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銀保監會為何要限制農商行跨區域經營的原因。銀保監會為何限制農商行跨區域經營?既然跨區域經營有上述好處及原因,那么為何銀保監會要進行限制呢?這是銀保監會的統籌考慮的結果。為何農商行想跨區域經營?1、區域金融供給飽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以及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不斷增加,一些大型商業銀行憑借資金和技術優勢逐漸滲透到農村金融市場,對農商行的業務造成沖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區域金融供給逐漸飽和。
最新規定,農商行不得跨區域經營,以后農商會不會為了搶存款上浮更高的利息?
2019年1月14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關于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堅守定位強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指出,農商銀行嚴格審慎開展綜合化和跨區域經營,原則上機構不出縣(區)、業務不跨縣(區)。目前的農商行跨區域經營情況截至2017年底,我國的農村商業銀行數量已經高達1262家,成為繼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后的又一股重要力量。
根據《財訊》2018年第4期的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的農商行大部分均有開展省內跨區域經營,而在外省的設立分行的農商行數量更是達到了27家。農商行正在逐步從地方銀行走向區域性的銀行。為何農商行想跨區域經營?1、區域金融供給飽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以及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不斷增加,一些大型商業銀行憑借資金和技術優勢逐漸滲透到農村金融市場,對農商行的業務造成沖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區域金融供給逐漸飽和。
2、降低貸款組合風險:農商行目前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縣級區域,而縣域的經濟機構較為單一,經營的區域限制容易導致農商行資金集中在特定的區域和特定的行業,風險難以有效分散。上述兩個因素,是很多農商行想要走出去的根本原因,當然現實不排除一部分機構是為了擴大自身的影響力而盲目擴張。銀保監會為何限制農商行跨區域經營?既然跨區域經營有上述好處及原因,那么為何銀保監會要進行限制呢?這是銀保監會的統籌考慮的結果。
在我國對于各類銀行均有明確的定位。農商行的定位主要在農村,限制其跨區域經營亦有兩個好處:一是堅持農商行的本土化經營可以強化其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尤其是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沒有更優的投貸選擇,就會在小微及三農里挑選客戶,這是符合國家的支持三農及小微的戰略的);二是農商行本身的管理能力及風控措施較大銀行而言薄弱許多,盲目的跨區域經營,往往帶來的風險遠高于其收益。
這就是銀保監會為何要限制農商行跨區域經營的原因。會不會為了搶存款上浮更高的利息?除了少數跨省經營的農商行,大部分的農商行屬于比較保守的,比如我們本地共有四家農商行(其余為信用社,尚未達到改組農商行的條件),在本縣級市以外,雖然有設立異地機構,但都僅在省內布局,且異地網點均不超過3個,所以此次這份文件對于大部分農商行而言,影響較小。
農商行一般在當地都是屬于大戶(網點最多,開展業務最早,也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其本身競爭是有一定優勢的。在國有大行及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進軍縣級區域及發達鄉鎮后,為了攬儲及保證存款不流失,農商行已經提高過利率了,目前來說,各地的農商行利率較國有大行均已有明顯的優勢,而本次的文件對于大部分農商行而言,整體影響并不大,因此可以預計不會出現如你所愿的為了搶存款上浮更高的利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