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個是什么酒請詳細介紹產地品牌等以下是圖片
斯丹達伏特加PYCCKNN CTHIAPT
產地:俄羅斯(Russia) 產區俄羅斯(Russia)葡萄品種:谷物蒸餾液級別:知名伏特加品牌酒精度:40.0%規格:750ml香味:谷物香氣色澤:無色
價格:190元搭配菜肴:各類中餐菜肴建議醒酒時間:即開即飲最佳品嘗溫度:隨意賣點:“斯丹達原味伏特加”,其獨特的花紋酒瓶造型,源于俄國女沙皇安娜一世下令建造的200噸大鐘,象征著酒中所含的深厚俄羅斯氣息。酒品介紹:挑選生長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大草原的小麥作為原料,取其因生長緩慢而聚集起的有價蛋白質并加入被譽為是“全世界最柔軟與純凈”的拉多加湖冰川溶水,經過多重蒸餾,并通過多次在木炭中過濾,得到濃度為40%。不含任何雜質及化學品的全天然純正酒品
2,馬奶酒是什么顏色的有知道的嗎
我在內蒙喝過的馬奶酒就和普通酒一樣,也是無色透明的。
正常狀態是淺乳白色,經過濾后是無色透明。
濁白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稱為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曾為元朝宮廷和蒙古貴族府第的主要飲料。忽必烈還常把它盛在珍貴的金碗里,犒賞有功之臣。當你踏上草原,走進蒙古包后,熱情好客的蒙古人便會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上,唱起動人的敬酒歌,款待遠方的貴客,以表達自己的誠摯之情。這時,客人理應隨即接住酒,然后能飲則飲,不能飲品嘗少許,便可將酒歸還主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誠相見等等。主人的滿腔熱情,常常使客人產生難別之情,眷戀之感。
濁白
3,蒙古哈達不同顏色有不同意思嗎
哈達的顏色,除了常見的白色、藍色和黃色外,還有紅色和綠色的。這五種顏色的哈達被譽為“五彩哈達”。在蒙古族人民的心目中,每一種顏色的哈達都象征著一個深刻的含意。藍色象征藍天,白色象征白云,黃色象征大地,綠色象征草原,紅色象征火一樣的熱情。人們將自己對大自然的感激之情都寄托在美麗的哈達中了。
蒙古族人民,最喜歡藍色和白色的哈達,在他們看來,藍色是自然界最美好、最永恒的顏色,藍色的哈達像藍色的天空一樣,能夠表達出蒙古族人民豁達、美好的心靈。白色,是純潔、吉祥和幸福的象征,所以,獻給尊者和貴賓的哈達莫過于白色最尊貴了。
蒙古哈達顏色以青色為多,因為這是蒙古人所尊崇的天的顏色,這是與西藏哈達禮儀的不同之處;鄂爾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銀灰、白、黃、藍等顏色的哈達;此外,還有五彩哈達,顏色為藍、白、黃、綠、紅。藍色表示藍天,白色是白云,綠色是江河水,紅色是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征大地。五彩哈達是獻給菩薩和近親時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貴的禮物。
4,內蒙古都有什么好酒各有什么特點
內蒙古有草原白,寧城老窖.金駱馱,河套酒等名酒,如下:1、草原白:草原白產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酒精度60度,不含工業酒精,純糧食釀造。除了60度高度草原外,還有52度簡裝草原白,45度低度草原,39度小草、38度草原王(又分為黃盒包裝、和綠盒包裝)、壇草等,深受廣大草原人民喜愛。2、寧城老窖:寧城老窖口感更具“綿柔爽凈,醇香回味”,品質更具“國酒風范”,經專家鑒定為“綿香型”白酒。“寧城老窖,國酒品質”也由此得名。至此,寧城老窖開創了中國綿香型白酒之先河。3、金駱馱:金駱駝酒具有四大特點:色、香、味、格。色,酒色清澈透明;香,由香致雅;味,清香純正;格,細膩、華貴、爽凈。4、河套酒:河套酒業主導產品有以“河套王”、“河套老窖”系列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以“金馬酒”為代表的復合香型白酒,以“河套陳藏”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和以“御膳春”保健酒、“百吉納”奶酒為代表的營養滋補型四大系列多個品種。產品選用優質高粱、小麥、玉米、稻米、糯米為原料,以獨特生產工藝和現代先進科技精工釀制,具有“窖香幽雅、綿甜醇厚、諧調甘爽、味凈香長”的獨特風格,是北方淡雅濃香型酒的典型代表。河套王酒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指定接待用酒。
5,白紅黃哈達哪種色最高規格
五彩哈達,此哈達為高尚的禮物,每種顏色各有寓意,藍色象征藍天、白色象征白云、綠色象征河水、紅色象征空行護法,而黃色則象征大地,這五彩哈達只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應用。還有說五彩哈達是獻于菩薩像前的,是菩薩的服裝。舊時,按藏地習俗,白色哈達分為三種,即:內庫哈達、阿喜哈達和索喜哈達。內庫哈達是出于皇家內庫中的特定哈達,其質優、面寬而長,邊沿織有吉祥圖案,中為八瑞相圖,上下為祥龍圖案。獻哈達表示敬獻者對對方的贊美、忠誠與尊敬,并祝愿對方萬事如意。在往來中,還有將錢物或畫像包在哈達里贈送的,以此表示敬獻者一片真誠的心意。哈達以白色為多,在青藏高原、內蒙古草原上,白色是最為常見的顏色:漫長冬季的茫茫雪原,用青稞磨出的面,騎的白馬,放養的羊群,擠的牛奶、羊奶等。自古以來,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就認為白色象征著純潔、美好、吉祥、善良,人們珍視潔白的顏色。雪域高原的房屋墻壁上刷白灰,逢年過節時住宅的門楣、門簾、家具上用青稞面點白點或劃白線,用白粉撒出各種吉祥圖案,并為茶壺、盛酒器皿系上哈達或羊毛。甚至人們在自己的衣領上也用糌粑點上一圈白點。在交通要道的山口、路口石堆的頂端置以白色石頭。煨桑時,也要撒上雪白的糌粑。在《格薩爾王傳》以及民間故事中,以白人、白馬、白云、白鶴等白色之物象征善良。同時,還賦予珠穆朗瑪峰神奇的贊美,說山峰間環繞著一條長長的潔白的哈達。在藏傳佛教寺院的銅飾門環上,經常可以看到系著數條白色的哈達,伴著叮咚作響的檐鈴,隨風飄舞著。春天到來時,農家又將哈達系于農具之上進行耕作,祈愿五谷豐登。而蒙古民族與藏民族一樣,賦予白色為純潔、吉祥的含義,將一年的正月稱為“查干薩拉”,“查干”即為白色,為一年的開始。潔白蘊含著人間一切崇高、吉祥、美好的內容。哈達還有藍色的,在內蒙古大草原上,人們十分崇尚藍色,因為藍色是天空的色彩。此顏色又稱為青色,蒙古語稱“呼和”,在人名、地名中多用,“呼和浩特”即為青城之意。藍色在草原象征著永恒、興旺、堅貞和忠誠,牧民特別喜愛穿藍色的袍子,在生活中的裝飾圖案多采用藍色。今年,適逢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在各種慶祝活動中,人們為什么多以天藍色的哈達相敬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說:在特定的自然環境中,藏、蒙古各民族對潔凈無瑕的本能崇奉,逐漸形成了崇尚白色、藍色的文化心態。
6,內蒙古的名酒有哪些啊
龍駒奶酒
“龍駒奶酒”憑借內蒙古大草原之靈氣,采牧區釀奶酒之精華,取上等新鮮牛奶,集現代生物工程技術,輔以特殊活性菌群,用“元大都”宮廷秘法精心釀制而成。“龍駒奶酒”區別于植物酒和糧食酒的主要特點是:酒度的形成自牛奶中的乳糖轉化,酒度的中和完全依賴鮮奶乳清,不加任何水份。酒體清澈,口感純正,奶香飄逸,柔和綿長。飲后留香,不傷胃,無異味,具有祛寒回暖,健胃開脾,營養滋補等作用。該酒經北京大學食品檢測中心檢測,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多種微量元素,十八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既是男子漢開懷暢飲的首選酒,又是老年人營養滋補的佳釀,更是太太、小姐養顏美容的最佳飲品。最為適合宴會、禮儀場所飲用,或加冰、可樂、雪碧任意調制成雞尾酒。
公司擁有自己獨立開發設計的奶酒生產線,現已形成11°(v/v)牛奶干白、20°(v/v)、32°(v/v)、36°(v/v)、48°(v/v)等系列產品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其中20度乳白色奶酒是同德國魯道夫。威爾德公司的技術合作項目。奶酒年產量180萬公斤,360萬瓶。“龍駒奶酒”作為企業的龍頭產品曾榮獲“國際重大發明獎”、“中國公認名牌產品”等多項榮譽。被內蒙古自治區指定為自治區“五十年大慶”專用產品。
蒙古王
一、“蒙古王”錫鑲工藝高檔禮品酒
展示了蒙古族人活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綠、藍、白、紅四種顏色的酒瓶分別象征草原、藍天、白云和紅太陽。在蒙古族文化中,綠色代表生命,象征著和平和未來,藍色代表藍天,象征著尚武和所向無敵的超越精神,白色代表白云,象征著圣潔高尚,紅色代表太陽,象征著光明、真善。瓶體上鑲飾有吉神圖、蝸蟲角和車馬,描繪了那達慕大會的賽馬盛況。
此種包裝每瓶含量為3000ml,酒精度52%(v/v)。
二、風睪補酒
采用高粱、小麥、雞腎、人參、何首烏、枸杞精心配制而成。
此種包裝每瓶500ml,酒精度38%(v/v)。
三、蒙古王葡萄酒
采用野山葡萄精釀而成
此種包裝每瓶750ml,酒精度5%(v/v)。
四、蒙古王沙棘酒
野生沙棘被譽為VC之王,內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無素,具有抗輻射、抗疲勞、抗衰老之功效。蒙古王沙棘酒系列采用優質基酒、野生沙棘汁、蜂蜜等原料,采用獨特、科學的工藝精心配制而成,它具酒香、果香于一體,酒體協調完美,實為不可多得的上等佳品。
此種包裝每瓶凈含量為500ml,酒精度為32%(v/v)。
五、蒙古王旅行包酒
外包裝是一只精巧的小皮箱,完全的現代風格,整體顯得簡潔、大方、實用,內配兩只蒙古銀碗、一條潔白的哈達和一只紫砂瓶。
此種包裝每瓶凈含量為500ml,酒精度52%(v/v)。
六、金卡盒紫砂瓶蒙古王酒
盒內裝一只蒙古銀碗和一條潔白的哈達。
此種包裝每瓶凈含量為500ml,酒精度為52%(v/v)。
蒙古王 扎旗二鍋頭
河套酒 金駱駝 鄂爾多斯 ,價位有高有低,看你個人的需要了。
金卡盒紫砂瓶蒙古王酒 蒙古王旅行包酒 蒙古王沙棘酒 蒙古王葡萄酒
風睪補酒
寧城老窖!
鄂爾多斯敬酒:鄂爾多斯
奧醇:商都
河套老窖:巴盟
蒙古王:通遼的
呼白:呼和浩特的
草原王:錫盟的
7,仿寫草原第一自然段400字
《草原》第1自然段仿寫如下:《大海》這次,我看到了大海。那里的天比別處更可愛,海水是那么清澈,那浪花是那么潔白,使我總想跳入大海與海水融為一體。在天底下,一望無際,而并不茫茫,上面都是天空,大海是藍的,天空也是藍的。海鷗一會兒飛上天空,一會兒又下來,飛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藍墊子,繡上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那大海的顏色十分溫柔,就像只用顏料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藝術畫那樣,到處散發著藝術的氣息。這種境界,既使人舒服,又叫人輕松,既愿坐在沙灘上觀察浪花的潔白,要想跳入大海感受一下戲水的歡快。在這境界里,連螃蟹都有時靜靜不動,仿佛正在回味大海的無限樂趣。
初秋的風掠過原野,掠過樹林,也掠過了路邊那株向日葵。它泛著太陽的光芒,用向上的姿勢迎接那風,那光,那淡淡的水一樣流淌的白云。腳下的野菊正在綻放,一只螞蟻在草的密林中孤獨地跋涉,還有熱烈振翅的蜜蜂或者蜻蜓,正試圖靠近向日葵高昂的花瓣。高遠的陽光,透亮的雪蜂,原野起伏如鳥巢飛過的痕跡。天空在白云之上,那種湖泊般優雅的寧靜,從一棵樹濃密的枝葉間灑下來。 這是一個下午。所有的行走在此停頓,疲憊并且沉重的軀體在此懷念或者回望,然后開始努力尋找內心的出口。那樣的過程,在幽暗的路上紛紛飄落。一株向日葵,就像一個出口,在一個不經意的時刻打開。只需要一種顏色一種姿勢,就足以釋放所有深藏內心的柔弱的花朵。 我曾經置身一大片向日葵中間,難掩喜悅之色的農人帶著寬沿的草帽,高揚起尖利的彎刀,一刀一刀割下向日葵碩大的花盤。那些花盤紛紛揚揚,在一塊不大的空地上漸漸堆積成金色的山峰,也漸漸消隱了生命中最后一滴無以復加的燦爛。農人收割的喜悅感染了我,但隱隱的疼痛穿越那些彎刀冷色的光芒,直抵我的皮肉甚至骨頭。真正的向日葵,正綻放在現在的原野上。它以花朵的名義,在干干凈凈的天空下自由地盛開著。它的葉子舒朗而不張揚,它的花瓣孤獨而不自卑。在所有的花朵里,這株向日葵在高處的風中安靜地燦爛著。它是一個出口,釋放著一生當中沉積久遠的激情,也釋放著那些暗藏內心的珍貴的生命片段。在繁花之中或者荒野之上,在黑夜深處或者白晝邊緣,我們行走,然后駐足。這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出口,需要一次真正的釋放。無數朵顧影自憐的野菊花,不足以點燃心頭微醺的憧憬。無數只沒有痕跡的飛鳥,也不足以勾勒出目力所及心神向往的方向。于是我們不得于本能地尋找。盡管我們依舊是那個提著燈籠在暗夜里哭泣的孩子,淚水里蕩漾著漫天的星子,我們仍然要找到一朵飽滿的深刻的花朵。在我們一生必經的路上,那些沉淀的安靜的燦爛無凝會是我們全部的陽光。 這是節選的文章的名字叫《高處的燦爛》
自幼就見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類的詞句。這曾經發生過不太好的影響,使人怕到北邊去。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象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象沒骨畫那樣,只用綠色渲染,沒有用筆勾勒,于是,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與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象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紫塞,紫塞,誰說的? 這是個翡翠的世界。連江南也未必有這樣的景色啊! 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的牧業公社。汽車走了一百五十華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至為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聲音,也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條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象被一陣風吹來的,遠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馬疾馳,襟飄帶舞,象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車、馬飛過了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我們約請了海拉爾的一位女舞蹈員給我們作翻譯。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陳 旗的人,鄂溫克族。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我們用不著水晶花同志給作翻譯了。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都是民族團結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么親熱,一點不拘束。不大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正是: 祝福頻頻難盡意,舉杯切切莫相忘! 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這時候鄂溫克姑娘們,戴著尖尖的帽兒,既大方,又稍有點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飯后,小伙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們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騎一騎蒙古馬。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 碧草話斜陽! 人的生活變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隨著變。就拿蒙古包說吧,從前每被呼為氈廬,今天卻變了樣,是用木條與草桿作成的,為是夏天住著涼爽,到冬天再改裝。看那馬群 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馬,也有高大的新種三河馬。這種大馬真體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龍馬精神”這類的話兒,并且想騎上它,馳騁萬里。牛也改了種,有的重達千斤,乳房象小缸。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羊群里既有原來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種的短尾細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是的,人畜兩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氣象之一。
初秋的風掠過原野,掠過樹林,也掠過了路邊那株向日葵。它泛著太陽的光芒,用向上的姿勢迎接那風,那光,那淡淡的水一樣流淌的白云。腳下的野菊正在綻放,一只螞蟻在草的密林中孤獨地跋涉,還有熱烈振翅的蜜蜂或者蜻蜓,正試圖靠近向日葵高昂的花瓣。高遠的陽光,透亮的雪蜂,原野起伏如鳥巢飛過的痕跡。天空在白云之上,那種湖泊般優雅的寧靜,從一棵樹濃密的枝葉間灑下來。 這是一個下午。所有的行走在此停頓,疲憊并且沉重的軀體在此懷念或者回望,然后開始努力尋找內心的出口。那樣的過程,在幽暗的路上紛紛飄落。一株向日葵,就像一個出口,在一個不經意的時刻打開。只需要一種顏色一種姿勢,就足以釋放所有深藏內心的柔弱的花朵。 我曾經置身一大片向日葵中間,難掩喜悅之色的農人帶著寬沿的草帽,高揚起尖利的彎刀,一刀一刀割下向日葵碩大的花盤。那些花盤紛紛揚揚,在一塊不大的空地上漸漸堆積成金色的山峰,也漸漸消隱了生命中最后一滴無以復加的燦爛。農人收割的喜悅感染了我,但隱隱的疼痛穿越那些彎刀冷色的光芒,直抵我的皮肉甚至骨頭。真正的向日葵,正綻放在現在的原野上。它以花朵的名義,在干干凈凈的天空下自由地盛開著。它的葉子舒朗而不張揚,它的花瓣孤獨而不自卑。在所有的花朵里,這株向日葵在高處的風中安靜地燦爛著。它是一個出口,釋放著一生當中沉積久遠的激情,也釋放著那些暗藏內心的珍貴的生命片段。在繁花之中或者荒野之上,在黑夜深處或者白晝邊緣,我們行走,然后駐足。這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出口,需要一次真正的釋放。無數朵顧影自憐的野菊花,不足以點燃心頭微醺的憧憬。無數只沒有痕跡的飛鳥,也不足以勾勒出目力所及心神向往的方向。于是我們不得于本能地尋找。盡管我們依舊是那個提著燈籠在暗夜里哭泣的孩子,淚水里蕩漾著漫天的星子,我們仍然要找到一朵飽滿的深刻的花朵。
我終于在2009年看到了雪。這里的雪雖說是那么平凡,但是雪后的天是那么的白,空氣是那么的清新,使我總想在地上打個滾,表示我的愉快。從天到地,白雪千里,不留一點雜色。四面都是白的,平地也是白的,孩子們一會打雪仗,一會堆雪人,打到那里,哪里就充滿了歡聲笑語。這里的雪是那么潔白,就像自由的潑灑,而不是一點點拼湊而成的,到處潔白無暇。這種境界里,即使人驚嘆,又使人舒服;既想打雪仗,可又舍不得破壞這純潔的美。在這雪的世界里,地球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好像在地下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