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葡萄酒,除了法國以外,意大利的葡萄酒也是不容小覷。其中內比奧羅就是不得不提的葡萄酒品種,這內比奧羅葡萄究竟是何方神圣,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來認識內比奧羅。
??
內比奧羅的起源
內比奧羅是意大利最出色的紅葡萄品種之一,以釀造復雜細膩、陳年潛力強大的葡萄酒聞名。早在1268年就有文獻提到內比奧羅,那個時候它還叫Nibiol。13和14世紀的一些記錄顯示內比奧羅是皮埃蒙特最古老、種植最廣的品種,名字也歷經多種變化,如1292年的“filagnosdivitibusneblorii”,1295年的“nebiolo”,1304年的“nebiolus”等,此后還出現了很多其它類型。
為了探究內比奧羅的起源,人們也進行了相關DNA檢測,發現它和皮埃蒙特和瓦爾泰利納(Valtellina)產區的品種至少有8段親子關系,它有可能是某些消失品種的后代,也有可能是很多品種的親本。由于在皮埃蒙特和瓦爾泰利納各有后代,暫時可推斷內比奧羅可能來自這兩個產區其中一個。
內比奧羅種植歷史悠久,有很多克隆品種,其中最重要的3個是:
Lampia:種植最廣,也是被認為品質最好的一種;
Michet:Lampia感染能導致葡萄莖分叉病毒后演變出的一個品種;
Bolla:所產葡萄酒的顏色較淺,產量高,質量參差不齊,如今的重要性降低。
PS:粉紅內比奧羅(NebbioloRose)被證明不是內比奧羅的克隆品種,而是一種獨特的品種,釀的葡萄酒非常芬芳,較上面幾種顏色更淡,酒體更輕。
為什么內比奧羅又叫霧葡萄?
內比奧羅還有個聽起來特有朦朧感的別稱“霧葡萄”,它怎么來的呢?真相是??
Nebbiolo這個詞源于意大利語中的Nebbia,它本身有霧的意思。
內比奧羅晚熟,一般在有霧比較冷的天氣采收。
內比奧羅在成熟期果皮會形成一層厚厚的白霜,就像被霧覆蓋一樣。
內比奧羅的品種特征
內比奧羅皮薄,所以用它釀制的葡萄酒顏色較淺,但果皮比較硬,抗霜性與抗病性還算不錯。果粒小而精壯,開花早,成熟晚,可謂時日未出已作,日落還未歸,有活力,格外喜歡鈣質泥灰巖土壤。
可惜皮埃蒙特夏秋季節經常大霧彌漫,使得內比奧羅不容易達到最佳的成熟度。酒農們當然希望霧氣盡早散去,但天工沒那么容易作美,他們便只把內比奧羅種在最適合的地方:朝南、少風以及山坡中段(海拔在250-450米)。
這些都是為了應對內比奧羅晚熟的特性:朝南是為了得到更多熱量和陽光,少風則是為防止冷風減緩成熟速率,山坡中段可以保持良好的排水性和通風性。可見,內比奧羅也是比較挑剔的。
??
內比奧羅葡萄酒類型和風格有哪些?
通常,內比奧羅會釀成單一品種葡萄酒。很多時候,葡萄酒顏色較淺,單寧和酸度含量高,酒精度也高,意大利頂級名莊嘉雅(Gaja)莊主AngeloGaja也說:“如果你想喜歡內比奧羅,你一定要喜歡單寧。”
相較于其它大多紅葡萄品種,內比奧羅葡萄酒隨著瓶陳會更快變成橙紅色,還散發著讓人難忘的焦油、玫瑰、櫻桃、甘草、香草等香氣。總的來說,它充滿陽剛正氣,有著驚人的爆發力,需要長時間成熟,達到巔峰。就它的特點,帕克曾總結道:“此酒剛毅不屈,單寧極其強烈,在酒齡年輕的時候往往難以親近,且桀驁不馴。”
當然,在意大利一些產區,內比奧羅也會和少量當地品種混釀,雖然不及巴羅洛般的深厚酒體和濃郁度,但也不乏優雅的香氣。
內比奧羅就像一位蒙上面紗的美人(跟霧葡萄一稱也很搭),讓人忍不住揭開面紗去看看那七分狂野和三分柔情。它又如一位沉默不語的王,經久不衰,這不朽的王者氣質終讓它問鼎意酒之巔峰。
內比奧羅和黑皮諾的相似和不同有哪些?
世界知名女性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JancisRobinson)曾說:“如果黑皮諾(PinotNoir)是世界上最誘人的紅葡萄品種,那么內比奧羅肯定是第二名,兩者有一些極為相似的特征。”在國外,人們也經常拿兩者相提并論,然而真相是??
內比奧羅和黑皮諾一樣,都在特定的產區經過了幾個世紀發展種植,并只在該地區大放異彩。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它們不能適應故鄉以外的風土,只是表現會遜色很多。
兩者都是果粒小且皮薄的紅葡萄品種,克隆品種都很多,對生長地區的土壤和環境要求很高,表達不同風土的能力都很強,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它們的起源地都劃分了特級園。
黑皮諾早熟,一般適合種植在溫和及涼爽氣候環境下,過熱、過冷都會讓果實達不到理想成熟度。內比奧羅則是晚熟品種,通常種植在朝南或西南方向的山坡上最為理想,獲得足夠光照才能促進成熟。
就葡萄酒風格而言,兩者有明顯不同。內比奧羅是重單寧、重顏色和重酒體的干紅,口感一般強勁有力,相比之下,黑皮諾是單寧較少、酒色較淺、酒體較輕的干紅代表,口感通常細膩復雜。
黑皮諾號稱“紅葡萄品種之后”,是國際上最流行的紅葡萄品種之一,除了法國勃艮第,德國的巴登(Baden)、新西蘭的中部奧塔哥(CentralOtago)、美國加州、澳大利亞等產區都表現出色。而內比奧羅雖在美國加州、澳大利亞等地有少量種植,卻依舊以意大利皮埃蒙特產區,特別是巴羅洛和巴巴萊斯科最為聞名。
內比奧羅葡萄酒的飲用和配餐方法是什么?
有人說內比奧羅年輕時很難入口,除了它本身帶高酸和高單寧外,還可能是因為沒醒好酒!再說了,如今新派的柔順的內比奧羅也不少。總之,在喝一款內比奧羅葡萄酒前,最好醒酒1-2個小時,讓酒液接觸空氣,柔化單寧(老年份用醒酒器過濾沉淀就好,不用醒酒),適飲溫度為16-18℃。
由于有著厚重的單寧和精細的香氣,內比奧羅葡萄酒和脂肪較多的牛排、烤火雞、意大利熏火腿、野味等肉類很是相配,因為它們能柔化酒中的單寧。當地特產的松露也是其絕配,當然搭配烤鵝、黑巧克力和奶酪等也未為不可。另外,酒的高酸也使其能與酸度不那么高的食物完美搭配,如帶醋的調味醬。
以上就是內比奧羅葡萄的相關內容,相比于赤霞珠、黑皮諾、西拉等出名品牌,內比奧羅并不有名,但是也是非常值得大家多多了解的葡萄就品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