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黃酒放白酒的比例是多少,家庭黃酒制作方法

1,家庭黃酒制作方法

一、制作黃酒的準備工作1、選米:俗話說,米是酒之肉,好米才能出好酒,糯米是最適合釀酒的。用行家的話來解釋,這是因為糯米中的淀粉分子排列比較疏松,吸水快,容易蒸煮,有利于糖化、發酵,做出來的酒雜味也少,農家黃酒正是以糯米為主料。2、紅曲:曲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酒質量,在此,筆者認為松一些、發一些的為好,好的紅曲一捏就碎。至于色度,喜歡酒質紅艷一些的就選紅點的紅曲,喜歡酒質偏金黃些的就買淡點的紅曲,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來定。3、水是酒之血:在農村,很多人家還是選用井水釀酒,民間普遍認為用井水釀的酒比用自來水釀的酒口感更佳。久久餐館的童女士介紹,如果怕生水不衛生,可以煮開,但一定要等涼后再用。如果用生水釀,后期必須將酒瀝出煮開,再分壇存放。有些家庭用純凈水,也是可取的。4、盛器:黃酒對盛器材質沒有特別要求,傳統酒壇坯、玻璃器皿都可。最好還是用傳統酒壇,并且必須是未盛放他物的,否則酒很可能發酸。釀出過酸酒的壇子也別再用,根據經驗,接著釀出的酒還是酸的。二、釀制黃酒的步驟1、糯米和水的比例最好是在1:1至1:1.5之間,1:2就過淡,口感不佳。10斤糯米配8兩紅曲的比例比較適宜。2、氣溫也是影響酒質的一大因素。一般農歷八月之后就可以做,八月酒稱為桂花酒,九月酒稱為重陽酒,十月酒稱為陽春酒。八月酒大約釀制半個月就可飲,十月酒則要在一個月后。3、釀前先將糯米浸透,天暖時浸一夜即可,天冷需一天一夜。浸后淘干凈,放入屜籠蒸熟,攤開打散,等到完全晾涼,注意,有一點點暖度都會造成酒酸。浸米是為讓淀粉吸水,浸米漿水可以調節酸度,蒸飯是為使淀粉糊化。4、涼后按比例撒上紅曲拌勻,一起入缸,按比例加入適量水拌勻。隨后用塑料布將壇口密封,用皮筋扎實。過些天,當紅曲、米上浮就表示出酒了,可以隨試隨嘗,次年三四月時將酒糟瀝凈。如果是用生水釀造,出酒后將酒瀝出燒開,涼后放入干凈的壇罐保存。

家庭黃酒制作方法

2,做黃酒米和酒的比例是多少

一斤米一兩酒曲一兩麥芽,或者一斤米二兩酒曲。 家庭自釀黃酒比自釀葡萄酒復雜一些,因葡萄皮上附有大量的野生酵母,釀造時不必添加酵母。另外葡萄中含糖,可直接被酵母發酵。而黃酒生產的原料是米,所以生產中必須加入糖化劑(曲子)及酵母,才能使米中的淀粉轉化為葡萄糖,酵母將葡萄糖發酵成酒。一、準備工作 最好選擇陶壇或不銹鋼桶、搪瓷桶(不要用塑料桶),刷凈后再用食用酒精擦一遍進行殺菌。到中藥店買神曲(又叫藥曲)作糖化劑用;到副食商店購買做饅頭用的干酵母,作發酵劑用。備一塊紗布,作過濾用,使用前用開水浸燙殺菌。二、泡米 將大米(或小米、黃米、小麥、小玉米●)用水淘洗至沒有糠麩為止(如有糠麩,則影響黃酒的口味,并增加米中的雜菌量),然后加水,水量超過米一寸即可。浸泡24~36小時,米浸泡到用手指一捻即碎無太大硬心即可。三、煮飯(或蒸飯) 將泡好的米放入鍋中,加入比平時做干飯多一半的水,將米煮熟成稠粥狀(若用鍋蒸熟則要加入涼開水,加水量為米飯的一半)。四、放涼加曲 當煮好的米粥涼到50℃左右時,加入神曲。先將神曲碾碎,邊加邊攪拌,加入量為米的15%,即500克米加75克神曲。如藥店無神曲,也可買焦麥芽(也叫麥芽或炒麥芽),按同樣比例加入。五、發酵 加入神曲后,米中的淀粉開始被神曲中的糖化酶糖化變成葡萄糖,所以米粥會愈來愈稀。為使糖化充分,要經常攪拌。待溫度降到30℃左右時加入干酵母。干酵母的加入量為米的0.12%,即500克米用0.6克干酵母。加法是用杯子盛30℃左右的溫水,內加少許白糖,再把稱好的干酵母加入其中,用筷子攪拌使其沉入水中,放置幾分鐘后,杯中開始泛起小泡便倒入米粥中,然后攪拌均勻。春秋或冬季氣溫低時,容器要放在溫暖處,最好保持在25℃以上。容器加蓋防塵,以防污染雜菌,但不要封嚴,以便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逸出。發酵5天左右(因溫度的高低和加酵母量的多少等原因,發酵時間可長可短),看到粥液上不再有大量氣泡產生,便可將上部酒液倒出。六、煎酒 把倒出的酒液放入不銹鋼鍋中,加熱到80℃左右,保持30分鐘。然后倒入一個干凈容器中沉淀和陳釀。加熱的目的是殺滅酒中的酵母等菌,以便于酒液的沉淀澄清和保存。沉淀后的酒即可飲用了,飲用時可根據個人口味加糖或姜絲等。剩下的發酵渣液可再加入到煮好的粥中,再行發酵用。如渣液有酸味,則說明有雜菌污染,不可再用。家庭自釀的黃酒因條件所限殺菌不徹底,所以不能長期保存,最好是幾天內飲完。如想家中常備,可分批分期釀制。自釀黃酒雖然簡單,但要釀出好酒也要求很高技術,所以自釀者要在釀造過程中注意觀察品嘗,不斷摸索和總結經驗。

做黃酒米和酒的比例是多少

3,黃酒的制作方法

  大家都知道,喝黃酒對身體是很有益處的,你想知道黃酒的制作方法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黃酒的制作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黃酒的制作方法   1.浸米 將小米倒入浸米池,放水淘洗干凈后進行浸米,水面淹過米面約30cm,水溫控制在20-25℃,浸泡24h。   2.蒸飯 把浸米瀝干后倒入甑鍋內,開汽蒸料,待全面上汽,再蒸3-5min,關掉蒸汽,潑入90℃以上的熱水(潑水量為25%-30%),加蓋燜數分鐘,待米充分吸水后,再開汽復蒸。待全面上汽后,再蒸20min即可。米飯的感官質量要求:熟而不黏,內無生心。   3.落缸發酵 待米攤涼至28℃時,加入生麥曲5.2kg,翻拌均勻后入缸,投料溫度為26-27℃。發酵用缸事先必須消毒滅菌。投料前在缸內放水180kg(水溫控制在24-25℃),再在缸內加入糖化酶0.13kg。投料后攪拌均勻,經10h左右品溫上升到28-29℃,酒醪已開始稀薄,味淡,即可開頭耙。頭耙后品溫繼續上升,維持24h左右進行喂飯。   4.喂飯 喂飯原料65kg,飯攤涼冷卻后,加麥曲5.2kg入缸。喂飯時再加糖化酶0.13kg、已活化的黃酒干酵母,攪拌均勻后品溫掌握在25-26℃。喂飯前釀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半成品的質量,是釀酒成敗的關鍵工序,所以要切實掌握合適的品溫和及時開耙。喂飯時應根據醪液的品溫隨時開耙,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降低品溫,并使缸中品溫及發酵成分上下均勻一致;另一方面是為了排出在發酵過程中積聚的大量CO2,同時供給新鮮空氣,可以促進發酵菌繁殖,并可減少其他雜菌滋生的機會。   5.后發酵 前發酵一般5d左右,然后加入糟燒酒13kg轉入后酵(加入糟燒酒可以提高酒精濃度,防止發酵醪酸敗)。后酵品溫一般控制在23-24℃,經過15-20d進行壓榨。   6.壓榨 采用氣膜式板框壓濾機,糟板含水率為48%-50%。   7.煎酒 利用加熱的方法將生酒中的微生物殺死,并破壞殘余的酶,使黃酒中的成分基本上固定下來,防止成品酒發生酸敗。另外,可促進黃酒的老熟和部分蛋白質凝固,使黃酒色澤清亮透明。煎酒設備為不銹鋼材料制成的煎酒鍋,外設夾層,可通蒸汽和冷卻水。也可用薄板熱交換器進行瞬時煎酒。 8.陳釀、勾兌、灌裝、殺菌 可按普通黃酒生產的工藝條件進行。   黃酒的選購方法   1.應在正規的大型商場或超市中購買黃酒產品。這些經銷企業對經銷的產品一般都有進貨把關,經銷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有保證。   2.選購大型企業或有品牌的企業生產的產品,這些企業管理規范,生產條件和設備好,產品質量穩定。   3.選購時可從產品名稱、含糖量來判別產品的類型,以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黃酒種類。   4.黃酒產品執行的國家標準為:GB/T13662、GB17946等。   5.酒液應呈黃褐色或紅褐色,清亮透明,允許有少量沉淀。   如何儲存黃酒   (1)選擇陰涼、干燥的地方。一般選4°以上,15°以下,變化平穩,干濕度適合、通風良好的倉庫貯存。   (2)黃酒的包裝容器以陶壇和泥頭封口為最佳,這種古老的包裝有利于黃酒的老熟,在貯存后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   (3)黃酒儲存應平穩放置,不宜晃動。   (4)黃酒不益與其他有異味的物品或酒水同庫儲存。   (5)黃酒貯存的時間要適當。一般最多1年到3年,這樣能使酒質變得芳香醇和,如果貯存時間過長,酒的色澤則會加深,尤其是含糖分高的酒更為嚴重。

黃酒的制作方法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