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在美國美國人喝什么啤酒呢有人喝百威嗎
百威不多,一般年輕人喜歡喝科羅娜。美國啤酒品牌很多,一般加油站的便利店滿柜子都是不同品牌的啤酒,不過我跟那幫美國哥們一起喝酒他們要么喝jager要么就是科羅娜,很少喝別的。還有就是美國的酒文化就是男人一般要么喝啤酒要么就喝純高度酒,摻飲料或者喝雞尾酒會被人看不起,跟國內區別很大
現在百威啤酒是新品牌口感不像以前老百威重,新品種麥香味很濃,入口感覺很淡但是后勁很足,一般正常情況下6支吧,不過這也是根據個人的酒量而定。。。
2,喝酒有什么好處
喝酒的害處和益處有哪些?
酒多傷身,少則健體,適量喝酒不會傷害身體的。如果適量地喝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往往會化害為益,收到意外的好處。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均可作為佐菜。
而咸魚、香腸、臘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與亞硝酸鹽,與酒精反應不僅會傷害肝臟,而且易造成口腔與食道粘膜的損害,所以,不宜過多用以佐菜。
只喝酒不吃菜肝臟遭殃
有些人飲酒時只喝酒不吃菜,就會使肝臟遭殃。從保健角度來說,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動物性蛋白質豐富的菜,這也是飲酒的一個竅門,市場上出售的保肝藥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膽堿成分。
而牛肉、燒雞、魚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堿。因此,吃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藥。堿性食物,如醋拌的涼菜、青菜及水果等,對保護肝臟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時吃些呈堿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喝酒時多吃魚、雞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處。
酒后易渴可吃些水果
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將鹽分隨尿排出。為補充體內鹽分的損失,飲酒后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鹽水。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鹽分增加了血液濃度,所以酒后易產生渴感。這時一杯接一杯地飲水,對肝臟也不利。最好的辦法是吃些水果,這樣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體內燃燒,從而減少其對肝臟的毒害。
在喝酒的同時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飲酒同時吃些蔬菜,也可減輕肝臟負擔。醋拌涼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既可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體內燃燒,同時補充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劑,也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害
3,喝酒有什么好處
因為酒是糧食精。少量飲酒還可以加速睡眠,提高睡眠質量!切忌酗酒及酒后行房事!
黃酒屬熱性,有暖胃、熱身、趨寒、舒筋活血用熱黃酒關節,還有治關節炎的作用。
如果適量地喝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往往會化害為益,收到意外的好處。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均可作為佐菜。
而咸魚、香腸、臘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與亞硝酸鹽,與酒精反應不僅會傷害肝臟,而且易造成口腔與食道粘膜的損害,所以,不宜過多用以佐菜。
只喝酒不吃菜肝臟遭殃
有些人飲酒時只喝酒不吃菜,就會使肝臟遭殃。從保健角度來說,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動物性蛋白質豐富的菜,這也是飲酒的一個竅門,市場上出售的保肝藥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膽堿成分。
而牛肉、燒雞、魚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堿。因此,吃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藥。堿性食物,如醋拌的涼菜、青菜及水果等,對保護肝臟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時吃些呈堿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喝酒時多吃魚、雞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處。
酒后易渴可吃些水果
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將鹽分隨尿排出。為補充體內鹽分的損失,飲酒后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鹽水。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鹽分增加了血液濃度,所以酒后易產生渴感。這時一杯接一杯地飲水,對肝臟也不利。
最好的辦法是吃些水果,這樣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體內燃燒,從而減少其對肝臟的毒害。
在喝酒的同時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飲酒同時吃些蔬菜,也可減輕肝臟負擔。醋拌涼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體內燃燒,同時補充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劑,也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害。
醉了,就可以睡著了
4,喝酒有什么好處
■喝酒的益處:
如果適量地喝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往往會化害為益,收到意外的好處。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均可作為佐菜。
而咸魚、香腸、臘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與亞硝酸鹽,與酒精反應不僅會傷害肝臟,而且易造成口腔與食道粘膜的損害,所以,不宜過多用以佐菜。
只喝酒不吃菜肝臟遭殃
有些人飲酒時只喝酒不吃菜,就會使肝臟遭殃。從保健角度來說,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動物性蛋白質豐富的菜,這也是飲酒的一個竅門,市場上出售的保肝藥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膽堿成分。
而牛肉、燒雞、魚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堿。因此,吃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藥。堿性食物,如醋拌的涼菜、青菜及水果等,對保護肝臟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時吃些呈堿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喝酒時多吃魚、雞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處。
酒后易渴可吃些水果
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將鹽分隨尿排出。為補充體內鹽分的損失,飲酒后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鹽水。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鹽分增加了血液濃度,所以酒后易產生渴感。這時一杯接一杯地飲水,對肝臟也不利。
最好的辦法是吃些水果,這樣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體內燃燒,從而減少其對肝臟的毒害。
在喝酒的同時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飲酒同時吃些蔬菜,也可減輕肝臟負擔。醋拌涼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體內燃燒,同時補充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劑,也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害
而且你開心的時候,它能為你助興~
你傷心的時候,它能讓你沉醉,忘記不開心~
喝少量能促進血液循環,紅酒是最好的,可以延緩血管老化,讓人年輕。喝不起紅酒可以吃葡萄皮!
5,喝酒有什么好處
據美國《福布斯》雜志3月16日報道,經過10年有價值的健康研究,專家們發現,經常性、中度啤酒攝入量――即每天1―2杯12盎司(350毫升)啤酒――對于男性和女性都有益,特別是如果你正面臨衰老或受到最常見疾病的困擾。而以下7個你夢寐以求的好處,啤酒都可以帶給你。
維護心臟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適度飲酒,包括啤酒,可降低患心臟病的危險,心臟病是美國頭號殺手。在2006年的研究中,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和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生活方式中健康的男性中,適度飲酒者比禁酒者的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了40%―60%。
保護血管:高血壓影響約65萬美國人。但2007年,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適量喝啤酒的高血壓男性患者,其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都有所減低。適度喝啤酒也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預防缺血性腦中風。
降低糖尿病風險:研究顯示,糖尿病人中度飲酒也能減少最大的殺手――冠心病發作的風險。研究還表明,輕度飲酒習慣可幫助保護來自發展中國家的2型糖尿病患者。這可能是因為,飲酒會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或消炎作用。
提高認知能力:啤酒對大腦有益嗎?研究表明,答案是肯定的。2006年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上的報告表明,適量飲酒可能讓婦女獲得更好的認知能力。無獨有偶,2003年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研究說,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周飲用1―6杯含酒精的飲料,和禁酒、酗酒相比,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較低。
使骨骼強壯:研究表明,啤酒在預防骨質流失與重建男性骨量上面可以發揮作用,但對于年輕婦女、更年期過后的婦女卻沒有發現益處。據稱,可能是飲料中硅含量較高。但過量飲酒,可導致骨折的幾率大大增加。
保持活力:回顧50項研究表明,在適度飲酒與總死亡率間有一種相反的聯系,據2005年來自美國農業部的報告稱,每天喝1―2杯酒的人,死亡風險似乎最低,這可能是由于啤酒起到了起到預防冠心病和中風的作用。
感覺更健康:《流行病學和社區衛生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喝啤酒的人比禁酒的人更少得病,自我感覺也更好。▲
放松身體。忘記不愉快的事
可以暫時麻痹自己,忘記不開心的!
同時也可以當作慶祝唻用,不喝啤酒,怎么促進社會經濟
6,喝白酒有什么好處
喝白酒的好處: 如果適量地喝白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往往會收到意外的好處。 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均可作為佐菜。
喝白酒的時候,人們一般都吃肉食比較多,比如牛肉、燒雞、魚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堿。因此,吃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藥。堿性食物,如醋拌的涼菜、青菜及水果等,對保護肝臟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時吃些呈堿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喝酒時多吃魚、雞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處。
白酒的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將鹽分隨尿排出。 在喝酒的同時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飲酒同時吃些蔬菜,也可減輕肝臟負擔。醋拌涼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體內燃燒,同時補充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劑,也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害。
喝白酒的好處: 白酒能安神助眠: 白酒中的成分很復雜,僅茅臺酒中的香味素就多達70余種,這些物質中有不少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有失眠癥者睡前飲少量白酒,有利于睡眠,并能刺激胃液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的作用。此外,適量飲用白酒還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但是,由于白酒度數較高,千萬別過量飲用,否則容易造成酒精中毒,損害肝臟和腦細胞;孕婦大量飲酒還會危害胎兒的健康。 普通人飲用白酒時,高度白酒??比如52°的茅臺,每日飲用量最好不要超過2兩;低度白酒??比如38°的五糧液,每日最好不要超過3兩。 另外,還可以借酒澆愁 取暖 壯膽 可以使面部皮膚暫時紅潤 表達友情和義氣的一種方式 害人的方法之一(千萬別那樣做啊)藥酒可對身體有益。 每天都喝點白酒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因為少量的酒能對人體形成刺激。促進血液循環,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 對老年人來說,喝一點點,對身體有益,促進血液循環,尤其是在冬天喝點,可以防止動脈硬化 ======================== 但記得千萬不要過量啊!! 喝酒時注意保暖,防止酒后中風!
還要邊吃菜邊喝酒,防止傷胃!
可以練酒量!僅此而已
喝白酒的好處: 如果適量地喝白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往往會收到意外的好處。 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均可作為佐菜。
喝白酒的時候,人們一般都吃肉食比較多,比如牛肉、燒雞、魚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堿。因此,吃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藥。堿性食物,如醋拌的涼菜、青菜及水果等,對保護肝臟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時吃些呈堿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喝酒時多吃魚、雞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處。
白酒的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將鹽分隨尿排出。 在喝酒的同時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飲酒同時吃些蔬菜,也可減輕肝臟負擔。醋拌涼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體內燃燒,同時補充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劑,也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害。
少量飲用白酒,可以活血,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可以美白~
7,喝酒對身體有什么好處
傳統看法:少量飲酒有益健康
《說文解字》上說,酒既可以制造出吉利,也可制造兇光。雖說無酒不成席,但酒也是穿腸毒藥。
元朝醫學家胡思慧在《飲膳正要》一書中,對飲酒的利弊總括為“酒味甘辛,大熱有毒,主行藥勢,殺百邪,通血脈,厚胃腸,消憂愁,少飲為佳;多飲傷神損壽,易人本性,其毒甚是也,飲酒過度,喪生之源”。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也說:“過飲不節,殺人頃刻”。
近年來,國內外一些研究認為,少量飲酒對身體是有益的:
少量飲酒能提高智商 日本愛知縣國家生命科學協會研究發現,男性每日飲少于 540 毫升的日本清酒或葡萄酒,平均智商比不飲酒的男性高 3.3 %。女性飲酒者智商比禁酒者高 2.5 %。
少量飲酒可減少患心臟病的機會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伊恩·懷特博士稱:每天飲一杯酒,可以減少 40 歲以上的男人和停經后的女人患心臟病的機會。另外,酒精還能增加體內的保護性膽固醇。而少量飲酒有益健康的年齡,男性從 35 歲開始,女性要到 55 歲。這項最新研究表明,酒對年長的男性和女性的健康才會有幫助。
無獨有偶,加拿大蒙特利爾心臟病研究所的一項新科研成果顯示,適當飲酒可保護心臟,可避免20%~30%的冠心病發作。他們認為酒精可長期控制總膽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酒精具有減少血小板血栓形成效應,不論葡萄酒還是烈性酒或啤酒中的酒精,均可減少冠心病發作的死亡率。
少量飲酒能降低癡呆癥的患病概率 荷蘭鹿特丹埃拉斯默斯大學的科研人員,對5395位年齡在55歲以上(含55 歲)的、沒有任何癡呆癥跡象的老年人,進行了為期6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那些每天喝1~3杯酒的人比那些不飲酒的人患上癡呆癥的概率要低42%。
《自然》觀點:
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于健康
《自然》雜志一篇報告指出: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于健康。研究者列舉了他的支持論據:35歲以下的人,只要喝酒就會增加患多種疾病的危險;35~65歲的男性,每周喝5杯以上,女性喝8杯以上,患病的風險隨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
同時,也有一些研究得出與《自然》雜志相似的結論:
少量飲酒會增加60種疾病的患病概率 流行病學證據表明,自1970年以來在世界范圍內開展的研究都證明,少量飲酒(每天1~2杯),可以降低老年男性和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約20%~30%,但即使少量酒精也增加造成損傷和促成大約60種疾病的患病機會,如多種腫瘤、肝硬化和神經心理性疾病。
少量飲酒會對大腦產生不利影響 美國科學家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也表明,無論是輕度還是中度飲酒,都不能避免對這些人的大腦產生不利的影響。一周飲酒量在1~6杯之間的人被視為輕度飲酒者,中度飲酒者則是一周飲酒7杯以上。根據磁共振成像檢查的結果,輕度和中度飲酒者在飲酒后的確會引起腦量的萎縮。研究還發現,這種情況不分男女,也不分種族。
無論多少均可誘發哮喘發作 有資料表明,對哮喘患者來說,不論飲酒多少以及酒的度數高低如何,都是有害而無益的。這是因為酒除可引起過敏性疾病外,還可誘發哮喘發作。
少量飲酒也要因人而異
由此可見,少量飲酒對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病)也許是有益的,但同時也會增加患其他疾病的機會。專家告訴我們,在決定是否采取飲酒養生時,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權衡利弊得失,切忌盲從。
一個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一個人能不能喝酒,每天喝多少酒應當由醫生來決定,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
根據目前的研究,有關限制酒精的意見還不統一,但也有部分機構和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標準。2003年12月,華盛頓的國際酒政策中心對不同國家確定的標準飲酒量是,英國人每天為8克,美國人14克,但日本人可以飲19.75克,并證實每天1至2次少量飲酒可使心血管發病率降低20%~30%,但這只是針對年齡在45歲至55歲的群體。
長期從事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的厲有名教授等,歷經多年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病發病規律,并于前不久為“少量飲酒”定出了“安全界限”。他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計算酒精的攝入量,即:攝入的酒精量(克數)=飲酒量(毫升數)×含酒精的濃度(%)× 0.8 。例如,一次飲 52 度( 52 %)的白酒 100 毫升,其酒精量=100 毫升× 52 %× 0.8=41.6 克酒精。連續5年以上每天攝入酒精超過40克,即累計73千克以上,有48%的人會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厲有名教授特別指出,由于不同的人對酒精的敏感性不同,個體差異很大,因此“安全劑量”是相對的。他們的調查還發現,不論是白酒、葡萄酒、啤酒或其他任何含酒精的飲料,只要總量過大,對肝臟都有危害。長期飲酒對肝臟的損害比偶爾一次大量飲酒更嚴重,每天飲酒比間斷飲酒的危害性大,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