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視高鎮的介紹
仁壽縣視高鎮位于川西平原邊陲,成都平原與龍泉山脈二峨山交匯處,山、水、丘、壩相連,屬平壩、淺丘地地貌類型區,地勢東高西低,海拔高度在300—700m之間,屬亞熱帶濕潤氣候,俗稱“仁壽北大門”,是仁壽縣北部的中心鎮。交通發達,全鎮面積50.4平方公里,轄8村76個經濟社,總人口約4.85萬人。天府新區仁壽視高開發區(天府新區仁壽視高區域)位于天府新區南大門,是全市12個重點工業園區之一,是仁壽的北部經濟增長極。同時天府新區仁壽視高區域是仁壽縣首個百億工業園區和四川省“51025”重點產業園區,園區主要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0}
2,視高鎮的經濟開發
天府新區仁壽視高開發區(天府新區仁壽視高區域)位于天府新區南大門,是全市12個重點工業園區之一,是仁壽的北部經濟增長極。同時天府新區仁壽視高區域是仁壽縣首個百億工業園區和四川省“51025”重點產業園區,園區主要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截止目前,幅員50.4平方公里,總人口3.6 萬,建成區6.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5萬。距成都新天府廣場18公里、雙流國際機場32公里、第二繞城高速10公里、第三繞城高速2公里、成赤高速5公里。開發區總體規劃58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按照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宏偉規劃,開發區整體納入天府新區“一城六區、三十六個產城單元”。主要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抓住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戰略機遇,天府視高將迅速成為高端產業、產業高端的制造業基地。開發區著力打造核電設備、石油化工設備、通訊電子設備“三大產業集群”,被列入四川省重點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到2017建成500億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開發區加大城市新區建設力度,加速推進天府仁壽大道、站華路、物流大道、視高大道、鋼鐵大道園區干道建設;著力打造天府公園、柴桑河濕地、帽頂山生態林地“三大公園”;加快基礎教育、高等院校、三甲醫院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啟動“生態總部基地、生態寫字樓、星級酒店、健康療養基地、大型購物中心、生態社區”為一體的城市休閑商務區建設。到2017年,將建成20萬人、50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城,融現代產業、現代城市、現代生活“三位一體”的新型城市。這里有一流的投資興業環境。水、電、氣、路、訊基礎設施保障有力,在全省率先啟動數字園區建設;政府職能部門、金融機構營業網點一應俱全;行政審批代辦中心、“一費制”繳費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優質高效服務。萬人職教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四川科技職業學院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園區企業,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天府新區優惠政策。園區13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入庫稅金超過2.5億元,入駐企業145家,規模企業達到43家。根據視高的實際情況,以天府新區總體規劃為載體,把視高鎮建設成新區“南部科技創新城”,規劃以城鎮為核心,加快科研教育、文化交往、科技創新、高新制造、商業,生活宜居的主導功能發展,逐步形成鎮域產業發展的核心。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速度”、“大思維、大手筆、大動作”和“有特色,無落差”的要求,堅持“以工為主、統籌城鄉”發展模式,突出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態綠地、重大產業化和城市化項目建設,力爭到2016年,實現工業年產值300億元、稅收10億元、城鎮規模10平方公里、10萬人;到2020年,實現工業年產值800億元、稅收23億元、城鎮規模15平方公里、20萬人,打造成國際化、世界級的高端產業基地和宜商宜業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建成天府新區高檔次、高品位的“南大門”。{1}
3,視高鎮的產業優勢
基礎設施。通過多年建設,已建成新城60米寬景觀大道、24米商業步行街和園區1號主干道、3號主干道等工業干道16公里;110KV視高變電站和日供水2萬立方米的視高自來水廠已投入使用;45米寬產業大道、視高大道竣工通車;污水處理廠調試運行,天然氣管網加快完善,柴桑河濕地公園和天府公園已啟動規劃設計工作。縣公安、住建、國稅、地稅、電力、法院已在經開區建立服務機構,縣建行、縣農行、縣郵政銀行、縣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在視高鎮成立營業網點。旅游。視高境內龍泉山脈二峨山段蓮花寺遠近聞名,二峨山生態旅游資源也很具有開發價值。視高鎮與被譽為“川西第一海”的國家AAAA級風景區黑龍灘僅8公里、與成都第二會展中心僅8公里、與被譽為“中華第一胸佛”、“樂山大佛之父”的高家鎮牛角寨大佛(仁壽大佛)僅3公里、與被譽為“天府明珠”的國家AA級風景區簡陽三岔湖20公里,隨著二峨山旅游開發的啟動,視高必將成為成都市民休閑旅游的首選地。 通訊。鎮內入駐有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多家通信公司,實現了網絡全覆蓋,保障了境內信息通暢。特別是中國電信全面融入成都“028”區號,進一步提升了視高對外宣傳形象。仁壽縣著手打造“智慧仁壽光網園區”項目,大力推進視高數字園區項目建設。視高園區經過與電信的協調配合,寬帶接入,滿足了日常信息交流及共享,促進了企業信息化進程。園區部分企業接入了工業信息網平臺,為企業產品展示及融資提供了有力平臺保障;部分企業進駐中國電信四川商情網站,宣傳企業產品及展示企業形象;部分企業開通了鏈接中國電信的114信息綜合平臺,對企業信息溝通及招商奠定了溝通渠道。同時投資870萬元與中國聯通合作的“數字園區”一期工程也已投入試運行。城鎮建設。視高城鎮基本實現了功能分區,主要包括柴桑河濕地公園以東的城市發展區(包括居民生活區、行政辦公區、經濟貿易區等)、柴桑河濕地公園以西的產業園發展區兩大板塊,城市規劃日趨完善。全鎮有中心衛生院、鋼鐵門診及8個村醫療點;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2所、幼兒園5所;有文化站、休閑廣場、各村體育健身場所等;各類商業場所主要分布在舊城,舊城的商業氣氛比較濃厚,但規模大、檔次高、功能全的商業場所缺乏。工業基礎。截止2012年,視高鎮建成區面積5.6平方公里,共入駐企業118戶,其中投產企業76戶,在建項目24個,已簽約待開工項目18個。2012年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01.6億元,稅金1.4億元以上,新增規模企業12戶達到46戶。天府新區仁壽視高經濟開發區2013年竣工工業項目17個,新開工11個,新增規模企業11戶,規模企業總戶數達到41戶。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入庫稅金2.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69%。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市12個重點工業園區前列。到2017年,力爭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入庫稅金16億元,實現連年翻番目標。在視高經開區,以偉易達、中天丹琪等為龍頭,正著力打造通信電子產業集群,以云端為龍頭打造核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恒重壓縮為龍頭打造油田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倍特電動車為龍頭打造電動車船新能源產業集群,以艾英特等為龍頭打造LED光電產業集群。資源優勢。依托鎮區的綜合服務能力,改善發展軟環境,優惠的各類政策,優質周到的服務,為視高發展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視高鎮所在的仁壽縣是人口大縣,也是剩余勞動力大縣,全縣剩余勞動力達50萬人,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勞動力價格也較為低廉,一般月薪1500元左右,可以獲得較好的員工,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工業園區的發展提供了人力保障,而視高的發展也為消化本地剩余勞動力創造了良好條件。2013年7月11日,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總投資10億元,在天府新區仁壽視高區域建設天府新校區,培養與視高區域產業發展對接的電子信息、機械制造等專業人才。同時,建立科技創新基地,吸納、集聚省內外高端人才。僅僅兩個月后的9月27日,四川科技職業學院又投資12億元,整體遷建視高。視高經開區實現了高校招商的重大突破。產業優勢。由于國家進一步深化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天府新區規劃的實施,視高鎮作為天府新區規劃南部科技創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嚴格按照以科研教育、文化交往、科技創新、高新制造、商業,生活宜居為主導功能的要求,搶抓沿海發達地區企業正在西部地區尋求發展、成都市區的企業外遷機遇,引導本地企業發展壯大,切實加快視高發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