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經過多少道工藝,茅臺酒的傳統工藝有什么特別的嗎

1,茅臺酒的傳統工藝有什么特別的嗎

茅臺酒從制曲、制酒、貯存、勾兌到包裝,經過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其傳統工藝總結為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其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經分型貯放,勾兌貯放,五年后包裝出廠。其工藝特點為:兩次投料,固態發酵,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摘酒,以此形成茅臺酒獨特的釀造風格。
肯定又不一樣的啊,要不賣的那么貴呢

茅臺酒的傳統工藝有什么特別的嗎

2,誰知道茅漿窖的歷史啊

茅漿窖產于茅酒之鄉仁懷縣,以優質的高梁、小麥為原料,采用醬香型名酒傳統的... "中國酒鄉茅臺鎮,釀酒歷史悠久,清康熙年間,就業中興,技藝精湛。
茅漿窖歷史應該比較悠久吧,是茅臺的很有名的老酒之一,很早的時候就有了.
好像是茅臺當地出現了兩家酒燒房,榮和和成義,他們為了抵制外來競爭,兩家合伙生產了茅臺原漿窖藏酒,即是“茅漿窖”并冠以兩家的合稱“榮成窖”,所以爺爺就認為榮成窖是最正宗的茅漿窖了,收藏的也是他們87年的茅漿窖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人家知道的還是比較多啊。爺爺平時就比較喜歡喝茅漿窖,還收藏了不少的茅漿窖,說起茅漿窖的歷史那是娓娓道來、頭頭是道,什么時候出現的,為什么出現的,我聽得都暈了。
可以說,酒文化和酒歷史是中國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少年來,文人墨客,英雄俠客,都曾為酒狂。
一樓說的茅漿窖的歷史雖然不是很詳細,但說的還都是真實的。茅漿窖最早就是由榮和與成義聯合出品的,當時的銷路不是太好,后來直到87年,人們在茅臺酒廠一車間發現遺留的幾壇茅漿窖,沒想到保存多年的老酒醬香突出,入口純凈,因此為了沿襲此酒名,87年以茅臺一分廠名義出品了“榮成窖”的茅漿窖,收到廣大愛好喝酒的朋友們的歡迎,而榮成窖的茅漿窖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人們心目中最原始的茅漿窖了,茅漿窖的歷史比這要豐富的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歷史資料。

誰知道茅漿窖的歷史啊

3,茅臺多少年釀的酒好喝是醬香還是濃香的

茅臺都是醬香型的。但是現在價格都有點貴,而且假貨也很多。釀造年數的話,一般來說是在3年以上 的。
茅臺酒經過一年的生產周期后,再經三年以上的陳釀窖藏,加上勾兌存放時間,平均酒齡至少年5年才能出廠銷售。而即使是國內有名的濃香型酒,貯藏期一般也都是一年,清香型酒則不到一年,一般白酒,則是生產出來馬上就可以包裝出廠。如此懸殊的時間不等式,建立于茅臺人對“陳釀”環節獨具一格的見解之上:剛釀出的新酒,由于含有醛類和硫化物等低沸點雜質,難免有暴辣、沖鼻、刺激性大的缺點,通過陳釀貯藏,酒液自身的氧化還原和脂化等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就有效地排出了酒的低沸點雜質,使乙醛縮合,辛辣味減少,變得柔和、綿軟,增加了芳香。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還增加了水分子和酒分子的自然融合,促成了有益生物繼續繁衍、生殖,酒體更加老熟、醇化,營養成份更加豐富。此外,長期陳釀,同樣是茅臺酒的另一關鍵工藝環節——“精心勾兌”的需要。“精心勾兌”是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為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陳釀結束后,尚需用少則三四十種、多則七八十種,甚至兩百多種不同濃度、不同輪次、不同酒齡的醬香、窖底香、醇甜香等三類香型的單型酒來調配融匯,才能勾兌出最后的成品茅臺酒。漫長的茅臺酒釀制過程,最初的入庫新酒除一部分要發揮掉,另外總有15%至20%要被繼續陳下來,以備今后的茅臺酒生產勾兌之需,最后,實際的茅臺酒出廠量僅為生產量的75%左右。
芽臺酒的高質量,永恒不變,在世界上的蒸餾酒中首屈一指,是中國健康白酒的典范 在國內國際蒸餾酒業界 國酒茅臺享有很高的質量美譽度和信任度。國家一位負責質量的權威人士曾感嘆道:“我跟蹤茅臺酒的質量有20多年了,茅臺酒的質量一直是非常穩定的 這實在太難得了!” 將茅臺酒與白蘭地、威土忌、伏特加等中外名牌蒸餾白酒作一個粗略比較,便可看到,茅臺酒“技勝一籌,質高一等”。 ——茅臺酒經過長期陳釀和精心勾兌后,不僅其香味香氣成分組成十分復雜、豐富、協調,而且酒體蘊涵有多種有益健康的微量成分。茅臺酒不能等同于普通白酒及其他名白酒和洋酒。 全部是醬香
現在剛出了茅臺液是濃香型的,口感不錯,不防嘗嘗而且價格也不貴。
茅臺都是醬香型的呀。。。
放的越久越好喝,是醬香型的
至少5年,是醬香的

茅臺多少年釀的酒好喝是醬香還是濃香的

4,貴州茅臺鎮歷史

貴州茅臺鎮釀酒歷史悠久,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御賜 甘美之 而流芳千古。漢武大帝古色古香酒蘊天地之靈氣,涵日月只精華,承千古技藝,流歲月馨香,濃醬醇柔,酒體芬芳,綿甜豐滿,晶瑩剔透,玉液瓊漿之珍品,陶醉世人。
這個屬于企業的內部信息 你應該找他們的客服問一下。目前琢么網是現在非常受歡迎的企業品牌客服平臺我 建議你直接去琢么網提問 你可以在搜“琢么網”,登陸茅臺的群組和他們交流一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茅臺鎮隸屬仁懷市,在赤水河的中游,赤水河流經茅臺鎮的這一部分又稱茅臺河。現有人口兩萬余人,地形為丘陵盆地,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多雨。當地居民多依茅臺河兩岸而居。 茅臺鎮釀酒發展 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釀酒。最早記載赤水河畔釀酒史的為司馬遷的《史記》。《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公元前130多年,漢武帝劉徹飲到夜郎(今黔北一帶)所產的名酒“枸醬”,“甘美之”后,便派大將唐蒙到貴州開拓夷道,專門繞道茅臺所在地仁懷的歷史,有道是“漢家枸醬為何物?賺得唐蒙益部來。”益部,茅臺古稱。經考證枸醬為仁懷赤水河一帶生產的用水果加入糧食經發酵釀制的酒。枸醬應是茅臺鎮酒釀造技術的起源
商業古鎮茅臺座落在赤水河的中上游,明清以來,尤其是明末清初以來,茅臺鎮商業繁榮、文化昌盛,在西南社會發展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清中葉赤水河的疏浚為貴州打開了一條商業大通道,也把茅臺鎮推向了更廣闊的歷史舞臺:茅臺鎮上店鋪林立,商賈往來不絕,貴州所需食鹽多半都需經茅臺鎮轉運各地。鹽業運輸帶動了釀酒業的發展,1915年,早已聞名遠近的茅臺酒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更是茅臺鎮傳奇史上的濃墨重彩。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三渡赤水,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就這樣被定格為歷史,豐富壯大了商業古鎮的傳奇色彩。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商業古鎮——茅臺,去品味茅臺的輝煌歷史,感悟茅臺的為商之道。 神秘茅臺鎮 在世人眼中,孕育了神秘茅臺酒的茅臺鎮,比茅臺酒還要神秘百倍。多少年來,人們對這里的自然環境十分好奇。為了揭開謎底,一批專家學者甚至在這里終老一生。 茅臺鎮距仁懷市區13公里,全鎮總面積87.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近1.7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海拔最高點1422米,最低點395米,鎮內地勢東高西低,略呈三級臺階。受海拔高度和巖石風化后成土母質的影響,茅臺鎮廣泛發育著紫色土和紫色田,土層較厚,PH值適度,有機質豐富,特別是土體中砂質和礫石含量高,土體松軟、孔隙度大,具有良好的滲透性。由于這種向南向北沿赤水河的紫色土壤滲透性強,因而無論地面水和地下水都通過兩岸的紅層流入赤水河中,既溶解了紅層中的有益成分,又經過層層滲透過濾,濾出了純凈無毒、香甜可口的清泉水。 茅臺鎮冬暖夏熱少雨,日照豐富,這種特殊氣候最適宜釀酒微生物的生成與繁衍。茅臺酒研究專家認為,特殊的氣候,加上特殊的紫色砂頁巖的地質結構,紫泥土(紫紅色土壤)使茅臺周圍的空氣中飄游著無數微生物群。這些微生物群十分活躍和獨特,茅臺酒主體香——醬香的形成,與這些微生物息息相關。 茅臺的地理環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水資源特別好,茅臺全境均屬赤水河系,水道主要是赤水河。赤水河是一條集靈泉秀水于一體的河流,河上灘灘相持,兩岸崇山峻嶺,據科學測定,赤水河水質非常優良,無色透明,微甜爽口,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逐漸揭開茅臺鎮的神秘面紗,我們會由衷的發出感慨,有著這么多得天獨厚的因素,茅臺鎮的確是一個獨一無二的釀酒勝地。
歷史很悠久,茅臺很好喝

5,與酒水知識有關的內容

酒吧酒水知識 (1)發酵酒(Wine) 發酵酒是釀酒的原材料(谷物、水果)中加入酵母或催化劑,經過發酵后產生乙醇 而制成的酒類。 酒精是谷物、水果中的糖分在發酵過程中分解出來的物質。 C6H12O6(葡萄糖)+(催化劑)→2CH3CH2OH(乙醇)+2C2(二氧化碳)+熱量 發酵酒乙醇含量一般不超過15%,當酒精含量在13%~15%的時候,就會使酵 母停止活動,發酵就停止。另一種原因是由于釀酒原料含糖分少,當糖分完全分解成 乙醇時,發酵也就停止。 A.葡萄酒(Wine) 葡萄酒是用新鮮葡萄汁發酵制成。乙醇含量很低,通常在8%~14%之間。 葡萄酒是歐美人士常飲用的低酒精飲料,主要是用餐時與食物一起享用,因此葡 萄酒也稱為餐酒。 種植葡萄的地方,都是位于南、北緯30°~50°之間。可以用來釀制葡萄酒的 葡萄品種,只有50多種。 白葡萄:用作釀制白葡萄酒、香檳,顏色包括青和黃色。 紅葡萄:用作釀制各種葡萄酒,顏色包括黑、藍、紫和深紅色。 葡萄酒的釀制過程: 葡萄采集→榨汁→發酵→入桶陳化→裝瓶 B.谷物發酵酒 將谷物中含的淀粉水解生成麥芽糖,加入酵母后發酵便可生產酒精和碳水化合 物,制作時需要加入酵母才能制成酒。谷物發酵酒制造時加入催化劑,中國人傳統上 叫曲。制曲是用含淀粉和蛋白質的物質作為培養基,并在培養基上培養霉菌。谷物發 酵酒,除了啤酒外,還有中國的黃酒和日本的清酒。加飯酒酒度在8° ~13°之間, 制造過程: 原料處理→制曲→發酵→壓榨→澄清→煎酒→陳化→包裝 (2)蒸餾酒(Spirit) 蒸餾酒是把經過發酵的釀制酒作為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純 度酒精。它是根據酒精的物理性質,采用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純度的酒液。 蒸餾酒的酒度在40°以上,最高可達68°。但大多數的世界名酒(蒸餾酒)的酒度 都在40°~45°之間。而中國的名酒的酒度多 為55°~60°之間。 蒸餾酒因其酒精含量高,雜質含量少而可以在常溫下長期保存(5~10年)。即使 開瓶,也可以存放1年以上。 A.谷物蒸餾酒 主要原料:米類、麥類、玉米、高粱、薯類。如世界有名的金酒、威士忌、伏特 加就是谷物蒸餾酒。中國著名的茅臺、五糧液、瀘州大曲、汾酒等也是谷物蒸餾酒。 有的在制造過程時同時采用幾種原材料釀制一種酒(混合法)。如蘇格蘭威士忌, 在釀制過程中,把幾種原料如玉米、大麥等造成的威士忌按配方調配一起:又如金酒 在釀制過程中加杜松子等多至百余種香料,其原料是麥、玉米和杜松子。伏特加的原 料是麥類和馬鈴薯。茅臺的原料是高粱;五糧液的原料是高梁、糯米、小麥、玉米、 大米…… a.金酒(Gin) 金酒的主要產地是荷蘭和英國,除此之外還有美國、德國、法國等地。 荷蘭Gin足以大麥與稞麥為原料,經發酵后蒸餾三次獲得的谷物原酒,然后加入 杜松子香料再蒸餾,最后將蒸餾而成的酒儲藏于玻璃槽中待其成熟,包裝時稀釋至酒 度40°左右。荷蘭Gin酒色澤透亮,香味突出,風格獨特,適宜于單飲,不宜做雞尾 酒的基酒。 英國Gin用使用麥、玉米和杜松子以及其他香料共同蒸餾而得干Gin,干Gin很受 顧客歡迎,其酒液五色透明,氣味奇異清香,口感醇美爽口,既可單飲,又可混合作 雞尾酒。世界以Gin作為酒底的雞尾酒有數百種之多,故人稱Gin為雞尾酒的心臟。 b.威士忌(Whisky) 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威士忌是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波本威士忌、加拿 大威士忌四大類。 威士忌是用大麥、黑麥、玉米等谷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后放入舊木桶中進行 陳化而釀成的。 原料不同和釀酒方法的區別,威士忌又分為麥芽威士忌、谷物威士忌、玉米威士 忌、稞麥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五大類。 ①蘇格蘭威士忌(Scotch Whisky),原產蘇格蘭。用經過干燥、泥炭熏焙產生獨 特香味的大麥芽和玉米作為釀造原料制成。 其釀造經過以下幾道工序,即將大麥浸水 發芽,烘干,粉碎麥芽,入槽加水糖化,入桶加入酵母發酵,蒸餾兩次,陳釀,混 合。威士忌一般儲存5~8年以上,儲存15~20年的為最優質的成品酒,超過20年的 質量會下降。蘇格蘭威士忌具有獨特的風格,色澤棕黃帶紅,清澈透亮,氣味焦香, 帶有濃烈的煙熏味。沒有玉米作原材料的威士忌叫純麥芽威士忌。 ②愛爾蘭威士忌(Irish Whisky),原產愛爾蘭。用小麥、大麥、黑麥等麥芽作原料 釀制而成。經過三次蒸餾,然后入桶陳釀,一般需時8~15 年,裝瓶時還要混合和摻 水稀釋。因原料用無煙炭熏焙,所以添上特有的焦香味,口味比較綿柔長潤,適用于 混合飲料和雞尾酒。 ③波本威士忌(Bourbon),原產美國。用加入麥類的玉米作為釀造原料,經過發 酵、蒸餾后放內側熏焦的橡木桶內釀制4~8年。裝瓶時加入一定數量的蒸餾水加以稀 釋。美國威士忌沒有蘇格蘭威士忌那樣濃烈的煙味,但卻具有獨特的橡樹芳香。 ④加拿大威士忌(Canadian Whisky),也常叫黑麥威士忌(Rye Whisky),原產加 拿大。主要由黑麥、玉米和大麥混合釀制,采用二次蒸餾,在木桶儲存4年、6年、7 年、10年不等,出售前要進行勾兌摻和。加拿大威士忌氣味清爽,口感輕快,爽適, 不少北美人士都喜愛這種酒。 B.葡萄蒸餾酒 用新鮮的葡萄汁發酵后,將其蒸餾,提取高濃度的酒液,被稱為白蘭地。通常經 過兩次蒸餾,酒度40°左右。 最好的白蘭地是法國產的,其中又以干邑白蘭地(Cognac Brandy)最為聞名,被 稱為白蘭地之王。其色澤呈琥珀色,具有濃郁的芳香,味醇圓潤。飲用時用手掌暖 杯,待白蘭地微溫有香氣散發時,先嗅后嘗。白蘭地需儲存很長的時間,而且時間越 長酒質越好。最佳陳年期20~40年。 雅文邑(Armagnac)是法國另一個著名的產區。干邑是初次蒸餾和二次蒸餾,連 續進行,而雅文邑則是分開進行。干邑的儲酒木桶是用 林茂山的橡木制成的,雅文邑 的儲酒桶是用黑橡木桶制成的。雅文邑白蘭地味道濃烈,刺激性強。 下列幾種符號表示儲存年份: ☆☆☆代表3年 ☆☆☆☆☆代表5年 V.S.O.P(Very Superior Old Pale)代表5~8年 Napoleon(拿破侖)代表8~20年 X.O(Extra Old)代表20~25年 X.(Extra)代表25年以上

6,誰知道白酒的釀造工藝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
白酒釀造及新型白酒工藝學作者:馬榮山//張廣新 市場價: ¥30 元 博庫價:¥ 24元 折扣: 80折 立即節省:¥ 6 元 isbn:7544127699 出版社:沈陽 2005-04-01 第1版 2005-04-01 第1次印刷 開 本:16開 平裝 頁 數:326頁 類 別: 工業技術 -> 化工、輕工、手工業 -> 輕工業、手工業 內容提要 白酒釀造與新型白酒工藝學介紹了白酒的發展史、傳統發酵及現代勾兌酒技術、大曲、小曲、麩曲白酒的制曲及釀造工藝、酒精白酒的發酵機理、風味物質的來源、白酒的風味化學。同時對白酒的穩定性,白酒降度用水、酒基、酒精的處理,新型白酒勾兌中香精香料的毒性及使用方法作了詳細的介紹。本書還重點闡述了白酒香精香料的風味特征,不同香型白酒風味成分的量比關系,酒精勾兌中配方設計、白酒的品評方法、品評術語、露酒、白酒微生物學、己酸菌、丁酸菌、窖泥的培養、黃水及酒糟的綜合利用,白酒酒度的換算,降度用水量計算等。 目錄第一章 白酒的發展史/1第二章 白酒微生物學/10第三章 白酒的風味/38第四章 白酒的糖化劑/78第五章 大曲酒的生產工藝/101第六章 小曲酒生產工藝/115第七章 麩曲白酒生產工藝/132第八章 白酒的蒸餾方法/142第九章 生料釀酒技術/145第十章 酒精生產工藝學/160第十一章 白酒勾兌與調味酒工藝學/195第十二章 現代技術與白酒勾兌/230第十三章 白酒的品評/237第十四章 露酒/250第十五章 白酒中有害成分的性能與毒性/254第十六章 白酒的生產設備/261第十七章 白酒的有關計算/274第十八章 白酒勾兌中使用的香精香料/279附錄一、白酒國家標準/289附錄二、食用酒精國家標準/294附錄三、無水酒精質量標準gb 678--90/295附錄四、酒精度溫度校正表(20度)/295附錄五、1噸95%酒精兌制不同酒度酒的加水數/310附錄六、53度、60度白酒降度不同酒度酒的加水數/310附錄七、500克不同酒度酒的體積表/311附錄八、各種酒度折算成65度酒的折算因子/312附錄九、酒精密度、重量、體積百分比折算表/314[點擊查看更多內容...] 導語 面對世界洋酒業的沖擊,如何把中國白酒推向世界,是一個殛待解決的問題,僅靠傳統的生產工藝很難實現。本書在研究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對白酒工藝進行探討,用新的觀念理解中國傳統白酒。簡明、通俗、實用,本書幫你生產出世界酒類強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優質中國白酒。 前言 近年來,白酒釀造與新型白酒勾兌技術發展十分迅速,釀造行業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的面前。隨著新工藝技術的應用及分析手段的逐步提高,人們對白酒已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傳統技術還在繼續延用,新觀點正逐漸的被人們所接受。白酒勾兌經過一個漫長的歲月,已被人們所認識。新菌種在釀酒行業廣泛使用,一改以往酒與酒勾兌的傳統方式,把酒精勾兌融人了白酒生產的工藝中。酒精勾兌是近幾年提倡的白酒低度化后發展起來的新技術。目前白酒釀造在工藝上千變萬化,從全國酒行業可以看出白酒行業的新產品層出不窮。傳統的名牌白酒廠已感到壓力的巨大,在白酒行業"四川基酒大流通"這一現象給人們一種啟示,未來的發酵酒完全有可能轉變成新型的合成酒。人們使用"香料酒"、發酵酒做為酒基配以優質食用酒精進行白酒勾兌可隨心所欲,能使白酒風味百花齊放,打破傳統的風格界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白酒的要求已不再是一口辣的追求方式,對白酒的口味要求更高,重在品味,同時對白酒的營養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白酒勾兌技術及釀造新技術就顯得十分重要,勾兌技術是近幾年發展的新技術,來勢兇猛,發展平穩,也是酒廠技術人員應該掌握的一門新學科。 隨著中國加入w110,白酒行業也必將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如何面對世界洋酒業的沖擊,同時把中國白酒推向世界,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僅僅依靠傳統的生產工藝是很難實現的,必須應用新工藝,并結合現代高科技手段于中國傳統白酒的生產中,才能生產出在世界酒類強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優質中國白酒。 本書在研究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對白酒工藝進行探討,目的在于用新的觀念來理解中國傳統白酒。本書主要介紹白酒的釀造及勾兌方法,從理論到實踐,從傳統發酵工藝到現代新型白酒工藝,詳細介紹了白酒香精、香料的使用,供從事酒業技術人員參考,在編寫過程中特別注重了簡明、通俗、實用的原則,在理論上力求由淺人深。本書可作為大中專食品發酵專業教學用書及相關專業的參考書。 白酒勾兌是一門新的技術,在編寫過程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馬榮山2005.03.19于沈陽 [點擊查看更多內容...]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白酒的起源 酒源于何時、何地、是怎么誕生的,無人知曉。古埃及人供奉的酒神是奧西里斯,古希臘酒神是狄奧尼索斯,古羅馬酒神是巴克斯,中國的黃帝、杜康、儀狄,被認為是酒的發明者。酒源于自然,先于人類。 中國酒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關于酒的美麗傳說,也是說不盡、道不完的。歷史上的文人墨客無不把酒的傳說作為生活的重要側面加以描述。酒源之說也各不一致,自從人類發現了酒,就開始了對它的再創造,關于酒起源于何時,起源于何處,也都是通過古書籍的記載來加以推斷的。明代文人李日華的《紫桃軒又綴》中有過記載:"黃山多猿猱,春夏禾雜花果于石洼中,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野樵深入者工行偷飲之……"本段說明酒初造于猿猴。清代文人李調元的《粵東筆記》中記載"瓊州(海南島)多猿……嘗于石巖深處得猿酒,猿以稻米百花所造味最辣,然極難得"。《清稗類鈔粵西偶記》中記載"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醞酒,樵子人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日猿酒"。猿猴造酒說從科學的觀點出發具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野果堆積,自然發酵能產生一定量的酒精成分,也是原始的水果酒。當然人也好,猿也好,當時的酒只不過是一種神奇的液體。p1 [點擊查看更多內容...] 購買此商品的顧客還購買過 用戶評論 > 更多讀者評論 > 我來參加評論 ↑top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