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反過來,這小小的濕度差異最大的反應就是酒曲的發酵,郎酒的曲和我們茅臺鎮的大多數酒廠的曲差不多,只能說是高溫大曲,而茅臺酒的曲對外宣傳是高溫大曲,其實茅臺酒大曲屬于實實在在的超高溫大曲,他的溫度比目前絕大多數的醬香型白酒的發酵溫度都高。在茅臺酒的釀造歷史上,制曲添加中草藥是有歷史記載的,最大的證據就是當年的茅臺酒異地實驗,在采購清單上明確的記錄了采購的中草藥品種。
白酒哪個牌子好喝?青花郎口感怎么樣?
白酒那個牌子好喝?青花郎口感怎么樣怎么樣?謝謝邀請!白酒那個牌子好喝,這里有習慣和經濟條件的問題。從習慣來說,牌子不是很重要,主要是香型,你的口感適合那種香型,如果經濟條件許可的話,當然是你喜歡的那種香型酒的名牌產品,如濃香型的首推五糧液;醬香型的首推茅臺;清香型的首推汾酒。它們之所以成為名牌,不是浪得虛名,肯定是得到了大部分消費者的認可,酒質一流的。
但是那幾種酒都很貴,不是一般消費者能消費得起的。從更容易找到純糧酒,更有利于健康的角度來說,還是醬香型白酒好。現在似乎有一個趨勢,更趨向于喝醬香酒,因為醬香型白酒大部分都是純糧生產的,只有串香酒是半純糧酒。如果經濟許可,買到出廠價的一二百元的坤沙醬香酒,那種窖底香、醇香、醬香三香合一的醇厚,棉柔,優雅,陳年老酒的香味,喝起來的那種享受感,是非常舒服的,用這種酒作口糧是最合適的。
如果你覺得太貴,經濟承擔不起,買出廠價60——100元之間的純糧醬香酒作口糧酒也是很好的,這種酒醇厚、棉柔的口感也是不錯的。我就只能承受這種價位的醬香酒,我的口糧酒就是60元一斤的散裝酒。至于題主問到青花郎口感怎么樣?我也剛喝過一瓶青花郎,那是我女婿送的,這酒當然很好,1000多元一瓶,20年的陳釀,酒質可以跟飛天媲美,它也是醬香型白酒。
金沙摘要酒和青花郎哪個性價比比較高?
摘要屬于金沙的高端系列,產品包裝很有創意,取“摘萬物魁首,聚一生至要”之意;青花郎同樣是郎酒的高端系列,兩者都定位高端商務消費群體,但郎酒作為川酒五朵金花之一,且自詡為赤水河畔兩大醬香白酒之一,也不是瞎吹的,兩者一個為地方知名品牌的高端,一個為國家名酒的高端,孰優孰劣不敢妄下定論,個人而言,還是會選擇大品牌,青花郎,響當當~。
400元左右一瓶的白酒都有哪些種類?
400左右的酒性價比高的大廠酒都可以,具體價格各地可能有些差別,能力有限還有很多性價比超高的酒去品去探索1、茅臺系列:漢醬、賴茅、珍品王子53度 500ml;2、五糧液系列:永福醬酒 53度 500ml;3、劍南春系列:水晶劍;4、汾酒系列:青花30、青花20;5、古井貢酒系列;年份原漿古16 50度500ml;6、郎酒系列:紅花郎十五(10) 53度 500ml 7、董酒系列:國密;8、西鳳酒系列:西鳳經典20年;9、老十八大名酒53優等同等系列酒都非常不錯。
青花郎和茅臺都屬于醬香型高端白酒,兩者在口感上的差距大嗎?
二者的口感說不上差距,畢竟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是其差異性還是非常非常大的。簡單點說,郎酒青花入口比茅臺好,但是茅臺酒的苦甘長和香氣的持久性長也是一大特征。因為茅酒守藝人屬于傳統農的白酒一線釀酒工作者,所以我分析白酒我喜歡從本質,也就是釀造原料、環節、環境上去分析。首先,我們來看看郎酒與茅臺鎮氣候差異郎酒屬于茅臺鎮的下游,二者的海拔應該差距在100米左右,就是這小小的一百米,造就了二者平均氣候的差異,郎酒所在地的溫度平均比茅臺鎮高二度左右。
可是茅臺鎮的濕度又大于二郎鎮。而反過來,這小小的濕度差異最大的反應就是酒曲的發酵,郎酒的曲和我們茅臺鎮的大多數酒廠的曲差不多,只能說是高溫大曲,而茅臺酒的曲對外宣傳是高溫大曲,其實茅臺酒大曲屬于實實在在的超高溫大曲,他的溫度比目前絕大多數的醬香型白酒的發酵溫度都高。除了濕度的原因,曲倉的結構也是一大因素。
其次:原料茅臺酒的釀酒原料大家都知道,他采用茅臺鎮周邊鄉鎮種植的紅纓子糯高粱,說到高粱估計大家認為都差不多,但是紅纓子支鏈淀粉緊實的結構造成整個釀造環節很大的參與淀粉,還有就是紅纓子高粱在所以高粱里面單寧含量也是一絕。這二者在整個一年的釀造過程中反復的氧化還原。所以茅臺酒入口的滋味多變而豐富。相反郎酒一直沒有公布自己的高粱使用情況。
當然私人企業與國企在成本上的計較程度肯定是不一樣的。第三:土壤環境其實酒從本質上說就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雖然曲、釀酒原料、生產工具都會帶來大量的微生物,但是微生物的來源最大的還是釀酒的環境,也就是客氣和釀酒場地。在四川貴州的絕大多數地方,泥土都是黃泥,而這個紅泥恰恰又是己酸菌非常喜歡的環境,己酸菌產生的己酸與酒中的乙酸結合會產生己酸乙酯,己酸乙酯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就是濃香型白酒的重要星期香味物質。
這樣是四川一帶醬香型白酒為什么非常好入口的原因,因為己酸乙酯非常的爽口。而茅臺鎮的河谷兩岸,他是紫紅泥的地,這種紫紅泥不適宜己酸乙酯菌的大量繁殖。所以茅臺鎮的很多醬香或者是茅臺酒他就沒有這種味。其實這也是為什么茅臺酒異地實驗為什么失敗的最大原因。當時基本上把茅臺鎮周邊的東西都搬了過去,但是俗話說百密總有一疏,正是這個泥土的原因,來自于窖壁的經過當地泥土的水他會帶來一些己酸菌,所以包括異地實驗后來的產物珍酒,他都有很明顯的淡淡的己酸乙酯味。
第四:迷一樣的中草藥今天的茅臺酒一直不承認自己添加了中草藥,當然他現在也確確實實沒有添加中草藥。但是在茅臺酒的釀造歷史上,制曲添加中草藥是有歷史記載的,最大的證據就是當年的茅臺酒異地實驗,在采購清單上明確的記錄了采購的中草藥品種。所以曾經使用中草藥,至于說怎么使用就是迷,但是他使用過基本上是實錘的。哪今天為什么就沒有使用了呢?其實這就要從使用中草藥的目的說起,中草藥的使用不能給酒帶來很大的藥味,要不然茅臺酒會有很大的藥味。
這個中草藥的使用應該是定向的篩選某些釀酒微生物,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捕捉、富集某些微生物。經過多年的連續篩選,微生物的種類基本上已經恒定了,而母曲的時代輪回會提供菌源,所以今天不在使用中草藥也是屬于情理之中的事情,因為他沒有必要了!對于這個事情,茅酒守藝人曾經拜訪過一個茅臺酒老曲師的后代,據他說,現在茅臺酒廠的精神支柱季克良老爺子來茅臺酒廠工作的時候,他長期的跟隨過他的父親。
而且其老曲師的兒子因為這層關系是老爺子從一開始有專車以后的貼心司機。最后,正是這些綜合性的因素,造就了絕大多數郎酒好入口,而且入口偏酸,焦香糊香不重的原因,相反茅臺酒屬于一聞就是很濃烈的山漆(以前農村的一種土油漆)味,夾雜著酸餿味。同時因為釀造“三高”在后味上苦非常長。只不過這個苦帶來的甜非常快。所以,郎酒青花高端雖然香氣一開始散得開也很香,但是香氣的硬度不夠、持久性也不夠。
但是他的氣味不沖人。而且入口比較爽凈。而茅臺酒呢?一聞就是一股子很重的味,讓人有點不適應,同時給人一種塑料味,敵敵畏味的感覺。同時口腔內的澀味和苦味也是讓很多朋友一開始不喜歡,一般需要三杯以后才能夠適應。這也是為什么茅酒守藝人說這兩個酒風格各異,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的原因。如果朋友們對白酒感興趣,歡迎關注茅酒守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