下,約10分鐘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達95%以上。 9、茯神15克,生雞蛋黃1個。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涼加入雞蛋,攪勻。睡前先以溫水洗腳,然后乘熱服下藥液,時間不長即可安眠。 10、丹參、遠志、石菖蒲、硫黃各20克。共研細末,加白酒適量,調成膏狀,貼于臍中,再以棉花墊于臍上,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一次。 11、黨參15克,麥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龍齒各30克。晚飯前水溫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時再服,每日1劑。 12、黨參60克,玄參30克,琥珀18克,朱砂、麥冬各12克。共研細末,過篩。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時白開水送服。 13、枸杞30克,炒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勻,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開水沖泡,代茶頻飲。或日飲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14、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15、鮮丹參16克,鮮酸棗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夢。 16、將大蔥白切碎放在小盤內,臨睡前把小盤擺在枕頭邊便可安然入睡,連續幾天可根治,常年睡不著覺者,邊疆治療5天便可去根。
7,為什么生完孩子濕氣重
人體的病來源于身體內氣 一、濕氣--萬惡之邪現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所以大便無法正常。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醫里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谷雜糧為食,現在以肉食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覺得很虧,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脾是運化水濕的,脾受到傷害,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濕氣重,人就很難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濕氣比較重,寒濕襲人。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熱又濕,讓人喘不過氣來,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干燥的時候來得痛快。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處理的健康問題…… 為什么現代人的病那么復雜,那么難治?因為他們體內有濕,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里應外合,糾纏不清!以前僅僅盛行于我國西南的川菜,現在風行全國?就是因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濕邪比較重的西南一帶人需要用它來化解體內的濕氣,現在,全國人體內都有濕氣了,都需要辛辣來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愛上了川菜。 二、判斷濕氣的方法 有病的人體內,是頑固的濕邪;貌似健康的人體內,也有濕邪埋伏在那里伺機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呢?1、看大便(有點惡心但很實用):什么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通暢”。(1)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3)如果不便于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干凈了。但體內有濕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得三到五張才能擦干凈。(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很重了,濕氣粘膩性讓大便粘在腸子上,被腸子吸收,而不讓它排出體外。這樣,糞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醫生往往就病論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體內的濕氣,胡亂治療,這是更可怕的事情。2、看起床的狀態: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那么,不用看舌頭,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斷他體內濕氣很重。中醫里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干的襯衫似的那么別扭。 三、排除體內濕氣的方法濕邪是現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癥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只要濕邪少了,一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一切惡心、慢性的疾病也會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對付濕邪,祛除濕邪呢?1、喝薏米紅小豆粥(用豆漿機做):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濕外也濕,用這兩味藥正好能起到一個養血、祛濕的作用。 關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腫”作用,也很有意思。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腫就是水腫。周圍十個里面起碼有五六個身體發福,這也是腫,叫做體態臃腫。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水腫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過是程度有深淺而已。去濕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赤小豆,而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經常有人自作聰明:“我在熬薏米赤小豆粥的時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結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個美啊!”“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為什么?因為大米長在水里,含有濕氣,濕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濕的,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怎么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于加進去了濕氣,所以整個粥都稠了。味道雖然更好了,但對于養生來說并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湯,有禁忌嗎?其實,這個湯是養生佳品,沒有什么副作用,但針對不同的人,則可以適當地做一些加減法。 有的人體質偏寒,里面可以加一點溫補的食物,像桂圓、大棗都可以;有的人失眠,體內也有明顯濕膩的感覺,那就加一些蓮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經,可以把薏米去掉,熬點赤小豆湯,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棗、紅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緩解疼痛。關節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陰養血除痹。 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這是體內有濕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一些桂圓同煮。桂圓甘溫,能開胃健脾、安神補血,能振奮心陽、溫補心氣,使人精神飽滿、中氣十足。而且,單純的薏米赤小豆湯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圓后,就變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僅驅散我們體內的濕氣,而且給我們的心帶來生機與溫暖。我們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圓粥吧,它特別適合強勞力勞動者,也很適合中老年人。 年輕人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濕熱內擾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湯洗臉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上百合與蓮子同煮飲用。百合能潤肺、養顏,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蓮茲最能養心、清心火,同時又能健脾、補腎。當然,如果感覺湯沒有什么味道,還可以加點冰糖。 如果著涼感冒了,或是體內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幾片生姜。生姜性溫,能溫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變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湯里加點調味品,最好放紅糖,紅糖是性溫的。需要注意的是,婦女產后保養時,喝赤小豆薏米湯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點大棗,大棗對溫中、健脾、養血是非常適宜的。 腎虛的人,可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一些黑豆。因為黑色入腎,豆的形狀也跟腎十分相似,以形補形,是補腎的佳品。 現在人們常說的腳氣病,是典型的濕熱下注。可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點碎黃豆,用熬出來的湯泡腳,這是治腳氣的一個小秘方。 如果咳嗽,還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見方的小塊兒,加入薏米赤小豆湯中同煮,可以潤肺、化痰、止咳。 學會薏米赤小豆湯的加減變化,使用得當可以對生活中大部分常見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2、運動排汗平衡荷爾蒙祛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里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用艾草:藥店有賣的,點燃后在關元穴烤即可。 4、少鹽,幫助腎排水 5、適當午睡 6、戒煙戒酒 7、早上吃上三片姜 8、飲食清淡適量: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9、避環境的濕: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榻榻米,特別是夏天不要貪涼。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 水分攝取要適量。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又稱濕邪,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外濕本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濕的氣候或環境狀態,多發生在夏秋之交,屬六氣之一。但這種氣候或環境狀態會使正氣虛弱或體質濕盛的人發生疾病,對這些人來說,外濕便成為致病的因素,屬六淫之一。內濕則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臟生理功能失常、體內水濕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狀態。外濕與內濕雖有不同,但兩者在病證表現上有共同的特點,且在發病過程中常相互影響。外濕致病,易傷及脾臟,使濕濁內生,而脾失健運,水濕停聚,又易招致外濕侵襲。 無論外濕或內濕,都有阻遏氣機、傷人陽氣和侵襲脾臟的特點。在病證上又都具有沉重、穢濁、黏滯等特性。沉重是指感受濕邪后,患者常可見頭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懶沉重,關節疼痛重著等癥狀。這是因為濕邪侵襲肌表,留滯于經絡關節,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礙,營氣和衛氣不能調和的緣故。穢濁多指濕邪致病后,人體各種分泌物穢濁不清,如面垢多眵,大便溏瀉,下痢膿血黏液,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疹浸淫流水等。黏滯一指因感受濕邪而引起的病證病程較長,纏綿難愈;一指病灶部位多潮濕不凈,排出物黏滯,舌苔膩等。此外,濕邪致病還多見于人體下部,如婦女白帶增多、淋證、泄瀉、痢疾等,水腫也多以下肢較為明顯。 外濕致病,多因患者傷于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濕之處而得。發病有由表入里的傳變規律,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癥狀各異。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于關節,深則可入臟腑。如濕郁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癥;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酸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癥狀;濕著筋骨成為濕痹,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癥狀。外濕侵襲人體,還常兼有風、寒、暑、熱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機特性,臨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診斷,以為治療依據,如寒濕相兼、風濕相兼、濕熱相兼,或風寒濕三者相兼等。 內濕可因外濕侵入人體,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稱為濕困脾土。也可因飲食不當、勞倦思慮等原因損傷脾臟,或因腎陽衰弱引致脾陽不振而形成。因脾主運化,與人體內水液的代謝和輸布密切相關,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聚而成濕,甚至積而成水。內濕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膩不渴,胸悶痞滿,嘔吐痰涎,便溏泄瀉,或尿少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等癥狀。內濕在人體內還可進一步演變發展。如上入胸膈,則可形成濕蔽清陽,嚴重者可產生神識如蒙的癥狀;或胸絡痹阻,發生胸痹胸痛。如壅結于大腸,又可見大便下血、血色不鮮,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癥狀。其病證性質又有寒熱虛實的不同。 臨床診斷濕邪,主要依據癥狀來進行,并結合當時的氣候環境以及患者體質、情志和飲食起居等情況綜合分析。治療上依病證特點,或芳香化濕,或淡滲利水,或健脾,或燥濕等,也可幾法合用以增強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