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什么時候出現蒸餾法,白酒怎么樣蒸餾才好喝需要哪些工藝程序

本文目錄一覽

1,白酒怎么樣蒸餾才好喝需要哪些工藝程序

純凈蒸餾法

白酒怎么樣蒸餾才好喝需要哪些工藝程序

2,春天固液發酵白酒要發多少天才可以蒸餾

白酒蒸餾之前叫酒糟或酒醅,威士忌成品之前那叫基酒,白蘭地蒸餾之前叫葡萄酒或果酒,除了白酒酒醅其他的過濾之后也可以飲用,但因為不是成品,口感不好哦。
白酒有固液法白酒,是固態法白酒與液態法白酒進行勾兌,不是釀造。釀造時候,發酵材料呈現粥狀,只能說是液態法。液態法發酵速度快,一般發酵期12天。

春天固液發酵白酒要發多少天才可以蒸餾

3,釀酒蒸餾法出現的時間

<>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所以出蒸餾酒出現在元代
釀酒器具包括很多,有煮料用的陶鼎,發酵用的大口尊,濾酒用的漏缸,貯酒用的陶甕。我國古代釀酒的傳統工藝流程如下:1,糧食煮熟(使其淀粉糊化)。2,糧食攤涼,3,糧食復蒸,4,撒酒曲(按比例,不同酒曲比例不一),5攪拌均勻。6,裝桶發酵(注意控制溫度,注意衛生,)7,等發酵時間7-10天.8蒸餾,9,成品酒

釀酒蒸餾法出現的時間

4,自釀液態法白酒如何蒸餾蒸餾

跟固態一回事唄!直接倒進鍋里,分離了固態物里也含有酒精,怎么辦呢?還有什么不明白(°?° ╬)
不說釀酒,只說蒸餾,而且是“實驗室”做法。設備:爐具、蒸鍋、玻璃冷卻器(去化學試劑、科學器材等專業店購買)、膠塞、打孔器、玻璃管、乳膠管、支架、自來水、酒瓶方法:準備工作:小膠塞打孔,插入玻璃管,一頭連接乳膠管到冷卻器,下面放酒瓶;膠塞插入鍋蓋提手的孔內。冷卻器上一根乳膠管接水龍頭,一頭放水池里。蒸餾:蒸鍋放水,蓋簾,屜布,加熱至開鍋冒氣,控制火候,將酒醅頂汽撒入。蓋蓋,打開自來水。白酒經冷卻器流入酒瓶。酒度一般有三四十度就不錯了。

5,蒸餾酒的歷史有哪些

世界上最早的蒸餾酒是由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古代居民凱爾特人在公元前發明的。當時的凱爾特人使用陶制蒸餾器釀造出酒清含量較高的烈性,這也是威士忌酒的起源。威士忌一詞出自凱爾特人的語言,意為 “生命之水”。公元43年,羅馬大軍征服了不列顛,也帶來了金屬制造技術,從而使凱爾特人傳統的蒸餾方法得到改進,改善了蒸餾器的密封性,減少了酒精蒸氣的逃逸,提高了蒸餾效率,導致威士忌酒產量大為提高。到公元10世紀,威士忌酒的釀造工藝已基本成熟。 在中國漢代許慎怕著《說文解字》中記載: “砟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鄙倏导?a href="/pinpai/dukang/">杜康,秫即高梁,這段話的意思是杜康最早發明的箕帚和高梁酒。這說明中國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已使用糧食釀酒了,但當時造的還都是黃酒,直到公元10世紀,中國人掌握了蒸餾技術之后才開始釀造白酒。中國的蒸餾酒大多使用陶缸泥窯釀制,所以酒中不含色素。而國外的蒸餾酒多使用各種木桶釀制,并添加有香料和調色的焦糖等,故呈現不同的顏色。 白蘭地酒是以葡萄為原料的蒸餾酒,含酒清40%─50%,白蘭地的原產地是西亞。公元10─13世紀十字軍東侵時,從阿拉伯人那里把白蘭地的釀造技術帶回了歐洲。 朗姆酒又譯作蘭姆酒,是糖蜜蒸餾酒。它約在1650年誕生于西印度群島的巴巴多斯,為美洲人所喜愛。它曾被稱為 “辟邪酒”(rumhullion),1667年起簡稱為朗姆酒(rum)。味道厚重濃烈型的朗姆酒含酒精43%─49%。 伏特加是一種無色透明,沒有獨特香氣和風味的蒸餾酒,含酒精33%─45%。它最早由俄國在14世紀發明,伏特加用最廉價的發酵原料制成,俄國和波蘭用馬鈴薯,其它產地多用谷物。因在加工時除去了香味成分,因此質地非常純。伏特加(Vodka)─一名來自于俄語中的水(Voda)。它最初流行于俄國和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擴展到了美國和西歐。由于伏特加無色無味,歐美多用其代替其它烈性酒配制不帶原烈性酒色味的雞尾酒等混合飲料

6,白酒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燒酒指各種透明無色的蒸餾酒,一般又稱白酒,各地還有白干、老白干、燒刀酒、燒鍋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別稱?!  疚覈鵁频钠鹪础俊 £P于燒酒,一種說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云:“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笨梢娫谔拼?,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的煙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趙希鵠寫的《調燮類編》中說:“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粉蕩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說:“生姜不可與燒酒同用。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飲白酒忌諸甜物”(卷三)。   “唐詩《荔枝樓對酒》詩云:“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唐詩亦有“久聞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長安”之句。”(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以上引文中所說的“燒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單從名字相同還不可定論。有人認為我國民間長期相沿,把蒸酒稱為燒鍋,燒鍋生產的酒即為燒酒。但燒鍋之名起源于何時,尚待考證。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論據尚欠充分。   另一種說法,元代時(1271—1368年)由國外傳入。   元時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往來頻繁,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征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⒋坦拧Z也?!爆F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再一種說法,是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段話,除說明我國燒酒創始于元代之外,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故人以為可信。
白酒又叫蒸餾酒,從蒙元時期才有的物品,蘇州黃酒岸上人家已經有5000年歷史了,,比如曹操:何以解愁,唯有杜康其實那個時候說的杜康是黃酒,包括杏花村,蘭陵美酒,包括李白斗酒詩百篇,這些都是黃酒,,,黃酒是舌尖上的古董,是老祖宗智慧結晶。

7,蒸餾酒源于中國古代的

歷代關于蒸餾酒起源的觀點,不盡相同,現將主要的觀點歸納如下:   1 蒸餾酒始創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于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 蒸餾酒元代時外國傳入   清代檀萃的<>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章穆的<>中說:"燒酒又名火酒,<> 曰‘阿剌吉’。番語也(外來語--著者注),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于中土"。   3 宋代中國已有蒸餾酒  ?。?)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餾器的記載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南宋張世南在<< 游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于蒸餾花露。宋代的< >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  ?。?)考古發現了金代的蒸餾器   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青龍縣發現了被認為是金世宗時期的銅制蒸餾燒鍋(<>,1976年第9期,也有人認為很難肯定是金代制品)。  ?。?)宋代文獻中關于“燒酒”的記載更符合蒸餾酒的特征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得更為頻繁,而且據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 >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 "。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蒸酒" 一詞,也有人認為是指酒的蒸餾過程。如宋代洪邁的<>卷四的< >記有"一酒匠因蒸酒墮入火中 "。這里的蒸酒并未注明是蒸煮米飯還是酒的蒸餾。但" 蒸酒" 一詞清代卻是表示蒸餾酒的。<>中關于"蒸酒& quot;的記載較多。采用"蒸酒"操作而得到的一種"大酒",也有人認為是燒酒。但宋代幾部重要的釀酒專著(朱肱的<>,或蘇軾的 <>等)及酒類百科全書<>中均未提到蒸餾的燒酒。   4 唐代初創蒸餾酒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于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   5 蒸餾酒起源于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 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于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 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以降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