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的賴茅怎么樣,賴茅=飛天茅臺

又經過曠日持久的的商標之爭,最終在2014年1月,"賴茅"商標判給茅臺公司,結束了幾十年的混亂局面。此前的賴茅由于無主,被很多商家利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各式各樣的賴茅,品質也是參差不齊,不是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賴茅酒都是假冒商品。大小酒廠、不論產地的酒都可自稱“賴茅”,其中不乏低質的差酒,使得賴茅一度成為賤價酒、仿冒酒的代名詞。

賴茅酒和茅臺區別?

第一.賴茅和茅臺酒的相同之處:賴茅和茅臺生產廠家都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都是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都是12987工藝,生產原料都是高粱和小麥及水,都是53度白酒,都是500毫升。第二.賴茅和茅臺酒的區別:1.品牌不同賴茅和茅臺品牌名稱不同(如下圖所示)2.品牌歷史不同茅臺酒:1863年賴茅:1929年(如下圖所示)3.范疇不同賴茅酒獨產于中國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是茅臺系列酒之一,而茅臺包括王茅”,“華茅”,“賴茅”。

(如下圖所示)4.價格不同茅臺酒:1499 賴茅:7365.賴茅和茅臺酒的包裝不同(如下圖所示)6.口感不同茅臺酒的口感:香氣幽雅,酒味醇厚,味道甘冽,酒體飽滿圓潤,酒香濃郁持久。賴茅的口感:入口柔順,幽雅細膩,醇厚香濃,清冽甘爽,酒香濃郁持久。溫馨提示:少酒飲酒,請勿貪杯,創作不易,如果大家喜歡,記得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關注,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大家觀看。

賴茅和茅臺是什么關系?

謝邀!賴茅和茅臺關系固然復雜,但王茅、華茅、賴茅三茅和茅臺之間的關系相信更是酒友們一直想弄卻又弄不清楚的復雜關系。很多酒友常常來問我“現在市面上華茅、賴茅、王茅的酒都怎么樣呀,它們能否和茅臺酒對比?”。其實說實話阿文也不能簡單的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因為其中牽涉的關系是非常非常復雜的。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來認真梳理一下它們間的復雜關系和它們間發生的或多或少的恩怨情仇。

其實稍微對茅臺酒有些了解的酒友都知道,茅臺集團是在解放后,由茅臺鎮三家燒坊:成義燒坊(華茅)、榮和燒坊(王茅)、恒興燒坊(賴茅)組建發展而來的,收歸國有之后,這三個品牌才合并成了茅臺酒,隨著后來的發展,茅臺酒也逐漸做大做強,在世界范圍有了知名度,后來在改革開放時期,這三家的后人又各自成立了私營釀酒廠,毫無疑問他們都打出了引以為豪的自己祖輩的旗號來做酒,想著一方面可借祖先的余蔭,另一方面也許有想光中耀祖或者光耀門楣的意思吧!復雜關系圖但是有一點對他們是不利的,就是這三家燒坊隨著并為茅臺后,其商標都為茅臺集團所有了,那沒有了商標,它們就變成了"名不正言不順"境地,那它們都沒法證明自己是正統。

所以,從茅臺集團的手里拿回祖輩的商標就變成了它們此時的第一要務。首先是王茅的情況: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可能是王茅后人了。王茅創辦于1879年,一開始是由孫泉太、石榮霄(本姓王,名霄)、王立夫合伙開設,叫做"榮太和燒坊",后來孫泉太退股(那時也有股份制了),成了"榮和燒坊",再后來石榮宵一家獨大,"榮和燒坊"又被叫做"王茅"。

但到了1952年,王茅被強制沒收入貴州茅臺酒廠,家族商標就此沉寂,不過也正因為是被沒收,王茅后人才有機會保留有"榮和燒坊"的商標改革開放后,王茅后人自行創辦了私營釀酒廠,為了重新啟用榮和酒坊商標,幾經周折,在經歷了三十來年的官司斗爭之后,2009年,國家商標總局裁定:駁回貴州茅臺酒廠申訴,"王茅"嫡傳后人擁有"王茅"相關知識產權,并合法享有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榮譽。

王茅后人雖取得了王茅商標,但關于王茅的商標有"王茅"、"榮和"、"榮太和"、"榮和燒坊"幾家,并不屬于同一家,所以王茅的商標情況依然很混亂。現在市場上與王茅相關的酒業,取得商標的主要是"榮和酒業"、"榮和燒坊"、"王茅酒業"三家,而掛名"榮太和"、"王立夫"、"王天和"等商標的企業,迄今沒有注冊成功,其他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公司也掛名"王茅",實際大多數既不是嫡傳,也沒有嫡傳的工藝了。

所以看見有些酒商打著這些旗號買酒時酒友們就得注意了。華茅的情況:華茅的后人不太顯眼了,一些企業生產了類似"華聯輝"、"成義燒坊"等酒,但至今無一個與"華茅"、"成裕"、"成義"或"華聯輝"相關的商標注冊成功,而且這些企業基本上與華氏后人沒什么關系。但有一家企業把“華茅”的故事講的有鼻子有眼的,那就是廣東五葉神公司投資的茅臺鎮厚工坊酒業,在推出“厚工坊”這個品牌的時候,他們居然還講到從臺灣把保留在臺灣的”華茅“工藝拿回到了茅臺鎮,恢復了1949年前的“古法釀造工藝”,推出了綿柔醬香(其實就是非純坤沙酒)的概念。

但事實是他們的酒并沒有在我們資深酒友圈里得到一點的認可。再來看看你們非常熟悉的賴茅:1953年,賴永初的"賴茅"商標作為恒興酒廠無形資產和工業產權,與恒興酒廠其他財產一并折價劃歸茅臺集團。1980年1月,賴永初在省政協四屆二次會議上提出了恢復賴茅酒生產的提案,并獲準通過。賴永初嫡子賴世強重建老字號茅臺鎮 "恒興酒廠",將所產賴茅冠名注冊為"賴永初"、“恒興燒坊”酒商標。

1988年12月29日,茅臺集團成功注冊賴茅商標。茅臺集團注冊賴茅酒之后,之前市場上的賴茅酒全部下柜,從此賴茅酒沉寂。2005年3月16日,有企業以連續三年未使用賴茅商標為由,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茅臺集團的賴茅商標,茅臺酒廠因連續三年停止使用而被商標局撤銷"賴茅"商標。同年3月29日,茅臺酒廠有限公司再次提出"賴茅"商標的注冊申請。

茅臺集團再次申請注冊賴茅商標時,便不斷遭到異議的力量。此后,無主的賴茅商標便陷入了極其混亂的時代。2012年7月30日后,賴茅商標爭議進入了司法階段。2014年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賴茅"商標歸屬茅臺集團。同年10月,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在全國市場運營賴茅品牌系列產品。

所以從1988年-2014年的26年間,由于賴茅商標的歸屬不明,因此各類白酒廠商紛紛以其他注冊商標之名生產“**牌”賴茅酒,大打擦邊球,因此此期間的市場上有大量不同商標的“賴茅酒”在流通,可以說是極其的混亂。 各種“賴茅”酒友們看到這里應該對賴茅有了一個比較全面清晰的了解了:2014年以后的賴茅,只要不是茅臺酒廠生產的,就可以判定為是假的賴茅酒;那些在市場上流通的2014年以前生產的賴茅酒,酒友們一定得要謹慎得選擇,至于如果你想找正宗的老賴茅工藝生產的醬酒是不可能的了,其實你也搞不清楚什么樣的酒才是所謂的老工藝醬香酒,而且老工藝醬香酒的口感也不一定適合現代人的口感偏好方,搞不好你一口也下不了口。

以上就是王茅、華茅、賴茅和茅臺酒間的關系。其實我們只從這三個白酒的的混亂現象就可以窺見或理解中國現在白酒市場的混亂局勢了,所以可以說現在的白酒市場很混亂,如果沒有一個半個靠譜的購買渠道就更很容易上當的,這點酒友們一定得認清楚。特別是臨近中秋佳節,市場上茅臺假酒開始泛濫,很多假酒也會出現在我們的酒桌上。

散茅醬香酒如果真的遇到了假酒,面子事小,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其實在茅臺鎮上,秉承傳統工藝生產醬香酒并且在酒友間傳的精品口碑酒廠還是有的,用合適的價格買到滿意的品質醬香酒完全不是個問題,但關鍵的前提是你得找到屬于你的靠譜的渠道阿文會一直努力堅持于醬香好酒的挖據,心愿就是希望醬香酒客們都能喝上健康的純糧釀造醬香酒。

哪位了解賴茅酒,請問賴茅酒怎么樣?

民國十八年(1929年),貴陽人周秉衡他創辦了一所酒坊名為衡昌燒坊,后與賴永初合辦,由于周氏家族內部的原因,在民國三十年(1941年)賴永初直接兼并了衡昌燒坊,并將其改名為恒興燒坊,產品正式命名為“賴茅”。在2011年的中國名酒拍賣會上,一瓶1935年的賴茅酒以1070萬元的天價成交,可見老“賴茅”的稀缺性及收藏價值之高。

說起賴茅酒,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歷史上的賴茅(1951年以前生產的賴茅酒)、混亂時期的賴茅(1951年到2014年生產的賴茅酒)與新時期的賴茅(2014年以后的賴茅酒)。這其中關鍵性的事件便是1951年的“三茅合一”,當年政府通過贖買、沒收、接管的方式將榮和(王茅)、成義(華茅)、恒興(賴茅)三家私營釀酒作坊合并,成立了國營茅臺酒廠,也就是如今的茅臺酒廠。

1988年茅臺酒廠首次注冊“賴茅”商標,賴氏后人對“賴茅”商標歸屬進行維權,長達八年的維權之后賴茅商標被判給茅臺酒廠,后因多年未使用該商標在2005年被國家商標局撤銷。后來茅臺做了一些努力(2007年,國家商標局發布茅臺集團“賴茅”商標核準公告),但是由于賴家后人不服,“賴茅”商標便一直處于“異議復審”狀態。

在“賴茅”商標歸屬不清晰的期間,不存在商標專用權保護問題,任何廠家都可以運用該商標,因此造成了賴茅亂象。2007年到2014年,這段時期市面上有眾多的酒廠均自稱是“賴茅”嫡傳,上百個打著“賴茅”旗幟的廠家,出產著幾千種“賴茅酒”。盡管其中有賴氏后人的酒廠,但絕大多數都是打著賴茅擦邊球的企業,使得賴茅酒產品極其雜亂。

大小酒廠、不論產地的酒都可自稱“賴茅”,其中不乏低質的差酒,使得賴茅一度成為賤價酒、仿冒酒的代名詞。這種現象在2014年得到有效改觀,當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賴茅”商標歸屬茅臺集團,該商標開始受專用權保護,賴茅真正意義上成為了茅臺的一份子。同年10月,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開始在全國市場運營賴茅品牌系列產品。

從2014年至今,賴茅發布了傳承、一代工醬、傳禧、易捷10周年定制酒等多款優質產品,備受市場的青睞,并一舉跨入了茅臺集團旗下“10億級大單品”的行列。在新時期,消費者購買正宗賴茅酒也變得容易且有保障,認準貴州茅臺股份有限公司,便可一嘗這歲月凝聚的味道。(作者周錦程,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

本人想買幾箱茅臺漢醬和賴茅傳承收藏,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嗎?

漢醬和賴茅傳承都屬于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可以說是系出名門,在茅臺醬香系列酒中屬于中高端醬香酒,定位高于王子系列酒,目前知名度極高。先說說漢醬的前世今生:據說,2005年習酒公司首次推出了漢醬酒,因其酒質好、價格合適,很快在市場上大賣,熱銷盡頭有些危及茅臺酒的地位。然而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就退市了,市場見不到了,讓許多經銷商及消費者都摸不到頭腦。

漢醬醬色款直到2011年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51度漢醬酒,這款酒定位于中高端的醬酒,是茅臺股份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一款飛天茅臺之下的拳頭產品。問世的時候就比較高調,號稱比肩茅臺,當時的進價600多元,市場銷售價格一度高達800之上,在當時的價格僅次于茅臺。據說當時漢醬酒中使用了一部分茅臺的基酒,可見當時的酒質是很好的。

到今年為止漢醬上市即將滿十年,如今的名氣越來越大,去年單品銷售金額達到十億以上。漢醬酒鉑金藍款漢醬的設計理念,來源于歷史上最早記載的茅臺。漢武帝派遣唐蒙出使南越,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嘗到了今天茅臺一帶產的枸醬酒,口味非常好。為取悅漢武帝,唐蒙到茅臺一帶,精心挑選枸醬酒獻上。漢武帝品嘗后,贊其“甘美之”。

這段故事被記錄在《史記》里,見證了茅臺鎮上千年的釀酒歷史。漢醬的包裝設計,融入了不少漢朝文化色彩。瓶盒的圖案采用漢朝士大夫服飾衣襟上的花紋,象征華貴與內斂;瓶身的「漢」字采用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漢家枸醬」,歷史感濃厚。這是一款內外兼修的醬香酒,無論是產品的包裝設計,還是產品的品質均堪稱上品。漢醬酒秉承了茅臺酒的核心釀造工藝,采用當地產優質高粱和小麥為原料,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的傳統釀制生產模式,堅持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等工藝,漢醬酒具有醬香突出、口感細膩,醇厚綿軟、回味悠長的特點。

漢醬獨到之處是和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其他高度酒不同,漢醬首創51°,在保障了醬香的同時,賦予漢醬更綿柔的口感,給醬香型白酒多了一種選擇。筆者今年買了四箱漢醬,一瓶300元整,一箱1800元,生產日期是2020年10月份的,在經銷商那里買的時候,店里的經理說,好多年前他們進價就要600多元,可見當時漢醬的定位之高。

后來受三公經費的影響,茅臺暴跌,漢醬也不可避免地暴跌,從那以后再也恢復不了當年的輝煌。再說說賴茅傳承的前世今生:1988年,貴州茅臺酒廠注冊申請“賴茅”商標并獲準注冊,享有該商標專用權;2005年被撤銷。又經過曠日持久的的商標之爭,最終在2014年1月,"賴茅"商標判給茅臺公司,結束了幾十年的混亂局面。

2014年10月,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推出賴茅品牌系列產品。賴茅酒產品多達十幾種,讓人有些眼花繚亂。此前的賴茅由于無主,被很多商家利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各式各樣的賴茅,品質也是參差不齊,不是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賴茅酒都是假冒商品。漢賴茅傳承籃賴茅酒主打傳承,是以優質糯高粱、小麥、水為原料,采用大曲醬香型白酒傳統回沙工藝精心釀造、貯存、勾兌而成,未添加任何香氣、香味物質。

具有醬香顯著、酒體豐滿、醇和協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久的特點。賴茅傳承棕通過以上分析,我認為二者有以下區別:1、在收藏方面從酒的品質分析,賴茅傳承與漢醬酒品質不相上下。賴茅偏重于傳統醬香酒的傳承、傳統品牌的繼承。賴茅酒的醬香更加突出典雅,是復合香氣,香氣清新、協調。而漢醬則更偏重于創新(綿柔醬香),漢醬口感細膩,醇厚綿軟,有淡雅醬香的傾向,比較符合當前年輕人的消費習慣。

但是從用戶體驗上看,似乎漢醬的口碑更高一些,可能這與漢醬偏柔的口感有關。對于入門酒友來說漢醬入口更容易接受,畢竟醇厚的口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得習慣。2、在收藏上面賴茅傳承要勝過漢醬。因為漢醬是51°而賴茅傳承是53°,大家都知道的醬香型白酒最佳的酒精度就是53°,這個度數的酒分子咬合最牢固,不易揮發,貯藏最合適。

相對度數越低的白酒越容易跑酒,從而導致口感香味不正。3、從包裝方面比較漢醬酒目前只有兩款,普通醬色款和鉑金藍款。包裝精美,顏值高,是自飲、招待親朋和送禮的絕佳禮品。賴茅傳承目前也有兩款,賴茅傳承籃和賴茅傳承棕,賴茅傳承瓶身磨砂質感,溫婉如玉,唯一的缺陷是包裝不好看,與漢醬相比顏值相對較差。總的來說,賴茅傳承和漢醬酒質基本上差不多,口感略有差異,價格相差不大。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