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葡萄酒的生產日期是2007年瓶口的日期是2013年這個是什么意思
葡萄酒在密封不銹鋼罐里是不會氧化的,可以一直保持新鮮。所以有的葡萄酒是前幾年釀造的,在密封不銹鋼罐里存放,等到有人來買的時候再灌裝,這就是07年的酒瓶口日期13年的原因
1998說明葡萄收獲日期是1998年,2007年生產說明是2007年裝瓶的。中間的九年我猜一定是在陳桶。這樣的九年陳桶高檔酒,估計只有賣到沙特阿拉伯去才有人喝得起,上海浦東換套房問題不大。騙你的,這種國產酒腳趾頭都能想出來不值錢,估計小幾十塊錢吧
2,紅花和藏紅花一樣嗎
不一樣。
紅花
Flos Carthami
(英)Safflower
別名 草紅、刺紅花、杜紅花、金紅花。
來源 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管狀花。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約1m。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葉長橢圓形,先端尖,無柄,基部抱莖,邊緣羽狀齒裂,齒端有尖刺,兩面無毛;上部葉較小,成苞片狀圍繞狀狀花序。頭狀花序頂生,排成傘房狀;總苞片數層,外層綠色,卵狀披針形,邊緣具尖刺,內層卵狀橢圓形,白色,膜質;全為管狀花,初開時黃色,后轉橙紅色;瘦果橢圓形,長約5爉m,無冠毛,或鱗片狀。1年生草本,花期5~7月,果期7~9月,高30~90厘米,葉互生,卵形或披針形,質地堅硬,兩面光滑無毛,邊緣有刺齒,頭狀花序,全部為兩性的管狀花,花冠桔紅色,含紅花素(carthamine),可作紡織用的紅色染料。花又可作通經藥,有破血、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婦女月經不調。它不僅有藥用價值,而且種子可以榨油,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瘦果含油量34~55%。油中含谷維素0.5%,每千克油中含80毫克,并有豐富的磷脂。紅花種子油中含有較高的亞油酸,有降低血脂及血清膽固醇、軟化和擴張動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液循環、調節心臟和老化了的內分泌系統的效果。紅花種子油也是良好的工業和醫藥用油。還可作油漆、精密機件的噴漆和涂料,也是制造醇酸樹脂的原料。在醫藥上用作抗氧化劑和維生素A和D的穩定劑。榨油后的餅粕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作精飼料喂養牲畜。
紅花生長期短,從播種到收種一般只需要120天。適應能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主根發達(深可達2米以下),具有抗旱抗寒和耐鹽堿的能力,適于中國北方及西北地區栽培。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采制 夏季花橙紅時采摘,陰干、曬干或烘干。
性狀 管狀花長1~2cm,表面紅黃色或紅色;花冠筒細長,先端5裂,裂片狹條形,長5~8mm;雄蕊5,花藥聚合成筒狀,共同白色;柱頭細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質柔軟。氣微香,味微苦。
化學成分 含紅花甙(carthamin)、新紅花甙(neocarthamin)、紅花醌甙(carthamone)、紅花多糖、棕櫚酸、肉桂酸、月桂酸。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活血通徑、散瘀止痛。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打損傷。
附注 果實稱白平子,含“紅花子”油,油能降膽甾醇和高血脂;軟化和擴張血管,防衰老,
調節內分泌。
藥用紅花: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紅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的干燥花。
[植物形態]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cm。葉互生, 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2cm,寬1~3cm,先端漸尖,邊緣具不規則鋸齒,齒端有銳刺;幾無柄,微抱莖。頭狀花序頂生,直徑3~4cm,總苞片多層,最外2~3層葉狀,邊緣具不等長銳齒,內面數層卵形,上部邊緣有短刺;全為管狀花,兩性,花冠初時黃色,漸變為橘紅色。瘦果白色,倒卵形,長約5mm,具四棱,無冠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藥材性狀] 花多聚集成不規則的團塊。紅色或紅黃色。單個花長約1.5cm。花冠筒細長,先端5裂,裂片呈狹線形,長5~7mm。雄蕊5枚,花藥聚合成筒狀,黃色。柱頭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質柔軟。具特異香氣,味微苦。用水泡后,水變金黃色,花不退色。
[功能主治] 活血通經,散淤止痛,用于閉經,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附注] 孕婦慎用。
藏紅花
一、 藏紅花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藏紅花又叫番紅花或西紅花,原產地在希臘、小亞細亞、波斯等地,《草本綱目》記載:“藏紅花即番紅花,譯名泊夫蘭或撒法郎,產于天方國。”“天方國”即指波斯等國家。番紅花是經印度傳入西藏,由西藏再傳入我國內地。所以,人們把由西藏運往內地的番紅花,誤認為西藏所產,稱做“藏紅花”。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5-18cm,花期10月。是馳名中外的“藏藥”。其藥效奇特,尤其以活血養血而聞名天下。據《本草綱目》記載,藏紅花能“活血、主心氣憂郁,又治驚悸”。藏紅花具有疏經活絡、通經化淤、散淤開結、消腫止痛、涼血解毒、憂思郁結,長期堅持服用可收到令人心喜,全面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它對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等方面療效確切,藏紅花含有多種甙的成分,多種甙可明顯增加大冠狀動脈的血流量。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藏紅花的花蕊中含有的藏紅花酸(Crocitin)、藏紅花(safranal)、藏紅花素(Crocin)和藏紅花苦素(Protocrocin)等都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特別對于血癌細胞、乳頭癌、扁平細胞瘤和軟組織肉瘤等都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抗癌機制是抑制癌細胞的DNA和RNA合成,抑制細胞蛋白激酶的活性和原癌基因的表達,抑制苯并芘和12-O-14酰基磷酮-13乙酸鹽(TPA)等致癌物質的毒性,從分子水平抑制腫瘤的形成。其癌細胞的半致死量為0.8~2muM,毒性遠遠小于維甲酸,因此,藏紅花素等抗癌活性物質將成為21世紀最理想的抗癌藥物之一。
藏紅花獨特的神奇功效,被中外醫學界廣泛應用以預防和治療腦血栓,脈管炎、心肌梗塞、血虧體虛、月經不調、產后淤血、周身疼痛、跌打損傷、神經衰弱、驚悸癲狂等疾病。
[選方]
①治各種痞結:藏紅花每服一朵,沖湯下。忌食油葷、鹽,宜食淡粥。(《綱目拾遺》)
②治傷寒發狂,驚怖恍惚:撒法即二分,水一盞,浸一宿服之。(《醫林集要》)
③治吐血:藏紅花一朵,無灰酒一盞。將花入酒內,隔湯燉出汁服之。(《綱目拾遺》)
功能主治〕
調經、活血、祛瘀、止痛、用于清肝熱、血瘀血滯、月經不調、產后惡露不盡、跌打損傷、內外出血、肺炎、身體衰弱、培元健身,是肝病良藥。
〔性 味〕
甘、微苦、性涼。
〔用法用量〕
配伍或單用,單用泡酒。白酒500ml,藏紅花4g,浸泡一周常飲。
〔貯 藏〕
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不一樣
不一樣的!
草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叫紅花,原產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并等地栽培歷史也很長。
紅花可入藥,有活血通絡之功效。草紅花種子含油量達55.38%,長期食用這種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因此,可用它來治冠心病;由于草紅花油中的亞麻酸量很低,所以是制作油漆的好原料。草紅花在西藏東部、東南部以及南部地區均可大力栽培,并有很大的發展前途。
藏紅花(Crocus sativus L),又叫番紅花或西紅花,原產西班牙,在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中也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在國外,最初僅作為染料來栽培,后來才認識到它是一種活血通絡、化瘀止痛的珍貴藥材。在醫學上常用它來治療血瘀引起的閉經、胸腹脅肋等疼痛,也治療創傷腫,特別是它的養血之功能早已聞名于世。正因如此,早在明朝藏紅花就傳入我國,在《本草綱目》中已將它列入藥物之類。當然,就其養血功能而言,要遠遠超過草紅花。
草紅花與藏紅花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誤認為同物異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起種栽培的草紅花當作藏紅花。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紅花是屬雙子葉植物綱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達1米左右,頭狀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狀花呈桔紅色。而藏紅花是屬單子葉植物綱的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鱗莖,花為表紫色或紫紅色。它們雖在活血通絡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統演化、形態發育和其他用途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西藏不產藏紅花。那么,為什么藏紅花又用“藏”字當頭來命名呢?因為這種藥材從地中海沿岸經印度傳入西藏以手,又從西藏轉運至內地。這樣人們就把它稱之為藏紅花。
性味:甘、寒。
功能:活血祛瘀、通絡,涼血解毒,兼有養血作用。
主治:斑疹血熱、憂思郁結、胸膈痞悶、吐血、婦女經閉、產后瘀血腹痛,跌打腫痛。 常用量:1.5-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