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加怎么喝比較好,水晶頭骨伏特加怎么喝

到目前為止,人類共發現了4個水晶頭骨,他們分別是:安娜水晶頭骨、大英博物館水晶頭骨、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水晶頭骨和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水晶頭骨。死后,這顆水晶頭骨由比爾·霍夫曼繼承。許多水晶頭骨被描述為中美洲瑪雅人或阿茲特克人的文物,但博物館收藏的水晶頭骨都沒有明確的發掘記錄。

瑪雅水晶頭骨是真的嗎?真相是什么?

神秘的瑪雅水晶頭骨曾經被認為是拯救人類命運的上古神器。根據傳說,古代瑪雅人制造了13個神秘的水晶頭骨,里面隱藏著巨大的秘密,集齊這13個水晶頭骨,并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將會使人類免于滅絕的災難。到目前為止,人類共發現了4個水晶頭骨,他們分別是:安娜水晶頭骨、大英博物館水晶頭骨、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水晶頭骨和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水晶頭骨。

這其中的安娜水晶頭骨是最為有名的一顆,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安娜水晶頭骨是由安娜和他的養父在洪都拉斯(伯利茲)發現的,根據她的描述得知,在1924年,她的養父率領考古隊正在發掘瑪雅盧班圖姆的一個遺址。安娜在附近一個崩塌的神廟的廢墟里的亂石下,發現了這顆水晶頭骨。根據某些專家的考證,這顆水晶頭骨是在幾千年前由古代瑪雅人制作而成。

科技含量非常之高,要知道在沒有現代光學、解剖學、切削學、材料學等現代科學的古代瑪雅人,制作這樣的水晶頭骨完全是不可思議的,那么他們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要知道水晶這種材料非常堅硬,而且易碎,在沒有金剛石切割技術的古代,是無法制作的。所以人們推測說,這是古代瑪雅人用細沙打磨出來的,通過不間斷的無數人的打磨,耗費大概300年之久,才制作出了這顆水晶頭骨,真是匪夷所思!還有人說,這顆水晶頭骨是外星人的杰作,其中隱含了巨大的秘密,總之,一時間眾說紛紜。

在安娜的養父去世之后,1967年,安娜決定進行一次巡回展覽。在媒體不斷的推波助瀾之下,這次展覽不僅使水晶頭骨增加了更加的神秘色彩,而且讓安娜大賺了一筆。而隨后的一次歷時兩年的世界巡回展,更是讓安娜賺了個盆滿缽滿。因為水晶頭骨的名氣越來越大,所以引起了很多學者的注意,后來經過波士頓大學考古學教授,諾曼·哈蒙德的研究,認為這個水晶頭骨有很多現代加工的痕跡,并不是之前宣揚的古代瑪雅人的杰作,但是安娜拒絕承認這個結論。

有錢后的安娜在95歲高齡的時候,嫁給了一個小鮮肉比爾·霍夫曼。死后,這顆水晶頭骨由比爾·霍夫曼繼承。后來,霍夫曼對水晶頭骨再次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測,結果是令人失望的,這完全是一個騙局。大英博物館水晶頭骨也富有傳奇的色彩,這和一個文物販子有關系,他就是歐仁·博班。這個出生于多米尼加的這個小伙子是個人才,雖然沒什么文化,但是會幾國語言,特備是西班牙語和法語。

很小的時候就闖蕩世界了,后來跟著幾個考古隊混,順便弄點文物賣點錢,還別說,真被他抓住了機會。后來,他在倫敦開了一家古董店。不久,一顆水晶頭骨出現在了他的店里。因為他沒有說明來歷,所以雖然很多人也覺得好奇,但是卻不知道來自何處。后來博班決定忽悠一下大英博物館,就說這個水晶頭骨來歷不俗,是來自“阿茲特克文明”的遺物。

但是,這招沒有奏效,博物館拒絕了他。后來不死心的博班帶著他這個“寶貝”來到了美洲,果然,此行沒有讓他失望,人傻錢多的紐約地產大佬喬治·希森慷慨解囊的買下來了。后來,希森把這個頭骨通過一次拍賣會,賣給了珠寶商蒂凡尼。接下來就比較有意思了,蒂凡尼在1887年,找到了大英博物館,說自己買了一個“阿茲特克文物”,于是拒絕了博班的大英博物館痛快的買下了這個水晶頭骨,拐彎抹角的做了一次冤大頭。

當然了,假的就是假的,做了冤大頭的大英博物館后來把這個頭骨貼上了歐洲制造的標簽之后,丟到一邊了。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水晶頭骨也是博班的杰作,要不怎么說他是個人才呢。他把一個水晶頭骨又貼上了“阿茲特克文物”的標簽,然后開展忽悠神功,成功的賣給了一個巴黎著名的收藏家皮納。皮納也許太愛國了,或許是發現了什么,于是轉手把這個水晶頭骨捐獻給了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

這事最后肯定也是會露餡的,因為畢竟是假的嘛。這還真是應了那句話,人傻錢多啊。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水晶頭骨也是一個笑話,開始的時候據說是墨西哥獨裁者費里奧·迪亞斯收藏的珍品。他的獨裁統治被推翻后,水晶頭骨就不知所蹤了。后來,有個匿名者把一個水晶頭骨捐獻給了學會,并說這就是費里奧·迪亞斯的那個收藏品。經過一系列測定,最終認為這也是一個現代加工的工藝品。

在德國有個小鎮,號稱“世界寶石之都”,名字叫做伊達爾-奧伯施泰因,15-19世紀因開采瑪瑙玉石等而繁盛無比,德國鉆石和寶石交易所就坐落于此處。時至今日,依然各種寶石加工作坊林立,寶石的加工切割打磨業依然非常發達。前面說的那個博班,后來證實,有很多經他手賣出去的文物都是在這個小鎮加工的。所以基本可以清楚了,這些出現的水晶頭骨,應該都是在德國這個小鎮制作的,只是不知道做了幾個?。

為什么說瑪雅水晶頭骨是歐洲人偽造的?

前不久重溫了美國探險電影《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整部電影情節和特效還是很精彩的,看得很過癮,算是不錯的爆米花電影。片中各方爭奪的寶物是水晶頭骨,這在是歐美電影界的一個大IP,有很多關于水晶頭骨的影視劇、故事和游戲。國內的一些地攤小說也經常將水晶頭骨描述成具有超自然力量的遠古遺物,它們通常被視為瑪雅人或阿茲特克人的杰作。

然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水晶頭骨被證實是由透明或乳白色石英石制成的近現代雕刻品,很可能出自德國的伊達爾-奧伯斯坦(Idar-Oberstein),這個珠寶重鎮盛產這種工藝品,在19世紀末它以進口巴西石英制作工藝品而聞名。供科學研究使用的標本中沒有一件被證實來自前哥倫布時期的中美洲,但具有神秘力量的水晶頭骨傳說并沒有出現在真正的中美洲或其他美洲土著神話中。

水晶頭骨完全只是由歐洲人在近代創作出來的,和中美洲文明并沒有實際上的聯系。許多水晶頭骨被描述為中美洲瑪雅人或阿茲特克人的文物,但博物館收藏的水晶頭骨都沒有明確的發掘記錄。1967年、1996年和2004年,不列顛博物館對幾個水晶頭骨進行的研究表明,牙齒上的凹痕線是用19世紀發明的珠寶設備雕刻的,晶體類型通過對綠泥石包裹體的檢查確定,它只在馬達加斯加和巴西被發現,這與其誕生于中美洲文明的說法不符。

1992年,史密森學會調查了一個匿名來源提供的水晶頭骨,提供者聲稱1960年在墨西哥城購買了它,調查的結論是這個頭骨也是近代制造的,和不列顛博物館的研究結論一致。2008年5月《考古科學雜志》發表了不列顛博物館和史密森學會的一項詳細研究。一組英美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晶體學發現,不列顛博物館的水晶頭骨是用堅硬的研磨性物質(如剛玉或鉆石)加工而成的,在頭骨的眼眶、牙齒和頭蓋骨附近有細微的旋轉劃痕,是一種叫“旋轉輪”的珠寶加工設備留下的。

史密森學會的樣品是用一種不同的磨料加工的,即碳化硅(SiC),它是一種使用現代工業技術制造的合成物質。因為碳化硅的合成只能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而碳化硅的廣泛應用可以追溯到20世紀,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個作品是在20世紀50年代或以后誕生的。”法國布朗利碼頭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也收藏了水晶頭骨,在2007-2008年接受了法國博物館研究和修復中心(C2RMF)的檢測。

經過三個多月的分析后,C2RMF工程師得出結論——“水晶頭骨肯定不是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的文物,它顯示了現代工具的拋光和磨損痕跡”。2009年,C2RMF研究人員公布了進一步研究的結果。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表明,在其雕刻過程中使用了寶石機床。一種被稱為石英水合測年(QHD)的新技術的檢測結果表明,巴黎頭骨被雕刻的時間比一個已知于1740年雕刻參考石英標本要晚。

孟婆湯是什么味道的,喝下去之后真的會忘記過去嗎?

人死后,靈體既要開始新一段生命的啟程,首先要到鬼門關報道,走過鬼門關,就踏上黃泉路,黃泉路上開滿了顏色鮮艷的彼岸花,據說這種花花開不見葉,葉生不見花, 花葉生生兩不見, 象征著生死兩隔;黃泉路的盡頭有一條寬寬的河,那便是忘川河,河上就是奈何橋了。在橋頭有一個神秘的老婆婆,她便是孟婆,傳說每一個踏上奈何橋的亡靈,都要喝下孟婆湯,這孟婆湯,就是一種靈體凈化劑,喝下它,走過奈何橋,回望一眼三生石,忘掉前世的一切,好重新墮入輪回中。

孟婆湯作為一種靈體凈化劑,有著靈界藥監局的認證,療效顯著。孟婆湯又叫忘情水、忘憂散,據說主要成分是人前世所流的眼淚,一個人生前因為喜怒哀樂所流出的所有眼淚,都被孟婆收集到了一起(不要問我是如何收集的,我也不知道),在過奈何橋時喝下前世的眼淚,便忘卻前世所有的功名利祿、愛恨情仇、一世的情仇得失,靈體得到了凈化。

在這里普及一下,為什么說孟婆湯的主要成分是眼淚,其實,眼淚是靈體作為人類時候由情感而生,唯一被物質化出來的東西,其他的都是肉體所產生的,所以眼淚其實是靈體與肉體在有生之年時候的唯一結合點,所以人們傷心了會哭,感動了會哭,高興了也會哭,這是靈體的唯一物質化。那么,孟婆湯的味道,應該就是眼淚的味道,咸咸的,澀澀的,有時還略帶一絲絲的甜。

瑪雅人的水晶頭骨是用來干嘛的?到底是祭祀還是裝飾?

關注瑪雅人,指的是公元前2500年,生活于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的古印第安人。雖說瑪雅人生活于新石器時代,但瑪雅人在天文、數學等領域卻有極高的成就,時至今日,瑪雅人身上還帶有幾分神秘色彩,比如瑪雅預言、瑪雅金字塔就時常被人提及。這里金兔主要聊聊瑪雅人的水晶頭顱。在美洲,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古時候有13個水晶頭顱,它們能說話,會唱歌,其中還隱藏著人類起源的秘密,甚至可以解開宇宙生命之謎,該傳說在美洲地區流傳了上千年,但人們卻一直沒有發現水晶頭顱。

直到1927年……1924年,英國人米歇爾·黑吉斯組織一支探險隊前往中美洲地區,他們在中美洲的伯利茲熱帶叢林發現了一處瑪雅城市遺址。這處遺址有金字塔、宮殿、墓冢、城墻和地下室等等,探險隊就在這里待了幾年。1927年,米歇爾·黑吉斯的女兒安娜,在爬上金字塔頂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水晶頭顱。這個頭顱由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和真人頭無異,它是根據一個成年女性的頭顱雕刻而成,做工細致,鼻骨是用三塊水晶拼成的,兩個眼孔是兩塊圓形的水晶,下頜部分可以和頭蓋骨相連,也可以拆開,整個水晶頭顱的構成相當精巧。

據科學家們推測,這個水晶頭顱至少有3600年的歷史,在以前可能是祭祀用品,也可能是瑪雅人求神占卜的重要工具。截至目前,人們共發現了12個水晶頭顱,而在瑪雅人的傳說里,只要把13個水晶頭顱放到一起,他們就可以說話、可以唱歌。那么,水晶頭顱是不是真的呢?在2005年之前,水晶頭顱一直被神秘化,人們堅信水晶頭顱出自瑪雅祭司之手。

而在2005年,大英帝國博物館的科學家用電子顯微鏡對幾個水晶頭顱進行測試。結果顯示,水晶頭顱并沒有發現手工磨制時應該留下的不均勻刮痕,反倒發現了現代機輪留下的弧線。由此,考古學家認為,這批水晶頭顱其實是歐洲珠寶商人的杰作。有人可能不理解,歐洲珠寶商人為什么要精心偽造這些瑪雅水晶頭顱呢?其原因也很簡單,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歐洲考古學家喜歡跑到中東、埃及和中美洲等地區發掘文物,尤其是造型別致華麗的藝術品,然后將其兜售給富豪收藏家。

由于這種藝術品的市場需求量很高,一件精致的藝術品往往能帶來驚人的收入,所以就產生了許多專門制造“文物”的“專業人士”。而在美洲文明中,頭骨符號很常見,而且頭骨往往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所以一些“專業人士”就制造了這批水晶頭顱,然后以瑪雅人的神秘遺物出售給歐洲富豪收藏家。也就是說,所謂的瑪雅水晶頭顱,很有可能是現代工藝制品。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