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冰塊不是洋酒的專利喝洋酒加冰塊,是為了讓冰緩慢的溶解后,水能夠緩慢的稀釋洋酒,這樣能夠更好的聞香和體會洋酒的滋味。您好,我是芙蘭一醉的國家級品酒師芙蘭哥,非常榮幸回答這個問題,那么“為什么人們喝白酒要吃點菜,而喝洋酒都喜歡干喝,要加個冰塊?”我來說一說我的看法,供各位酒友參考:1.飲食風俗習慣不同。
為什么KTV沒什么人喝白酒?
KTV里啤酒是標配,而喝口白酒就會皺眉。啤酒是苦中有爽,白酒是苦大仇深,這就是沒人在這種歡快的場所喝白酒的原因!去過KTV的人都知道,極少有白酒,就連酒吧這種主營酒水業務的地方也很少有白酒。最主要的原因白酒需要下酒菜,白酒是一種與中式菜肴緊密聯系的酒種,離開了中式菜品,無酒不成宴,有宴必白酒。KTV這個場合之上,可以大喝,但不能大吃。
干喝白酒,或就著果碟,兩首歌沒嗨完,估計多數人都要昏過去了。而且,KTV這種娛樂場所,它的屬性是輕生活,是一種愉悅的放縱活動,在KTV里喝生猛的白酒,比較違和,當然不是不可以,能在這種場合干下幾杯白酒的,都是重口味。KTV是娛樂場所,白酒的性質并不適合該場合,當一個前衛的生活習慣與一個帶有傳統臉譜的白酒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相當突兀。
喝白酒不論是舉杯歡暢,還是豪情壯志,白酒喝的都是酸甜苦辣的生活,極其不適合KTV這個輕生活的畫風。但是KTV里面是有伏特加的,唱歌的人也不會干喝這種純粹的高度酒,而是唱歌的頑主們會點一瓶伏特加,配上各種飲料,自制所謂的雞尾酒來自嗨。配比的好不好,全是玩樂而已。這也是伏特加風靡西方世界的原因,而白酒就不可能這樣干。
眾所周知,伏特加是雞尾酒調和的基酒,是因為它沒有白酒的香型,白酒之所以不能和其它酒水調配,是因為白酒的主體香型不容易被掩蓋,而伏特加就可以。調配之后,還可以稀釋伏特加的酒精度。KTV里要么喝啤酒,要么喝其它飲料,啤酒喝的多一點也不至于很快就扶墻了,甚至跑到衛生間吐了之后,回來仍舊把住麥克風把自己當成K歌之王。
但是白酒就不行了,你喝了幾口,立馬酒精上腦,還有后勁,沒喊上幾嗓子,人就趴窩了,連拿麥克風的想法都沒有了。這完事的速度太快,想想在這種歡快為主的消費場所還喝苦逼的白酒,不是給自己添堵嗎?再說了,也不是喝白酒的環境和氣氛。所以,喝一口白酒就皺一次眉頭,扯著啤酒瓶子豪邁入口,唱歌還帶節奏。于是,很多人在KTV是這樣唱歌的:讓我們紅塵作伴“喝”得瀟瀟灑灑,“寶馬奔馳“共享單車繁華,“啤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哈啊哈啊,哈啊哈......。
為什么人們喝白酒要吃點菜,而喝洋酒都喜歡干喝,還要加個冰塊?
您好,我是芙蘭一醉的國家級品酒師芙蘭哥,非常榮幸回答這個問題,那么“為什么人們喝白酒要吃點菜,而喝洋酒都喜歡干喝,還要加個冰塊?”我來說一說我的看法,供各位酒友參考:1.飲食風俗習慣不同。中國的飲食文化的特點是酒與菜是不能分開的,俗話講“無酒不成席,無菜不喝酒”,即使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如果沒有美酒相伴,這頓飯會黯然失色,少滋少味,興趣全無。
但是,國外在飲食的過程中,雖然有酒相伴,但他們對酒是有要求的,比如餐前喝些香檳開胃,而主要進餐過程中配的是葡萄酒進行佐餐。洋酒一般用于餐后飲用,有助于消化,但大部分都是用來獨飲。2.應用的場景不同。中國白酒主要還是聚飲的場景下應用。但洋酒則是老外用于獨飲、消遣聊天的最愛。比如:閑暇之時,倒上一杯洋酒,配上一支雪茄。
能悠閑自在一下午。3.酒的滋味和風格不同。中國白酒是以酯類為主的蒸餾酒,主要是以原料香、發酵香、陳香等為主。酒精度數普遍偏高。而洋酒特別是威士忌和白蘭地,則是以多元醇類物質為主的蒸餾酒,特別注重橡木桶的風格和風味,這與中國白酒是截然不同的地方,而且洋酒一般的酒度比白酒要低。所以洋酒比較適合單獨滿滿飲用,便于聞香品鑒。
而白酒則適合佐餐飲用,在于食物的搭配中滋味更加豐韻多味。4.冰塊不是洋酒的專利喝洋酒加冰塊,是為了讓冰緩慢的溶解后,水能夠緩慢的稀釋洋酒,這樣能夠更好的聞香和體會洋酒的滋味。其實,往酒里加冰塊不是洋酒的專利,中國白酒也可以,只是這么做的人少,因為不習慣,也沒這個條件而已。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片面的觀點,僅供各位酒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