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省市區產量均下滑,最高降幅71.27%,啤酒一季度有多難?

  日前,國家統計局出爐了一季度啤酒行業產量數據,在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市場內,均出現了產量下滑,國內總產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3.79%,天津當地啤酒產量降幅達71.27%。

  剛從連續多年下滑中走出的國產啤酒,進入2020年又遭突發情況“狙擊”,觸目心驚的數據背后,啤酒行業現狀如何,接下來走勢又將如何?Content 1

  一季度遭重創,3月份降幅已收窄

  2020年前三個月,國產啤酒累計總產量549.50萬千升,同比下降33.79%。

  統計數據顯示,在30個省級市場上均出現了啤酒產量下降情況,天津降幅最大,下滑71.27%;湖北、黑龍江兩省降幅均超過50%;北京、河北、遼寧、吉林、上海、青海降幅超過40%。

  常年以來的啤酒產量第一大省山東,在今年一季度實現產量91.45萬千升,降幅18.82%;排名第二的廣東省同期啤酒產量48.42萬千升,下降35.59%;“老三”河南實現啤酒產量37.68萬千升,下降37.77%。

  安徽是統計數據中唯一出現產量增長的省份,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實現啤酒產量17.40萬千升,同比增幅高達69.50%。

  盡管一季度數據表現非常“沉重”,但從3月情況看,啤酒降幅已明顯收窄,市場恢復期或已不遠。

  國內啤酒在3月份實現總產量238.50萬千升,降幅由整個一季度的33.79%收窄為21.47%,山東、湖南、貴州三省已轉為正增長,其中山東本月實現產量52.14萬千升,同比增長18.60%,貴州省實現產量7.28萬千升,同比增長36.78%。

  安徽省的三月份表現尤為突出,本月共實現啤酒產量9.32萬千升,同比增長95.29%。

  啤酒的一季度有多難?

  事實上,一季度市場受挫,在稍早時候公布的各啤酒上市公司一季報中,已有所體現。

  青島啤酒營收下降20.86%,凈利潤下降33.48%;

  燕京啤酒營收下降41.86%,凈利潤大幅下滑518.03%,出現虧損2.46億元;

  重慶啤酒營收下降33.36%,凈利潤下降60.20%;

  珠江啤酒營收下降26.31%,凈利潤下降31.06%;

  惠泉啤酒和蘭州黃河在一季度分別虧損0.07億元和0.20億元;

  百威亞太剛剛發布了今年一季度的未經審核業績情況,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降46.5%,收入下跌45.4%。

  聯系不久前發布的2019年年報來看,啤酒行業本輪出現嚴重下滑,最主要原因便是疫情造成的市場震蕩。

  去年全年,中國啤酒產量達到3765.3萬千升,同比增長1.1%。各大啤酒上市公司業績數據更是靚麗——華潤啤酒實現營收331.90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凈利13.12億元,同比增長13.4%;青島啤酒實現營收279.84億元,同比增長5.30%,實現凈利18.52億元,同比增增長30.23%;燕京、珠江和重啤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7.76%、35.77%、62.61%。

  從各酒種的橫向對比來看,啤酒消費的一些特性,無疑加劇了市場下滑。

  一季度本身便是啤酒市場淡季,在很多人的消費選項中,啤酒排在白酒、葡萄酒等酒種之后,當疫情造成酒類消費的整體低迷,啤酒距離消費就更遠了。

  另外,啤酒消費更多集中在餐飲、夜場等,這些正是受疫情沖擊最為直接和嚴重的消費場合,相對于白酒、葡萄酒在家庭、自飲場景中的表現,啤酒在這方面需要進一步的固化與培育。

  當下這個極其特殊的市場階段,在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啤酒市場的調整與轉型。

  為了增強家庭消費,雪花、青啤、百威等啤酒企業均加大了社區團購的力度,包括廣泛招募社區團購合伙人,以社區便利店店主優先、電商平臺或其他快銷配送商優先,通常要求合伙人擁有“100人以上微信群”,能夠定期發送線上推廣,負責團內售后解答。

  安徽是雪花啤酒的傳統優勢市場,也是今年一季度“罕見”的啤酒增長市場。據悉,雪花在安徽市場的營銷推廣活動十分活躍,如通過“啤一下樂開花抖音挑戰賽”等參與性、互動性較強的活動,刺激消費活力,提升品牌熱度。

  二季度及全年的啤酒走勢將如何?

  還是在安徽,4月28日,華潤雪花啤酒(安徽)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年產100萬千升新建項目暨懷遠縣啤酒產業園項目開工奠基,其首期建設年產能便達80萬千升。

  此前,位于懷遠縣的雪花工廠,便是雪花啤酒在安徽投資最早、連續多年產量最大的生產基地,2019年實現銷量28.95萬千升,此次新建項目,將雪花在當地產能提高了3倍以上。

  這在某種程度表明,短期內的市場震蕩,并未改變中國啤酒長期向好的有利趨勢,也未改變啤酒行業升級增長的發展信心。

  雪花啤酒CEO侯孝海之前曾表示,在一季度中,雪花在2月受到的影響非常大,3月比2月有了明顯好轉,進入4月,零售渠道所受影響將非常小,餐飲渠道恢復勢頭明顯,“夜場預計會緩慢恢復,完全恢復可能還會更晚一點。”

  百威亞太方面同樣表示,自3月份開始,中國市場運營逐漸恢復。到4月底,零售渠道、餐飲渠道和夜場渠道的銷售網點復工率分別為95%、85%和25%,“4月份在中國市場銷量預計比去年同期減少約17%,但情況已經好轉,預計二季度可以恢復至正常營運水平。”

  應當看到的是,經過此前幾年的深度調整與布局,啤酒市場升級的趨勢和邏輯已經形成,中國啤酒將進入一個規模平穩增長、結構顯著增長的上升通道,這種基本背景,不會因短期因素而改變。

  如侯孝海所言,到6月份預計完全恢復,今年夏天的啤酒銷售依然會很旺,“我們對疫情之后雪花啤酒以及行業的發展依然充滿信心。”

  文章來源:云酒頭條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