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是什么年(1843年,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張是( ))

1. 1843年是什么年

1. 1843年是什么年

1843-1845年,在當時的中國,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后,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

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

列強不欲英國坐大,也紛紛與中國簽訂更多不平等條約。

1844年7月3日,中美簽訂《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10月24日,法國與中國簽訂《黃埔條約》。

從1845年起,比利時、瑞典等國家也都脅迫清政府簽訂了類似條約,中國的主權遭到進一步破壞。

2. 1843年,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張是( )

2. 1843年,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張是( )

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中,“長技”是指西方的先進技術。鴉片戰爭中國戰敗,一部分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清醒過來,開始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來抵御外國侵略,其中林則徐,魏源是代表,受林則徐的委托,魏源撰寫了《海國圖志》,其核心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其中這里的“長技”是指西方先進的技術(主要是軍事技術)。

3. 1843年中國發生了什么

1842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賠款2100兩白銀(加重了百姓經濟的負擔)

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

開放廣州 廈門 福州 寧波 上海為通商口岸,英國進出口貨物繳納的關稅稅率,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侵犯了中國關稅貿易主權)

1843年,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英國從中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權。

1844年,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鴉片戰爭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變化。政治上,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經濟上,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市場卷入資本主義市場。

社會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中國由此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肩負起雙重革命責任,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 1843年洪秀全創立了什么教

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利用它發動和組織群眾。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眾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3月,太平軍占領南京,定為首都,正式宣告太平天國農民政權的建立。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過程,并且有力的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

5. 1843年簽訂什么條約

1868年清政府沒有簽訂不平等條約。

1、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

1842年,清政府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在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上與英國政府簽署了《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人簽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條約包括: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協定關稅等多項不平等規定,這是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

2、中英《虎門條約》1843年

中英《南京條約》僅一年后,英國人以議定開口通商后的關稅稅率和其他有關問題為名,作為《南京條約》的附件,再次與清政府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英國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并且享有“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3、中美《望廈條約》1844年

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使得美國人坐不住了,1844年,美國政府派遣特使來華,商談中方給予美國與英國同等的通商條件。清欽差大臣、兩廣總督耆英迫于壓力下,與美國人簽訂了清政府與美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條約因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簽訂,也被叫做《望廈條約》。

這個條約規定,英國獲得的特殊權益,除割地、賠款外,美國都要享有,“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并且地,美國兵船可任意進入中國各通商口岸“巡查貿易”,美國人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建立教堂”,最為重要也是無恥的,以后中國給他國的某些優惠,美國也應該一起享有。

4、中法《黃埔條約》1844年

美國人的《望廈條約》剛簽訂沒多久,法國人也急匆匆地趕來了,他們也派出所謂的特使強迫清政府在黃埔江上的一艘法國兵艦上簽訂了,他們與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黃埔條約》。法國人通過條約,不僅享有英、美兩國在條約中規定的一切特權外,還增加了法國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及墳地等規定,并要求清朝地方官府給予保護,對于侵犯法國人權利的要嚴重懲治。

5、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

早在1851年,清政府就與俄國人簽訂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主要內容為中俄雙方在伊、塔兩地通商,俄商可在伊、塔建造“貿易亭”,不受中國政府管轄;俄國商人在伊、塔兩地犯罪,由俄國領事究辦,不受中國法律制裁。

6、中法、中英、中美、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在美、俄兩國支持下,進犯天津。清政府派欽差大臣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

英法在條約中取得了外國公使可進駐北京,增開漢口、九江、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外國傳教士可以到內地自由傳教,外國人可以在內地游歷、經商,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口岸自由航行,賠償英法軍費各白銀二百萬兩,賠償英商損失白銀二百萬兩。美國人在條約中也是得到了更多的實惠。俄國人在條約中得到了陸路通商和沿海口岸通商的權利,還取得在通商口岸停泊軍艦、內地傳教、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

7、中俄、中法、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

1859年, 英、法、美三國分別派遣駐華公使來華換約,清政府有意在上海換約,外國公使卻有意在北京換約。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天津,并在通縣擊敗清軍主力,咸豐皇帝逃往熱河,任命恭親王為全權議和大臣。當年10月、11月,奕?與英國、法國、俄國全權代表,分別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

中俄條約中規定,清朝承認1858年的《璦琿條約》的有效性,本來規定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約40萬平方公里歸俄國所有,開放張家口、庫倫、喀什噶爾為商埠,俄國在庫倫、喀什噶爾設立領事館,雙方還規定了俄國和中國的西段疆界。

俄國人可以說是貪得無厭,之后1864年簽訂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是割讓出了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給俄國。中英條約中規定,清政府承認中英《天津條約》的有效性,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

還增開天津為商埠,賠款增加到800萬兩,允許西方傳教士到中國租買土地及興建教堂,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中法條約中規定,賠款增加到800萬兩,歸還從前沒收的天主教財產,法國傳教士可以在各省租買田地及建造自便,增加開放大連為商埠。

6. 1843年屬什么生肖屬相

1843年10月8號出生是屬兔,1855.1867.1879.1891.1903.19151927.1939.1951.1963.1975.1987.1999.都是屬兔的。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