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陳釀的紅葡萄酒,如用赤霞珠、品麗珠葡萄釀造的干紅葡萄酒,經過兩年全新橡木桶貯藏,口味很硬,又苦又澀,必須經過10年左右或10年以上的瓶儲,口味才能變得柔軟。
紅酒有沒有保質期?
1、紅酒一般沒有保質期的說法,所謂的“保質期”就是“適飲期”。所謂“保質期”,就是物品能保證質量的期限。那么,葡萄酒到底有沒有“保質期”呢?御唐府鮑滿樓總經理、粵西第一ISG國際侍酒師顏曉表示,我國葡萄酒的保質期一般為十年,而在國外,葡萄酒一般沒有保質期的說法。因為討論葡萄酒的保質期是沒有意義的,愛好紅酒的人更關心一支酒它是否具有陳年的能力,何時能達到它的最佳適飲期。
2、紅酒一般10年到20年才能達到成熟期,那是最佳適飲的狀態。顏曉表示: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從土壤氣候的形成,到果樹種植的下種、發芽、開花、結果、成熟,這是其中一個生命的過程;而通過釀造發酵培養與熟成,又是一個生命過程;最重要的是裝瓶后,通過時間、酒體與空氣的氧化,又將經過,生澀、成長、成熟、老態甚至死亡的一個拋物線式的生命過程。
有的葡萄酒要十至二十年才能到達成熟期,才是它的最佳適飲期。3、所謂的“變質”,可能是葡萄酒已經處于衰落期,更多的時候是因為保存不當而造成酒質粗糙或變得酸苦有異味。所謂的“變質”,可能是葡萄酒已經處于衰落期,更多的時候是因為保存不當而造成酒質粗糙或變得酸苦有異味,因此不能說在保質期內質量沒問題,過了保質期質量就有問題,不能喝了。
事實上,無論保質期內或保質期外,如果已有不好的異味或淡如“潲水”,完全沒有了紅酒的特性,就不必冒險飲用了;若只是骨架松散,香氣無蹤,口感變得較酸,可以喝,但也失去品嘗葡萄酒應有的意義。4、過了保質期的葡萄酒照樣能喝。事實上,過了保質期的葡萄酒照樣能喝。外國人的葡萄酒商標上,不標明保質期,沒有保質期的概念。
按國人的理解,在保質期以內的葡萄酒,應該是澄清的,不得渾濁,不得有沉淀,口感效果也應該是最好的。超過保質期的葡萄酒,可能出現渾濁沉淀,口感質量下降,但仍可以飲用。多年陳釀的紅葡萄酒,如用赤 霞珠、品麗珠葡萄釀造的干紅葡萄酒,經過兩年全新橡木桶貯藏,口味很硬,又苦又澀,必須經過10年左右或10年以上的瓶儲,口味才能變得柔軟。
喝葡萄酒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喝葡萄酒的好處和壞處是什么? 喝少量葡萄酒有滋補、助消化的作用,在某些研究中還發現有美容抗衰老等的功效。但長期喝葡萄酒也會有壞處,如增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葡萄酒中的天然原料及釀制過程,使它蘊藏有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這都是人體必需補充和吸收的營養物質,它可以不經過預先消化,直接被人體吸收。
在胃中,60~100克葡萄酒,可以使正常胃液的產量提高120毫升(包括1克游離鹽酸),加強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紅酒的丹寧,還可以增加腸道肌肉系統中平滑肌纖維的收縮能力,因此,葡萄酒可以調整結腸的功能,對結腸炎的康復有一定的好處;紅酒獨有的含聚酚等有機化合物,使葡萄酒具有降低血脂、抑制壞的膽固醇、軟化血管、增強心血管功能和心臟活動等作用。
然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酒類列為一類致癌物,根據世界頂尖醫學雜志《柳葉刀》的最新研究,長期的酒精攝入將直接增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即便紅酒可以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并不建議天天飲用(7天內不應攝入超過200ml)。 本內容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呼吸科 主任醫師 樊茂蓉審核 點這里,查看醫生回答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