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吃酒心巧克力會醉
剝開糖紙,濃黑的巧克力呈現在我們面前,輕輕咬下去甜甜的糖一下子便緊貼在了牙齒上~甜蜜。接著,熟悉的酒香味撲鼻而來,把糖吐出來一看,原來是類似于酒精的液體這就是白酒,但它不會漲肚,但糖最好少吃因為酒心巧克力里面含有酒精,不勝酒力的人吃了可能會醉。酒心巧克力,多為圓錐形,最外層是巧克力殼,中間是糖做的硬殼,最里面有液體酒。將1.5~3.0%(重)的酒精和0.5~5.0%(重)的大豆磷脂混入巧克力原料中,通過高速攪拌,使之均勻分布在巧克力原料內,然后注模固化,所用的酒精為含水酒精,其中乙醇含量在80%(容)以上,是白蘭地、葡萄酒、威士忌等的蒸餾新產品,或者是乙醇同水的混合物。做法:酒心巧克力所需原料:白糖2.5kg、水0.75~1kg、曲酒0.5kg、果露香精8~10mL、色素少許。酒心巧克力具體步驟:①將白糖和水共入鍋內,加溫溶化,經籮篩過濾入熬糖鍋內,熬煮至 112℃ 離火。②將曲酒和香精加入糖漿內,如需調色,可同時調入色素,然后將糖漿貯于長咀壺內,一手把壺,一手托住壺咀,對著粉模凹窩注糖漿。③灌注糖漿應與粉模相平,注畢,糖漿表面用籮篩蓋淀粉一層,然后送烘房烘6~7小時。④經熱烘后,可用薄木板(大小比粉棋盤略大)將粉模盤蓋住,將模盤翻一面使粉模盤復于木板上。⑤每一個粉棋盤都須逐一翻一面,繼續熱烘一夜,翻盤目的是使糖殼結晶厚薄均勻。⑥次日將粉盤翻回正面,揭去木板,逐一挖出酒心巧克力粒,用軟毛刷刷去沾附的淀粉。網上買禮物吧,我空間有詳細的網購步驟和技巧總結。我在網購經驗比較多,網上的東西真的便宜很多,選購也很方便,我收集了很多熱賣好評的商品和店鋪,并做了統計排行,很多都是專家通過比較店鋪信譽和銷售記錄以及網友的評價,做出的排行榜,當然也有很多是我通過購買和網友的交流統計出來的,都是熱賣好評的,網購這么多年了,現在才知道,原來這樣統計下,真的方便很多,現在分享給大家,當然主要是希望大家給我空間加加人氣,還有采納我的答案,讓我賺賺分^_^,地址: taobibuy點cn(把“點”改成“.”訪問),那里有我的超級經驗分享,有我總結的詳細購物步驟和購物心得,肯定對你購物有很大幫助!快去看看吧,登陸的人比較多,打不開,請多刷新幾次.o(∩_∩)o希望對您有幫助,希望采納我哦~不會吧。 好懷念呢,里面有點酒精成分。小時候吃了很多但沒感覺會醉。
{0}
2,名偵探柯南里黑衣組織的頭目是誰吖
人家說是阿鱺博士,或是優作,還有暮木警官幾個黑衣組織代號資料
琴酒(Gin)。
產地/美國。
成分/杜松子與其他香料酒。
大約酒精濃度/40%。
琴酒是黑暗組織里的狠角色,做事明快干脆,冷血狠心,讓工藤新一在第一眼見到他時,就能感受到一股冷冷的殺氣。當初也是他先發現工藤新一尾隨跟蹤,由此足以看出他的細心。而臨時想到以組織開發的新藥來做人體實驗,更表現出他的冷酷險惡.
琴酒又稱做“杜松子”酒,無色透明,但卻有獨特的氣味。然而酒精濃度高也是它的特點之一,所以琴酒也稱得上是烈酒的一種。琴酒的功效,主要有治腎、利尿、健胃等等,其中,也有興奮的效果。然而琴酒主要又是給男士喝的,所以通常是女子給男士喝,作為催情的催化劑呦。
此外,琴酒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雞尾酒常拿它來作為調酒的基本酒。也就是說,琴酒是調雞尾酒的必備酒了。這樣的歷史已達百年以上了,所以長久以來,琴酒有一個稱號,就叫做“雞尾酒的心臟”。
伏特加(Vodka)
產地/俄國
成分/馬鈴薯等
大約酒精濃度/40%
伏特加,也是黑暗組織的一員,不過做起事來就沒有琴酒那么干脆利落了??偸谴鱾€黑帽與眼鏡,常常與琴酒一起行動.
伏特加酒是著名的烈酒,無色、無香、無味,純凈透明如水一般,所以伏特加的名字是Vodka,就是由俄文中的水:Voda而來。不過,雖無色、香、味,但伏特加之所以有名,就是在于伏特加的刺激味。伏特加之所以有那一股純味,關鍵就在于它的釀造過程。伏特加的釀造與蒸餾過程與一般酒類沒什么太大差別。而在過濾的過程中,由于伏特加是用白樺來過濾雜質,且過濾時間非常久,白樺中的活性炭分子會除去
原酒的油類、酸類、脂類等等許多雜質,因此伏特加才能保有如此的純凈。
喝下伏特加,不會感覺到一般酒類的氣味,不苦、不澀、不酸、不甜,就只有那一股刺激,這也就是伏特加最大的特點。因此,伏特加成為昔日俄國皇室與貴族的喜愛,如今更聞名于世界。
龍舌蘭(Tequila)
產地/墨西哥。
成分/龍舌蘭。
大約酒精濃度/30%
柯南里面的龍舌蘭,顧名思義,作風也跟名字的烈酒一樣。但是不是真的這樣也不清楚,因為他登場沒多久就被炸死了,除了操關西口音,沒人知道其他關于他的事
“龍舌蘭”是墨西哥的特產植物,外表像一株巨大的郁金香。而釀酒的部位,并不是整株花,而是整株植物的中間,叫做“Pina”的地方,把它取出來,熬煮出一種甜液,再加以蒸餾與發酵,便是現在所稱的“龍舌蘭酒”了。
龍舌蘭的酒精濃度頗高,也算是烈酒的一種。而龍舌蘭酒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喝它的方法。要喝龍舌蘭酒的標準方法,首先在手的虎口處涂一些鹽巴。之后,以大拇指與食指握住盛酒的酒杯,中指與無名指夾住一片檸檬片片,這樣就可以開始喝了,以下這三個動作要一氣呵成:舔一下虎口上的鹽巴、喝掉杯中的酒、再咬一口檸檬片。據說這樣品嘗龍舌蘭酒,能達到最佳的風味,是最傳統的喝龍舌蘭酒的方法。
雪莉(Sherry)。
產地/西班牙。
成分/葡萄。
大約酒精濃度/17%~20%。
“雪莉”是宮野志保的代號。宮野志保從小被組織送到國外深造,回國后替組織從事毒藥開發工作。她所研發的最新毒藥,編號APTX4869,被組織到處拿去測試。不過因為每個人的不同體質,產生不同的效果,工藤新一,甚至連她自己,身體都在吃藥后急速萎縮,成為小孩的身體。她因自己姐姐被殺害而逃出組織,化名灰原哀,躲在阿笠博士家。
雪莉酒原產于西班牙的安達魯西西?。ˋudaLuuia),是世界獨產雪莉酒的地方。雪莉酒的風味輕快香甜,是由西班牙的特有釀酒葡萄品種Palomino所釀制。除此之外,雪莉酒的釀制更有別于一般的葡萄酒。雪莉的釀造,是要將它裝載橡木桶中,爆曬在艷陽之下。三個月后,就收起來冷凍貯存。由于處理方法的不同,致使葡萄糖的變化也相異于其他葡萄酒,因此雪莉就有一種特殊的風味。
雪莉酒有兩種不同的種類,分類方法以釀造過程中開花或不開花為分別。所謂的開花,就是指在釀酒過程中,有些酒的表面會浮上一層白膜。有白膜的稱為開花,這就是菲瑙(Fino)雪莉,味道不是很甜,但輕快鮮美。另外,不開花的就是沒有白膜的,稱作俄維洛索(Oloroso),味道濃郁甜美。
嗯…輕快、甜美、濃郁,而且酒精濃度不是很高(一般葡萄酒為12%~15%),這是否符合哀的性格呢自己去看啊。??赐嬷缶椭揽!:呛沁€沒有出現,BOSS好像蠻NC的,上面所說的好像只是幾個小頭目
{1}
3,如何釀桃子酒
泡果酒不要用太高度的米酒,高度酒味也大把果香都蓋了.最好用32度左右的米酒,要使口感更純,加點冰糖.楊梅櫻桃泡酒都好喝.把櫻桃洗凈后晾干水放已燙過晾干的玻璃瓶中,倒入米酒加點冰糖,密封放蔭涼處.桃酒一個月左右就能喝了.當然泡久點更好.可以加點枸杞同泡. 草莓果酒的制作 1 、選料 選擇充分成熟、色澤鮮艷、無病和無霉爛的果實為原料,去掉雜質并沖洗干凈表面的泥土。 2 、破碎 用破碎機將洗凈的草莓破碎,并將果梗和萼片從果漿中分離出去。把果漿倒入發酵桶,每 100 公斤加入 6% 的亞硫酸 100 克,以殺滅果實表面的微生物和空氣中的雜菌。 3 、調糖 按生成 1 度酒精需要 1.7 克糖的比例進行調糖,這樣才能釀成 10 度以上的草莓果酒,因此,要先測定果漿的含糖量,不足時要加入砂糖,使每 100 克果漿含糖 20 — 25 克,酵母菌活動最適宜環境為每升果漿含果酸 8 — 12 克,果酸不足可加檸檬酸。 4 、發酵 把調好的果漿裝入容器內,溫度保持在 25 — 28 度, 1 — 2 天即開始發酵。過 3 — 5 天,當殘糖降至 1% 時發酵結束,除去果渣,將酒液移入另一容器內。置于 12 度的環境中貯存,通過汽化的酶化使果酒成熟,成熟期約需 1 年,中間需更換容器。 5 、澄清 澄清劑可用 0.04% 的碳酸鈣。先將瓊脂浸 3 — 5 小時后加熱融化,至 60 — 70 度時倒入酒中,攪勻后采用過濾機過濾即可。 6 、調酸 主要是調糖、酸和酒度。一般甜酒含糖量應達 12% — 16% ,含酸 0.5% ,酒精 12 — 14% ,不足時可加入砂糖、檸檬酸和脫臭 ================================== 水果酒的定義是用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發酵成為酒精的酒,含有水果的風味與酒精。因此民間的家庭時常會自釀一些水果酒來飲用。如李子酒,葡萄酒等等。因為這些水果表皮會有一些野生的酵母,加上一些蔗糖,因此不需要額外添加酵母也能有一些發酵作用,但民間傳統做酒的方法往往曠日費時,也容易被污染。所以外加一些活性酵母是快速釀造水果酒的理想方法。 速釀水果酒的方法: 使用約10公克的水果酒酵母加入買來的小盒裝(約 200 C.C.)蘋果汁或葡萄汁中,你可以直接加在買來果汁的包裝容器之中,然后稍微用鋁箔紙蓋在開口的地方,使酵母得到初步的活化。 過幾小時之后,你會發現果汁開始冒泡,這便是發酵作用的開始。然后等到不再繼續冒泡之后,將此發酵后的果汁與沈在下面的酵母加入你準備的葡萄或其他水果之中。簡單點:新鮮桃子洗凈、擦干 找一干凈的大玻璃罐子或大可樂瓶子洗凈、晾干放一層桃子鋪一層薄薄的糖(要甜一些就多鋪點糖)重復此舉至容器的1/3處密封、存放在陰涼地方 2個月后開封 拿紗布過濾釀制過程中不能開封泡果酒不要用太高度的米酒,高度酒味也大把果香都蓋了.最好用32度左右的米酒,要使口感更純,加點冰糖.楊梅櫻桃泡酒都好喝.把櫻桃洗凈后晾干水放已燙過晾干的玻璃瓶中,倒入米酒加點冰糖,密封放蔭涼處.桃酒一個月左右就能喝了.當然泡久點更好.可以加點枸杞同泡. 草莓果酒的制作 1 、選料 選擇充分成熟、色澤鮮艷、無病和無霉爛的果實為原料,去掉雜質并沖洗干凈表面的泥土。 2 、破碎 用破碎機將洗凈的草莓破碎,并將果梗和萼片從果漿中分離出去。把果漿倒入發酵桶,每 100 公斤加入 6% 的亞硫酸 100 克,以殺滅果實表面的微生物和空氣中的雜菌。 3 、調糖 按生成 1 度酒精需要 1.7 克糖的比例進行調糖,這樣才能釀成 10 度以上的草莓果酒,因此,要先測定果漿的含糖量,不足時要加入砂糖,使每 100 克果漿含糖 20 — 25 克,酵母菌活動最適宜環境為每升果漿含果酸 8 — 12 克,果酸不足可加檸檬酸。 4 、發酵 把調好的果漿裝入容器內,溫度保持在 25 — 28 度, 1 — 2 天即開始發酵。過 3 — 5 天,當殘糖降至 1% 時發酵結束,除去果渣,將酒液移入另一容器內。置于 12 度的環境中貯存,通過汽化的酶化使果酒成熟,成熟期約需 1 年,中間需更換容器。 5 、澄清 澄清劑可用 0.04% 的碳酸鈣。先將瓊脂浸 3 — 5 小時后加熱融化,至 60 — 70 度時倒入酒中,攪勻后采用過濾機過濾即可。 6 、調酸 主要是調糖、酸和酒度。一般甜酒含糖量應達 12% — 16% ,含酸 0.5% ,酒精 12 — 14% ,不足時可加入砂糖、檸檬酸和脫臭 ================================== 水果酒的定義是用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發酵成為酒精的酒,含有水果的風味與酒精。因此民間的家庭時常會自釀一些水果酒來飲用。如李子酒,葡萄酒等等。因為這些水果表皮會有一些野生的酵母,加上一些蔗糖,因此不需要額外添加酵母也能有一些發酵作用,但民間傳統做酒的方法往往曠日費時,也容易被污染。所以外加一些活性酵母是快速釀造水果酒的理想方法。 速釀水果酒的方法: 使用約10公克的水果酒酵母加入買來的小盒裝(約 200 C.C.)蘋果汁或葡萄汁中,你可以直接加在買來果汁的包裝容器之中,然后稍微用鋁箔紙蓋在開口的地方,使酵母得到初步的活化。 過幾小時之后,你會發現果汁開始冒泡,這便是發酵作用的開始。然后等到不再繼續冒泡之后,將此發酵后的果汁與沈在下面的酵母加入你準備的葡萄或其他水果之中。制作過程:材料:脆甜桃 10斤 冰糖 根據桃子甜度不同,2-3斤冰糖個人掌握 果酒酵母 3克 果膠酶 2.5克 自釀桃酒的做法: 1、挑選完整的脆桃,清洗干凈并晾干表面水分。2、用無油無水的菜刀菜板把桃子切成小塊,并拌入冰糖裝進干凈無水的容器(裝到容器容量的70%)等待水份和果膠析出。3、4小時候后,拌入2.5克果膠酶,24小時后,拌入3克果酒酵母。4、容器的蓋子不要完全擰死,第三四天會有很多氣體出來,擰緊就杯具了。每天攪拌或者搖晃均勻2-3次。四天后嘗一下甜度,喜歡甜的可以適量再加一些冰糖。5、一周后不再產生氣泡了,用200目的食品過濾網和虹吸管,分離開果肉和酒。6、接下來的酒可以密封了,等待一年半載的就可以喝。新鮮桃子洗凈、擦干 找一干凈的大玻璃罐子或大可樂瓶子洗凈、晾干放一層桃子鋪一層薄薄的糖(要甜一些就多鋪點糖)重復此舉至容器的1/3處密封、存放在陰涼地方 2個月后開封 拿紗布過濾釀制過程中不能開封
{2}
4,腐乳是怎樣制作的過程
1.2 操作方法 1.2.1 大豆處理 除去大豆中的雜草、泥塊、石塊、鐵物以及霉豆和蟲蛀豆?! ?.2.2 浸泡 泡豆的目的是使大豆能充分吸水膨脹。泡豆程度:掰開豆粒,兩片子葉內側呈平板狀,但泡豆水表面不出現泡沫。泡豆水用量約為大豆容量的4倍左右?! ?.2.3 磨漿 使大豆的細胞組織破壞,大豆蛋白質得以充分溶出。 1.2.4 濾漿 用濾漿機(或離心機)使豆漿與豆渣分離,并反復用溫水套淋三次以上?! ?.2.5 煮漿 濾出的豆漿要迅速升溫至沸(100℃),如在煮沸時有大量泡沫上涌,可使用泡沫由或消泡劑消泡。生漿煮沸要注意上下均勻,不得有夾心漿?! ?.2.6 點漿 點漿是關系到豆腐乳出品率高低的的關鍵工序之一,點漿時要注意正確控制4個環節:①點漿溫度(80±2)℃;②pH5.5~6.5;③凝結劑濃度;④點漿不宜太快,凝結劑要緩慢加入,做到細水長流,通常每桶熟漿點漿需3~5min,黃漿水應澄清不渾濁。 1.2.7 養花(蹲腦) 養花時最好加蓋保溫,并在點漿后靜置5~10min?! ?.2.8 壓榨 壓榨時注意徐徐加壓,最好待坯冷后再劃塊,以免塊形收縮,劃口應當致密細膩,無氣孔?! ?.2.9制坯過程要注意工具清潔,防止積垢產酸,造成“逃漿”。出現逃漿現象時,可試以低濃度的純堿溶液調節pH至6.0。再加熱按要求重新點漿?! ?. 前期發酵 2.1 發酵機理:前期發酵是發霉過程,即豆腐坯培養毛霉或根霉的過程,發酵的結果是使豆腐坯長滿菌絲,形成柔軟、細密而堅韌的皮膜并積累了大量的蛋白酶,以便在后期發酵中將蛋白質慢慢水解,除了選用優良菌種外,還要掌握毛霉的生長規律,控制好培養溫度、濕度及時間等條件。前期發酵又分為:接種、培養和腌坯三個階段?! ?.2 工藝流程: 2.3 操作方法 2.3.1 菌種檢查 毛霉菌種的好壞是前期培菌(發酵)的主要關鍵。首先要檢查使用的菌種,對每個培養瓶內的毛霉菌種做仔細檢查,嚴格控制,絕不能馬虎。要求菌種純,菌絲齊壯濃密,無雜菌感染,培養瓶的底板不得有花紋斑點雜菌及異味?! ?.3.2 菌種制備 2.3.2.1 菌種懸浮液制備 將以選好的毛霉菌種培養瓶,用75%的酒精溶液揩擦消毒,然后瓶內加入消毒過的冷水400ml,用無菌竹筷搗碎毛霉菌絲體,倒在預先準備好的濾布中,將菌液濾在容器內,濾布內的培養基須做兩次洗滌,洗滌菌液并入濾液中,配制成菌種懸浮液(每50㎏大豆用800ml長方形培養瓶一個),每50㎏大豆用菌種懸浮液1000ml。配制好的菌液,存放時間不宜過長,特別是氣溫高容易發酵變質。最好分時段制備。在使用時要搖勻,讓孢子成懸浮混合狀態?! ?.3.2.2 菌種固體粉質制備 選擇無雜菌優良的麩曲毛菌霉100g加炒米粉200g混合粉碎供生產專用。菌種固體粉質量要求:①水分<12%,②細度為60目/寸,③有效期為2周?! ∈褂昧浚阂远垢饔?.3%~0.5%?! ?.3.3 擺塊方法與接種 木格擺塊方法;塑格(屜)擺快和接種方法;多層培菌(發酵)床擺塊方法 2.3.4 培養(又稱發花) 毛霉菌生長繁殖需要蛋白質和淀粉質等為養料,并要求一定的水分、空氣及溫度。一般水分控制在71%~73%,生長室溫為20~24℃,培養時間一般為48~60h,夏天36h左右,但一定要防止毛霉未老先衰的現象。 2.3.5 涼花 紅腐乳涼花時必須讓毛霉長足,菌體趨向老化,毛霉呈淺黃色。涼花時可將培養室窗門打開,使其通風降溫,促使毛霉散熱和水分散發。如涼花時間不當,要影響毛霉菌產酶或造成菌體自溶,從而影響腐乳的成熟質量。因此,涼花時間應視菌體菌體生長情況而定,一般在48h以上?! ?.3.6 搓毛 搓毛工序要緊緊配合涼花過程,絕不可定時搓毛,而要視涼花程度進行。毛霉一般要求呈黃色或淡黃色即可,防止搓毛過早,而影響腐乳的鮮度及光澤。毛霉涼透后,即可搓毛。在搓毛時應將每塊連接在一起的菌絲搓斷,整齊排列在容器內待腌。 2.4 前期培菌(發酵)工藝技術要求 表2-3-14 菌種 接種 前酵 ———————— ———————————— ———————————— 蛋白酶活力 接種時 液態 固體 室溫 品溫 培養 酶活力 項目 菌種 (干基)∕ 坯溫∕ 種∕ 粉∕ ∕℃ ∕℃ 周期 (干基) (U∕g) ℃ % % ∕h ∕(U∕g) 參數 健壯 ≥280 <30 0.2~0.4 0.3~0.5 20~24 25~28 48~60 >55 豐滿 3. 后期發酵: 3.1 機理:腐乳后期發酵階段發生著極其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前期生霉階段產生的各種酶催化蛋白質水解成為低分子含氮化合物和氨基酸,淀粉發生糖化并進一步發酵生成酒精、其他醇類以及有機酸,同時,加入的輔料中酒類及各種香辛料也共同參與合成復雜的酯類等多種風味物質,并最終形成腐乳特有的顏色、香氣、體態和味道?! ?.2 工藝流程: 3.3 操作方法 3.3.1 腌坯 毛坯經搓毛之后要用鹽腌,使毛坯變成鹽坯。腌坯的目的是:①通過鹽腌使坯中水分析出,坯內的水分由72%降為54%,坯體收縮變硬;②起防腐作用;③賦予腐乳適當的咸味,并與氨基酸協同作用,給予腐乳鮮味;④對酶起抑制作用,使腐乳保持細膩、柔和以及一定的體態特色?! ?.3.2 配料與裝瓶(壇) 配料與裝壇是腐乳后熟的關鍵。成品腐乳的特色風味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湯料的特點,因此湯料在腐乳后期發酵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偤迷谧鲞@個的論文,所以直接復制給你,希望有所幫助~~腐乳(紅)知識介紹:腐乳又稱豆腐乳,是用大豆、黃酒、高粱酒、紅曲等原料混合制成的,北方稱
紅醬豆腐,南方則多稱為南乳。是腐乳中的一大類產品。。豆腐乳種類較多,大都口味鮮美,有除腥解膩的作用,適于佐餐或作調味料,如火鍋調料等。 腐乳通常分為青方、紅方、白方三大類。其中,臭豆腐屬“青方”;“大塊”、“紅辣”、“玫瑰”等醬腐乳屬“紅方”;“甜辣”、“桂花”、“五香”等屬“白方”。南乳表面鮮紅色或紫紅色,切面為黃白色,滋味可口,風味獨特,為常用的烹飪調味品。制造南乳的原料是以芋類(collocasia sp.)為主。先將原料切成小塊發酵,并在再發酵時以紹興黃酒作湯料,再用一種紅色天然色素(紅曲)作為著色劑,使產品的表面呈紅色。南乳的成分亦含有較多的蛋白質,但少用于佐餐,多用作烹制菜肴的調味品。腐乳的種類很多,除常用的白腐乳和紅腐乳外,著名的有紹興腐乳,桂林腐乳、克東腐乳、廣東的霉香腐乳和辣椒腐乳。至于臭豆腐,亦屬于腐乳的一類產品,但臭豆豆腐作副食品供有此嗜好的人食用,不作調味品使用。南乳中加入了紅谷米發酵,所以汁是紅色的。豆腐乳以色正、形狀整齊、質地細膩、無異味者為佳品。 腐乳(紅)營養分析:1. 腐乳中維生素b族的含量很豐富,常吃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b12,還能預防老年性癡呆;2. 腐乳富含植物蛋白質,經過發酵后,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又產生了酵母等物質,故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3. 腐乳還含有鈣、磷等礦物質;4. 腐乳發酵時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豆腐坯中的蛋白質氧化分解后會產生含硫的化合物,過多食用將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腐乳(紅)補充信息:腐乳含鹽和嘌呤量普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患者及消化道潰瘍患者,宜少吃或不吃。 腐乳(紅)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患者及消化道潰瘍患者慎食。腐乳應該比較干凈衛生的我看了臭豆腐的制作過程,那叫一惡心用屎湯泡……嘔……
5,怎么才能自己釀出白酒呢
東北燒酒工藝 1 發酵 根據生產的香型選擇酵母,將高梁(玉米)粉碎后,加入酵母、糖化酶、稻殼,充分混合后,由粉料機進行粉碎,裝窖發酵一周。 2 配料 取發酵后酒料,加高梁或玉米粉、稻殼、適量一遍酒糟,混拌后,堆積約20min。堆積時間應保證。 3 燒制 至鍋爐壓力達到0.1~0.4MP a之間后,將堆積料投入酒鍋中加蒸氣進行燒制,大約在30~35min后,冷卻鍋出料口應開始出酒。 待出料口的產品酒精度低于30%(V/V)時,停止出料,清出酒糟,重新投料燒制。 4 窖存 將燒制好的酒(約40度)根據香型(濃香、濃醬兼香)、原料(玉米酒、高梁酒)不同,分別送入
酒庫,裝入酒罐,還原一個月以上。 應注意香型、原料和還原時間,不可混淆。 5 調制 將罐中存放陳化一個月以上的原漿酒用泵抽至調酒罐,根據成品酒精度加入適量食用酒精,以及乙酸乙脂等香料,過濾出泡沫、雜質等,保證感官指標合格?!?白酒的制作: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制作方法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1、浸泡:將糯米洗凈,浸泡12到16小時,至可以用手碾粹即可。其作用是使淀粉顆粒巨大分子鏈由于水化作用而展開,便于常壓短時間蒸煮后能糊化透徹,不致使飯粒中心出現白心現象。 2、蒸飯:將糯米蒸熟、蒸透。 3、淋飯: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桌子上鋪上幾張鋁箔,將糯米在上面攤成兩三寸厚的一層,涼透。在冷卻好的糯米上灑少許涼開水,用手將糯米弄散攤勻,用水要盡量少。 4、落缸搭窩:將酒曲均勻地撒在糯米上,稍微留下一點點酒曲最后用。然后用手將糯米分區翻動,將糯米上下層拌在一起,盡量混均勻。拌勻后,將糯米轉移到發酵的容器中 ,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實。放完后將最后一點酒曲撒在上面。用少許涼開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再用手將糯米壓一壓,抹一抹,以使表面光滑。最后,在中間搭窩,以增加米飯和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好氣性糖化菌生長繁殖,然后蓋上紗布。 5、發酵成熟:將盆置于30℃左右的恒溫箱中培養24到48小時,如果米飯變軟,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溫。最好再蒸一下,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動。這樣,甜酒釀就制作成功。 品質優良的甜酒釀,含糖量在38%以上,酸度在0.4%以下,少量乙醇0.5%~1%,酒味輕微,同時還具有特有的酒香味。 白酒分很多種,工藝各不相同! 按生產工藝分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按酒的香型可分為: 1.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茅香型白酒,以
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曲多為超高溫酒曲。 2.濃香型白酒 以
瀘州老窖特曲、
五糧液、
洋河大曲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使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以
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采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
西鳳酒、
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這些酒的釀造工藝采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清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采用串香法。 可去這里看一下,有詳細的工藝教程: http://sl.jandao.com/sl/jiu/酒有多種,就說說米酒吧!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往農村過春節,就用它來招待客人,在烏鎮民間,此酒還有一個別名叫“杜搭酒”。民間有謠“貓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 三白酒以糯米為主要原料,釀制時,首先將糯米蒸煮成飯,盛在淘籮里以冷水淋涼。再將酒曲餅搗碎,均勻地拌入飯中。而后將飯料倒入酒缸,壓平,在中間挖一個小潭,然后將酒缸加蓋密封,并用稻草或棉絮捂實保溫。數日后,若缸中間的小譚已積滿酒漿,即可將涼開水倒入缸中,以淹沒飯料為準,再封好缸蓋捂實。一周后開蓋,放入蒸桶進行蒸餾,如此二蒸二釀后,酒便釀成了。已習慣喝瓶裝酒的現代人很少能再看到過這樣"土氣"的釀酒方法了。 在公生糟坊,你可在觀賞釀酒過程之余,親口品嘗一下“三白酒”的醇香美味,還可以購一些回家,把烏鎮的風情、美酒連同美好的回憶帶回家中,留待日后細細品味。 -------- 肯頂是不一樣的,古代的白酒就和現在的酒釀差不多,頂多就有點酒的味道,酒精含量更是少的可憐,要不古人怎么可以千杯不醉呢!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其余五種是白蘭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國白酒在工藝上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復雜得多,原料各種各樣,酒的特點也各有風格,酒名也五花八門。 中國白酒在飲料酒中,獨具風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白酒相比,我國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擬的風味。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宜人,五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氣馥郁、純凈、溢香好,余香不盡;口味醇厚柔綿,甘潤清冽,酒體諧調,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凈、變化無窮的優美味道,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我國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數這樣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國家是罕見的。近幾年,國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數,有不少較大的酒廠,已試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現市場初期,大多數消費者不太習慣,飲用起來總覺著不夠味,“勁頭小”。90年代初,城市消費者已經開始習慣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較好的品種了。 白酒以前叫燒酒、高糧酒,建國后統稱白酒、白干酒。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燒酒?白酒就是無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摻水的意思,燒酒就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入甑加熱蒸餾出的酒。 白酒的名稱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酒。有的以產地命名,如:茅臺、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
蘭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
杜康酒、范公特曲等。還有的按發酵、貯存時間長短命名,如:特曲、陳曲、頭曲、二曲等。二鍋頭、回龍酒等,則又是以生產工藝的特點命名的。二鍋頭是我國北方固態法白酒的一種古老的名稱?,F在有的酒仍叫二鍋頭?,F在的二鍋頭是在蒸酒時,掐頭去尾取中間餾出的酒。真正的二鍋頭系指制酒工藝中在使用冷卻器之前,以古老的固體蒸餾酒方法,即以鍋為冷卻器,二次換水后而蒸出的酒。所謂回龍酒,就是將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為回龍酒。 ---------- 家葡萄釀酒方法 主要原料 葡萄。 設備用具 盆、陶瓷缸、乳膠管、竹篩子、豆包紗布、罐或陶瓷缸、紗布等。 制作方法 選擇成熟前15~20天未噴灑農藥的葡萄。除去生、青、破果粒、霉爛果及其它雜物,直接放在大盆里(不要洗),因為葡萄皮表面存在著野生酵母,在清汁發酵時發揮酵母作用。選好后,把手洗凈,用兩手在盤里用力揉搓葡萄,擠出葡萄汁。在已準備好的罐或陶瓷缸的口部放上竹篩子,將擠出的葡萄汁濾到罐或缸里,除去葡萄梗。竹篩上的葡萄皮、肉等,用紗布包好,用力擠壓出殘余的果汁,擠出的汁也裝入缸或罐中。正常情況下,葡萄出汁率為70%左右。將裝有葡萄汁的缸、罐靜置12~20個小時,用乳膠管或無毒塑料管將上清液用虹吸法吸到另一個容器中,進行發酵。為防止發酵時汁液外溢,發酵缸、罐中的葡萄清汁不要裝得過滿,是容器容量的80%-90%即可。經過兩晝夜,葡萄汁開始發酵,特別旺盛時,可聽到沙沙聲,同時可以嗅到酒香味。發酵過程,要注意控制酒度,適時補糖和控制品溫。 控制酒度的方法是每100毫升葡萄汁利用葡萄皮上附有的野生酵母發酵釀酒,1克糖份可產生0.56度酒,如果葡萄含糖量為15%,出酒度為 15 X 0.56=8.4;如果含糖量為20%,出酒度則為20 x 0.56=11.2,說明葡萄含糖量大的,出酒度就高些。但靠葡萄本身的糖分,來提高成酒度是不可能的,必須另外添加白糖。白糖的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例如,釀制含酒12度的葡萄酒(葡萄含糖量為15%),需添加白糖數量(12-8.4)X1.8=6.48克。如葡萄含糖量為20%,則加糖量為(12-11.2)X1.8=1.44克(這里的1.8是按理論推算出來的,即釀成1度酒需要白糖1.8克)。所得出的6.48克和1.44克都是100毫升葡萄汁的用量,如果是1公斤葡萄汁(即1000毫升),則加糖量分別為64.8克和14.4克。以此為基數,根據葡萄汁量來計算。 適時補糖。一般在發酵旺期添加為好。根據釀酒時所用葡萄汁中糖分的含量和生產酒要求的酒度決定白糖的添加量。 控制品溫。品溫是葡萄汁的發酵溫度。最宜溫度為18℃-22℃。溫度過低,不易發酵;溫度過高容易引起雜菌感染。在這個溫度下維持12天左右,葡萄汁中的糖分基本耗盡,還要靜放2~3天,再采用虹吸法進行第一次分離。將上清液抽出,裝入事先洗凈的缸、壇里、密封陳化。要裝滿,不留空隙,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菌污染。也可在葡萄酒上噴灑一點食用酒精(因為酒精比重小于葡萄酒,所以飄在葡萄酒面上,可以起隔絕空氣和防雜菌污染的作用,同時還能防止酒面上生白膜)。經過20天后,仍采用虹吸法進行第二次分離,分離后仍需陳貯3-5個月即成。 工藝流程 選料→揉搓→濾汁→靜置→吸上清液→在18℃~22℃溫度下加糖發酵→靜置→吸上清液陳化→分離陳貯→成品。酒精兌水,
6,黃酒制作方法
一、什么叫黃酒 黃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麥為主要原料,經蒸煮、加曲、糖化、發酵、壓榨、過濾、煎酒、貯存、勾兌而成的釀造酒。(突出純糧、釀造。) 二、什么叫紹興酒(紹興黃酒、紹興老酒) 紹興酒是以優質糯米、小麥和在紹興特定地域內的鑒湖水為原料,經過獨特工藝發酵釀造而成的優質黃酒。(目前只有15家企業真正使用紹興黃酒、紹興老酒的證明商標,只有6家企業真正屬于紹興酒原產地域保護企業,中糧紹興酒業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 三、 紹興酒的原料 主要原料及輔料:(一)糯米 (二)小麥 (三)鑒湖水 (四)酒母 (一) 糯米比喻為“酒之肉”。為什么釀制紹興酒一定要采用糯米,而不是用粳米或秈米。 1)糯米幾乎都是支鏈淀粉存在,而支鏈淀粉分子形狀不規則,分子間的排列較疏松,吸水快,容易蒸煮糊化,有利于糖化、發酵。 2)糯米中的淀粉分枝點上糖化比較困難,所以最后在酒中殘留的糊精和低聚糖較多,因此糯米酒的口味比較醇厚。 3)糯米含蛋白質、維生素、灰分比較小,因此用糯米釀成的酒雜味少。 4)粳米支鏈淀粉為83%,直鏈淀粉為12%,秈米支鏈淀粉為60-70%,直鏈淀粉為30-40%。 糯米強調它的精白度 1)糙米表面是一層粗纖維,較多的皮層組織,皮層含有粗蛋白14.8%,粗脂肪18.0%,粗纖維9%,而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多,是黃酒異味的來源,會影響到成品酒的質量。 2)糙米和粗白米釀黃酒,植物組織的膨化和溶解受到限制,米粒不易浸透,蒸煮的時間長,出飯率低,糊化和糖化的效果較差。 3)色、味不佳。飯粒發酵不徹底,糠層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又易導致生酸和產生異味。 所以,釀造紹興酒的糯米,需標準一等以上的糯米。 (二) 小麥 小麥是制曲的原料,小麥制成的麥曲比喻為“酒之骨”。一般要求小麥為紅皮硬質小麥。含水量在12.5%左右,容重在770g/l以上,雜質在1.0%以下,麥曲的作用——糖化劑,促使淀粉轉化為葡萄糖。 (三) 釀造用水 鑒湖水喻為“酒之血”。沒有好水是釀不出好酒的,因此
佳釀出處必有名泉。紹興酒之所以晶瑩澄澈,馥郁芬香,成為酒中珍品,除了用料講究和有一套由悠久釀酒歷史積累起來的傳統工藝外,重要的還因為它是用得天獨厚的鑒湖水釀制的。 鑒湖水有它特別之處: 1)經研究分析水源地區的地質結構得知,在基巖、風化殼、底泥中,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含量較低,且處于收斂狀態。同時含有適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特別是含有鉬、硒等微量元素對人體特別有益。 2)鑒湖水作為釀造用水基本符合我國生活用水的標準。 3)鹽分低,硬度適中(硬度過高不利于發酵,硬度太低,又會使酒味不甘冽而有澀味。)PH值顯中性,無沉淀,無懸浮物和雜質。 (四) 酒母 用淋飯法生產的紹興酒半成品,擁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作為發酵劑,使半成品中的葡萄糖轉化為酒精。 四、 紹興酒的生產工藝 鑒湖水 鑒湖水 ↓ ↓ 糯米→浸泡→蒸煮→鼓風冷卻→落缸→糖化發酵→灌壇后酵→壓濾→ ↑ 麥曲、酒母 煎酒→灌壇陳化→灌裝→瓶酒成品 工藝特點:傳統工藝、手工釀造、純糧制作、純天然發酵。 黃酒常規制作四法: 1淋飯法 2喂飯法 3攤飯法 4機械化法 五、 紹興酒的種類 以含糖高低分以下四種類型: 1)干型黃酒。 含糖量15.0g/l以下, 代表酒:紹興元紅酒。 2)半干型黃酒。含糖量在15.1~40.0g/l, 代表產品是紹興加飯(花雕)酒。 3)半甜型黃酒。含糖量40.1~100.0g/l, 代表產品是紹興善釀酒。 4)甜型黃酒。 含糖量在100.0g/l以上,代表產品是紹興香雪酒。 四種類型的紹興酒的差異: 1)含糖量不一樣 2)生產工藝上有所不同。 3)原料上有所不同。 元紅和加飯發酵前加水,而善釀以元紅酒代替釀造用水,香雪酒是以45%糟燒代替釀造用水。 4)元紅和加飯不同之處是 A含糖量不一樣 B加飯的出酒率低于元紅酒,相對而言,加飯酒的肉質較醇厚,元紅酒相對單薄一點。 六、 紹興黃酒的沉淀現象 黃酒的沉淀一般分兩種:1生物沉淀;2非生物沉淀。我們所看到的一般屬第二種。俗稱黃酒有“千重腳”,瓶裝黃酒遇冷混濁、沉淀,貨架壽命不長,一直困擾著各黃酒企業。以往采用了各種辦法,效果總不理想。近來我司對此沉淀已經采取了目前黃酒項業最先進的冷凍過濾技術,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但瓶裝黃酒貯存時間長了還是會出現沉淀現象,一般合理的解釋是酒內一種高分子(蛋白質等)物質凝結而成,一般不影響內在酒質。 注:1、一般在冬季瓶裝黃酒遇冷變濁,加熱到30-40度左右時又重新溶解,又稱冷混濁,是一種可逆性混濁。 2、冷混濁過久,加熱黃酒,混濁物不能復溶,又稱氧化混濁或永久性混濁。一般認為冷混濁物是氧化混濁的前體物質,兩者雖然分子大小,物理性質和各成份的含量有些不同,但所含的基本成份是相同的,都含有高分子蛋白質,多酚物質,糖類,重金屬和一定量的鈣鎂礦物鹽。只是冷混濁物經過進一步氧化聚合作用后,形成的氧化混濁物的分子結構更為復雜。 七、紹興黃酒的品評 紹興黃酒是一種以滿足人們味覺為主的享用性食品。鑒別其品質好差的方法,總的來說可分為理化衛生指標分析檢驗和感官品評二種。 理化、衛生分析檢驗是用各種儀器和生物化學分析的方法進行,它能夠精確地測定出黃酒中的各項指標,但不能全面反映黃酒的風味品質。因黃酒風味品質的形成,不僅取決于各種成份數量的多少,還決定于各種成份之間的平衡、協調、襯托、緩沖、掩蓋關系,所以說常見兩個酒樣的理化分析數據十分接近,但在酒的風味上卻有可能有明顯的差別,所以對黃酒的品質鑒定,不但要進行理化衛生分析測定,同時還必須進行感官品評才能全面地反映出黃酒風味品質的整體面貌。 感官品評內容為四項;1外觀 2香 3味 4格 1)外觀應是橙黃色,清亮透明,有光澤,允許瓶底(壇)底有微量聚集物。 2)香應是具有紹興酒特有的醇香,隨著年份的增長,醇香應隨之濃郁,不得有異香,異氣 3)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年份越高醇厚度越高,俗稱肉質越厚。 4)格即風格,酒體協調具有紹興酒的獨特風格,即糖、酸、酒之間比例協調。 品評黃酒的順序: 一看其色,二聞其香,三嘗其味,四對風格綜合評介。 注:機械化生產黃酒與手工釀制的黃酒的不同之處 機械化生產黃酒利用純種發酵,發酵的周期比較短,發酵期間太旺盛,內容物含量比較少,肉質相對比較淡薄,反之,手工釀制的黃酒利用純天然自然發酵,發酵的周期比較長,一般要80~90天,殘留的內容物比較豐富,肉質比較醇厚。 八、紹興黃酒的色、香、味及來源 紹興黃酒的色、香、味主要來自原料、輔料、糖化劑。在釀制過程中各類微生物的代謝物和貯存過程中的陳化反應等。 (一)色的來源 1)黃酒的色主要來自原料的自然色、糖化發酵劑的色澤(麥曲帶來淡黃色,紅曲有紅色素使酒色黃黃中帶紅) 2)麥曲酒中加入適量的焦糖色來增加酒色 3)貯存過程中酒中的糖分與氨基酸相結合發生氨基羰基反應,產生的黑精物質,引起酒色褐變(焦糖化反應)。 (二)香的來源 黃酒的香氣,不是指某一種化合物的突出香氣,而是一種復合香。 1)原料中所含的淀粉、糖類、氨 基酸及其他天然香味物質,經發酵過程中的酵母和酶及多種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而生成香味物質。 2)麥曲帶來的香氣(每種曲都有特有的香氣,因麥曲生產過程中由于升溫較高,使小麥中的蛋白質衰老死亡的微生物殘體自溶轉化為氨基酸等物質而產生曲香。 3)貯存陳釀老熟過程中有機酸與醇的酯化反應生成各種酯類而產生的特有香氣。貯存較長的甜型黃酒,應發生焦糖化反應,形成類黑精,也具有一種焦香味。黃酒的香氣物質,綜合分析資料證明有三類 a)酯類。較集中的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和已酸已酯,它們共同形成一種香氣,也就是黃酒越陳越香的氣味。 b)醛類。主要是乙醛,少量的異丁醛,異戊醛,以及乙醛與乙酸縮合成的乙縮醛,具有一種
清醇的果香味。 c)醇類。主要是苯乙醇、異丁醇、異戊醇,仲丁醇等。尤其是含量較多的苯乙醇,具有清甜蜜樣的香氣。 (三)味的來源 黃酒中的風味物質非常豐富,以大量的感官品評和理化分析得出,主要由甜、酸、苦、辣、澀、鮮六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醇和柔和、豐滿、濃郁、醇厚、悠長的感覺形象。 1)甜味物質 黃酒中的甜物質主要來自米和麥曲中的淀粉。經淀粉酶的水解作用而生成的糖類、殘糖、低聚糖、糊精。二是發酵過程中脂肪水解產生的甘油。三是分解蛋白質產生的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氨酸等。 2)酸味物質 酸是黃酒中的主要品味物質,它在黃酒中有增加濃厚感和減少甜味的作用。酸在陳釀過程中與乙醇作用生成酯類使酒更香。乳酸、揮發酸能增加酒味濃厚感是構成黃酒風味的重要因素。酸具有緩沖作用,能協調其它品味物質。黃酒中酸主要是乳酸和琥珀酸、焦谷氨酸、擰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醛酸等。 黃酒中常規分析的是總酸和揮發酸,陳化過程中總酸普遍有所增加,原因a)醇類氧化,使酸度增加。b)是酸、醇等物質的分子綜合,保留了一定的有機酸。c)是陳年黃酒的氨基酸含量增加,增加了酸的含量。 3)鮮味物質 鮮味主要是氨基酸,氨基酸味是中國黃酒區別于各種酒類的一大特點。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天門谷氨酸、賴氨酸以及蛋白質水解所生成的多肽和含氮堿,這些物質均是鮮味。 4)苦、澀、辣味 苦味物質主要是氨基酸、肽、酪酸、5-甲硫基腺苷和胺類物質。此外,用曲量多及貯存時間長的話也會帶來苦味。黃酒中的苦味在極其輕微的情況下使酒剛勁爽口,但苦味過重則破壞酒的協調。 澀味物質主要是乳酸、氨酪酸、纈氨酸和亮氨酸等物質,此外有的酒(半成品)酸度較高而加放石灰過量而產生澀味。某些曲質量差也會給酒帶來澀味。 辛辣味物質主要是乙醇、高級醇和醛類成份。一靚新酒較明顯,經貯存后,由于酒精與其它成份相親和,能使酒質變得柔和、爽適、酒體完善協調。(一)原料配方小米130kg、糖化酶(酶活力50000u/g)0.26kg、黃酒活性干酵母0.13kg、生麥曲10.4kg、糟燒酒(50°)13kg、加水量180kg。(二)生產工藝流程小米→浸米→蒸飯→攤涼(加入生麥曲)→落缸發酵(加入糖化酶)→喂飯(加入糖化酶、活性干酵母)→主發酵→后發酵→壓榨→澄清→煎酒→陳貯→勾兌檢驗→灌裝→巴氏滅菌→成品(三)操作要點1.浸米將小米倒入浸米池,放水淘洗干凈后進行浸米,水面淹過米面約30cm,水溫控制在20-25℃,浸泡24h。2.蒸飯把浸米瀝干后倒入甑鍋內,開汽蒸料,待全面上汽,再蒸3-5min,關掉蒸汽,潑入90℃以上的熱水(潑水量為25%-30%),加蓋燜數分鐘,待米充分吸水后,再開汽復蒸。待全面上汽后,再蒸20min即可。米飯的感官質量要求:熟而不黏,內無生心。3.落缸發酵待米攤涼至28℃時,加入生麥曲5.2kg,翻拌均勻后入缸,投料溫度為26-27℃。發酵用缸事先必須消毒滅菌。投料前在缸內放水180kg(水溫控制在24-25℃),再在缸內加入糖化酶0.13kg。投料后攪拌均勻,經10h左右品溫上升到28-29℃,酒醪已開始稀薄,味淡,即可開頭耙。頭耙后品溫繼續上升,維持24h左右進行喂飯。4.喂飯喂飯原料65kg,飯攤涼冷卻后,加麥曲5.2kg入缸。喂飯時再加糖化酶0.13kg、已活化的黃酒干酵母,攪拌均勻后品溫掌握在25-26℃。喂飯前釀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半成品的質量,是釀酒成敗的關鍵工序,所以要切實掌握合適的品溫和及時開耙。喂飯時應根據醪液的品溫隨時開耙,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降低品溫,并使缸中品溫及發酵成分上下均勻一致;另一方面是為了排出在發酵過程中積聚的大量CO2,同時供給新鮮空氣,可以促進發酵菌繁殖,并可減少其他雜菌滋生的機會。5.后發酵前發酵一般5d左右,然后加入糟燒酒13kg轉入后酵(加入糟燒酒可以提高酒精濃度,防止發酵醪酸敗)。后酵品溫一般控制在23-24℃,經過15-20d進行壓榨。6.壓榨采用氣膜式板框壓濾機,糟板含水率為48%-50%。7.煎酒利用加熱的方法將生酒中的微生物殺死,并破壞殘余的酶,使黃酒中的成分基本上固定下來,防止成品酒發生酸敗。另外,可促進黃酒的老熟和部分蛋白質凝固,使黃酒色澤清亮透明。煎酒設備為不銹鋼材料制成的煎酒鍋,外設夾層,可通蒸汽和冷卻水。也可用薄板熱交換器進行瞬時煎酒。8.陳釀、勾兌、灌裝、殺菌可按普通黃酒生產的工藝條件進行。原料配方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養曲(酒廠或腐乳廠有售)1公斤,酒藥(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制作方法: ①泡米。選擇較好的江米或大米,經過淘洗;用普通涼水浸泡8—10小時,瀝干后備用。②蒸飯。將瀝干的米上鍋蒸至九成熟離火。要求米飯蒸到外硬內軟,無夾心,疏松不糊,熟透均勻熟后不要馬上掀鍋蓋,在鍋內把飯放至快涼時再出鍋;出鍋后將假打散;再攤盤晾至28℃以下入缸。③前期發酵。把準備好的水、培養曲和酒藥倒入缸內與蒸好的米飯攪拌均勻,蓋好蓋,夏季置干室溫下,冬天放在暖氣上或火爐前,經3天左右,米飯變軟變甜,用筷子攪動,即可見到有酒滲出。此時缸里的溫度達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發酵。④壓榨。將經過前期發酵的物料裝入一干凈的布袋中,上面壓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熱殺菌)。把壓榨出的酒液放入鍋內蒸(各種蒸鍋均可),當鍋內溫度升到85度,即停止加熱。6.過濾。用豆包布做成一個布袋,把蒸過的酒液倒入袋中過濾,將濾液收存起來。7.封存。把濾液裝進一個干凈的壇子里,用于凈的牛皮紙把壇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殼與上和成稀泥把壇口封嚴,然后把壇子放到適宜的地方,兩個多月后即可開壇飲用。存放時間長,酒的質量好.味道香。黃酒的原料配方是 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養曲(酒廠或腐乳廠有售)1公斤,酒藥(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制作方法: ①泡米。選擇較好的江米或大米,經過淘洗;用普通涼水浸泡8—10小時,瀝干后備用。②蒸飯。將瀝干的米上鍋蒸至九成熟離火。要求米飯蒸到外硬內軟,無夾心,疏松不糊,熟透均勻 熟后不要馬上掀鍋蓋,在鍋內把飯放至快涼時再出鍋;出鍋后將假打散;再攤盤晾至28℃以下人缸。③前期發酵。把準備好的水、培養曲和酒藥倒人缸內與蒸好的米飯攪拌均勻,蓋好蓋,夏季置干室溫下,冬天放在暖氣上或火爐前,經3天左右,米飯變軟變甜,用筷子攪動,即可見到有酒滲出。此時缸里的溫度達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發酵。④壓榨。將經過前期發酵的物料裝入一干凈的布袋中,上面壓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熱殺菌)。把壓榨出的酒液放人鍋內蒸(各種蒸鍋均可),當鍋內溫度升到85度 ,即停止加熱。6.過濾。用豆包布做成一個布袋,把蒸過的酒液倒入袋中過濾,將濾液收存起來。7.封存。把濾液裝進一個干凈的壇子里,用于凈的牛皮紙把壇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殼與上和成稀泥把壇口封嚴,然后把壇子放到適宜的地方,兩個多月后即可開壇飲用。
7,豆腐郛怎樣做
把豆腐放臭 就行
將豆腐放上鹽放在那別管它、就戍臭豆腐了豆腐乳的制作工藝 概論: 豆腐乳(Soycheese)又稱腐乳,是我國著名的特產發酵食品之一,已有上千年的生產歷史。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產品,是一種滋味鮮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食品,主要以大豆為愿料,經過浸泡、磨漿、制坯、培菌、腌胚、配料、裝壇發酵精制而成。 一、腐乳的發酵類型 根據生產工藝,腐乳發酵類型有四種:①腌制腐乳②毛霉腐乳③根霉腐乳④細菌腐乳。 1、腌制腐乳:豆腐坯加水煮沸后,加鹽腌制,裝壇加入輔料,發酵成腐乳。這種加工法的特點:豆腐坯不經發酵(無前期發酵)直接裝壇,進行后發酵,依靠輔料中帶入的微生物而成熟。其缺點是蛋白酶不足,后期發酵時間長,氨基酸含量低,色香味欠佳,如四唐場腐乳,湖南茲利無霉腐乳。 2、毛霉腐乳:以豆腐坯培養毛霉,稱前期發酵,使白色菌絲長滿豆腐坯表面,形成堅韌皮膜,積累蛋白酶,為腌制裝壇后期發酵創造條件。 毛霉生長要求溫度較低,其最適生長溫度為16℃左右,一般只能在冬季氣溫較低的條件下生產毛霉腐乳。傳統工藝利用空氣中的毛霉菌,自然接種,需培養10—15天左右(適合家庭作坊式生產)。也可培養純種毛霉菌,人工接種,15—20℃下培養2—3天即可。 3、根霉型腐乳:采用耐高溫的根霉菌,經純菌培養,人工接種,在夏季高溫季節也能生產腐乳,但根霉菌絲稀蔬,淺灰色,蛋白酶和肽酶活性低,生產的腐乳,其形狀、色澤、風味及理化質量都不如毛霉腐乳。 結合以上各種優缺點,經過實驗,采用混合菌種釀制豆腐乳,不但可以增加其風味。還可以減少輔料中的白酒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毛霉和華根霉的比例為7:3最好。 二、菌種培養方法 1、試管斜面接種培養基:飴糖15g蛋白胨1.5g瓊脂2g水100mlPH6 也可以采用馬鈴薯培養基:將馬鈴薯洗耳恭聽凈、去皮、稱取20g切成小薄片,加水煮沸15—20分鐘,紗布過濾,去渣取濾汁,加水補充至100ml,加入瓊脂2g,煮溶后加入葡萄糖2g拌勻,分裝試管(裝量為試管的1/5)塞上棉塞,包扎后滅菌,擺成斜面,接種毛霉(或根霉)15—20℃(根霉28—30℃)培養3天左右,即為試管菌種。 2、三角瓶菌種培養基:麩皮100g蛋白胨1g水100ml,將蛋白胨溶于水中,然后與麩皮拌勻,裝入三角瓶中,500ml三角瓶裝50g培養料,塞上棉塞,滅菌后趁熱搖散,冷卻后接入試管菌種一小塊,25—28℃培養,2—3天后長滿菌絲有大量孢子備用。 【用到的設備:高壓滅菌鍋垣溫培養箱超凈工作臺...滅菌條件:采用高壓滅菌鍋,0.1Mpa滅菌45-60分鐘】 三、腐乳釀制工藝 豆腐坯制作→前期發酵→后期發酵→裝壇(或裝瓶)→成品 豆腐坯的制作:制好豆腐坯是提高腐乳質量的基礎,豆腐坯制作與普通作豆腐相同,只是點鹵要稍老一些,壓榨的時間長一些,豆腐坯含水量低一些。 豆腐坯的制作分為:浸豆、磨漿、濾渣、點漿、蹲腦、壓榨成形、切塊等工序。 (一)大豆的浸泡:泡豆水溫、時間、水質三者都會影響泡豆質量。泡豆水溫要在25℃以下,溫度過高,使泡豆水容易變酸,對提取大豆蛋白不利,夏季氣溫高,要多次換水,降低溫度。 (二)壓榨和切塊:蹲腦以后豆腐花下沉,黃漿水澄清。壓榨到豆腐坯含水量在65—70%為宜,厚薄均勻,壓榨成型后切成(4×4×1.6㎝)的小塊。 前期發酵:前期發酵是發霉過程,即豆腐坯培養毛霉或根霉的過程,發酵的結果是使豆腐坯長滿菌絲,形成柔軟、細密而堅韌的皮膜并積累了大量的蛋白酶,以便在后期發酵中將蛋白質慢慢水解,除了選用優良菌種外,還要掌握毛霉的生長規律,控制好培養溫度、濕度及時間等條件。 (一)接種:將已劃塊的豆腐坯放入蒸籠格或木框竹底盤,豆腐坯需側面放置,行間留空間(約1㎝左右),以便通氣散熱,調節好溫度,有利于毛霉菌生長。每個三角瓶種加入冷開水400ml,用竹棒將菌絲打碎,充分搖勻,用紗布過濾,濾渣再加400ml冷開水洗滌一次,過濾,兩次濾液混合,制成孢子懸液??刹捎脟婌F接種,也可將豆腐坯浸沾菌液,浸后立即取出,防止水分浸入坯內,增大含水量影響毛霉生長。一般100㎏大豆的豆腐坯接種兩個三角瓶的種子液,高溫季節,可在菌液中加入少許食醋,使菌液變酸(PH4)抑制雜菌生長。或將生長好麩曲接種,低溫干燥磨細成菌粉,用細篩將干菌粉篩于豆腐坯上,要求均勻,每面都有菌粉,接種量為大豆重量的1%。(家庭作坊式的生產也可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毛霉菌和根霉菌進行自然接種,但要求要有一間干凈的、溫度比較垣定和好控制的自然培養室)。 (二)培養:將培養盤堆高疊放,上面蓋一空盤,四周以濕布保濕,春秋季一般在20℃左右,培養48小時,冬季保持室溫16℃,培養72小時,夏季氣溫高,室溫30℃,培養30小時。(如采用自然接種,要求的時間長一些,冬季約為10—15天)發酵終止要視毛霉菌老熟程度而定,一般生產青方時發霉稍嫩些,當菌絲長成白色棉絮狀即可,此時,毛霉蛋白酶活性尚未達到高峰,蛋白質分解作用不致太旺盛,否則會導致豆腐破碎(因臭豆腐后期發酵較強烈)。紅腐乳前期發酵要稍老些,呈淡黃色。 前期發酵毛霉生長發育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孢子發芽階段、菌絲生長階段、孢子形成階段。(注意事項:當豆腐坯表面開始長有菌絲后,即長有毛絨狀的菌絲后,要進行翻籠,一般三次左右) (三)腌坯:當菌絲開始變成淡黃色,并有大量灰褐色孢子形成時,這是即可散籠,開窗通風,降溫涼花,停止發霉,促進毛霉產生蛋白酶,8—10小時后結束前期發酵,立即搓毛腌制。進入腌坯過程,先將相互依連的菌絲分開,并用手抹到時,使其包住豆腐坯,放入大缸中腌制,大缸下面離缸底20㎝左右輔一塊中間有孔直徑約為15㎝的圓形木板,將毛坯放在木板上,沿缸壁排至中心,要相互排緊,腌坯時應注意使未長菌絲的一面靠邊,不要朝下,防止成品變型。采用分層加鹽法腌坯,用鹽量分層加大,最后撒一層蓋面鹽。每千塊坯(4×4×1.6㎝)春秋季用鹽6㎏,冬季用鹽5.7㎏,夏季用鹽6.2㎏。腌坯時間冬季約7天,春秋季約5天,夏季約2天。腌坯要求NaCl含量在12—14%,腌坯后3~4天后要壓坯,即再加入食鹽水,腌過坯面,腌漬時間3—4天左右。腌坯結束后,打開缸底通口,放出鹽水放置過夜,使鹽坯干燥收縮。 后期發酵 后期發酵是利用豆腐坯上生長的毛霉以及配料中各種微生物作用,使腐乳成熟,形成色、香、味的過程,包括裝壇、灌湯、貯藏等工序。 (一)裝壇取出鹽坯,將鹽水瀝干,點數裝入壇內,裝時不能過緊,經免影響后期發酵,使發酵不完全,中間有夾心,將鹽坯依次排列,用手壓平,分層加入配料,如少許紅曲、面曲、紅椒粉,裝滿后灌入湯料。 (二)配料灌湯配好的湯料灌入壇內或瓶內,灌料的多少視你所需要的品種而定,但不宜過滿,以免發酵湯料涌出壇或瓶外。 【腐乳湯料的配制,因配料不同,形成腐乳各種花色品種和風味。 紅方腐乳湯料:紅曲3㎏、面曲1.2㎏、黃酒12.5㎏、浸泡2—3天,磨細成漿后加入黃酒57.8㎏,白糖4㎏。順序加曲面150g,荷葉1—2張,封面食鹽150g,封面燒酒150g?!炯t曲的制作工藝:由于紅曲的制作工藝相當復雜,不適合家庭作坊式生產,一般市面上有售,這里就不作詳細論述?!?青方腐乳湯料:用冷開水450g,黃漿水75g,再毛花鹵及鹽水補足,所用濃度為8%左右,每壇加封面燒酒50g。 白方腐乳湯料:用16%的鹽水配制含12度米酒作為湯料(酒的用量一般為2—4%)在氣溫較高的季節也可以加少許黃漿水以增加風味。 辣方腐乳湯料:1千塊用46度燒酒9㎏、辣椒粉0.9㎏左右、12度的甜酒10㎏左右、紅曲1㎏左右、白糖1.2㎏、味精10g。 配料的制備:采用獨特的混合香辛調料,其中混合香辛調料的配比為:1㎏混合香辛調料中,良姜0.20㎏,辣椒粉(辣椒粉要求細而無霉變,質量上等)0.50㎏,花椒0.12㎏、陣皮0.04㎏、桂皮0.04㎏、甘草0.03㎏、芝麻0.03㎏(要求花椒、陣皮、桂皮、甘草昆合烘干磨粉后加入)、白糖0.04㎏(如采用的湯料是辣方腐乳湯料可不加)、味精0.02㎏(如采用的湯料是辣方腐乳湯料可不加)。以上各配料混合在一起拌勻,加入少許熱沸的油可白酒,也可加入許的黃漿水調濕。】 (三)封口貯藏裝壇灌湯后加蓋(建議采用瓷壇并在壇底加一兩片洗凈并涼干的荷葉,再在壇口加蓋荷葉),再用水泥或豬血拌熟石膏封口。在常溫下貯藏,一般需3個月以上,才會達到腐乳應有的品質,青方與白方腐乳因含水較高,只需1~2個月即可成熟。 【注意事項:壇子要采用沸水滅菌后,到扣瀝水降溫到室溫才可裝壇。】 豆腐乳的質量要求 根據部頒標準SB—80《紅腐乳質量標準》,SB76—80《白腐乳質量標準》,SB77—80《青腐乳質量標準》及國家食品衛生標準GB2712—81《發酵性豆制品衛生標準》。 1、感觀指標 共同指標:滋味鮮美,咸淡適口,無異味,塊形整齊、均勻、質地細膩、無雜質。 紅腐乳:表面紅色或棗紅色,內部杏黃色,有脂香、酒香。 白腐乳:乳黃色,具有白腐乳特有的香氣。 青腐乳:豆青色,具有青腐乳特殊香氣。 2、微生物指標大腸桿菌群近似值(個/100g)小于30個。制作方法 1.制坯 (1)浸泡:泡豆的目的是使大豆能充分吸水膨脹。浸泡時間長短要根據氣溫高低的具體情況決定,一般冬季氣溫低于15時約泡8~16小時,春秋季氣溫在15~25℃時約泡3~8小時;夏季氣溫高于30℃時約僅需2~5小時左右。泡豆程度的感官檢查標準是掰開豆粒;兩片子葉內側呈平板狀,但泡豆水表面不出現泡沫。泡豆水用量約為大豆容量的4倍左右。 (2)磨漿:將浸泡適度的大豆,連同適量的三漿水均勻送入磨孔,磨成細膩的乳白色的連渣豆漿。在此過程中使大豆的細胞組織破壞,大豆蛋白質得以充分溶出。 (3)濾漿:將磨出的連渣漿及時送入濾漿機(或離心機)中,將豆漿與豆渣分離,并反復用溫水套淋三次以上。一般100公斤大豆約可濾出5~6°Bé的豆漿1000~1200公斤。(測定濃度時要先經靜置20分鐘以上,使漿中豆渣沉淀)。 (4)煮漿:濾出的豆漿要迅速升溫至沸(100℃),如在煮沸時有大量泡沫上涌,可使用消泡油或食用消泡劑消泡。生漿煮沸要注意上下均勻,不得有夾心漿。涌泡油不宜用量過大,以能消泡為度。 (5)點漿:點漿是關系到豆腐乳出品率高低的關鍵工序這一,點漿時要注意正確控制4個環節:①點漿溫度80±2℃;②pH5.5~6.5;③凝結劑濃度(如用鹽鹵,一般要12~15°Bé);④點漿時間不宜太快,凝結劑要緩緩加入,做到細水長流,通常每桶熟漿點漿時間約需3~5分鐘,黃漿水應澄清不渾濁。 (6)養花:豆漿中蛋白質凝固有一定的時間要求,并保持一定的反應溫度,因此養花時最好加蓋保溫,并在點漿后靜置5~10分鐘。點漿較嫩時,養花時間相對應延長一些。 (7)壓榨:豆花上箱動作要快,并根據花的老嫩程度,均勻操作。上完后徐徐加壓,劃塊最好待坯冷后再劃,以免塊形收縮,劃口當致密細膩,無氣孔。 (8)制坯過程要注意工具清潔,防止積垢產酸,造成“逃漿”。出現“逃漿”現象時,可試以低濃度的純堿溶液調節pH至6.0。再加熱按要求重新點漿。如發現豆漿pH高于7.0時,可以用酸黃漿中和,調加pH值,至達蛋白質的等電點。2.培菌
(1)菌種準備:將已充分生長的毛霉麩曲用已經消毒的刀子切成2.0×2.0×2.0厘米的小塊,低溫干燥磨細備用。
(2)接種:在腐乳坯移入“木框竹底盤”的籠格前后,分次均勻灑加麩曲菌種,用量約為原料大豆重量的1~2%。接種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允在40~45℃(也可培養霉菌液后用噴霧接種),然后將坯均勻側立于籠格竹塊上。
(3)培養:腐乳坯接種后,將籠格移入培菌室,呈立柱狀堆疊,保持室溫25℃左右。約20小時后,菌絲繁殖,籠溫升至30~33℃,要進行翻籠,并上下互換。以后再根據升溫情況將籠格翻堆成“品”字形,先后3~4次以調節溫度。入室76小時后,菌絲生長豐滿,不粘、不臭、不發紅,即可移出(培養時間長短與不同菌種、溫度以及其它環境條件有關,應根據實際情況掌握)。 3.鹽酸裝壇。
腐乳坯經短時晾籠后即進行腌坯。
腌坯有缸腌、籮腌兩種。缸腌是將毛坯整齊排列于缸(或小池)中,缸的下部有中留圓孔的木板假底。將坯列于假底上,順缸排成圓形,并將毛坯未長菌絲的一面(貼于竹塊上的一面)靠邊,以免腌時變形。要分層加鹽,逐層增加。腌坯時間約5~10天。腌坯后鹽水逐漸自缸內圓孔中浸出,腌漬期間還要在坯面淋加鹽水,使上層毛坯含鹽均勻。腌漬期滿后,自圓孔中抽去鹽水,干置一夜,起坯備用。籮腌是將毛坯平放竹籮中,分層加鹽,腌坯鹽隨化隨淋,腌兩天即可供裝壇用。
配料前要先將腌坯每塊分開,然后計裝數壇,并根據不同的品種配料。裝壇時將腌坯依壇排列,用手壓平,分層加料。裝完后灌足鹵汁,鹵汁以淹過坯面2厘米左右為好。裝壇不宜過滿,以免發酵時鹵汁涌出壇外。
附:簡易制法
簡易豆腐乳做法
豆腐乳, 做法
買老豆腐一塊,切成2公分見方小塊,碼放在帶蓋容器內放室內3-4天,待豆腐塊外表有淺黃色黏液時,將其逐塊裹上拌好的辣椒粉,花椒粉,鹽----(看你口味)放入瓶中密閉半月左右。建議少做,隨做隨吃,冬天才可以。
豆腐乳的做法
做豆腐乳要在冬至以后。你可在市場上去買那種厚厚的,長著白毛,聞著有點香的豆腐。
制作過程:
1、將買來的豆腐攤開,在太陽下曬一天(這樣做出的豆腐乳才不易散),
2、將豆腐用刀劃成小塊,每一小塊在鹽里滾一下,讓每一小塊都粘滿鹽,裝入一個有小眼的容器中,讓其滴水4至5小時。3、將大料粉、草果粉、花椒粉、辣椒粉、鹽少許,放在一起和勻。姜切成細絲備用。
4、將白酒倒入碗中,用筷子夾著豆腐在酒里滾一下,再放到和勻的佐料粉中滾上佐料,即可裝在瓶中,裝一層豆腐再裝一層姜絲。
5、裝完后,將剩下的白酒倒入瓶中,封閉嚴,20天左右即可食用。味道很不錯的,你試試吧。
祖傳--豆腐乳制作方法.
首先準備大盤子一個
配料:豆腐2斤.食鹽,辣椒粉,沙姜粉,白酒少許,生姜切成絲少許,食油少許.
制作方法:豆付切成街上賣的臭豆腐大小,散放在盤子里,以金字塔的方式向上推,推完所有豆付為止.
堆好這后,把豆付放在廚柜里,擺在那里就可以了,不用蓋任何東西,通風不好的地方最好,容易發酶長毛,
等到十天左右(這個要看個人家里的溫度而定),主要是看到豆腐發黑長毛了,就完成了發酶工作了.
接上接上.補充一下,要準備一個能裝下你所有豆腐的瓶子.最好是玻璃的.在瓶底放上切上的生姜絲.
端上已發毛的豆腐,把之前準備好的食鹽(最好在鍋中炒一下)辣椒粉/沙姜粉用飯碗裝起來拌在一起,用筷子夾起豆腐放到碗里滾一圈,表面都糊上作料之后,放入瓶中(看看瓶底有沒有放生姜絲),重復上面的動作,放一層豆腐放一層生姜絲,直到所所有豆腐放完為止.整瓶都裝滿之后,倒入一些白酒和食油.美味可口的豆付乳就完制作完成了.(MM們不要心急哦,三天之后作料才能滲入豆腐中,所以最好三天之后才開蓋食用哦!)
溫馨提示:放入白酒食油的目的是為了豆腐乳能保質更長的時間.自己親手做的豆腐乳要比超市買的好很多倍哦,等到有空心菜的季節,夾出一兩塊用來炒空心菜,真是一道美味的絕品佳肴.
家常豆腐乳的做法:
?。?)豆腐切成5厘米見方、1厘米厚的小塊,成行排放在干凈的籠屜上,上面蓋一層紗布防塵,使其自然發酵。一般室溫在10攝氏度時,需15天;室溫在20攝氏度時,需5天,豆腐表面會長出一層淡黃色的菌毛,這個過程叫做“初期發酵”。
(2)紀初期發酵的豆腐坯用鹽水腌漬,叫“后期發酵”。方法是先將鹽、花椒用滾水煮開,晾涼后加進黃酒。再將壇子洗凈,用開水燙過,晾干。接著把豆腐坯一層一層地放入,每放一層,灑上一些花椒鹽水。全部放進后,蓋上蓋,放在暖和的地方(15攝氏度左右),使腌漬的豆腐坯再次發醇。10天左右,菌毛溶化,即成為醇香可口的家常豆腐乳。
家庭自制豆腐乳
原料:普通豆腐,白菜葉,辣椒面兒,食鹽,草果粉,花椒粉,黑胡椒,白酒。
第一步,把豆腐的表面切掉,因為做豆腐乳需要讓霉菌侵蝕豆腐,而豆腐原有的表皮不容易發霉,所以最好去掉,然后把豆腐切成小塊兒,擺放進干凈的盤子里,記住盤子一定要干凈,不能有一點油。接著拿來保鮮膜,用保鮮膜封住盛著豆腐塊的大盤子,然后在15攝氏度的環境里放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后,當豆腐表面呈現這種淡淡的棕黃色就差不多了,注意只有這樣淡淡的棕黃色才是正常的,如果是黑色或者綠色都是不對的。
第二步,倒少許白酒,利用白酒殺死表面霉菌,接著就是要開始拌調料了,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放,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比例,6勺辣椒面,3勺食鹽,2勺花椒粉,1勺草果粉,少許胡椒粉,混合攪拌后放入豆腐乳塊兒,讓腐乳塊兒六個面都蘸滿調料粉,現在用白菜葉把腐乳包住,放在塑料盒里,可以根據白菜葉的大小包裹一至兩塊腐乳都可以,把所有都包好后,扣緊塑料盒放置5天后就可以拿出來吃了。剝開白菜葉,豆腐乳里面已經完全乳酪化了。
總是很想家里的菜.很久沒回家啦!很久沒嘗過家里的口味啦!太難的不會做,就決定做腐乳,其實我們那里叫它臭豆腐.
買了兩塊水豆腐,切成正方體的塊狀,要注意的是不要切破. 我是直接找了個紙盒子,鋪上幾張干凈的白紙,然后把豆腐放進去劃上幾刀,這樣就好,然后小心移動,不要讓它們一塊塊地連在一起.然后把盒子蓋好,直接放地上就行.就這么簡單. 放了三四天,白豆腐變成了黃色的了, 聞一下,有那個腐乳的味道了,就可以了.將辣椒面放鹽,味精,花椒面什么的,拌一下.將豆腐塊一塊塊地小心夾出來在辣椒面里裹一下,均勻點哦! 然后放到干凈的瓶子里.最后倒上點花生油,蓋好,過兩天就可以吃了.
在立冬后,將豆腐切成一寸見方,放在風中風干到四個角都成焦黃時(此過程只要一天即可),用一紙箱,底上鋪一層撕去葉子的稻草。將豆腐一塊一塊放在上面。如此一層豆腐一層稻草的依次放下去。然后封住紙箱放置十來天。等到豆腐上長出白毛后,取辣椒粉若干。食鹽若干。和勻。豆腐取出來放在辣椒粉里。讓外表都沾上一層粉。放在壇子里。三日后待食鹽滲入豆腐中,倒入五十度白酒。讓酒蓋過豆腐。密封壇口。六十天后。開壇食用。友人道,何不以詩記之?于是捉管成此。
先用稍微硬實一點的新鮮豆腐,切成邊長,3厘米上下的小方塊,再用炭火烘,或太陽曬,以表皮稍黃即可。然后,選用梳理過的稻草、麥秸桿均勻鋪放在竹簾上,將豆腐塊置于上面,每塊豆腐之間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防粘連,上面覆蓋一層稻草,放在15℃的陰涼處,使豆腐塊發酵。待過一星期左右,這些豆腐塊上會長出灰白色的纖細絨毛。此時,便可進行腌鹵。方法是先取適量精鹽、五香粉、蝦米、辣椒醬或辣椒粉等一起攪拌后,將發酵的豆腐塊放入翻拌,使之周身沾勻,最后人別裝放壇內,向壇內注入適量糯米甜酒,并將壇口密封嚴實。約過半個月后,即可開壇食用了。
紅腐乳、白腐乳、青腐乳三種配法介紹 品種和配方 豆腐乳品種很多,現將華東地區的紅腐乳、白腐乳、青腐乳三種配法介紹如下。 紅腐乳
(小紅方) 原料配方(每萬塊,重約260公斤) 黃酒100公斤(15~16°) 面糕曲28公斤 紅曲4.5公斤 糖精15克 白酒5.4公斤(封面用)
其中配料a:加入染坯紅曲鹵(紅曲1.5公斤、面糕曲0.6公斤、黃酒6.5公斤)配料后浸泡2~3天,磨漿,再加黃酒18公斤,攪勻備用。
配料b:裝壇紅曲鹵(紅曲3公斤、面糕曲1.2公斤、黃酒12.5公斤),浸泡2~3天,磨漿,加黃酒63公斤、糖精15克(開水溶化后加入),攪勻備用。
裝壇:腌坯先生染坯鹵中染紅,要求塊塊均勻無白心,然后裝入壇內,再灌裝壇用鹵,順序加面糕曲150克,荷葉1~2張,封口鹽150克,最后加白酒150克。 白腐乳
(小白方) 小白方為季節性銷售產品,一般不采用腌坯裝壇,只將毛坯直接在壇內鹽腌4天,用鹽量為每壇(350塊坯、重約6公斤)0.6公斤。白方豆腐坯含水量較高,灌壇鹵汁由鹽水和新鮮腌坯汁(毛花鹵)加冷開水并成8~8.5°Bé灌至壇口,加封口黃酒0.35公斤。 青腐乳
(青方) 青方也是季節性銷售的產品,腌坯裝壇時使用的鹵汁,每萬塊(重約300320公斤)用冷開水450公斤、黃漿水75公斤及適量的腌坯汁(毛花鹵)和鹽水配制而成。(鹵汁應在當天配用),灌至壇口,每壇加封口白酒50克。
腐乳壇口可用水泥和熟石膏的混合物加水封固,泥料的常用配方是水泥1:熟石膏3∶水4。
產品成熟期 豆腐乳成熟期因品種而異。一般約在6個月左右,青方、白方因腐乳坯含水量大(75~80%),氯化物少,酒精度低,所以成熟快,保質期短。一般小白方30天左右即可成熟。青方也在1~2個月,不能久藏。否則應在生產時采取腌坯措施,并調整鹽酒配料,必須十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