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紅酒為什么有中文,關鍵詞

沒有中文背標的紅酒,通常有幾種情況。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不過通常進口商以集裝箱貨柜大批量進口的葡萄酒在報關時一般不會全部貼上中文標簽,主要為了考慮下面的經銷商和批發商便于貼上自己公司信息的中文標簽,所以消費者有時看到沒有中文標簽的紅酒,并不能說明其是假酒,只能說明其管理和銷售操作不規范。

怎樣辨別紅酒真假?

法國作為舊世界的葡萄酒生產大國,法國對酒標的內容和標識有非常詳細和嚴格的規定,任何一個酒莊、酒商、酒廠都必須嚴格遵守這些規定。盡管酒標以法文為主,但只要知道幾個簡單的關鍵字,基本上了解某一款酒的質量和合理的價格范圍,從而更有依據更自信滿滿地做出購買決定。第一個關鍵詞:AOC/AOPAOC是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 的簡寫,appellation在法文中是“名稱”的意思,origine 是法文“原產地”的意思,controlee 是法文“管制、控制”的意思,因此AOC直譯過來就是“原產地名稱管制”。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中的d’origine被FAUGERES取代,說明這款酒的原產地是AUGERES,AUGERES(福熱爾)是法國的一個產區地名。但大家比較常見的是Bordeaux(波爾多)。2008年歐盟對原產地保護進行了一些改革,法國也把“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改成為“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egee”即“原產地名稱保護”,簡寫為“AOP”。

因此2008年份以后的法國酒,酒標上可能標注的不是AOC,而是AOP,但AOC還在廣泛使用。法國對AOC的酒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主要內容包括:1,釀酒所用的葡萄必須全部來自這個產區,不能使用產區外種植的葡萄;2,對釀酒使用的葡萄品種有嚴格規定,稱為法定葡萄品種,只有使用法定葡萄品種釀的酒才能標注AOC。

如波爾多產區法定的紅葡萄品種有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麗珠(Cabernet Franc),梅洛(Merlot),小維多(Petit Verdot)、馬爾貝克(Malbec)和佳美娜(Carmenere)六種。只有用這六種葡萄之一釀制的或用其中幾種混釀的酒才能使用波爾多AOC。

3,對葡萄的成熟度和酒精濃度有嚴格的要求,成熟度不滿足要求的葡萄不能用來釀制AOC酒。4,對每公頃葡萄園的產量有嚴格的要求,單產不能超過規定的數量。5,對葡萄的種植管理方法有明確的要求,如種植密度、剪枝、棚架、灌溉等都有明確的規定。6,對釀酒方法有詳細的規定,在釀酒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波爾多地區有60多個不同的AOC,十分復雜繁瑣,這些AOC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大區級AOC,這是最低級別的AOC,覆蓋范圍最廣,要求最松限制最少,因此平均售價也最低;第二類:子產區級AOC,這個級別處于中間位置,與大區級比起來,覆蓋范圍小很多,同時要求更多,限制更嚴,平均價格比大區級貴不少;第三類:村莊級AOC,這是最高級別的AOC,覆蓋范圍最小,要求最多,限制最嚴,平均價格最高。

記住在這些AOC中覆蓋范圍越小價格一定會越貴,如下圖:第二個關鍵字:IGPIGP是“Indication Geographique Protegee”的簡寫,指的是“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和AOC/AOP相似,IGP也對葡萄的產地、品種、單產、酒精度、葡萄園管理及釀酒技術有明確的規定,但沒有AOC那么嚴格。

如大部分AOC對單產的限制是每公頃土地最多可以出產6000升葡萄酒,而IGP的上限是每公頃可以出產9000升葡萄酒。由于IGP的要求比AOC要寬松一些,因此其平均價格也比AOC酒要低不少。如果同一個產區的IGP酒的價格與AOC酒的價格相差太大,你就要注意啦,除非有特別令人信服的原因,否則你可能被老板給忽悠。

AOC的酒并不一定比IGP的酒更好喝,但其需要遵守的法規確實比IGP酒要嚴格。這就好比不是所有茅臺集團的酒都比出自茅臺鎮的其他白酒好喝一樣的。第三個關鍵字:Vin de Pays法國酒的酒標上另一個常見的字是“Vin de Pays”,它的意思是“國家葡萄酒”。這個酒標說明這是一款Vin de Pays的酒,后面的Du Vaucluse指的是產區或者直接是數字代表年份。

Vin de Pays的規定比AOC要寬松些,其實Vin de Pays與IGP是一樣,事實上這個類別已經被IGP取代,就是IGP!但法國人可能是比較戀舊、保守,更愿意繼續使用Vin de Pays這個短語來代表這是一款IGP類別的酒。在酒標上,Vin de Pays后面通常會標出產區。最常見的是“Vin de Pays d’Oc”或簡單地寫成“Pays d’Oc”。

這是來自法國南部朗格多克產區的酒,由于該產區的產量巨大,市場上相當一部分Vin de Pays都是來自這個地區,因此Vin de Pays d’Or 或 Pays d’Oc更加常見。第四個關鍵字:Vin de Table這是最基本的法國葡萄酒,沒有產地標識,限制最少。Vin de Table目前已經被Vin de France取代,但還有很多酒莊樂于繼續使用更加傳統的Vin de Table。

這類酒的葡萄可以來自法國任意地區,可以用不同品種的葡萄混釀,也可以用來自不同地區的葡萄混釀。簡單一句話,只要是用法國葡萄釀的酒,都可以稱為Vin de Table 或 Vin de France。這種桌酒在法國的售價非常便宜的,通常僅為3-4歐元,甚至還要低一點。雖然是桌酒,但也要看是哪個產區的,如朗格多克價格就像相對貴一點。

總結法國酒三大分類:第一類:AOC/AOP,法定產區葡萄酒。對這類酒的要求最高,限制最多,因此其平均價格也是最貴的。第二類:IGP,地理標識保護葡萄酒/國家葡萄酒。這類酒也要遵守很多規定,但與AOC/AOP比起來,要求要低一些,限制少一些。Vin de Pays, Vin de Pays d’Or, Pays d’ Or等都屬于這一類。

第三類:Vin de table/Vin de France,桌酒。對這類酒幾乎沒有限制,要求最低最寬松,只要是用法國葡萄釀制的就行。這種酒價格非常低廉,常常只要3-4歐元,甚至更低。如果以后有人拿Vin de Table/Vin de France賣你AOC/AOP的價格,你應該知道怎么回應他了吧!。

沒有中文背標的葡萄酒能不能喝?

沒有中文背標的紅酒,通常有幾種情況。1、從國外郵寄回來的;2、出國旅游購買帶回的;3、機場港口等口岸的保稅店購買的;4、通過香港澳門“水客”帶回大陸的;5、通過走私渠道,從大陸以外地區進來的;6、通過正常報關進口的,通過海關暫時沒有貼中文標的。看酒標:進口紅酒正面貼有進口國文字的正標外,背面貼中文背標。

看酒瓶標簽印刷是否清晰,是否仿冒翻印。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的內容不僅要和外文內容完全相同,還必須包括以下幾項:食品名稱,原產國家或地區,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指南,制造、包裝、分裝或經銷單位的名稱和地址,在中國國內的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等信息。

這些信息必須是中文字體。不過通常進口商以集裝箱貨柜大批量進口的葡萄酒在報關時一般不會全部貼上中文標簽,主要為了考慮下面的經銷商和批發商便于貼上自己公司信息的中文標簽,所以消費者有時看到沒有中文標簽的紅酒,并不能說明其是假酒,只能說明其管理和銷售操作不規范。需要注意的是通常走私進口紅酒是沒有中文標簽的。

看條形碼:通常紅酒背標上面的一維條形碼,69開頭的為中國灌裝,00-13為美國加拿大,30-37為法國,78為智利,84為西班牙,93為澳大利亞,80-83為意大利,50為英國。一般法國不同產區的酒標是有一定規律的,可以在網上相應查到,部分高級紅酒在背標或酒封上面貼有獨有的二維碼標識,例如拉菲等名酒,甚至可以通過官網進行追溯。

看計量單位:以法國為例,其計量單位一般是cl(厘升),而不是ml(毫升),一般在正標右下角,部分在背標上面。如果是法國進口的高檔葡萄酒,酒瓶底部的計量單位通常是75cl,而不是750ml,普通餐酒多數標記為750ml。法國以外的葡萄酒計量單位一般是ml,但進口紅酒背標的中文標簽通常是750ml(毫升)。

推薦閱讀

進口紅酒利潤大概在多少錢,網上賣的進口紅酒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