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V 代表數字幾啊
羅馬數字是最早的數字表示方式,比阿拉伯數字早2000多年,起源于羅馬。 如今我們最常見的羅馬數字就是鐘表的表盤符號:Ⅰ, Ⅱ , Ⅲ ,Ⅳ(也可為 IIII),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對應阿拉伯數字(就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數字),就是1,2,3,4,5,6,7,8,9,10,11,12。(注: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后來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 因此V代表數字5.
V=5如果在V的左邊代表5-如果在V的右邊代表5+VI=5+1=6VII=5+2=7VIII=5+3=8
在羅馬數字里V=5
羅馬數字V代表阿拉伯數字5
5
2,v在阿拉伯數字中是多少
是羅馬數字,在阿拉伯數字中是 5。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對應Ⅰ-1、Ⅱ-2、Ⅲ-3、Ⅳ-4、Ⅴ-5、Ⅵ-6、Ⅶ-7、Ⅷ-8、Ⅸ-9最常見的羅馬數字就是鐘表的表盤符號:Ⅰ、Ⅱ、Ⅲ、Ⅳ(IIII)、Ⅴ、Ⅵ、Ⅶ、Ⅷ、Ⅸ、Ⅹ、Ⅺ、Ⅻ對應阿拉伯數字(就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數字)、就是 1、2、3、4、5、6、7、8、9、10、11、12擴展資料羅馬數字是歐洲在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數字)傳入之前使用的一種數碼,現在應用較少。它的產生晚于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更晚于埃及人的十進制數字。但是,它的產生標志著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2015年7月,意大利羅馬表示將放棄使用羅馬數字,將街道指示牌、官方文件改成意大利文寫法。羅馬數字是阿拉伯數字傳入之前使用的一種數碼。羅馬數字采用七個羅馬字母作數字、即Ⅰ(1)、X(10)、C(100)、M(1000)、V(5)、L(50)、D(500)。記數的方法:相同的數字連寫,所表示的數等于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如 Ⅲ=3;小的數字在大的數字的右邊,所表示的數等于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如 Ⅷ=8、Ⅻ=12;小的數字(限于 Ⅰ、X 和 C)在大的數字的左邊,所表示的數等于大數減小數得到的數,如 Ⅳ=4、Ⅸ=9;在一個數的上面畫一條橫線,表示這個數增值 1,000 倍,如=5000。羅馬數字的組數規則,有幾條須注意掌握。用羅馬數字記較大的數非常麻煩,所以已不常用了。在中文出版物中,羅馬數字主要用于某些代碼,如產品型號等。計算機 ASCII 碼收錄有合體的羅馬數字 1~12。用羅馬數字表示數的基,該方法一般是把若干個羅馬數字寫成一列,它表示的數等于各個數字所表示的數相加的和。但是也有例外,當符號 I、X 或 C 位于大數的后面時就作為加數;位于大數的前面就作為減數。例如:Ⅲ=3、Ⅳ=4、Ⅵ=6、XIX=19、XX=20、XLV=45、MCMLXXX=1980。羅馬數字因書寫繁難,所以,后人很少采用。21 世紀,有的鐘表表面仍有用它表示時數的。此外,在書稿章節及科學分類時也有采用羅馬數字的。21 世紀,羅馬數字已是一種應用較少的一種的數量表示方式。它的產生晚于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更晚于埃及人的十進位數字。但是,它的產生標志著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大約在兩千五百年前,羅馬人還處在文化發展的初期,當時他們用手指作為計算工具。為了表示一、二、三、四個物體,就分別伸出一、二、三、四個手指;表示五個物體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個物體就伸出兩只手。這種習慣人類一直沿用到今天。人們在交談中,往往就是運用這樣的手勢來表示數字的。當時,羅馬人為了記錄這些數字,便在羊皮上畫出 Ⅰ、Ⅱ、Ⅲ 來代替手指的數;要表示一只手時,就寫成“Ⅴ”形,表示大指與食指張開的形狀;表示兩只手時,就畫成“ⅤⅤ”形,后來又寫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這就是羅馬數字的雛形。后來為了表示較大的數,羅馬人用符號 C 表示一百。C 是拉丁字“centum”的頭一個字母,centum 就是一百的意思(英文“century”就是由此而來)。用符號 M 表示一千。M 是拉丁字“mille”的頭一個字母,mille 就是一千的意思。取字母 C 的一半,成為符號 L,表示五十。用字母 D 表示五百。若在數的上面畫一橫線,這個數就擴大一千倍。這樣,羅馬數字就有下面七個基本符號:I(1)、V(5)、X(10)、L(50)、C(100)、D(500)、 M(1000)。羅馬數字與十進位數字的意義不同,它沒有表示零的數字,與進位制無關。所以當時的人們表示0用 (空格)表示。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羅馬數字
V 是羅馬數字,在阿拉伯數字中是 5。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對應Ⅰ-1、Ⅱ-2、Ⅲ-3、Ⅳ-4、Ⅴ-5、Ⅵ-6、Ⅶ-7、Ⅷ-8、Ⅸ-9最常見的羅馬數字就是鐘表的表盤符號:Ⅰ、Ⅱ、Ⅲ、Ⅳ(IIII)、Ⅴ、Ⅵ、Ⅶ、Ⅷ、Ⅸ、Ⅹ、Ⅺ、Ⅻ……對應阿拉伯數字(就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數字)、就是 1、2、3、4、5、6、7、8、9、10、11、12……(注: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后來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擴展資料常見羅馬數字對照舉例·個位數舉例Ⅰ-1、Ⅱ-2、Ⅲ-3、Ⅳ-4、Ⅴ-5、Ⅵ-6、Ⅶ-7、Ⅷ-8、Ⅸ-9·十位數舉例Ⅹ-10、Ⅺ-11、Ⅻ-12、XIII-13、XIV-14、XV-15、XVI-16、XVII-17、XVIII-18、XIX-19、XX-20、XXI-21、XXII-22、XXIX-29、XXX-30、XXXIV-34、XXXV-35、XXXIX-39、XL-40、L-50、LI-51、LV-55、LX-60、LXV-65、LXXX-80、XC-90、XCIII-93、XCV-95、XCVIII-98、XCIX-99·百位數舉例C-100、CC-200、CCC-300、CD-400、D-500、DC-600、DCC-700、DCCC-800、CM-900、CMXCIX-999·千位數舉例M-1000、MC-1100、MCD-1400、MD-1500、MDC-1600、MDCLXVI-1666、MDCCCLXXXVIII-1888、MDCCCXCIX-1899、MCM-1900、MCMLXXVI-1976、MCMLXXXIV-1984、MCMXC-1990、MM-2000、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羅馬數字
V 是羅馬數字,在阿拉伯數字中是 5。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對應Ⅰ-1、Ⅱ-2、Ⅲ-3、Ⅳ-4、Ⅴ-5、Ⅵ-6、Ⅶ-7、Ⅷ-8、Ⅸ-9最常見的羅馬數字就是鐘表的表盤符號:Ⅰ、Ⅱ、Ⅲ、Ⅳ(IIII)、Ⅴ、Ⅵ、Ⅶ、Ⅷ、Ⅸ、Ⅹ、Ⅺ、Ⅻ……對應阿拉伯數字(就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數字)、就是 1、2、3、4、5、6、7、8、9、10、11、12……(注: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后來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擴展資料:阿拉伯數字使用的場合科技書刊阿拉伯數字使用的總體原則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主要使用場合有:(1)物理量量值。物理量量值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且數字后的計量單位必須使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如:3 kg、45 m、2 min 等。(2)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如:20 世紀 90 年代、2005 年 12 月 12 日、16時 15 分等。(3)計數單位前的數字。計數單位前大于 10 的數字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整數 1~10,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又很得體的地方,也應該用阿拉伯數字。如:12 支鉛筆、4 根管子、1 朵花等。(4)計數的數字。不論是圖表還是記述性文字中,計數的數字都必須用阿拉伯數字,包括整數、小數、百分數、比例等。(5)型號、編號、序號、代號等。科技論文中經常出現儀器型號、樣品編號、標準號等,這些都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序數詞前經常帶有“第”字。如:ML 1332 檢測儀、GB 18745、第8 小組等。2. 阿拉伯數字書寫規則(1)純小數小數點前的“0”不能省略。不論是敘述性文字或圖表中,純小數小數點前的“0”都不能省略,不能出現諸如“.27、.39”等格式的數字。(2)阿拉伯數字不能與除“萬”、“億”及 SI 詞頭中文符號外的漢字數詞連用。如:“一千三百萬”可以改寫成“1 300 萬”,但不能寫成“1 千 3 百萬”。(3)4 位或 4 位以上的數字,在書寫時采用三位分節法。參考資料:搜狗百科-阿拉伯數字
V 在阿拉伯數字中是 5。V 是羅馬數字。如今我們最常見的羅馬數字就是鐘表的表盤符號,如 Ⅰ、Ⅱ、Ⅲ、Ⅳ(IIII)、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等,對應阿拉伯數字(就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數字)就是 1、2、3、4、5、6、7、8、9、10、11、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