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用“眼淚”一詞來形容葡萄酒,即“會哭的葡萄酒才是好酒,因為它能夠哭出更多的酒淚。“掛杯”是葡萄酒酒體成熟的正常表現,它既不會影響葡萄酒的品質,也不會影響葡萄酒的果香和口感。”酒淚酒淚,難道葡萄酒真的會流淚嗎?又或者是誰把傷心的眼淚滴進了酒里?其實酒淚只是描述在搖杯后,葡萄酒出現的一種物理現象。
何為葡萄酒的“眼淚”?
曾經有人用“眼淚”一詞來形容葡萄酒,即“會哭的葡萄酒才是好酒,因為它能夠哭出更多的酒淚。”酒淚酒淚,難道葡萄酒真的會流淚嗎?又或者是誰把傷心的眼淚滴進了酒里?其實酒淚只是描述在搖杯后,葡萄酒出現的一種物理現象。它又被稱為“酒腿”、“酒腳”和“掛杯”。 “掛杯”是葡萄酒酒體成熟的正常表現,它既不會影響葡萄酒的品質,也不會影響葡萄酒的果香和口感。
一般濃度越高的紅酒沉淀物質就越多,也更容易產生“長掛杯”的效果。酒淚是如何形成的? 葡萄酒的大部分成分是水,其他重要物質有礦物質、多酚類物質、糖、酸、甘油和乙醇(也就是酒精)等。酒精和水都具有揮發性,在搖晃酒杯時,葡萄酒會上升,這就會加大酒液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酒精也會部分蒸發,通常在最頂部的酒液中酒精蒸發得最多,這就使得酒精濃度變低,表面張力增大,與杯中的紅酒形成一定的梯度,表面張力的差異會將酒液牽引上去以達到平衡;但被牽引上去的酒液無處可去,于是在杯壁上聚集。
但是沒有空氣的話,也就不會出現酒精的蒸發,那么自然而然也就沒有我們所看到的掛杯了,這就是為什么沒開封的酒瓶中不會出現掛杯的現象,同理可證只要是含有酒精的飲料,幾乎都能掛杯。Ps:當酒精度高于 12°時,酒淚就會非常明顯了。此外,如果酒淚非常持久也往往說明葡萄酒的酒精度非常高。嗯,白酒度數高的時候也能掛住杯。
葡萄酒掛杯是高檔酒的象征嗎?
不知道剛接觸葡萄酒的超粉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酒淚越多,酒質越好?生活中,許多人都喜歡通過觀察酒淚去判斷酒質,以為酒淚的密度越高、流動速度越慢、持續時間越長,葡萄酒的品質就越好。到底葡萄酒掛杯(俗稱酒淚)是高檔酒的象征嗎?答案搶先看:葡萄酒掛杯并不是高檔酒的象征,旋轉酒杯只是為了讓酒液旋轉起來,從而加快香氣的釋放,切不要因為掛杯現象而對葡萄酒的品質產生誤導。
【什么是掛杯現象】我們在品嘗葡萄酒的過程中,為了促進葡萄酒香氣的釋放,往往需要以杯柱為軸心,以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有節奏地旋轉酒杯,讓酒液在杯中旋轉起來,擴大與空氣的接觸面,進而加快揮發性的香氣釋放。當我們停止旋轉酒杯的時候,酒杯內壁會留下一道道酒滴,俗稱“酒淚”或“酒腿”,這就是所謂掛杯現象[1]。酒淚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較高,干浸出物除殘糖以外所有非揮發性精華物質也可能比較豐富,相對來說,這款葡萄酒的口感也會比較豐郁。
【掛杯不能判斷酒質高低】掛杯現象的原理如下:由于酒精的揮發速度高于水分,當酒精揮發后,酒杯內壁酒液的水分表面張力就會越來越大,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酒液就被拉扯成一道道酒淚,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徐徐下滑。并且,由于葡萄酒還含有殘糖和甘油,這些勃性物質也會影響到酒淚的密度及下滑速度。殘糖和甘油的含量越高,酒淚的分布越密集,下滑的速度越緩慢。
但根據相關物理學解釋:酒淚的密度、流動速度和持續時間,只能去判斷酒精、殘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不能去判斷酒質的高低[2]。【總結】歸根結底,酒質的高低并不是取決于酒精、殘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是取決于酒精、殘糖、甘油、單寧、酸度和干浸出物的平衡,取決于香氣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口感的豐郁性和均衡性、色澤的優雅性、余韻的持續性。
葡萄酒掛杯并不是高檔酒的象征,其實旋轉酒杯本不是為了觀察酒淚,而是為了讓酒液旋轉起來,從而加快香氣的釋放。超哥提醒:大家不要過多把時間浪費在觀察酒淚上,正確的做法是迅速用鼻子去捕捉香氣,更不要因為酒淚而對葡萄酒的品質產生誤導。“超哥話食”解讀食品中的奧秘,歡迎點擊頭像關注。參考文獻[1]李記明.正確認識掛杯現象[J].中國酒,2012(5):42-43.[2]馬凱.葡萄酒掛杯真相揭秘[J].工會博覽旬刊,2011(16):49.作者:廖鈺櫻 趙力超。
有酒淚的紅酒更好喝,這個說法正確嗎?你怎么看?
酒淚,難道葡萄酒真的會流淚嗎?其實酒淚只是描述在搖杯后,葡萄酒出現的一種物理現象。它又被稱為“酒腿”、“酒腳”和“掛杯”。倒出部分酒液在酒杯中,然后輕輕地搖晃酒杯,讓酒液在杯壁上均勻地旋轉,當停止搖杯后,酒液便會形成一條條液柱沿著杯壁緩緩地向下滑落,并在杯壁上留下一道道酒痕,流回到杯中,細細的、長長的,既像細長的美腿,又像眼眶里溢出的淚水,因此,浪漫的法國人將其稱為“葡萄酒的眼淚”。
“酒淚”表明該款葡萄酒的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較高。有酒淚的紅酒是好酒嗎?很多人認為,紅酒掛杯的才是好酒,不掛杯的就是勾兌或者不好的酒。但這種說法其實并不準確,紅酒的掛杯,是由紅酒里酒精度和甜度決定。更高的酒精度,讓酒液有更大的密度,吸附在杯壁上。更多的糖分,讓酒液粘附在酒杯上,讓酒液慢慢流下。這兩者又決定了酒的粘稠度,粘稠度越高,掛杯就越多。
因此,紅酒掛杯并不是判斷紅酒好壞的標準。部分廠家會通過化學工藝人為制造出紅酒的掛杯現象。(醬油,白開水也會掛杯)那如何辨別紅酒的好壞呢?專業的什么香氣啊,色澤啊這些就不說了,太專業了,不常喝紅酒的人,根本無法去辨別。其實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去辨別,那就是用一點小蘇打(堿面)。方法:1.將小蘇打倒入杯中,然后倒入紅酒,并搖晃酒杯2.觀察顏色,如果變為深紫藍色的話,那就是葡萄酒,如果不變色,則為勾兌的。
大概就是這樣的顏色不明顯啊,那我給你倒到紙上這才是真紅酒遇到堿面該有的顏色!原理:葡萄酒中含有豐富的花色素,在酸性環境中呈紅色,在堿性環境中就會變成深紫藍色。(為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還特意開了瓶酒,雖然心在滴血,但是,為了能讓你走出紅酒的誤區,值了)當然,現在也有不發商家為了規避這個問題,用的是半真半假的紅酒,就是一瓶紅酒,一半是真酒,另一半則為勾兌的!套路好深啊!!!所以,買紅酒的話,一定要找對正確的購買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