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產區逼格位于全球金字塔的頂尖,一款教皇新堡盡管與勃艮第波爾多存在口感上的差別,但存粹從裝逼角度上來講,絕對可以與其價格五倍以上的波爾多勃艮第媲美。很多波爾多酒在沒醒好的狀態下,隔三岔五的冒出那種蔬菜汁混著馬廄味兒的口感,所以我大多都不敢買波爾多酒莊出品的酒,因為我害怕給他毀了,我也不懂怎么拉菲在中國這么受歡迎,好喝難喝難道感覺不出嗎?是說都是醒酒大師?因為波爾多的口感問題所以很多葡萄酒消費大國實際上更關注勃艮第與隆河產區的酒。
波爾多和勃艮第哪一個酒好?
兩個產區都特別好。我個人平均喝十瓶波爾多也不會喝一瓶勃艮第。如果你喜歡清新、酒體不那么厚實,你可以更喜歡勃艮第;如果你喜歡雄渾、醇厚,那么你會認為波爾多更好。那為啥我喝了那么多波爾多呢?因為,波爾多酒性價比比勃艮第還是好很多的,喝的起,量又足,但坦白說我確實非常迷戀勃艮第。波爾多最好的酒莊和葡萄酒是帕圖斯,勃艮第最好的酒是羅曼尼康帝,帕圖斯產量比康帝大幾倍,帕圖斯一瓶國內2-3萬,個別年份也會超級貴,康帝大家都知道了,十幾萬幾十萬一瓶的都有。
因此,如果非要再讓我在波爾多和勃艮第葡萄酒到底該選誰?下面是我的意見,供大家參考:1,如果有你喜歡的酒,你喜歡波爾多就波爾多,喜歡勃艮第就勃艮第,但勃艮第酒明顯貴一些。2,波爾多酒混釀居多,勃艮第單一品種可選擇性大,波爾多是赤霞珠、美樂、品麗珠、長相思和賽美蓉的天下,勃艮第黑比諾、霞多麗,還有些佳美、灰皮諾等。
如何挑選一支性價比超高的波爾多美酒?
美酒嘗過不少,波爾多的?有,還要性價比高?這個就,當然有啦。但是他們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性價比最高的。所以在此我推薦教皇新堡產區的。中間都是裝逼過程,如果想直接看推薦的酒的話,就跳到最后一步即可。理由嘛,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美酒,還因為他的性價比之高。性價比產區逼格位于全球金字塔的頂尖,一款教皇新堡盡管與勃艮第波爾多存在口感上的差別,但存粹從裝逼角度上來講,絕對可以與其價格五倍以上的波爾多勃艮第媲美。
而且,雖然便宜,但他在全國各地的價格居然五花八門,你說多少錢都有人信。最奇葩地是有些酒店還真的以5倍的原始價格出售,因為他的配額極少,別人毫不懷疑他3000元起的酒店售價,聞到了嗎?是錢的味道。口感教皇新堡,法國第一個法定AOC產區,享譽全球。又隸屬于隆河大產區,而隆河與波爾多、勃艮第并稱為法國三大產區。
波爾多的濃郁,是特別依賴狀態的,但這狀態又很難拿捏,俗話說,醒酒醒不好,拉菲就飛了。形容的就是波爾多之難伺候。醒不對,難喝。很多波爾多酒在沒醒好的狀態下,隔三岔五的冒出那種蔬菜汁混著馬廄味兒的口感,所以我大多都不敢買波爾多酒莊出品的酒,因為我害怕給他毀了,我也不懂怎么拉菲在中國這么受歡迎,好喝難喝難道感覺不出嗎?還是說都是醒酒大師?因為波爾多的口感問題所以很多葡萄酒消費大國實際上更關注勃艮第與隆河產區的酒。
勃艮第在多數情況下醒酒時間比波爾多還長,但相比于醒酒,只要儲存得當,狀態其實差不到哪里去,但就一個字——貴。所以懂這個的人也不是很多。另外口感上確實有些準入門檻。勃艮第和隆河相比,一個是芬芳,一個就是野性了。雖然勃艮第的芳香層次繁多,變化無窮,但總體上還是偏向清淡。隆河則不同,而隆河最牛逼的子產區——教皇新堡則更不同,他的野性中有著一種通殺不同品酒者的味道。
教皇新堡產區的干紅,在英語世界酒評人筆下通常都這樣描述spiced sweetness。雖然是“干型”,卻有異香和甜美,這是一種復雜度和愉悅度兼具的感覺,令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一口酒就能喝出貴與好,這也是為什么國內酒店敢把他賣到3000元的原因。逼格為什么教皇新堡產區的葡萄酒的口感與它售價三倍的波爾多勃艮第難分伯仲呢?多年的貿易經驗讓我覺得這是因為勃艮第與波爾多的酒過去一直都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所以對新世界的傾銷比較早,而大量的酒商也用信息不對稱在攪渾水,那個時候中國、美國、日本等葡萄酒消費大國的暴發戶們還停留在“貴即是好”的狀態。
這時教皇新堡在哪里呢?因為較早地在老牌葡萄酒消費國中蜚聲海內外,所以它很早就是各大私人酒窖、拍賣行、星級酒店、米其林餐廳、航司的寵兒了。所以那里有多余的酒傾銷到這些后發葡萄酒國家?;谝陨媳尘埃颐磦兛梢缘贸鲆斜聘?、個性、愉悅度的話,買自成一派的教皇新堡就夠了。而且這玩意兒裝逼的不止在味道與歷史上,還因為他特殊的浮雕玻璃酒瓶而聞名于世,在1937年,地方酒工會在勒化伯爵的收一下,啟用羅馬教皇的三重冠與圣彼得的鑰匙作為主視覺,并從此沿用至今。
要不是因為它位于艾維尼翁,教皇的標識在西方可不是隨便能用的,公園14世紀,羅馬姜黃遷至艾維尼翁并建立行宮之后,連續七任教皇鼓勵葡萄種植和釀造活動,而這就是教皇新堡的由來。牛逼吧。絕品推薦現在容我介紹教皇新堡之王,王中之王,天下無雙中的天下無雙,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人間的傳奇,名家之旗艦,匯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Clos du Mont-Olivet Chateauneuf-du-Pape La Cuvee du Papet 2016它被 Jeb Dunnuck 評為100分的滿分酒,也是我們線上業務開展以來第一個滿分的干紅。
其余的評分包括貝丹德梭19/20分,RVF19分。2016年可以說不光是產區大年了,而且被譽為“被上帝保佑的年份”、“世紀年份中的神仙年份”。Wine Advocate為這個年份本身打了98分的史上最高分。這個價格大概在800元左右,但切記,不要去酒店買,因為至少3000起步,為了避免打廣告的嫌疑,我也不會推薦購買地點,總之超過850元的就可以不用考慮了。
Liber Pater是波爾多最貴的葡萄酒,為何也是最具爭議性的葡萄酒?
這里有一篇來自“葡萄酒評論”林力博的文章或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窭虍a區的Liber Pater酒莊的莊主Loic Pasquet最近很煩:去年10月19日,波爾多輕罪法院簽署傳票,召他2016年1月14日上庭,就他向France AgriMer申請的兩筆金額分別為34.9686萬歐元和23.2500萬歐元的補貼的使用和報銷的情況,以及他沒有遵守產區的技術規范的問題作出回應。
11月中旬,Pasquet發現,他的葡萄園中有500株葡萄藤的根部一夜之間被蓄意砍斷,這是他五年前種下的一個叫Castet的品種,與他一同種下的其它幾個品種Mancin、Pardotte等一樣,存在于200年前的波爾多,自100多年前根瘤蚜蟲病害后在波爾多便不再有酒莊種植了。(此事警方一直未能破案) 1月14日,法庭當庭宣判,Pasquet因財務造假騙取補貼近59萬歐元和違反AOC的種植和釀造的規定,被判入獄12個月(緩刑)和罰款3萬歐元。
在中國葡萄酒圈中,不少人知道Liber Pater,特別是知道這可能是最貴的波爾多葡萄酒。查RVF2013年版的《法國最佳葡萄酒指南》,LiberPater2009年份紅葡萄酒,18分,每瓶1800歐元;而同在格拉夫的1855一級莊奧比昂,同一年份紅葡萄酒,19.5分,每瓶726歐元。所以,Liber Pater莊主被判刑和罰款的消息,在1月15日之后的幾天,在中國葡萄酒圈熱傳。
我以前在北京兩度見過Pasquet。1月18日,有兩個渠道的人找到我,說Pasquet次日會在北京,問我有無興趣見見。他這時是個新聞人物,我當然有見他的職業興趣?! asquet迫不及待地要說明他的清白和判決的不公。據他介紹,2010年至2011年間他從FranceAgriMer(一個半官方機構)得到一筆補貼,用于在中國的推廣活動。
推廣活動通過一個法國人在中國開的公司來做,他沒有把錢付給這個公司,而是用他的酒作價換取服務。一年后他發現,這個公司并沒做什么活動,而他的酒卻被這個公司據為已有。由于并沒有動用那筆補貼,他也已把第一筆近30萬歐元還給了FranceAgriMer。而2012年的第二筆補貼,他是用了一些的,當時FranceAgriMer也只是要他歸還一部分,但現在法庭要求他全還。
而至于報銷憑證的造假,是那個在中國的公司所為,他并不知情,他也是受害者?! 《P于違反格拉夫產區管理規定的問題,Pasquet說,不知道INAO(國家原產地命名和質量管理局)為何要告他。他向我出示了一份文件,是由INAO授權的Quali-Bordeaux于2010年12月27日對Liber Pater的考察報告,報告的結論是:“酒莊擁有的5.8920公頃的全部葡萄園均位于Graves Superieures/Graves產區內,因此可以稱為AOC。
”他在2010年后新增加了2.3公頃的葡萄園用于種植一些如今已是產區非法定品種的古老的葡萄品種,并使其種植密度達到每公頃20000株,遠超出格拉夫AOC每公頃6000至8000株的標準?!拔掖蛩?016年用這部分葡萄釀酒,之前釀的酒,所使用的葡萄品種以及葡萄藤的間距,均符合AOC的規定,”他說。 Pasquet不服目前判決結果,正在上訴。
我分別向FranceAgriMer和INAO的新聞官發電子郵件,試圖從他們那里了解故事的另一個版本,但沒收到回復。僅憑一面之詞,我不能充當終審的角色,判定Pasquet是否無辜。關于騙取補貼,那兩筆錢(特別是第一筆)的使用肯定有問題,關鍵是看到底是誰做的假。而關于AOC法規的遵守,以案論案,不知法庭受理申訴時是否接受Pasquet的辯詞。
Pasquet對目前的判決的不滿并不以案論案,“這是一場陰謀,這場判決是有人操控的。”Pasquet認為禍起于他要復興1855年分級前波爾多葡萄酒的風格的努力,“我重新種植了老品種,種植密度和1855年一樣,現在,他們看到這些品種今年馬上就要開始釀酒了,他們就想方設法摧毀這一切,阻止我向全世界提供出自我的風土的1855年葡萄酒的味道。
” Pasquet曾于去年10月8日在格拉夫組織過一場辯論會,邀請了50多人一起討論波爾多葡萄酒的口感,其中搬來了94歲高齡的葡萄品種專家Pierre Galet。Pierre Galet說:“1855年分級的時候,梅洛在波爾多并不出名,當時的酒農主要種植Castet、Mancin和赤霞珠及品麗珠。”Pasquet還說,那時,波爾多有近40個葡萄品種,Chateau d’Issan在1855年分級時全部種植的是Mancin Noir。
“陰謀論”恐難找到真憑實據。但Pasquetr 的主張和行為,確是戳到1855體系的痛處:超過一個半世紀,外部內部環境巨變,但列級上的酒莊基本不增不減不升不降,享盡波爾多葡萄酒的尊榮。與后來出現的其它分級一樣,某種意義上是在維護一種利益格局。 Pasquet原是標志公司的一個化學工程師,2006年在格拉夫買下約8公頃的地種葡萄釀酒。
在酒莊林立的波爾多他如何才能出頭?釀出好酒(他做到了)顯然還不夠,于是他玩出許多噱頭:酒莊本無歷史,他給酒莊取名Liber Pater,這是古羅馬里葡萄樹神和葡萄酒神的名字,并說酒莊所在地正是古羅馬的葡萄園;瓶塞、酒標、包裝都極為豪華;給葡萄酒定出甩下1855一級莊的超高價錢,市場主要在俄羅斯、中國、阿聯酋;再就是所謂復興1855的風格,你跟我說1855,但誰更能代表1855?他希望借此跳出當下波爾多葡萄酒圈既有的格局。
這是我對Pasquet的商業邏輯的揣測。 如果我的揣測是對的話,Pasquet的這種商業邏輯頗有創意也很有趣。但我也有些問題要與Pasquet商榷。比如定價,你可以有許多定價高的理由,酒質好、產量低、有的年份不產酒,等等,但定價與基本成本總有關系,與市場上同類型產品的定價也有關系。事實上,中國的葡萄酒愛好者對Liber Pater的定價,持非議的人不在少數。
當然,在一個自由市場里,經營者有定價的自主權,如定一個高價,又能把產品賣出去,那是經營者的本事,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應該指出的是,Liber Pater是在2010年左右進入中國的,那時的中國葡萄酒市場不成熟不理智,今天的中國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又如復興1855葡萄酒風格的問題,存在就是合理的,在根瘤蚜蟲病害后波爾多棄用一些葡萄品種,在當時也是一種必然。
你不是抨擊當今波爾多葡萄酒的風格千篇一律并主張變化嗎?如今的葡萄酒風格不同于1855年的時候恰就是一種變化。何況,當今世人有誰嘗過1855年的葡萄酒?須知當今的釀酒設備及技術,是1855年的釀酒設備和技術所不可比擬的,厚古簿今,說服力并不那么充分?! ∽罱娨暸_熱播《少帥》。張作霖屢屢教誨張學良:“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