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白酒預包裝怎么處理,散裝白酒包裝銷售需要什么手續請幫忙

1,散裝白酒包裝銷售需要什么手續請幫忙

你是白酒廠,有生產許可證和衛生許可證:設計商標,包裝后,讓縣或市質檢所按國家標準去檢驗。合格了,就可以賣了。如果你是經銷商,有銷售許可證,那么你必須委托一家酒廠加工(包裝),用他的廠名和商標你經銷。

散裝白酒包裝銷售需要什么手續請幫忙

2,白酒瓶蓋沒有生產日期箱內有生產日期工商部門是怎么處理的

我不會~~~但還是要微笑~~~:)
預包裝通則和飲料酒標簽標準規定,生產日期必須標示在醒目位置,不可與成品實物分離,箱內的那是出廠合格證,生產日期應打印或噴印在瓶體上或商標上。工商部門查到標示不合格現象,會通知生產廠家標示不規范,或者產品被封存,或者協商下架,或者返回生產廠家,這要與工商部門溝通的,疏通不好會被限期整改或者罰款。

白酒瓶蓋沒有生產日期箱內有生產日期工商部門是怎么處理的

3,未能的散裝白酒市場如何管理

散裝白酒前景會逐漸減少,市場逐漸萎靡。散裝白酒市場萎靡,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低檔瓶裝白酒價格百姓也能接受,同時便于攜帶。能夠瓶裝白酒,白酒檢測方面比散裝白酒要求高。消費者也會逐漸認識到這點。
散白 市場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它的包裝問題——幾乎沒有包裝——這就意味著,一般消費者無法判斷所購買的產品的質量。所以對這一產品根本沒有信心。就算有這個消費習慣的消費者也回因為零售者更換品牌而更換品牌。這是缺點 ,但也是優點我認為創品牌的難度很大,而且,就算品牌起來了,我感覺仿冒也會比較容易。其中兩大問題是:1,如何讓零售商穩定的去銷售你的產品。2,如何讓消費者相信你的散白;問題2 是建立在問題1的基礎上的而我認為比較簡單一些的辦法 ,是放棄零散的最終消費者而是主要公關大一些的需要者比如,有泡藥酒的飯店,藥店——因為消費者更愿意去相信他們的信譽

未能的散裝白酒市場如何管理

4,如果商貿公司經營范圍內有預包裝食品兼散裝食品可以直接進行酒類

一、《酒類產銷許可證》 (一)適用范圍:從事酒類批發業務或批零兼營業務的流通企業和酒類生產企業。 (二)頒證部門:該證由市商務局和各區縣經濟商務局核發。 注:1、因進口酒零售許可證已取消,按省商務廳規定經營進口酒零售的核發《酒類產銷許可證》,在經營范圍欄內填寫(打印)“進口酒零售業務”。 2、市州及縣區無權辦理進口酒批發許可。 二、《國家名白酒零售許可證》 (一)適用范圍:經營含國家名白酒在內的酒類零售業務的企業或商戶。 (二)頒證部門:該證由市商務局和各區縣經濟商務局核發。 三、《酒類流通備案登記證》 (一)頒證依據:《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商務部令第25號,2005年11月7日)第六條。 (二)適用范圍:經營不含國家名白酒的酒類零售企業和酒類零售商戶。 (三)頒證部門:該證由各區縣經濟商務局核發。
你好!現在市場上假酒實在太多了,因此審核較為嚴格,至少食品安全許可證要辦一張的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5,白酒可以放多少年

白酒大多沒有保質期,根據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中規定,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白酒,不需標示保質期。白酒的酒精含量都高過國家規定標準,故一般的白酒也沒有保質期,但并不意味著白酒可以無期限保存,一般來說三至五年喝最好。白酒大多沒有保質期,根據國家《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規定:酒精含量大于等于10%的飲料酒可免除標示保質期。這是因為,對食品品質有害的微生物在10%的酒精溶液里,不能生長繁殖。高度白酒酒精度數相對較高,一般在41度到55度之間,也有高達65度的。就算是低度白酒,也在20度到38度之間。在這個酒精含量范圍內,微生物難以生存,也就不會出現微生物導致的變質問題,所以白酒可以不用標示保質期。但并不意味著白酒可以無期限保存,一般來說3至5年喝最好,時間保存太長,酒精易揮發,即使你不開封,也會進行自然的氧化揮發掉。度數低的白酒,不可以長時間的放置,雖然沒有保質期,還是盡早喝為宜。一般來說高品質無添加的白酒,存放時間更長。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 ,Baijiu ),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稱,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是世界六大蒸餾酒(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中國白酒Liquor and Spirits )之一,由淀粉或糖質原料制成酒酷或發酵后經蒸餾而得。白酒又名燒酒、白干,是中國的傳統飲料酒。據《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國白酒的生產已有很長的歷史。優質白酒必須有適當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為低度酒。

6,食物的保質期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食品的保質期是由《藥典》的規定和實驗室數據雙重確定的。一般情況下,根據食品開始變得不好吃的天數,乘上0.7-0.8的系數,就是該食品的保質期。 2011年5月13日,衛生部發布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對保質期的最新定義是: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于銷售,并保持標簽中不必說明或已經說明的特有品質。食物保質期的確定 食品的保質期是由《藥典》的規定和實驗室數據雙重確定的。在制定一種食品的保質期前,需要對食品進行微生物試驗、理化試驗及感官檢查等客觀的質量變化分析。在進行微生物試驗時,常要檢查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由于食品不潔引起的腸胃疾病或食物中毒等,罪魁禍首通常都是相關微生物超標。 理化試驗一般檢查渾濁度、黏稠度、酸堿度以及維生素成分有無變化等。感官檢查是專業檢查人員通過感官對食品的色、味、形等進行質量評估,以判斷食品是否變質。一般情況下,根據食品開始變得不好吃的天數,乘上0.7-0.8的系數,就是該食品的保質期。可以說,我國對食品保質期的評定還是非常嚴格的,只要在銷售流通環節沒有明顯的環境改變或是存放方式不當,理論上,在食物保質期內對食物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有幾個與保質期相關的問題值得注意】:一、雖然在保質期內的食品都可以放心食用,但營養還是略有差別的。這就是美國設定最佳口味期的原因,離保質期越遠,無疑食品越新鮮,營養越豐富。二、食品保質期概念同樣適用于藥品,但煙草產品沒有相關制度保障。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香煙時尤其要謹慎。三、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某些食品的保質期長短和防腐劑多少沒有必然關系,并不一定是保質期越長,添加防腐劑就越多。食品的保質期長短是由食品自身特質、食品的包裝類型和食品的生產工藝來決定的,很多食品都可以實現無防腐劑保鮮。不需添加防腐劑的食品有很多。例如蜂蜜、泡菜、醋、白酒等高糖、高鹽或高酸食品,食材本身就對生物菌群具有抑制作用,實現了天然殺菌,從而大大延長了自身的保存時間。當然,為了盡可能食用新鮮食品,我們還應在產品標識的保質期內盡早把食品吃完。而像常溫奶、罐頭、罐裝飲料等食品,通過真空、密封、殺菌、無菌包裝等現代食品科學技術,同樣可以實現無防腐劑添加的長期存放。又如蜜餞、速凍食品等,由于本身水分很少,以及運儲過程中溫度很低,都會令細菌缺少基本的生物繁殖條件,因此也能實現不添加防腐劑保質的目的。四、對于沒有標注保質期的假貨,消費者一定要堅決予以抵制。如果我們都能像歐美國家的消費者一樣對食品保質期進行自覺監督,那么保質期就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作用,真正成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屏障。

7,白酒生產日期標注錯誤如何處罰

超前或錯后標注生產日期都會被視為假冒偽劣,被查到或被投訴之后都會被處罰的。會根據數量多少數額大小處罰。
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文件——“全許辦(2002)86號”“關于印發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的通知”及關聯的《白酒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要求可謂細致,而沒有相關許可證的白酒生產企業(主要是作坊式企業)卻不計其數;有許可證而不能達標的企業為數眾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下發的“白酒產品生產許可證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涉及散酒的規定有:只生產散裝白酒的企業,不要求有灌裝設備,生產許可證證書上加注“散裝”;其產品標識,應當按照gbl0344《飲料酒標簽標準》的規定,在包裝物明顯位置注明;同時,將生產許可證的標記和編號標注在適當的位置。 gb10344-2005《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對標準名稱、飲料酒的酒精度范圍、食品添加劑、加工助劑的標注方法、啤酒的警示語、酒精度不超過10%vol的飲料酒免于標示的內容等方面都作了調整和明確,《食品標簽的管理規定》“預包裝食品標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限期改正,并可通報批評;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可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處以該批食品貨值金額15%的罰款:飲料酒食品標簽缺少酒名、配料表、酒精度、凈含量、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以及應當標注而未標注的原汁量、保質期、產品類型或者糖度任何一項的;而行業內不按照上述要求執行的決不僅僅是小型酒廠或者小作坊。 從2003年至今,現行法規和行業標準中,與產品質量、規范標識有關的就有商務部發布的《酒類流通管理辦法》、《酒類商品批發經營管理規范》和《酒類商品零售經營管理規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的《全國白酒行業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行業規范》、《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審定規則》等等,其中有利于企業借勢發力的條款被各企業運用地淋漓盡致,而不利于自己的卻避而不談或束之高閣;對于白酒消費群體來講,由于信息不對稱,被生產企業和商家耍的團團轉,甚至無所適從。 《食品安全法》中第四十二條規定: 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一)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四)保質期;(五)產品標準代號;(六)貯存條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八)生產許可證編號;(九)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 再看以往的部分國內新聞報道:1998年山西朔州地區發生震驚全國的特大毒酒事件,不法分子用含有大量甲醇的工業酒精,甚至直接用甲醇制造成白酒出售,造成20多人中毒致死、數百人被送進醫院搶救。 2003年云南玉溪市50多名農民喝了工業酒精勾兌出的假酒后,有30多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 2004年廣州市發生兩起因飲用甲醇超標的散裝白酒中毒事件,導致14人死亡、10人重傷。 這些駭人聽聞的事情,應該由哪個系統哪些部門采取哪些措施實施有效的監管和保障呢?在《食品安全法》實施之后,我們盼望著白酒在《食品安全法》規范下有相關部門明確督管。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