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體渾濁的是糧食酒,酒體清澈的是酒精酒。如果發現酒的執行標準是糧食酒的執行標準,而瓶中的裝的卻是酒精酒,就可以以侵犯消費者知情權起訴廠家。(3)液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GB/T20821,以食用酒精為酒基消費者可以從執行標準上判斷出您所喝的酒是糧食酒,是酒精酒。
白酒多少度是糧食酒?
第一招:看執行標準(1)固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 GB/T10781.1(濃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GB/T 26760(醬香型),指純糧釀造的好酒。(2)固液結合法白酒的執行標準:GB/T20822,白酒中一部分為酒精酒,一部分為糧食酒。 (3)液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GB/T20821,以食用酒精為酒基消費者可以從執行標準上判斷出您所喝的酒是糧食酒,還是酒精酒。
如果發現酒的執行標準是糧食酒的執行標準,而瓶中的裝的卻是酒精酒,就可以以侵犯消費者知情權起訴廠家。第二招:手搓法 取幾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兩手心接觸用力摩擦幾下, 純糧白酒生熱后發出的氣味清香,且留存時間比較長;酒精勾兌的白酒則相反,只有香精味,不僅聞起來沖鼻子,氣味很古怪,而且留存時間很短,很快就沒有味道了。
第三招:看酒花把酒瓶倒過來搖晃,觀察酒花變化,酒花密集且消失緩慢的是優質酒,酒花少消失較快的則為劣質酒。第四招:空杯法 將酒倒入酒杯中然后把酒倒出,聞空杯香而嗆的是酒精勾兌酒,十分鐘左右再聞酒杯無酒香味是酒精勾兌酒。有糧香味、酒香味、糟香味的是釀造酒,香氣保留時間越久越濃釀造酒的含量就越高。 第五招:加水法 酒精勾兌的酒加入水不失光,純糧食釀造的酒則出現失光、渾濁的現象。
這個是十分正確的,本人親自試驗過。這是因為糧食酒中某些物質在低度酒中溶解度減小,從而析出,造成失光混濁;而酒精中這類物質甚微,所以加水后不會混濁。 第六招:加堿法 用氫氧化鈉,也就是大家平常說的燒堿。把要檢測的白酒與燒堿以50:1的比例放入試管中,也可以用我們平常家中的可以加熱的杯子,然后放入熱水沸騰幾分鐘就行了。
如果是糧食釀造的白酒,試管內的白酒會變成黃色。如果顏色很淡那就是純糧酒不純,含有酒精勾兌成分。不變色為純勾兌酒,因為勾兌酒遇到燒堿不會起化學反應。 第七招:燃燒法 取適量白酒倒入杯中,點火,待火熄滅后,觀察剩余酒體。酒體渾濁的是糧食酒,酒體清澈的是酒精酒。因為 純糧白酒除酒精成分外,還含有酸酯等成分,酯不溶于水,所以呈渾濁狀。
亦可品嘗/嗅剩余酒體,純糧釀造的白酒在乙醇被燃燒以后剩下的是糧食的發酵物,有曲香味和酸酸甜甜澀澀的味道;而 勾兌白酒燃燒后剩下的都是化學勾兌成分,有一股騷味。 華夏歷史3000年以來,歷朝歷代的古圣先賢釀酒的首選材料都是純糧,而純糧釀造的酒有一點跟酸酯分離的裸體酒很有相似之處“它們的酒液都是渾濁的”,所以歷史上經常把酒稱做為——濁酒。
到了元朝才出現了蒸餾酒,但釀酒工藝還是在純糧之中加入大曲、小曲或麩曲,然后在窖室中進行發酵,到了一定程度后糧食中的糖分會轉化成乙醇,酒漿初成后再進行過濾,入酒甑蒸餾。酒甑在古代又叫天鍋,形狀像個大蒸籠。在鍋中燒水,將加了曲精之后的酒糟放入到蒸鍋里,用鍋爐往蒸鍋里壓住蒸汽。乙醇的沸點是78.3度,而水的沸點是100度,所以在用蒸汽加熱的過程中,水還沒有沸騰,乙醇就已經先沸騰了,這樣就可以將酒從酒糟里蒸餾出來。
網上說純糧食釀造的低價酒都是真的糧食酒嗎?
我是釀造純糧酒的,我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現在網絡上很多人宣傳的純糧酒,價格都非常低,十幾二十元一瓶,一箱也就不到兩百元。甚至還有很多打著九塊九包郵的純糧酒。首先下個結論,這些酒都不是真的純糧酒,為什么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真正的純糧酒,一定是傳統工藝固態法發酵釀造出來的,并且經過貯藏了的酒。傳統工藝固態法發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古法釀造工藝,它是完全通過人工按照繁瑣的步驟經過長時間的發酵蒸餾出來的。
那么算上這個成本,我們很容易算出一斤真正糧食酒的價格是遠遠不止十元的。再看看其他的成本,真正傳統工藝釀造的純糧酒,是必須要經過貯藏的。貯藏才能讓酒自然老熟,變的香醇怡人。一切通過添加香精或者其他增香物質來勾兌的白酒,都不是真正的純糧酒。而純糧酒釀造出來至少要貯藏半年到一年以上才能售賣,有的甚至會貯藏兩三年。
這么高的時間成本算下來,每斤酒都不止十元了。另外網上那些純糧酒精美的包裝,瓶子,壇子這些不要成本嗎?廣告費,運輸費這些都是錢,攤到每瓶酒身上怎么也要幾元錢。所以大家認為九塊九能不能買到純糧酒?別說九塊九,真正好的純糧酒,九十九能買到就算是不錯了,畢竟除了成本,都是要賺錢的。所以說網上那些低價格的純糧酒根本不可能是純糧酒,多是三精一水勾兌的酒精酒。
網絡平臺上幾元十幾元一瓶的白酒是糧食酒嗎?能喝嗎?
真正的純糧白酒,以53度500毫升為例,裸酒成本價大至如下:1,米香型約6元。2,清香型約10元。3,濃香型約25元。4,醬香型約35元。以上成本價格僅僅是裸酒的大約數據,不含存儲時間的資金利息,場租,設備損耗,稅利,工人福利,產品損耗,產品包裝,運費,廣告,生產廠家的利潤,各級經銷商的利潤等等。以上數據還會隨著原材料價格波動,工人工資波動,生產規模大小等等因素而波動。
為什么很多人說純糧食酒成本高卻有二十塊錢的酒也說是純糧食酒?
固態發酵大曲酒的成本有幾部分構成的,糧食只是其中之一。說到糧食酒,先給大家普及一個概念,就是分為長期發酵和快速發酵兩種。快速發酵的以糖化酶為催化劑,出酒率很高,這種糧食酒的成本確實只有幾塊錢。再加上這樣操作的一般都是家庭作坊類,所以也沒有什么工資啥的,成本很低。但是真正的傳統工藝釀酒,不但工藝繁復,成本也很高。
簡單來說,糧食成本也就不到十塊錢一斤酒,一般都是三斤高粱加一斤酒曲能釀一斤酒。以前都是燃煤,平均到每斤酒也就是一塊錢左右。但是現在用天然氣,起碼要比燒煤高出來兩倍。現在工人工資也漲了很多,因為釀酒是個技術活,也是體力活。七八個人一天最多可以搞定兩個窖池,還累的七葷八素。以前每個窖池的工資幾百塊錢,而現在漲到了一千多,對酒的成本也有不小的影響。
其實以上糧食、燃料、人工加一塊,也遠不如時間成本高。我們一般從糧食進庫到蒸餾酒,中間至少需要兩個月以上,長的甚至達到七八個月。而釀的新酒是不能賣的,主要原因是不好喝,需要時間去沉淀。這個過程短則半年,長的能達到五年。而且還需要用陳放十年以上的調味酒勾調,想喝到好酒就是這么麻煩。如果有人抬杠,說他釀的十來天就可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