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西南地區是什么氣候
西南四省市包括三省一市:三省是云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一市是重慶市。西南三省包括四川、貴州和云南。大致介于北緯21°至35°之間,北回歸線穿過云南南部。云南是中國邊疆省份之一。與越南、老撾、緬甸相鄰。西南三省位于中國南部偏西,受東亞季風與南亞熱帶季風影響;本區所處緯度雖然偏低,但境內地形相當復雜,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區內地勢起伏較大,大部分處于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河流分別屬于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西南三省自然資源豐富;農業自然條件復雜,土地的垂直利用以及農業生產因地區差別顯著,是本區一大特色。
2. 中國西南地區屬于什么氣候
因為西南方向是印度洋的水汽,通過中南半島以及云貴高原的地形抬升作用,那么是濕潤的水汽通過往上抬升作用遇冷變成降水,所以大數雨都是從西南方向過來且比較多。
而東南方向主要是西太平洋沿東南沿海進來,東南沿海多山地阻擋。水汽到達華東,華北平原沒有地形抬升作用,形成不了降水,所以他只能跟北面的冷空氣相遇,才能形成降雨。
3. 我國西南地區是什么氣候類型
西南——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南地區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貴高原大部。地形地貌:西南地區的地形比較復雜,但較為顯著地分為三個地形單元:
一、四川盆地及其周邊山地.主要范圍包括重慶市大部,四川省的中東部和東南部,還有陜西省南部.
二、云貴高原中高山山地丘陵區.主要范圍包括貴州省全境與云南省的南部和中東部.三、青藏高原高山山地區.主要范圍包括西藏全境,四川省北部、西部、西南部和云南省的西北部氣候:一、四川盆地濕潤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比較柔和,濕度較大,多云霧,二、云貴高原低緯高原中南亞熱帶季風氣候.低緯高原是生產四季如春氣候的絕佳溫床,四季如春三、高山寒帶氣候與立體氣候分布區.南端還分布有少部分熱帶季雨林氣候區,干濕季分明土壤:土壤類型以熱帶、亞熱帶的地帶性土壤為主,廣西以紅壤、赤紅壤為主,云貴高原以紅壤、赤紅壤、黃壤燥紅土為主,四川盆地以紫色土為主,西南地區干旱,主要是人為地破壞環境,導致全球氣候系統的紊亂引起的.全球氣溫的升高,加上厄爾尼諾現象現象的出現,導致了副熱帶高壓南移較緩慢,
4. 中國西南地區是什么氣候區
西南地區包括藏云貴川渝桂三省二區一市,其西部、西南部、南部與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老撾和越南等國接壤;北部與西北地區相連,東部與中南和華東地區相連。
西南地區地跨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為長江、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等亞洲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形變化復雜,高原、山原、高山、低谷和盆地相互交錯分布,起伏大,形成了多層性和垂直性十分明顯的復雜地貌形態。
由于海拔高程相差懸殊,西南地區各地氣候差異極大,從南到北有南亞熱帶、中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寒帶等氣候之分。
有些地方自然條件惡劣,地區內城市之間距離很長,基礎設施、經濟以及社會人文條件也比較薄弱,造成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緩慢、交通不便、貧困面大。
因此,西南地區自然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社會經濟發展落后。
盡管西南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但由于地形復雜、水土資源組合不相協調、水資源開發難度較大,可利用程度不高。
因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是資源開發、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決定性因素。
鑒于西南地區地域寬廣、資源豐富,又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加強西南地區的發展,有利于民族團結、邊防鞏固、社會穩定、加速脫貧。
5. 西南地區是什么氣候類型
干熱河谷是指高溫、低濕河谷地帶,大多分布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
中國西南地區干熱河谷的地理特征:
區域內光熱資源豐富,氣候炎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生態十分脆弱,寒、旱、風、蟲、草、火等自然災害特別突出。我國干熱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盤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貴州等地區,云貴高原山勢平緩,土層較厚,但是植被稀少,森林覆蓋率不足5%,放眼望去,全是裸露的紅土。
6. 西南區主要氣候屬于
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氣候類型有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等。
1、熱帶沙漠氣候分布于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如著名的撒哈拉沙漠,還有西亞阿拉伯半島上的沙漠、澳大利亞中西部的沙漠等。
2、地中海氣候分布于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最典型的是地中海沿岸地區。
3、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于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最典型的西歐。
擴展資料:
氣候特點:
一、地中海氣候
位于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大陸西海岸,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亞的南端。它是處在熱帶半干旱氣候與溫帶海洋性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
這些地區受氣壓帶季節位移影響顯著,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因而除大陸西部沿海受寒流影響外,夏季十分炎熱,下沉氣流不利興云致雨,所以氣候干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溫和濕潤。
二、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于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終年處在西風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在22℃以下,氣溫年、日較差都小。
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風坡可達2 000~3 000毫米以上。這種氣候在西歐最為典型,分布面積最大,在南、北美大陸西岸相應的緯度地帶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分布。
三、熱帶沙漠氣候
它分布于熱帶干濕季氣候區以外,大致在南、北緯15°~30°之間,以非洲北部、西南亞和澳大利亞中西部分布最廣。
熱帶干旱氣候區常年處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的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氣流下沉,所以炎熱、干燥成了這種氣候的主要特征;氣溫高,有世界“熱極”之稱。降水極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變率很大,甚至多年無雨,加以日照強烈,蒸發旺盛,更加劇了氣候的干燥性。
熱帶半干旱氣候,分布于熱帶干旱氣候區的外緣,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暫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毫米;二是向高緯一側的氣溫不如向低緯一側的高。
7. 我國西南地區氣候
西南地區地處亞熱帶,地形以山地為主,因此雨水和云霧多、濕度大、日照少的亞熱帶山地氣候特征顯著。
四川和貴州高原是全國云霧最多、日照最少的地方,年日照1 000~1 600小時,為全國最低值區。一般年降水量800~1 000毫米,高的可達1 800 毫米以上。
云南省的思茅一帶有效積溫為5500℃~6 500℃,昆 明附近為4 500℃,四川西南為4 000℃~4 500℃。年平均氣溫昆明 14.5℃,貴陽 15.2℃,成都 16.1℃,重慶17℃~18.8℃。無霜 期200~350天。熱量由南向北逐漸遞減,除受緯度影響外,主要還是受海拔高度控制。
西藏平均海拔4500米,屬高原氣候,氣溫偏低,無霜期短,氣候干燥,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3℃~12℃,西藏北部高原氣溫低,約有半年冰雪封凍。南部氣候較溫和,無霜期120~150天。
8. 中國西南地區是什么氣候特征
中國地理氣候類型:
1.(亞寒帶針葉林氣候)黑龍江最東北一帶
2.(溫帶草原氣候)內蒙古高原一帶
3.(溫帶季風氣候)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大部分地區
4.(溫帶沙漠氣候)新疆大部分地區(除與西藏接壤一帶)
5.(亞熱帶季風氣候)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大部分地區及臺灣島
6.(熱帶季風氣候)海南及南沙群島
7.(高山氣候)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 中國的季風氣候十分顯著,大半個中國都受季風氣候影響。主要有溫帶季風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還有海南云南的西雙版納等少部分地區受熱帶季風性氣候影響。 另外,中國的西北地區由于身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少。而西南地區是高原山地氣候。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北為溫帶季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9. 中國西南部是什么氣候
西部高原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
東南部沿海地區有部分高地屬于薩瓦納氣候(熱帶稀樹林草原氣候)。
其他廣大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
半島地處北緯13°-20°,北回歸線橫貫其中,屬熱帶荒漠氣候,氣候干熱,大陸性強。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絕對最高氣溫可達50-55℃,為世界最熱地區之一,最冷月平均氣溫多在15-24℃之間。
大部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北部地區冬季因受地中海氣候影響,年降水可達200毫米左右,也門高地和南部沿岸山前平原,夏季因受印度洋氣流和地形的影響,年降水量可達500-1000毫米。因此半島中部沙漠廣布,熱帶干草原分布于沙漠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