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現代白酒釀造技術是什么年代發明的
- 2,烹餾酒源于中國古代的什么術
- 3,釀酒蒸餾法出現的時間
- 4,目前發現最早的燒酒技術是那年
- 5,酒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
- 6,白酒最早是誰發明的叫什么名字
- 7,蒸餾酒源于中國古代的
1,現代白酒釀造技術是什么年代發明的
二十世紀20年代左右就開始進入了!系統的到了建國后期,60-70年代!
2,烹餾酒源于中國古代的什么術
釀造
造酒術。
"蒸餾酒源于中國古代的:
" : 煉丹術
我國古代蒸餾酒的起源,眾說紛云,莫衷一是。不少學者認為源于古代的煉丹術和煉金術。據相關資料表明,在我國元朝以前就有蒸餾酒生產。古代煉丹中采用了“上、下釜”、“上、下罐”工藝與現代的蒸酒術有相似處。
威士忌源自歐洲的煉金術,中國的白酒應該就是中國的古代煉丹術了吧.
3,釀酒蒸餾法出現的時間
<>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所以出蒸餾酒出現在元代
釀酒器具包括很多,有煮料用的陶鼎,發酵用的大口尊,濾酒用的漏缸,貯酒用的陶甕。我國古代釀酒的傳統工藝流程如下:1,糧食煮熟(使其淀粉糊化)。2,糧食攤涼,3,糧食復蒸,4,撒酒曲(按比例,不同酒曲比例不一),5攪拌均勻。6,裝桶發酵(注意控制溫度,注意衛生,)7,等發酵時間7-10天.8蒸餾,9,成品酒
4,目前發現最早的燒酒技術是那年
關于燒酒,百度百科一種說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再一種說法,是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段話,除說明中國燒酒創始于元代之外,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故人以為可信。
遼金時期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不知道個
5,酒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
在中國漢代許慎怕著《說文解字》中記載: “砟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即杜康,秫即高梁,這段話的意思是杜康最早發明的箕帚和高梁酒。這說明中國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已使用糧食釀酒了,但當時造的還都是黃酒,直到公元10世紀,中國人掌握了蒸餾技術之后才開始釀造白酒。中國的蒸餾酒大多使用陶缸泥窯釀制,所以酒中不含色素。而國外的蒸餾酒多使用各種木桶釀制,并添加有香料和調色的焦糖等,故呈現不同的顏色。
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古埃及壁書描繪釀造葡萄酒的情景是早期有關酒的歷史記錄。而世界上最早的蒸餾酒是由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古代居民凱爾特人在公元前發明的。當時的凱爾特人使用陶制蒸餾器釀造出酒清含量較高的烈性,這也是威士忌酒的起源。威士忌一詞出自凱爾特人的語言,意為 “生命之水”。
有傷心的時候
有水就有了酒
上古時期
6,白酒最早是誰發明的叫什么名字
酒的品種繁多,就生產方法而論,有釀造酒(發酵酒)和蒸餾酒兩類。釀造酒是在發酵終了稍加處理即可飲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黃酒、青酒等,出現較早。蒸餾酒是在發酵終了再經蒸餾而得的高度飲料酒,主要有白酒、白蘭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現較晚。 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質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氣里、塵埃中和果皮上都附著有酵母菌。在適當的水分和溫度等條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變成酒漿,自然形成酒。 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人類釀酒的歷史約始于距今四萬~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新人”階段。當時人類有了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食物,從而有條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釀酒過程。人類最早的釀酒活動,只是機械地簡單重復大自然的自釀過程。 真正稱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釀酒生產活動,是在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農業之后開始的。這時,人類有了比較充裕的糧食,爾后又有了制作精細的陶制器皿,這才使得釀酒生產成為可能。根據對出土文物的考證,約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就已出現雕刻著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用大麥、小麥、蜂蜜等制作了16種啤酒。公元前3000年,該地區已開始用苦味劑釀造啤酒。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出現耕作農具,即出現了農業,這為谷物釀酒提供了可能。《中國史稿》認為,仰韶文化時期是谷物釀酒的“萌芽”期。當時是用蘗(發芽的谷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的中國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腳杯、小壺等酒器,反映出釀酒在當時已進入盛行期。中國早期釀造的酒多屬于黃酒。 中國是最早掌握釀酒技術的國家之一。中國古代在釀酒技術上的一項重要發明,就是用酒曲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絲狀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質原料的糖化和酒化兩個步驟結合起來,對造酒技術是一個很大的推進。中國先人從自發地利用微生物到人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條件選優限劣而制造酒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至秦漢,制酒曲的技術已有了相當的發展。 南北朝時,制酒曲的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記述了12種制酒曲的方法。這些酒曲的基本制造方法,至今仍在釀造高粱酒中使用。 唐、宋時期,中國發明了紅曲,并以此釀成“赤如丹”的紅酒。宋代,制酒曲釀酒的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展。1115年前后,朱翼中撰成的《酒經》中,記載了13種酒曲的制法,其中的制酒曲方法與《齊民要術》上記述的相比,又有明顯的改進。 中國古代制曲釀酒技術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在發明蒸餾器以前,僅有釀造酒,在中國主要是黃酒。中國傳統的白酒(燒酒),是最有代表性的蒸餾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所以一般人都以為中國在元代才開始有蒸餾酒。其實,在唐代詩人白居易(772—846)雍陶的詩句中,都曾出現過“燒酒”;另對山西汾酒史的考證,認為公元6世紀的南北朝時已有了白酒。因此,可能在6~8世紀就已有了蒸餾酒。而相應的簡單蒸餾器的創制,則是中國古代對釀酒技術的又一貢獻。
同問。。。
7,蒸餾酒源于中國古代的
蒸餾酒就是俗稱的燒酒,起源現在有些爭議:唐代時候就有了燒酒一詞,但是是不是值得蒸餾酒還有待考證。宋代以后,燒酒,燒春才是真正的蒸餾酒。贊同0|評論
歷代關于蒸餾酒起源的觀點,不盡相同,現將主要的觀點歸納如下: 1 蒸餾酒始創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于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 蒸餾酒元代時外國傳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章穆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語也(外來語--著者注),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于中土"。 3 宋代中國已有蒸餾酒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餾器的記載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南宋張世南在<< 游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于蒸餾花露。宋代的<<丹房須知> >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 (2)考古發現了金代的蒸餾器 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青龍縣發現了被認為是金世宗時期的銅制蒸餾燒鍋(<<文物>>,1976年第9期,也有人認為很難肯定是金代制品)。 (3)宋代文獻中關于“燒酒”的記載更符合蒸餾酒的特征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得更為頻繁,而且據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錄> >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 "。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蒸酒" 一詞,也有人認為是指酒的蒸餾過程。如宋代洪邁的<<夷堅丁志>>卷四的< <鎮江酒庫>>記有"一酒匠因蒸酒墮入火中 "。這里的蒸酒并未注明是蒸煮米飯還是酒的蒸餾。但" 蒸酒" 一詞清代卻是表示蒸餾酒的。<<宋史食貨志>>中關于"蒸酒& quot;的記載較多。采用"蒸酒"操作而得到的一種"大酒",也有人認為是燒酒。但宋代幾部重要的釀酒專著(朱肱的<<北山酒經>>,或蘇軾的 <<酒經>>等)及酒類百科全書<<酒譜 >>中均未提到蒸餾的燒酒。 4 唐代初創蒸餾酒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于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國史補 >>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 5 蒸餾酒起源于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 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于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 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以降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蒸餾酒源于:先秦時代尚未之有。有之,則自唐代始。
應該是吧 不清楚呢 有沒有什么依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