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喝完的茅臺酒瓶不能賣?喝酒的時候,二叔曾不止一次說過,喝完的茅臺酒瓶不能賣,要么放在家里面收藏,要么直接砸碎丟掉,就是不能賣。也就是他一般是存在故意賣給你的意愿的。這就不用說啦,十有八九某些不良商家收舊酒瓶子灌上散白灑冒充名酒造假謀取暴利。
為什么有人說喝完的茅臺酒瓶不能賣?
二叔在茅臺酒廠上班,他曾告訴我:喝完茅臺酒之后,瓶子千萬不能賣,否則就是坑自己。二叔是茅臺酒廠的一名老員工,每到過年,他都能拿回家一些茅臺酒,親戚朋友都很羨慕,不少人都找二叔幫忙帶酒,可他總喜歡拒人于千里之外。通過二叔,我喝到了不少真正的茅臺酒,也了解了一些茅臺酒的文化,僅是茅臺酒瓶就有很多講究。簡單了解一下茅臺酒瓶茅臺酒瓶是茅臺集團自己設計出來的原創酒瓶,簡約但不簡單,再加上它內部裝的是茅臺酒,所以一推出就獲得了酒友與酒廠的一致認可,慢慢成為了白酒酒瓶的標桿,被很多酒廠模仿使用。
茅臺酒瓶,業內人士稱之為“茅型瓶”,現在茅臺鎮大部分白酒都使用茅型瓶。茅臺酒瓶是一個簡約的圓柱體,很是方正,外觀呈乳白色,看起來很像是陶瓷質地,大部分人也都覺得茅臺酒瓶是陶瓷,其實,現在的茅臺酒瓶全都是玻璃的。在1996年之前,茅臺酒瓶的確是陶瓷的,跟現在的外觀一模一樣,可是在使用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陶瓷酒瓶會滲漏,存放的時間長了之后,酒會變少,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酒廠就發明了乳白色的玻璃瓶。
這種乳白色的玻璃酒瓶是用石灰石、石英石、天然礦石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避光、避紫外線、耐腐蝕等特點,而且,這種酒瓶還可以循環利用,回爐重造。為什么喝完的茅臺酒瓶不能賣?喝酒的時候,二叔曾不止一次說過,喝完的茅臺酒瓶不能賣,要么放在家里面收藏,要么直接砸碎丟掉,就是不能賣。二叔說,酒廠從來都不會回收酒瓶,市場上回收酒瓶的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們嘴上說是個人愛好,買回去收藏,其實,他們轉手就送到了小作坊里面造假。
特別是飛天茅臺的酒瓶,市場上有很多人回收,甚至愿意開出400元一個的高價,試問一個正常人,會花400塊錢買一個破酒瓶嗎?答案很明顯:不會!這些人既然愿意回收,自然有利可圖。二叔說,這些人把酒瓶回收之后,直接送到小作坊里面造假,往瓶子里面灌上劣質酒,瓶子瓶蓋全都是原裝正品,只有酒不對,這種情況一般人很難分辨真假,很容易上當。
買了一箱白酒,里面有一瓶空瓶的怎么辦?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價格高的酒。一瓶酒不少錢呢!至于為什么要少給你一瓶呢?我覺得賣方肯定是知道這事的。也就是他一般是存在故意賣給你的意愿的。咱們不是鼓勵誠信經營童叟無欺嗎?是的,店主也想誠信也想成為百年老店啊。可為什么還是賣給你了呢?一句話,一般情況下那是因為你把價格壓得太低了。當然也不能排除一些黑心商家。
為什么舊啤酒瓶子在九幾年就可以賣到5毛錢左右?
那得看有沒有“B”了,啤酒瓶底有B字的才能賣5毛,其他的也就1毛或者2毛,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來掰扯掰扯啤酒瓶的高光時刻。啤酒瓶的進化史最初不管是任何一個廠家的啤酒瓶底部和瓶身厚度差不了多少,結構也基本一致,所以那個時候的普通啤酒瓶一般以2-3毛的價格回收。而回收就是為了重復利用,但是這種啤酒瓶非常易爆,首先是啤酒含有豐富的泡沫,所以當把酒裝進瓶子并且密封以后酒瓶內的壓力是很大的,再加上運輸途中來回搖晃更是加大了瓶內壓強,如果碰到堅硬物體很容易發生爆炸;其次人們比較喜歡喝冰鎮啤酒,所以經過幾次的冰火兩重天之后,經常會發生拿著啤酒瓶突然碎裂的情況發生。
有鑒于此,國家在1996年出臺了《啤酒瓶GB4544—1996強制性標準》的法令,從此底部帶“B”字的啤酒瓶在1997年開始出現,并在全國推廣,逐漸取代了老式啤酒瓶。這就是百姓口中的“防爆瓶”,然而當時有很多小廠家沒有被規整,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防爆瓶和普通瓶子是同時出現的,因此就出現了B字防爆瓶5毛,普通啤酒瓶1毛的奇葩時代。
為什么廠家要回收啤酒瓶?在上世紀90年代啤酒瓶回收是非常流行的,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都經常看到有人沿街串巷的叫喊著“收瓶子”,算是一個時代特色。那么廠家之所以要回收啤酒瓶,是由產量、節約成本、推銷手段等多個維度決定的。1、啤酒供不應求:當時受限于玻璃制品的產量,啤酒瓶的年產量是有限的,更關鍵的是產量遠遠跟不上消費需求。
在那個年代啤酒剛剛流行,和白酒不同的是,啤酒老少男女咸宜,且不論酒量如何都能來幾瓶,所以在聚餐中很快便占領了大部分市場,都知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實在飯桌上男生女生都喝酒,那興致一下就提高了好幾個層次。所以啤酒的需求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平穩的爆發式增長,而所有廠家除了瓶身的貼標不一樣以外,啤酒瓶子都是一樣的規格,所以收瓶子就成為各大廠家搶占先機的一個招式了。
2、節約成本:一瓶啤酒的成本大約在一塊錢左右,貼標占1/5,瓶子和啤酒各占2/5,所以啤酒瓶的成本占了很大比重。既然瓶子可以重復利用的話,那么為了降低成本,廠家當然是很樂意回收瓶子。當時收瓶子的對于舊瓶子的質量是嚴格把控的,瓶口一定不能有磕損,其目標就很明確了,就是為了給廠家回收直接利用。所以爸爸每次啟瓶子都要極其小心,畢竟完好的瓶子是一筆巨資啊。
3、推銷手段:當時回收啤酒瓶也是推銷手段的一種,很多農村商店在銷售啤酒的時候會直接把瓶子回收的錢算上,比如一瓶啤酒原價1.5元,商家直接收2元,隨后你喝完酒后把瓶子拿過來再退給你5毛。所以很多老百姓不愿意來回跑,經常是這次先買了,下次直接拿著舊瓶子去換購,但只能換購同一個品牌,這就相當于變相鎖客,是一種比較好的推銷手段。
4、廠家競爭:因為啤酒瓶子大同小異,所以廠家間為了競爭也會收購其他廠家的瓶子再貼標灌裝銷售,也算是對對方的一種壓制。為什么現在沒有廠家回收啤酒瓶了?由于廠家大量回收啤酒瓶,因此農村很少看到碎瓶子,但是今天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碎成渣子的啤酒瓶,就是因為啤酒瓶不值錢了,廠家不回收了。這是因為一方面玻璃的制造水平有一個質的飛躍,而啤酒的消費需求卻沒什么增長,所以啤酒的產能供求相當,自然沒有必要再花費大量人力去回收瓶子,相比低廉的啤酒瓶成本回收瓶子反而是一種成本的增加。
另外一方面,啤酒廠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惡趣味,各種花樣百出的啤酒瓶形狀都蹦出來了,互相之間不能重復利用,自然就沒有競爭的必要了。當然這里面最關鍵的因素是酒瓶不值錢了,啤酒瓶從洛陽紙貴萬人爭搶變成一文不值也算是中國最近30年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因此,小孩子拿著啤酒瓶換冰糕就成了眾多80后、90后的美好回憶了,也只能是回憶了,嗚呼哀哉。
最近農村里有人來收購“酒瓶子”的,有的酒瓶都能賣到100多,收這個啥用呢?
形容用老套路玩弄技巧叫“舊瓶裝新酒”。這就不用說啦,十有八九某些不良商家收舊酒瓶子灌上散白灑冒充名酒造假謀取暴利。前幾年我給某酒廠設計門臉兒老板很滿意又請我吃飯又給我酒“整景子”。并領我參觀他們展廳,我一看展拒上擺著各種各樣的酒瓶子,就問老板,這是給其它酒廠代銷嗎?老板說不是,是按客戶要求要什么酒裝什么瓶子,我們酒好喝一般人喝不出來!王工你兒子結婚上我這拿酒來,什么酒都有保證不能給你貴嘍!我連聲道謝……造假,是某些國人慣用的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