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的疫情,讓釀酒產業原本的調整節奏驟然加快,當然,一場疫情改變不了中國酒業發展前景,但這場疫情凸顯了酒類產業全面數字化升級的緊迫性,其中包括原料基地的數字化、釀造生產的數字化、經營管理的數字化、營銷的數字化、產業鏈的數字化等數字化建設,產業未來如何持續向好發展,關鍵也是能否在數字化體系建設上取得實質性突破,筆者認為,國家“新基建”頂層設計已經為釀酒產業指明發展方向。
借“新基建”加速數字化全面轉型
近期,“新型基礎設施”成為熱詞。最新的重磅信息是:3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信號十分明確:中國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區別于傳統基建,“新基建”更加注重數字化、智能化、數據中心等硬核科技。
業界認為,基建投資和酒業相關性非常大,因為基建投資是大量的工程,每一個工程里會有無數的子工程、孫工程之間生意的交往。而且工程生意很多時候是大額生意,雖然毛利率不一定多高,但是它高度依賴人際交往,它的履約是要通過反復論證、反復溝通去形成的,由于工程的額度都比較大,新基建也將帶動疫情結束后商務活動的增加,對高端酒有促進作用。
還有分析人士表示,“新基建時代”將為酒業帶來四大改變:一是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保障,加速酒企數字化轉型;二是新消費推動企業的新通路建設加速;三是酒業智能工廠和智慧化工廠建設提速,智慧工廠是現代工廠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
據有關機構預計,預計2020年新基建規模為3.3萬億元,同比增長26%,至2025年新基建將保持年均15%復合增長。數字化作為國內“新基建”的代表,也是近年來國家政策引導和發展的重點,我們要積極去擁抱數字化,如果數字化轉型轉得好,企業就會更加適應市場,就會發展得好。
技改工程項目的背后
近期多家酒企開啟了技改項目,3月4日,古井貢酒公告稱擬投資實施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89.24億元;3月3日,瀘州老窖黃艤釀酒基地實驗室技改項目發布第四次補遺澄清;2月25日,郎酒發布投資2.74億元的盤龍灣基地技改項目信息;2月24日,古越龍山發布一份價值11.42億元定增方案用于擴建和技改;2月21日,五糧液發布勾儲酒庫技改工程項目、成品酒包裝及智能倉儲配送一體化項目招標公告;2月20日,茅臺透露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的6600噸茅臺酒技改工程將于6月30日前全面竣工……。
業界普遍認為,企業啟動的技改擴產,不只是基地擴建,而且還有鮮明的數字化特征。當下5G時代和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而疫情的出現又加速了酒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步伐。酒企的技改,更準確的說,應是酒企在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向產供銷全數字化的智慧酒廠轉型,通過生產釀造和產品的數字化,讓數字化賦能新團購、新分銷、新零售,實現智慧工廠和消費體驗的升級、產品的追蹤管理防偽、業務管理體系數字化。
以消費者中心,構建美酒消費和美酒服務
消費決定需求,再美的酒沒有消費者消費也是零。進入新時代給了酒類產業一個最好的坐標——滿足人民對美酒的需求。消費者不但需要酒更美,還需要服務更好,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尊重消費者,敬畏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最真誠的服務。而賣酒的過程就是服務的過程,賣好酒就是要服務好消費者。新時代需要更好的“賣好酒”服務。并且要做到消費者怎樣舒服我們就怎樣去“賣好酒”。
我們不僅僅要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服務,而且在價格、購買、體驗、文化傳播、消費引導、科普宣傳上都要做好服務。不僅要使消費者品味到美酒的高品質,還要使消費者感受到酒巷子真不深的貼心服務、便捷的購買服務、美酒體驗服務等。
互聯網數字化新興業態,互聯網與線下的有機結合,互聯網+連鎖+名優品牌+全景體驗+創意定制+傳播吸粉+物聯網是酒類未來主流服務模式,能給消費者買酒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和更高性價比的美酒。產業企業也應擁抱互聯網,大力推進數字營銷,進而做好精準營銷,積極建設線上線下為一體的新的營銷體系。
通過數字化消費者可以全景感受到美酒的魅力。美酒歷史、文化可以穿越時間走進消費,美酒釀造可以穿越空間走進消費,從遠古到今天,從美酒產區到消費者餐桌上,從產品介紹到消費體驗,全景體驗美酒。
來源:中國酒業協會